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Vol. 20Issue (5): 141-1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5.021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袁琳, 赵丽霞. 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困境与对策[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5): 141-1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5.021.
YUAN Lin, ZHAO Lixia.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4, 20(5): 141-1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5.021. .

作者简介

袁琳(1974-), 四川自贡人, 博士,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研究。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 2013-10-08
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困境与对策
袁琳1, 赵丽霞2     
1. 重庆工商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7;
2.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191
摘要: 文化适应已成为移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美国亚裔人口的急剧增长,亚裔青少年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关注。文章梳理了国外文献中关于留美亚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如语言障碍、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困难以及高风险行为等,并提出促进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的对策,为中国青少年留学生出国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国    亚裔青少年    跨文化适应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YUAN Lin1 , ZHAO Lixia2     
1.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P. R. China;
2. Tianj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1, P. R. China
Abstract: Accultur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mmigration research fields. As the population of Asian American has been rising quickly, the higher the percentage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problem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are. It has caused the concern of the western researchers. The article presents some research works on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language barriers, culture identity crisi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difficulties and high risk behaviors and so on.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fficultie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Key Words: America    Asi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主流文化群体之外的少数族群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已成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早在1936年,Redfield、Linton与Herskovits就提出了最为经典且广泛引用的“跨文化适应”定义,即“由个体组成的,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1]。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主要是最近几十年来的工作,他们通常更加注重个体这个层次[2],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3]

青少年时期是跨文化适应的高危险阶段[4]。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来到一个与原有文化迥异的国度,必将面临更大的文化冲击和挑战。实际上,移民青少年的跨文化适应过程是移民青少年在新文化中的再次社会化过程及其心理的调整过程。

近年来,美国亚洲人口飞速增长,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2000至2010年间,美国人口从2.81亿增加到了3.08亿,而亚洲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美国人口增长速度的4倍,增长了43%,从1.02千万增加到了1.47千万。在亚裔群体的人口增长中,亚裔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亚裔青少年的发展也逐渐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普遍关注。

① Elizabeth M. Hoeffel, Sonya Rastogi, Myoung Ouk Kim, and Hasan Shahid. The Asian Population: 2010. 2010 Census Briefs. U. S. Census Bureau. 11Issued March 2012.

美国亚裔青少年被分为以下亚群: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越南及亚州其他国家(如东南亚与大平洋各岛屿国家)[5]。由于受亚裔青少年是“模范少数族裔”刻板印象的影响,早期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只关注亚裔青少年在学业上的优异成就,而忽视了他们在融入美国社会中遭遇的困难和适应不良等问题,特别是那些在青少年时期赴美留学的学生面临的跨文化适应困难。近年,随着留美亚裔青少年人口的增多以及相关心理社会问题的凸显,西方学界逐步将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移民研究议题。

一、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困境

国外学者对跨文化适应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面对主流社会的文化冲击,亚裔青少年赴美留学中面临的跨文化适应困难,主要集中表现在语言障碍、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问题和高风险行为等方面。其中,语言障碍是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社会适应的首要问题;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困难和高风险行为则是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心理适应的主要问题。

② Ward, C. (1996) Acculturation. In D.Landis and R. S. Bhagat (eds)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2nd edition (pp. 124-147).Thousand Oaks, CA: Sage. Ward, C., Bochner, S. and Furnham, A. (2001).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2nd edition. Hove: Routledge Black, J. S. and Stephens, G.K. (1989) The influence of the spouse on American expatriate adjustment in Pacific Rin overseas assignmen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 529-544.

(一) 语言障碍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亚裔,除菲律宾裔,中学GPA的成绩均高于白人,其中华人学生GPA成绩最高。但是,除去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之外的其他亚裔在口语成绩上低于白人学生,华人学生比白人学生的口语成绩低39点之多[6]。研究表明,美国亚裔青少年的英语水平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有着很大影响。Yu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家说英语是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水平的一个度量单位。青少年在家以说本国语为主而不说英语会经历更多的心理社会问题和学校问题,更缺乏信心而依赖父母帮助[7]。研究表明,那些在家不说英语的青少年存在这些心理社会健康风险,如与同学疏远、感受脆弱,交新朋友困难[8]。另外,也有学者研究了语言适应与物质滥用的关系。Unger等人研究发现,在家只讲英语的亚裔青少年的烟草用量水平比只讲亚洲语言或讲双语(英语和亚洲语言)的青少年的烟草用量水平更大[9]

