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 24Issue (4): 215-22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4.019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翟小满, 杨宗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机理、过程与路径选择[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4): 215-22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4.019.
ZHAI Xiaoman, YANG Zongyou.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Mechanism, process and path[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24(4): 215-22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4.019. .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015-GX-021);重庆交通大学2014-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4020017)

作者简介

翟小满(1976-), 男, 河南南阳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研究, Email:20914628@qq.com;
杨宗友(1985-), 男, 四川射洪人, 重庆交通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学校体育学和人文社会学研究。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 2017-12-1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机理、过程与路径选择
翟小满1, 杨宗友2     
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2.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摘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但价值观的学与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与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逻辑、教育逻辑与生活逻辑,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号世界、价值世界和实践世界,构建"精学+泛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三结合"的立体化培育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机理    培育路径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Mechanism, process and path
ZHAI Xiaoman1 , YANG Zongyou2     
1.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7, P. R. China;
2.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P. R.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the need of fostering creative talents, the primary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of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B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core valu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sens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must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logic, education logic and life logic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nk up the symbol world, value world and practice world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build a "intensive+extensive learning" "inside+outside class" "inside+outside school"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path.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mechanism    cultivating way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高校学生德育的灵魂,更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当代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政治素养决定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上升时期,其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可见,培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的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未来蓝图,也是对“中国梦”系统而生动的刻画与阐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践行和遵循的要求,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1]。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尤其是技术创新的主流力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基于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家战略和人民愿景,而对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这种教育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让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向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靠近,向着先进的发展方向迈进,就是对未来中国制造的创新型人才的保驾护航,更是对未来中国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引领。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去塑造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时代需要。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2]。这是十八大“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升华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4]。所以,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既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实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追求。然而,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却是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根本性问题。传承了传统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宏大系统,回答了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要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德,立社会优秀公民之“德”,同时,基于对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德行修养的培育,其目的就是树立社会优秀公民之“人”。因此,从学校德育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礼待人,以德行立天下”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的文化基因。然而,人非生而知之者,礼义廉耻,德行修为都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而习得。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上升时期,其思想政治素质尤为关键。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趋于成型,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这既是对大学生德行培育的大好时机,又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新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和纷繁复杂的时代,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风气会对大学生形成干扰或诱惑,而年轻的大学生常常因为社会不良诱因而造成伤害的案例曾不时出现。因此,抓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帮助他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格外关键。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培育大学生的德行品格,陶冶他们的性情操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德行品格,从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机理

价值观的学与教,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很难以直接的方式(如口授和训练)加以教授[5]。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6]。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找到其自身的教育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应该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让其在学习、模仿、行动和反思上下功夫[7],还要融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知识逻辑、教育逻辑和生活逻辑,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大学生的符号世界、价值世界和实践世界[8],如图 1所示。

图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机理
(一) 贴近思想特点:知识逻辑与符号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套似曾相识的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符号。因此,首先必须贯通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逻辑与符号世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关于一系列新的知识内容的习得和规范符号的认识。因此,培育过程遵循着“由熟到生”“由近及远”的一般认知规律。但是,知识的习得和符号世界的认同未必是同步的。一般来说,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习得可能会先于对相应符号的认知,在不断地掌握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之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行为符号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因为知识本身是客观的,而大学生对于符号的认知则是主观的。但是,一旦大学生对于符号认知足够充分,他们对符号世界背后知识的掌握则会超出知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习得,最终必须转化成为符号世界的自觉行为。

可以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方面必须坚持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原则。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和发展期,所以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基础不够丰厚,但是,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认知却充满了激情。因此,大学生在冷静分析问题方面,缺乏足够的定力,更缺少足够的经验。针对大学生的这一思想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必须贴近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实际情况。一是用紧密联系实际的素材和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从学生已经熟悉的认知世界去探究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要始终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一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素材、案例等进行客观评价;二是要对部分消极的、负面的,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现象作出严肃的批评和正面的引导;三是要始终坚持“从他学到自学”的培育方向,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改变教师的灌输式教育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从而实现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习得转化成为符号世界的自觉行为。

