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43-14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5.01.018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新的建筑技术和形式不断出现,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不断革新,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社会已进入后喻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日益便捷,教师的角色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尤为重要。教学理念和方法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的新趋势。信息时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通过课后的延伸复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从而实现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深层次的教学目的,达成教学目标。
2024, 33(5):127-13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6
摘要: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沉浸式感受古代城市空间的真实状态。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和数字媒体,认知主体永远处于媒介之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对间接。虚拟仿真技术是以现存实物为骨架,虚拟古代建筑格局的原貌、改变过程和缺失之处,将虚拟实验与传统课程相结合,能够做到教学的“虚实结合”,实现“沟通古今”。以虚拟仿真实验在中国建筑简史教学上的探索性实践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价值,评估了其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的优越性,反思了在当前课程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若干问题。
2022, 31(6):189-19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6.024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更加注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调创新教与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立足“互联网+教育”新教育生态,阐述SPOC和混合教学的基本内涵、优势及特征,分析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依据,构建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考核评价3个环节,并以钢结构课程为例开展教学实践探索与反思。结果表明,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实现了实践应用、分析决策和批判思维等培养目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同时,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反思发现,对教学者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科研院所与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不断推进SPOC教学改革实践。
2020, 29(1):91-10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13
摘要:目前系统全面的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还未形成,特别是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的教学研究还很欠缺。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PPT、黑板板书、MIRC网络平台和课程学习网站等教学手段,采用讲授、讨论、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疲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土木工程核心专业课程建筑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表明,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