研究发现,亚裔青少年随着在美时间越长, 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越熟练, 越少讲母语。但是他们的父母大多仍然保持讲母语,这时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就会逐渐存在着语言障碍,容易导致父母与孩子的误解和冲突。Qin等人认为,在一些华裔家庭中,语言障碍是亲密情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语言障碍会妨碍青少年与他们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建立亲密关系。语言障碍常常造成他们的父母不能理解青少年真正想要的,或者说心理障碍隐藏于语言障碍中[10]

(二) 文化认同危机

认同感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中心任务。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不能建立一个一致的、稳定的认同感可能会导致困惑或心理痛苦[11]。研究发现,文化认同危机是亚裔青少年融入美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压力源,是长期困扰亚裔青少年的突出问题。Feldman和Rosenthal指出,亚裔青少年被要求遵循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传统的亚洲集体主义价值观[12]。青少年必须把两种文化整合到他们自己的文化认同中。一方面,培养获取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功利性的,有助于他们在学校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发展积极的民族认同,这从心理方面来讲也是很重要的[13]

文化认同困扰也常常呈现在亚裔青少年家庭的跨文化代际冲突中。Rick和Forward认为,随着亚裔青年越来越适应美国的社会规范,他们会意识到与父母的价值观联系更少,这个转变会成为他们家庭的一个主要压力源[14]。当子女比父母更快地适应美国的文化和语言时,移民家庭就会出现“跨文化代沟”。因为父母与本族文化接触更多,而子女经常渴望沉浸于新文化之中,移民家庭由此就可能产生冲突和误解[13]。许多研究表明,亚裔移民父母更愿意保持他们本国语言、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养育孩子的方式,而孩子吸收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远远比他们的父母发展更快。因此,许多亚裔移民家庭中存在代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15]

(三) 心理适应困难

心理适应困难是留美亚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据研究,亚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适应困难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自尊水平低、自杀等。1998年,据美国公共福利基金会对女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在5至12年级女孩中,亚裔女孩有抑郁症状的占30%,而西班牙裔白人女孩有抑郁症状的占22%,非裔美国女孩占17%,西班牙女孩占27%[16]。Way等人在对纽约不同种族的男青少年的抑郁和自尊测试中也发现,与非裔男孩和拉丁美洲男孩相比,亚裔男孩心理功能水平最低[17]。据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调查显示,与白人相比,亚裔青少年自我概念较低,表现出较多的焦虑和压抑,认为自己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较低[18]。据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报告,15至24岁的华裔自杀率比全美这个年龄组的平均自杀率水平高36%[19]。2005年,美国心理协会报告显示15至24岁的亚裔女青少年自杀率最高[20]

研究发现,影响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心理适应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障碍、歧视、同辈群体、家庭等。歧视是影响亚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Lee研究发现,亚裔学生经常被白人学生看成是顺从的、被动的、安静的、卑怯的、狡猾的、温顺的以及排外的(抱团的),即喜欢呆在自己的种族内[21]。因此,美国主流的同辈群体很容易拒绝亚裔青少年。被美国同辈群体拒绝,移民学生就会产生自我贬低、低价值感和缺乏归属感[22]。Grossman等人研究发现,被歧视的痛苦可以预测华裔第6年级和第8年级的抑郁症状[23]。亚裔青少年所经历的歧视对他们的幸福和适应也有消极的影响[24]。其次,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亚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有关亚裔移民家庭的研究显示,亚裔移民孩子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业和职业成就方面非现实的期望;父母过多干预孩子的生活;父母普遍不让孩子参与决策;对孩子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持否定的态度[15]。Chung等人研究表明,过度保护是影响亚裔儿童和青少年各种适应不良和心理不良的因素[25]。与美国青少年相比,亚裔青少年与他们父母的交流面临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和父亲的交流。并且,在心理咨询中,亚裔高中生或大学生将困惑、愤怒和挫败感归因于与较为传统的父母关系的困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15]

虽然留美亚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中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心理健康服务的求助意愿却很低。Zheng等人分析华裔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障碍主要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价值取向障碍、交流障碍和实践障碍等[26]。研究显示,大多数亚裔学生对他们的社会支持不满。Lorenzo等人发现,亚裔青少年与欧美的同辈相比,在四个不同的社会支持领域满意程度低得多:提供的实际援助、建议、积极的反馈数量以及他们能吐露心声的可能性[18]

(四) 高风险行为

其一,吸烟。在美国,青少年的吸烟行为长期以来是特别受社会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随着移民的增多,移民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也逐渐成为较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2004年全美青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亚裔高中生中有20.6%的学生吸烟[27]。但是,在第12年级的学生中,亚裔吸烟学生占33.69%。亚裔青少年开始吸烟行为的年龄比美国其他主要种族的青少年更晚,平均年龄在14.63岁[28]。有研究发现,吸烟的亚裔青少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28]。吸烟行为的增多与学习成绩下降有关[29]

③ Kwon, H. T. et al..Risk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igarette use among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J/OL].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8, 11-17. http://www.aahperd.org/iejhe/template.cfm?template=2005/kwon.html.2005-06-20.