(二) 贴近精神诉求:教育逻辑与价值世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仅是习得相关知识、学会行为规范的过程,还是一个学校教育的发生过程。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是确定的,教学的主客体也是固定的,但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却是相对变化和不确定的。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和提炼出来的,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甚至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的事物。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学习,也是高校教师的学习。因此,必须以教学论的分析框架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此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的何在?目标又在哪里?要用哪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事实上,回答以上问题就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逻辑和价值世界的分析和阐释。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这也正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之一。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上升到教育追求和教育贡献的层次。一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唤醒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能够生成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形成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二是要基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从学习动机转换成实践动机和实践性行为,用实际行动完成教育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内容框架,既是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学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贴近学习对象,尤其是要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新时代大学生都是90后,尽管社会上对90后大学生存在一些负面的评价,但是,90后大学生并不是“垮掉的一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相信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境界,要不断靠近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体现90后大学生的新时代特色。

(三) 贴近现实要求:生活逻辑与实践世界

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必然指向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概莫例外。事实上,大学生所有的学习都带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尤其是专业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运用性。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依旧要准确理解大学生的生活逻辑和实践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来说,有理论的指引力,更多的却是实践意义上的生活细节。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课堂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生活;二是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课余生活;三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的未来工作与生活。当然,对于正在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来说,前两者是主体,最后一种生活是见习中的或者是非正式的。但是,在这三种生活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够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为了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以及未来更好地工作。

综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贴近大学生的现实要求。一方面,把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生从内心接受这一价值体系,保障学习效果。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若能够从这些问题开始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分析和解决这一类问题,那么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学习必将倍感兴趣、倍加投入。另一方面,要落实好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实践、面向生活,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主张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以及职业规划有机融合,以科学的、整体性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学习的过程,是个人学习与个人被社会化的过程。维果斯基认为:“社会文化学习先表现在社会层面,然后是个人层面;先发生在主体的心理层面,然后是个体心理内部层面。”[9]这一基本论断被后来的学者称之为“维果斯基空间”或者“维果斯基学习圈”[10]。根据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学习的过程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可以分为从“私人”到“公共”,从“个体”到“集体”的两个分析维度[11]。两个维度相互交织,形成了“公共—集体”“集体—私人”“私人—个体”“个体—集体”四个不同的学习空间。

作为社会文化学习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其结果必然表征为各种行为或者稳定的信仰。按照从“私人”到“公共”,从“个体”到“集体”的两个分析维度,可以分为从公共价值观到神秘价值观的内化吸收,从神秘价值观到稳定、成熟价值观的转化,从稳定、成熟价值观(Acquired view)到个人价值观的外显化,以及从个人价值观到公共价值观的惯例化/习俗化/社会化。

(一) 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从“公共价值观”到“神秘价值观”的转变

从“公共价值观”到“神秘价值观”的学习过程是以知识共享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学习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从大众熟知的24字开始,这24字就是典型的知识共享。通过公共的知识共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逐步进入到个人理解的神秘空间中。这种内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神秘宗教效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信仰,这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的过程。不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共价值观到神秘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中,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是系统的、结构化的和正式的,也可以是非系统的、碎片化的和非正式的。但无论何种方式,在心理活动的认知层面,都从“心理间”层面转入“心理内部”层面,并逐渐进入“集体—私人”空间。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内化”原理,组织系统化的、正式的或碎片化的、非正式的多种学习方式[12],从而全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共文本走向大学生内在信仰。

(二) 社会价值观的“转化”:从“神秘价值观”到“成熟价值观”的转变

从“神秘价值观”到“成熟价值观”的转变过程也体现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的过程之中。“神秘价值观”是一种宗教意义和信奉层次的理论性价值观,而成熟价值观则是逐渐过渡到实践性质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甚至是实践行为。从“神秘价值观”到“成熟价值观”的转变,主要表征为两种形式:一是新知识的情境化,因为宗教意义的信奉价值观是神秘的理论的,并不处在具体的情境中,但是成熟价值观则是实践性的、具体的和稳定的。因此,成熟价值观有具体的学习情境、体验情境与现实情境,但是各种情景之间会有所差异,因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的过程中,各种情景会在差异中共生或在冲突中融合。二是新概念的成熟化,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从“神秘价值观”到“成熟价值观”的转变中,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之间会发生冲撞与磨合,在新旧知识的交锋中,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会形成新的知识框架与概念体系。所以,基于知识的情境化和概念的成熟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践性知识和观念,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意识[13]

(三) 社会价值观的“外化”:从“成熟价值观”到“个人价值观”的转变

成熟的概念体系相当于读书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套理论,但是这套理论只是死知识,是书本意义的和纸上谈兵的,并不一定能够运用到实践,也特别容易忘记。因为从概念到行动之间的空间是无限复杂、无限多变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行动和实践中,就必须实现由“成熟价值观”到“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也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实现个性化、特色化和具象化的价值观转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或者“学而不忘”的层次。具体来说,这种转化有两条路径:一是浅度外化,相当于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相应概念体系后,进行盲目随机、非系统的运用和实践,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始终是浅层次的。二是深度的外化,主要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凝练与提升,实现深度的“学以致用”。所以,除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外,更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外化和实践。

