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Vol. 28Issue (1): 23-3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4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沈传亮.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性会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与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8(1): 23-3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4
SHEN Chuanliang. A historic conference to learn from history and forge ahead for a better future: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f the spirit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2, 28(1): 23-3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4

基金项目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中国共产党决策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

沈传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Email: shencl2008@sina.com

文章历史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性会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与研究
沈传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 100091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纵揽百年党史,对党奋斗百年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十九大"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进一步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明确指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重点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13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进行了系统权威阐述;强调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全会从人民命运、开辟道路、理论指引、影响世界、锻造自己五个维度概括了大党百年奋斗的意义,着眼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总结百年大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等十条宝贵经验。五大意义和十个坚持的经验来自党的百年奋斗,尤其是对经验的总结简单明了,有利于我们在前进道路上继续坚持并予以丰富拓展。全会还对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保持历史自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敢于斗争、继续自我革命。这次会议恰逢党的百年,站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回顾历程、梳理成就、总结经验、远观未来,必将能够统一全党思想、统一全党步骤,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准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 十九届六中全会    建党百年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光辉历程    重大成就    伟大成就    伟大飞跃    历史经验    
A historic conference to learn from history and forge ahead for a better future: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f the spirit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EN Chuanl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9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ooks back on the Party's endeavors over the past century, reviews the Party's major achievem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arty led the people in fighting bloody battles with unyielding determination, achieving great success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marking the country's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a millennia-old feudal autocracy to a people's democracy, and also reshaping the world political landscape and offering enormous inspiration for oppressed nations and peoples struggling for national liberation around the world; under the Party's leadership, the people worked diligently for a stronger China with a spirit of self-reliance, achieving great success in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bringing about the most extensive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a poor and backward Eastern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o a socialist country; the Party led the people in freeing their minds and forging ahead, achieving great success in reform,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marking the tremendous adva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standing up to growing prosperous; the Party has led the people in bolstering self-confidence and self-reliance and in innovating on the basis of what has worked in the past, thereby bringing about great success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chieved the tremendous transformation from standing up and growing prosperous to becoming strong. The Resolution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over the Past Century adopted at the session further summarize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ith "ten clarif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eight clarifications" propose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Resolution makes clear that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th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it embodies the bes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ethos in our times and represents a new breakthrough in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Resolution systematically and authoritatively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chang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from 13 aspects: upholding overall Party leadership,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economic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 on. The Resolution emphasizes that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of "two upholdings" and achieve "two maintenances" with practical actions. The session summarize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endeavors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 people's fate, opening up the path, theoretical guidance, influencing the world and forging itself. The Party has led the people in great endeavors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is covers the following ten aspects: uphold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advanc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The five significances and ten experiences represent valuable practical experience gained over the Party's endeavors over the past century. In particular,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is simple and clear, which is conducive to our continued insistence and enrichment on the way forward. The session also put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aking road to the examination in the new era,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maintain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safeguard the Party's unity, persist in daring to struggle and continue self-revolution. Coinciding with the centennial of the Party, on a new journey to realize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reviewing the course, sorting out achievements,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looking ahead, the session will unify the thinking and steps of the whole Party, unite the whole Party,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make preparations for the convening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inject strong impetus into the new journey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esolu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over the Past Century    glorious course    major achievements    great achievements    great leap    historical experience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通过了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的决议,是一次在重要历史关口召开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3万多字的《决议》,匠心布局、突出重点、明确要求,既回顾过去又远观未来,有很多新论断新提法新定位新概括,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在党史、新中国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深刻认识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中央全会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就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进行研究部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已经召开过五次全会,这次全会是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进入新时代第十个年头召开的党内重要会议,恰逢中共建党百年,又值中共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个时刻召开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可谓恰逢其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全党上下干劲十足、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召开全会具备充分条件。

这次全会是在大党面临新形势、大国进入新方位、全球面临大变局的背景下召开的。从党内看,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拥有数量庞大的党员和党组织,是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大有大的样子,但大也有大的难处。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七个有之”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也不同程度存在。要承担起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就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从国内看,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迈进新的发展阶段、来到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方位,中国将继续推动人民生活从小康水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努力从经济大国走向综合国力强国,挤进世界舞台中心,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进入新时代,既是中国人民长期努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自然结果,也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我们在创造举世罕见的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也推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住了这一重大变化,并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及时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新矛盾,要求我们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实现平衡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刻不容缓,社会矛盾日益集聚,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前所未有。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处于变革动荡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所谓百年,意在用大历史观看全球变局,并不仅仅指一百年;所谓大变局,大就大在变化的广泛,大就大在影响的深远。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家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可以说,世界秩序在近些年来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历史性变化,尤其是美国深度改变对华策略后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强。2021年11月16日,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谈得非常实、非常深入,坦诚而富有建设性。这有助于管控双方分歧、达成共识。同时,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在此巨大变化中,我们既要看到变, 也要看到不变,做到全面看辩证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的是“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发展。

正如《决议》中所说,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党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

在此大背景下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过去,远观未来,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这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要来说,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开启新征程、统一前进步骤、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关键在于,既要在梳理历史中明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又要在总结经验时明了我们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在未来继续取得成功。

二、准确理解《决议》的新总结新亮点新提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实事求是叙述党的历程,注意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有很多新提炼新概括,尤其是关于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的概括,更为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权威依据。