许多学者对亚裔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同辈群体、文化适应水平等。Crowe等人研究发现,与家庭有良好关系的亚裔青少年不吸烟的可能性更大[30]。Weiss等人研究表明,大多数经常吸烟的亚裔青少年属于家庭功能不良群体;亚裔青少年与父母有良好的关系,获得充足的社会支持,他们倾向于更好地适应家庭和融入社会,因此,他们的问题行为就更少,包括吸烟行为。在家庭中,亚裔青少年父亲吸烟的榜样作用对亚裔青少年有很大影响:父亲吸烟与亚裔青少年对吸烟持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日后更可能成为一个经常吸烟者有关[31]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美国文化适应水平是影响吸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于文化适应与吸烟行为的关系,学者们持不同观点。一些研究表明,未能很好地文化适应的青少年更可能使用烟草、物质滥用,以及经历更多的压力,表现出精神病理学症状和不愉快。但是,另一些研究则表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适应有助于他们发展应对技巧,更成功地适应新环境,而不使用烟草和其他毒品[31]

其二,酗酒。尽管亚裔青少年过量饮酒大大少于白人、黑人和拉美青少年,但是酗酒却是亚裔青少年的普遍现象[32]。Makimoto发现那些饮酒的亚裔青少年与其他族群的青少年相比,每天饮酒量为最高[27]。据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亚裔青少年接受戒酒治疗的人数从1994年的1 698人上升至1999年的2 587人,增长了52%。而美国青年戒酒治疗总人数从1994年的108 471人上升至1999年的129 787人,只上升了20%[33]。研究还发现,亚裔青少年酗酒没有性别差异[34]

亚裔青少年酗酒和吸烟行为一样都与同辈群体有关。研究表明,跨文化适应可能本质上并不导致亚裔青少年酗酒,但是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与有酗酒行为的其他青少年社会互动。跨文化适应良好的亚裔青少年的最好朋友饮酒或吸烟是他们面临同辈压力时卷入健康风险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Oetting和Beauvais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与物质滥用的青少年同辈的联系会对青少年物质滥用产生主要的直接的社会化影响[34]

其三,犯罪。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这并不表明美国社会所有种族的犯罪率都一样高。学者们研究了亚裔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同辈群体的影响等与犯罪的关系。Tyson和Hubert指出持有集体主义观的青少年比持有个人主义观念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将犯罪行为看成是较为严重的恶劣行为[35]。研究发现,青少年持有个人主义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他们更有可能卷入反社会行为和与犯罪同伴交往[28]。研究显示,更好适应美国文化的亚裔青少年比他们的同辈有更多的犯罪行为[36-37]。Wong研究发现,坚持中国文化(尤其是践行中国文化习俗)的青少年会降低犯罪的可能性,尽管也会有些小罪[38]

研究表明,亚裔青少年认同有两个因素会增加犯罪和暴力行为:缺乏学校依附与同伴犯罪[39-40]。其中,同辈犯罪是影响亚裔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一项指标[41]

二、促进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的对策

为了促进留美亚裔青少年群体的跨文化适应,提出以下对策。

(一) 重视语言准备,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移民进行文化适应的前提[42]。因此,语言关是青少年留学生到国外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父母和青少年对语言的准备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只要到了国外,有语言环境,学习语言轻而易举,水到渠成;青少年年龄小,记忆力强,学习语言速度比成人快。并且,中学阶段国外对其语言的要求不如大学录取时对语言的要求那样苛刻。因此,一些出国留学青少年对语言的准备往往不够充分,未引起重视。但是,青少年一旦到达国外便发现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强烈的反差,语言学习并不简单。语言准备不充分会影响到青少年在国外融入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如学业成就、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在语言的准备过程中尤其应注重发展和强化青少年的口语交际能力,即要着重培养青少年在实际情境中能运用他国语言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青少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口语”技能基础上,还要重“交际”,即有倾听、对话、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 熟悉东道国文化,培养文化辨别力

