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 24Issue (3): 190-19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8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王子刚, 王占仁. 习近平“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重要论述的理论释义[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3): 190-19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8.
WANG Zigang, WANG Zhanren. The 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Xi Jinping's significant discour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24(3): 190-19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3.018. .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研究"(16JZD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6YJC710042);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当代大学生组织归属与认同状况研究"(JJKH20170936SK)

作者简介

王子刚(1984-), 男, 吉林松原人,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博士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职员,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Email:wangzg599@nenu.edu.cn;
王占仁(1975-), 男, 吉林榆树人,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法学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思政杰青,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 2017-11-22
习近平“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重要论述的理论释义
王子刚, 王占仁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一,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框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全新格局,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指向明确,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必须将构筑"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作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把学科建设与育人育才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从理论前提上,明确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与关联,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构建综合发展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更好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关键词: 习近平    三学一体    哲学社会科学    综合发展体系    理论释义    
The 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Xi Jinping's significant discour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WANG Zigang , WANG Zhanren     
Research Cen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P. R. China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ystem integrating students,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s was clearly put forwar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n his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hich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 as well as feasibility, and accurately defines the new pattern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lso, it is a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ystem of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s" (Three-in-on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As the main for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front for talent culti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in-on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as a too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ddition, centered on students, based on academics and supported by disciplines, and oriented by the primary task of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combine the goal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th education objectiv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academic innov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role,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connection of each factor in the system, and to find the main ideas and basic principles f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ystem i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Xi Jingping    Three-in-on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伴随全面深化改革的向前推进,党和国家五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连续推出300多项举措,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着重回答了“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点难点实现突破,基础性战略框架基本确立。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新任务,是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思路,是高校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新坐标。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2]这一重要论断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准确框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全新格局。其中,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指向和实践路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逻辑上相互递进,在理论上科学统一。笔者认为,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着重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这个综合发展体系“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科建设与育人育才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这个综合发展体系以育人育才为科学目标,以“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为主要特点,以“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为建设思路,是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必须将构筑“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作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从理论上明确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与关联,从实践中找到构建综合发展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更好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学生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根本和中心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首要的和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要素。哲学社会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人本身为起点,以关怀人类为己任。无论是追溯到早期的西方哲学,还是回归到中国的古代经典,无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还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本”基础从未偏离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在高校,我们关注、教育和培养的“人”就是青年学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重大,学生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根本和中心,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解决为什么人的高度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以深刻认识。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科学基础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在历史实践运动与思想理论自觉的逻辑互动中逐渐生成发展起来的,因而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认识,既需要回归历史和经典把握生成规律,也需要通过实践对理论的反馈、检验和创生加以检视。在马克思的众多学说中,人学理论占有重要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诠释了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解放及自由全面发展,是完整揭示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价值体系。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过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等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模式[3]。对此,美国学者弗洛姆指出:“马克思关心的是人,而且他的目标就是让人从他自己的安排和行为所造成的束缚自身的囚笼中解放出来。”[4]马克思的这些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和发展,并运用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1945年,毛泽东就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党章》,确立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6],将思想政治素质纳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将这一理论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机结合,更加有力证明了“人(学生)”的核心作用与根本地位,更加直接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育人育才功能。

(二)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导向提供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提出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既指明了人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依靠力量和主要服务对象,也同时强调了人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更进一步明确了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科学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立足“大科研观”,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育才功能。从立足自身角度来看,“以人民为中心”在高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两者在逻辑上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筑“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作为着力点和着重点。