(四) 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从“个人价值观”到“公共价值观”的转变

社会化是从个人到社会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是如此。经过前面从“公共价值观”到“神秘价值观”、从“神秘价值观”到“成熟价值观”、从“成熟价值观”到“个人价值观”的转变,已经实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转化”与“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观念意识和个体行为都已经初成。但是,这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学习过程,要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实现从“个人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变,实现个人的“点”带动社会的“点”,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化与习俗化。事实上,这也是个人价值观向社会价值观转化的必然,只有个体的价值观向公共的价值观不断转化,才能够实现个人层次的“不同”与公共层次的“和谐”相统一,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和而不同”的社会主义和谐局面。所以,高等院校既要强化大学生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又要更加重视个人学习结果与社会结果的统一,真正实现从“个人价值观”到“公共价值观”的转变。

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理论上应该融会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知识逻辑、教育逻辑和生活逻辑,以及大学生符号世界、价值世界和实践世界,采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教育特点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培育形式。在实践操作上则选择“精学+泛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三结合”的立体化培育路径。

(一) 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精学+泛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课程学习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因此,很多学者建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传统德育课程中[14]。但是,德育课程只是高校众多课程的一部分,大学生所学门类更多、所学时间更长的是专业课程。因此,要有机融合大学生的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德育课程中“精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之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到大学生的各门专业课程中,在“精学”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泛学”德育课程。

一方面,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德育课程中“精读”与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5]。首先明确德育课程学习在大学生信仰塑造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德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其次,加强高校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建设,为学生德育提供丰富多彩而又坚实有效的课程平台;三是推出特色课程项目,以“项目制”的课程平台为大学生课程学习提供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德育课程的“泛学”,特别提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渗透价值和精神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由“虚”到“实”、由“远”到“近”,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他们在情感体验和求知探索的氛围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16]

(二) 文化浸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课内+课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育人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大学生德育实践中必须要创造一系列新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学什么”和“怎么办”,使大学生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17]。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必须把课内、课外两个教育平台有机整合,一方面超越课堂之内的“精学+泛学”模式,另一方面,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课内+课外”的学校文化浸润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首先,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与生长点,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传统等大的文化背景为主色调,基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办学规律,遵照高等教育的育人逻辑,融合高等院校的特色文化,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外围环境。其次,发挥高校制度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要求,以此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行为,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最后,通过校园主题活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社团活动中爱国、奉献、励志等价值观教育因素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

(三) 学以致用与生活感悟相结合:“校内+校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生活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深化价值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价值生活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和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不断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化。一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和学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要更新社会实践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红色旅游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让传统的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焕发新的活力。三要开拓创新,探寻网络环境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同时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生活是价值观的沃土,生活的过程就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为此,要突出生活教育观,树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大德育理念,坚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让共同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内在法则,遵从社会价值观念进而变成他们的理性自觉[18]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2-11-09)[2017-10-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_19529916.html.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5-0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mzj201406002&dbname=CJFD&dbcode=CJFQ
[4] 蔡元培. 蔡元培文集[M]. 北京: 线装书局, 2009: 96.
[5] 黄向阳. 德育原理[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83-85.
[6] 刘奇葆.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人民日报, 2014-03-05.
[7] 靳玉军.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 教育研究, 2014(11): 4–8.
[8] 杜时忠, 曹树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教育学探索[J]. 教育研究, 2015(9): 34–39.
[9] 梁爱民, 陈艳.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混沌学思想阐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146–152.
[10] MARGINSON S, DANG T.K.A. Vygotsky's sociocultural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7, 37: 1–14. DOI: 10.1080/02188791.2016.1142425
[11] DEGUCHI T. Perception and frequency of social annoyance:focusing on private and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orientedness[J]. Bulletin of Fuji Womens University.ser.ⅱ, 2004, 42: 59–64.
[12] 卢岚. 现代性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价值[J]. 理论与改革, 2017(2): 174–183.
[13] 李晓玲, 刘学民. 以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 89–90.
[14] 罗生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创新[J]. 教育科学研究, 2017(3): 52–55.
[15] 张东刚.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上)[N]. 中国教育报, 2014-07-10(008).
[16] 阚和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3): 22–24.
[17] 陈必华, 王鹏.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55–157.
[18] 李春梅, 魏忠明, 刘会亭.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9):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