研究表明,文化间的差距越大,跨文化交往中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难度就越大,例如旅居英国的澳大利亚人比旅居中国的澳大利亚人对东道国的适应要容易一些[43]。青少年跨文化适应问题,主要是因为东道国的文化与原有文化的差异性而引发。文化差异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文化是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出国留学前应让青少年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文化,熟悉东道国的文化习俗,缩短对陌生文化的适应期;了解东道国与母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提升其文化的认知和包容能力。

与此同时,还应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辨别力。青少年处于可塑性较强的时期,许多方面尚未发展成熟,易受暗示,喜欢模仿,识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青少年初到异国,对陌生的环境往往充满兴奋、好奇。面临纷纭复杂的陌生文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辨别力,才能战胜各种迷惑与刺激,免于被误导和盲从。Hahm指出,政策制定者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有必要将工作重点更多地用于帮助亚裔青少年建立一种平衡,即让他们在学习和尊重传统语言和价值观的同时帮助他们获得健康地融入美国文化的技能[44]

(三) 关注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青少年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时期,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心理发展表现出矛盾性的特点,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就越能保持心理健康。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出国留学,这是个体人生中重大的生活变动,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社会问题。据研究,青少年在异国文化适应过程中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涉及内部失调(如焦虑、抑郁、自杀等)、外部失调(如犯罪等)和滥用药物(如吸烟、饮酒行为等)。因此,对于出国留学的青少年要重视其独立健康的人格培养,特别是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包括现实知觉能力的自我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的自我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自我培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劳动能力的自我培养、应对压力能力的自我培养、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等。青少年只有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跨文化的适应过程减少心理社会问题,心理才能健康发展。

许多有关亚裔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研究也指出,亚裔青少年与家人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求助,同时也对为亚裔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提出了诸多建议,如临床心理咨询者对亚洲传统价值观和家庭作用的了解是制定有效治疗计划的重要工具[45]

(四) 加强亲子沟通,提供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预测心理适应的显著因素。社会支持来源很多,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其中,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本关系。当青少年出国留学初到异国的时候,会失去原有在母语国的社会支持网络,而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又尚未建立起来,这时,父母就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资源。当青少年面临压力时,父母应多关心,加强与他们的情感沟通,丰富沟通内容,而不只是给予过多过高的教育期望和压力。并且,父母还应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要采取一味的说教,这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引发更多的亲子冲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应少说教、多倾听;少批评、多表扬,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其次,父母还应多加强与青少年学校的联系,共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抵制不良同伴的影响,并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班级的活动,协助孩子尽快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学者提出,父母和教师应该鼓励亚裔青少年参与结构性的、目标导向的同辈群体的活动,这些活动中的群体规范不期望或不赞成酗酒和吸烟。例如,参加一些课外班和课外活动,如亚洲语言课程、武术班、艺术班或音乐课,这些皆可以营造健康的环境[46]。此外,还可鼓励亚裔青少年参加为移民青少年开设的文化适应班(CAC)。研究表明,参加文化适应班的华裔高中生在参加完第五次文化适应课后与学校老师联系更紧密,与其他学生也有了更多的社会联系[47]