(三)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指针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无论当代社会如何定义高校职能,培养合格人才依旧是根本。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十年树人”极为重要,非此不能建立社会主义[7]。新形势下,“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在本质上榫卯相接、环环相扣,这一理论共识是我们构筑“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认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将思想从三个层面统一起来,上升到一定高度。首先,要统一到高校中心工作的层面去理解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8]。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中心工作,不可动摇、不能动摇、不容动摇,所有工作都要围绕中心来开展。要在明确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教育教学改革的设计、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社会服务的导向,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要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角度去把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2]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所有学科都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所有课堂都承载着育人的主要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根本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进取精神,历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深入研究和回答“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第三,要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去阐释问题。今天的学者是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学者。当前在校学习的学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后备军,需要在学生阶段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这样在将来就可以担当重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用之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9],将培养学生上升到学术和学科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不断为国家建设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学术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学术”即“道术”,学术体系是人类专门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和精华,承载和映现人类精神,能够滋养、完善社会个体和整个民族,引领社会和时代进步[10]。学术是“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是连接学生和学科的桥梁与纽带,高校的育人育才质量与学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的学术,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只有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更好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达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育人的新高度与新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则应主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 深刻把握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具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属性。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绝对不是否定或削弱其科学属性和文化、学术价值[11],而是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上层建筑的时代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2]因此,摆正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处理好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的前提。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二者的区别。学术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的科学意识,学术精神倡导自由与无界,追求真理与豁然,学术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世界困惑的深度追问,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而政治则服务于人民、党和国家的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投影,虽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存在。所以说,学术与政治在不同领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研究把握二者的联系。学术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必将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否则学术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体现。一种失去了价值的理论和学说,就等于失去了道路的指引和前进的定力,就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认清二者区别和联系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 充分认识学术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学术创新能力是高校的强校之本,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更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创新的途径是遵从于规律、立足于需要、来源于教育,创新能力的提高来源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一论断从另一个侧面阐释了创新与教育及人才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12]。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要明确创新在学术研究中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2]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社科界精品力作层出不穷,但学术原创能力仍然不强,高水平成果仍然不多。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党和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浚清源流,引入活水。其次,要正确理解学术育人理念的本质内涵。长期以来,高校育人往往集中在课堂主渠道和课外主阵地,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学术育人是高校的独有优势,是学生的天然资源,学术研究过程与最新学术成果所传递的理论、观点、方法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动能和育人需求。高校应切实树立学术育人理念,将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引擎”。再者,要拓展以学术为基础的科教融合新模式。加快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促进科研和教学深度融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实践的最新学术成果融入课堂实践,使学术价值在构筑“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 高度重视学风传承与育人育才的关系

高度重视学风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5]813“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13]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风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2]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诸多不良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强调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学者要坚守社会责任,在为国为民的学术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学风不仅是为学之风,更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既突出表现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现为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反映出理论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程度[14],这种态度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术成果的价值导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校中,学生有求学之风气,教师有治学之风气,学生之学风是对教师学风的传承与延续,两者共同构成一所学校求学治学的风范。教师是学校整体学风的主导者,教师治学风气占据主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尚德的为学之风、严谨的教学之风、求真的学术之风传递给学生,指导帮助广大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和乐学的真谛。

三、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重要支撑

学科(discipline)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学术组织”三层基本含义[15]。18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即将进入人类历史发展“黄金期”,工业革命引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文艺复兴催生人文社科繁荣兴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储备与日俱增,亟待实现科学的分化和细化,学科制度也就从呼之欲出到最终成行。应该说,学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进入当代社会,学科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平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在“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中,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此,要从高等教育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统筹抓好学科建设,逐步完善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理论上,完成“一主十一支撑”学科建设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的统一;在实践中,找到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重点难点,为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全覆盖”寻求基本路径。

(一) 实现学科建设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相统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门哲学社会科学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以其掌握的社会发展之某个侧面的本质和规律,对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确立和体制创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能动作用。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科为支撑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将学科建设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统一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6]。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渗透力,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专业之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大优势学科。同时,协调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其次,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协同机制。毛泽东同志指出:“只学个别科学,不学基础科学(唯物辩证法)是不对的。”[17]“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要有利于各个学科的长远发展,高校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针对不同学科和学术层次的特点,实行个性化统筹,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学科,注重与行业发展、社会就业、学术前沿相呼应,不断提升学科育人实效。

