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5(4):25-2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07
摘要:文章围绕近三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项目,着重从创新实践团队组建、人员组织、项目组织、场地设置、日常活动与竞赛活动的开展、取得的成果和体会等方面论述如何从第二课堂活动入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2016, 25(3):103-10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3.023
摘要:顺应工程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企业的需要,文章提出了大样图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大样图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模型比赛等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着力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为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新的途径。
2013, 22(3):58-6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3.015
摘要: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科研训练与创新实验四个方面,探讨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与创新实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
2013, 22(2):128-13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2.033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开放型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锻炼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就业后的新工作环境。从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的特点入手,分析开放型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该模式的良性循环提出建议。
2012, 21(2):58-62.
摘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英文课程是为土木与环境领域来华留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与传统中文授课方式相比,来华留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学习期望不一,加之各国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存在较大不同,且缺乏清晰的全英文教学方案,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适应来华留学生培养需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在引入全英文教材、规范术语表达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制定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学科整合,推进课程教学的国际化进程,为实现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2012, 21(3):133-135.
摘要: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通过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调查研究和分类总结,文章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毕业设计选题与先进科技的结合,选题工作量及选题中毕业论文比重四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达到提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2012, 21(3):154-156.
摘要:文章总结了给水排水工程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山东建筑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初步解决了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1, 20(2):29-32.
摘要:文章以广州大学为例,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结合地方高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要求,从精心教学设计、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结合区域特点、突出实践环节等环节,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创建了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推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2010, 19(5):94-96.
摘要: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根据给水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遵循有关规范,解决给水排水工程结构中的实际相关问题。根据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10, 19(4):137-140.
摘要:针对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探索依托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方法.以互惠双赢为原则,促进校企多层面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依托企业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服务企业,稳固合作基?嘌导萄ψ识游?在服务中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套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