2022, 31(5):118-12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5.015
摘要: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结构设计(简称混凝土结构),进行MOOC课程建设,通过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和在线适用性改造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坚持OBE理念,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基于MOOC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022, 31(2):174-18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2.023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授课。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且章节之间关联性较弱,探究既能使学生快速适应,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在线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以华南某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基于中国大学MOOC、建筑云课、腾讯课堂、QQ群等线上平台讲授教学内容,并运用问卷调查对课程线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学习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020, 29(1):3-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01
摘要: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新时代高教40条相关内容,提出了用好慕课,加快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即提升教学资源薄弱高校教学水平之思考与解决方案。提出了解决课程资源不足与师资资源不足的途径,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慕课网、政府管理部门五个层面探讨了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2020, 29(1):68-7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10
摘要:在全球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以慕课(MOOC)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成为教育界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与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大力推进和发展高质量慕课建设。以建筑材料慕课为例,从建筑材料课程基本情况及特点、建筑材料慕课资源建设和建筑材料慕课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三方面论述了优质慕课资源的建设思路,并在慕课平台上开设社会公共班,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关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线上考核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日后建筑材料慕课和其他学科的慕课开展奠定实践基础。
2019, 28(1):93-9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1.016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慕课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兴起。为提高东北农业大学建筑材料慕课建设质量,对建筑材料慕课建设期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从学校、教师、慕课公司三个层面共确定14个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判断其相对重要程度,最终得到各影响因子的总排序。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材料慕课建设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2018, 27(2):64-6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2.015
摘要:近年来,慕课等线上教学潮流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以翻转课堂为主流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慕课教学较为有效的形式。土力学课程涉及的前置课程宽泛、理论性强,有些内容预备知识不够充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文章介绍了土力学课程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翻转课堂和课后知识拓展三大教学模块,以期为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17, 26(3):116-11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3.027
摘要:文章从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现状、平台的构建、平台建设的资源配置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的利与弊四个方面,论述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为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2017, 26(6):119-12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6.026
摘要:针对教育部实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慕课课程建设作为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第一步,对慕课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建立进行了探索。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介绍了慕课建设其网络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以及网络在线教学的设计思路与目标,并对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作了具体的讲解。
2016, 25(6):68-7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14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方式,“慕课”课程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文章以土木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的课程建设框架。研究表明: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有助于课程的大范围推广使用;教学、互动和考核均包含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将有助于发扬传统和新兴教育方式的优点,实现学生能力全面和均衡的发展。
2016, 25(3):145-14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3.034
摘要:结合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慕课与传统教学的相交模式,以及如何利用慕课与大数据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文章提出将慕课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教学,部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通过课堂教师的帮助来完成。此外,可借鉴国外慕课扩充教学内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改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