(二) 促进“双一流”建设与学科发展相协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和国家按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总体战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研究构筑“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尤其是学科建设问题,必须结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要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一方面,要将一流学科建设总目标和“三学一体”结合起来。“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人才汇聚重要基地[18]。这些目标内容与“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的实践指向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学科建设必须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人的发展抓起,向育人方向落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保资源和成果对于人才培养的效益。另一方面,要防止学科异化现象对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当前, 随着学科制度建构向缜密而严谨的规范体系发展, 学科本身已经异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19]。学科异化是学科发展带来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不但不能使学科成为“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的重要支撑,还会严重影响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进步,进而对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构成巨大障碍。因此,要坚决地舍弃那些对育人育才毫无作用的学科建设资源和成果,使学科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主题而加强一流学科建设。

(三) 推动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相支撑

教材体系建设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密不可分、相互支撑[20]。教材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科体系发展的后劲来自于教材体系,教材是高校围绕育人育才开展教育教学的根本遵循,是构筑“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蓝本”。教材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导向、明确内容、体现价值,教材要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在全面体现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与时俱进地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教材体系建设要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的高度统一,要实现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的共存共生[21]。要通过创新教材编写、遵循教学质量标准、强化教材研究等手段,形成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立足科技前沿、共享文明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教材在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形成教材全程贯穿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

四、“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原则

马克思认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22]“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生、学术、学科三个主体要素之间的互动和衔接,必须统筹设计、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在构建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育才的科学目标,寓政治于学术,寓理论于学科,将全方位立体化的构建原则贯穿于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的实践中。

(一) 横向打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之间的壁垒

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学科建设是固校之本。构建“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统摄下,横向打通三个“之本”,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让学术反哺教学,让学科驱动学术,形成目标唯一、要素互联、有序互通的育人育才整体格局和综合发展体系。

(二) 纵向贯通价值引领、课堂教学、科研实践各个环节

与传统相较,“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刻有效的育人育才方式。这个体系有一个很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打破了以往“教师自教师”“学术自学术”“学生自学生”的固有格局,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增添了全新的实践性。可以称之为,以学生实践参与为主导的纵向贯通式学术育人,这种育人方式可以通过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统领的学术价值精髓和反映人类最新文明的课堂习得成果,最为彻底地转化运用到学生自身发展中。

(三) 总体形成学生、学术、学科育人育才共同体

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重在“综合”,学生、学术、学科一体重在“一体”。构建“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三要素的“连接”,体现育人育才的“贯通”,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构成“三螺旋结构”的基本样态,进而形成学生、学术、学科育人育才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道德情操塑造、科学思维养成、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效应,全面提升和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4-05).
[2] 习近平.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0-124.
[4]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需要理论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6: 123-124.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 胡鞍钢.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红旗文稿, 2015(23): 4–6.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594.
[8] 陈宝生. 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EB/OL]. (2017-05-16)[2017-09-2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516/c40531-29278937.html.
[9]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10] 侯才.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EB/OL]. (2016-08-03)[2017-09-2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3/c_129201126.htm.
[11] 王伟光.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 中国社会科学院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6(3): 18–44.
[12] 刘新林. 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思想[N]. 学习时报, 2015-11-23(A3).
[1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87.
[14] 于向东. 以马克思主义学风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EB/OL]. (2017-07-24)[2017-09-28]. http://www.71.cn/2017/0324/940781.shtml.
[15] 鲍嵘. 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4): 102–106.
[16] 陈宝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走在前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解读《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 (2017-06-21)[2017-10-22].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6/21/c_1121186838.htm.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 320.
[18]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 64号)[EB/OL]. (2015-10-24)[2017-05-06].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19] 章美锦. 论大学的异化:学科制、科层组织及功能演变[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1): 31–33.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09.11.012
[20] 张东刚.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 文化软实力, 2016(2): 5–9.
[21]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水平[EB/OL]. (2016-07-04)[2017-06-22]. http://www.cssn.cn/zx/201607/t20160704_3096592.shtml.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