参考文献
[1] BERRY J W.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7, 46(1): 7.
[2] LEE S, SOBAL J, FRONGILLO E 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acculturation:the case of korean American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3, 34(3): 282–296. DOI: 10.1177/0022022103034003003
[3] 余伟, 郑钢.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6): 836–846.
[4] BEISER M. Influences of time, ethnicity, and attachment on depression in Southeast Asian refuge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8(1).
[5] KATHERINE L. 美国亚裔青少年疾病的诊断不同[J]. 姜新华, 译. 山东精神医学, 1994(3): 11.
[6] DON T.NAKANISHI, NISHIDA T Y. The Asian American educational experience[M].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308.
[7] YU S M. Acculturation and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U.S. immigrant adolescents[J]. J. Adolesc. Health, 2003(33): 479–488.
[8] YU S M.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with health and school issues among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2(5): 192–198.
[9] UNGER J B. English language use as a risk factor for smoking initiation among Hispanic and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Evidence for mediation by tobacco-related beliefs and social norms[J]. Health Psychology, 2000(5): 403–410.
[10] QIN D B.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del minority story the familial and peer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J]. Youth & Society, 2008(4): 480–506.
[11] ERIKSON E.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M]. New York: Norton, 1980.
[12] FELDMAN S S, HOSENTHAL D A. The acculturation of autonomy expectations in Chinese high schoolers residing in two western n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0(25): 259–281.
[13] DINA B. Immigrant Youth in U.S. school: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J]. The Prevention Researcher, 2007(4): 4–17.
[14] RICK K, FORWARD J. Accultur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youth[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2(1): 85–94.
[15] RHEE S. Acculturatio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elf-esteem among Asian and Cauc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Adolescence, 2003(38): 749–768.
[16] THE COMMONWEALTH FUND. The commonwealth fund survey of the health of adolescent girls[R].New York:Commonwealth Fund, 1998.
[17] WAY N, CHEN L. Close and general friendship among African American,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00(15): 274–301.
[18] LORENZO M K.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 comparative study[J].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995(3): 197–212.
[19] KARNOW S, YOSHIHARA N. Asian Americans in transition[M]. New York: The Asia Society, 1992.
[2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riefing sheet on women and depression[EB/OL].[2005-04-20].http://www.apa.org/ppo/issues/pwomenanddepress.html.
[21] LEE S J. Behind the model-minority stereotype:Voices of high-and low-achieving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Anthrop[J]. Edu Quart, 1994(25): 413–429.
[22] STEINBERG L. We know some things: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11): 1–19.
[23] GROSSMAN J M, ANDLIANG B. Discrimination distress among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8(37): 1–11.
[24] VIRGINIA W H, ANDREN J F. Discrimination Hurts:the academic,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t, 2010(4): 916–941.
[25] CHUNG I.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young Asian Americans. Remarks presented at the Asian cultural diversity roundtable of the coalition for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families, New York[EB OL].[2000-04-02]. http://pub23.ezboard.com.fcacffrm7.
[26] ZHOU ZHENG, CANDICE R S. SIU, Promoting cultural competence in counseling in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9(3): 290–298.
[27]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4 National youth tobacco survey methodology report[EB/OL]//[2006-04-18]. Atlanta, GA: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http://www.cdc.gov/tobacco/NYTS/nyts2004.htm.
[28] MARIA G. Rosario-Sim and Kathleen A.O'Connell. depression and language acculturation correlate with smoking among older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in New York city[J]. Public Health Nursing, 2009(6): 532–542.
[29] ALEXANDER C. Peers, schools, and adolescent cigarette smoking: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1(1): 22–30.
[30] CROWE J W. Cross-cultural study samples of adolescents'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related to smoking[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4(75): 1155–1161.
[31] WEISS J W, GARBANATI J A. Relationship of acculturation and family functioning to smok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4, 13(2): 193–204. DOI: 10.1023/B:JCFS.0000015707.63397.4c
[32] BNNES G M, WELTE, J W.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alcohol use among 7-12th grade students in New York State[J].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1986(1): 53–62.
[33] THE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dolescents in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EB/OL].[2003-03-01]. http://www.samhsa.gov/oas/2k2/AsianTX/AsianTX.htm.
[34] HYEOUK C H.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 and tobacco-using peer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4(3): 295–308.
[35] TYSON G A, HUBERT C J.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 seriousness of delinquent behaviours[J].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Law, 2003(10): 316–324.
[36] SZAPOCZNIK J, KURTINES W M. Family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diversity[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93(48): 400–407.
[37] ZHOU M, BANKSTON C L. Straddling two social worlds:The experience of vietnamese refugee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 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2000.
[38] WONG S K. Delinquency of Chinese-Canadian youth:A test of opportunity, control, and intergeneration conflict theories[J]. Youth and Society, 1997(29): 112–133.
[39] KIM T E G GOTO G. Peer delinquency and parental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 delinquency[J]. Deviant Behavior: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000(21): 331–347.
[40] LE T N.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parent, and peer contextual factors with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for Chinese, Cambodian, Lao/Mien, and Vietnamese youth[J]. Crime and Delinquency, 2005(51): 192–219.
[41] TIA E K, SHAROU G G. Peer delinquency and parental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 delinquency[J]. Deviant Behavior, 2000(4): 331–347.
[42] 孙丽璐, 郑涌. 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3): 496–504.
[43] 李萍. 跨文化适应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5–19.
[44] HYEOUK C H, MAUREER L, NEIL B. Guterman, acculturation and parental attachment in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 alcohol ise[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3(33): 119–129.
[45] MAY K L, ABBIE K F, HELEN Z, et al. Social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of older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000(17): 289–304.
[46] HYEOUK C H.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 and tobacco-using peer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4(3): 295–308.
[47] CHRISTINE J. Evaluation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Chinese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adjustment[J]. Journal of Immigrant & Refugee Studies, 2008(4): 56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