(一)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新总结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奋斗成就有过多次总结。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都通过召开重要会议予以庆祝,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进行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用四个“伟大成就”,概括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取得的非凡业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就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进行总结,这是一个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与“七一”重要讲话相比,这次全会对党取得的成就总结得更加充分,对成就定位得更加准确。《决议》延续了“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四个“伟大成就”的提法,即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但在此基础上《决议》又提出了四个“伟大飞跃”,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立在四个“伟大成就”基础上的四个“伟大飞跃”,精准概括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中华民族呈现出的壮观气象。

这些伟大成就和伟大飞跃,是在完成四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过程中实现的,体现了党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党奋斗百年的不变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议》第一次在党史上明确概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逻辑关系看,我们党通过革命为实现复兴提供社会条件,通过建设为实现复兴提供制度基础,通过改革为实现复兴提供更为灵活的体制和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其目的就是要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体现了我们党为了实现复兴伟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在概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时,《决议》重点概括了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了察远重今的历史主动。这次对新时代取得成就的概括,与以往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叙述更加全面。党的十九大从经济、改革、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十个方面对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概括。这次全会通过的《决议》,从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等13个方面予以新的概括。其特点在于把十九大概括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丰富发展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两个方面展开;把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拆分为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两个方面展开;把维护国家安全从社会建设领域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方面;原来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进行了介绍,这次加上了开放,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在介绍成就的排列顺序上也有新变化,领导力量方面的成就原来放在末尾兜底,这次放在开头,作为第一条、第二条;国家安全方面的成就排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之后、“一国两制”之前。这次概括不仅大大拓展了各方面成就和变革的内容,还突出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国家安全,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业绩,体现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在13个方面成就的写法上,安排周全,思虑周密,结构基本一致。先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某领域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重要的原创性思想,然后对十八大以来本领域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予以介绍,最后对显著成效或标志性成果予以提炼。比如讲党的全面领导方面内容时,第一段内容先说“改革开放以后,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再说“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针对性思考,即“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随后重点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思考、重要安排和部署作出介绍。最后是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的成效作出评价,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这种历史比较式结构安排,让人既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又能让人们知晓新时代党中央解决这些问题的大思路、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既有强烈的历史纵深又有鲜明的现实举措,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和历史建构思路。

(二) 关于《决议》中的一系列新提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有很多新论断、新提法、新表述,颇为引人注目,必须准确理解、深刻把握。这些新提法主要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两个确立”“伟大历史主动精神”[2]48-49等。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提法,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既有历史性也有现实性,一方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蕴含其中;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中国精神依然焕发生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来自党创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也从现实中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汲取养分;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生发于当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正所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关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之所以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主要是因为人的因素是最宝贵最重要的因素;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科学理论指导至关重要。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会群龙无首,理论创新就会止步不前,党和国家就会遭遇挫折。这已为党的历史和实践所充分证明,对此必须保持理性清醒。“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紧密关联、相得益彰。“两个确立”是众望所归的历史过程。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也是我们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晶。做到“两个维护”实际上也是对“两个确立”的维护。

如何理解“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总是被动适应周围的环境的。人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所谓历史主动精神,就是掌握运用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沿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一种精神状态。但并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党派都有历史主动精神,只有那些心怀理想、有科学理论指导的人或政党才拥有历史主动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包括历史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以宏阔的历史视野,灵活运用历史规律,运筹国内国际局势,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新的伟大成就。这个历史过程呈现出来的精神,就包含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我们是积极作为而不是消极被动,我们是主动担当而不是退缩不前。我们这种主动不是盲目的更不是臆想的,而是建立在把握历史规律、看清历史发展走向基础之上的。

(三) 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定位

《决议》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还以较大篇幅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新定位,对它回答的重大课题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新概括。这也是此次《决议》的最大亮点。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大在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的同时指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后来又定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次全会《决议》进一步明确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48。同时《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样看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都是“新的飞跃”,意味着党的百年奋斗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意味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并列而非隶属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它回答了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指引新时代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曾指出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这次《决议》有了更大突破,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更多的重大时代课题。《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新时代的新理论回答的时代课题从过去的一个拓展为目前的三个,增加了回答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这和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在这个新方位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关。在新时代,我们党就是要带领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确保党长期执政。因而回答的时代课题与党的重要使命息息相关。梳理党的创新理论可知,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回答三个时代课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也表明,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要有效回答时代课题、有力指引客观实践。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为“八个明确”,这次全会的《决议》概括为“十个明确”,表明党的创新理论随着新的实践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增加了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经济建设等方面,其中党的全面领导是从原来的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明确中分离出来,现在作为第一个明确;经济建设属于完全新增,排位第七。其他几条明确也有丰富拓展,比如在总任务这条明确中,增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6;在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明确中增加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外交工作这个明确中增加了“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等。具体说“十个明确”是指,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2]46-47。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实践永无止境,理论自然就要与时俱进,才能有活力,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相信随着实践进一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还会有新的突破。

(四)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意义的新概括

《决议》从人民命运、道路选择、理论创新、世界影响、自我革命五个维度,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历史性贡献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这在党的百年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条主要分析党和人民的关系。正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以贯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的命运才发生历史性变化。二是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里讲的是探索道路。历史和实践表明,选择一条正确道路有多重要。道路关乎命运,正因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才找到了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之路;也正因为有了正确的道路,我们才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因此,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三是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这条主要是分析科学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文明,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有了强大的先进的思想武器,才能够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伟大事业中来。因此,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四是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条是在分析党的奋斗的世界贡献。党就是要带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个历史过程恰恰是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的过程。正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我们趟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参考。五是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条主要分析党自身成长。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是因为我们肩负使命、信仰坚定、永不自满,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变得越来越强大。

(五) 关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的新提炼

经常性总结经验尤其在重要历史关口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整风接近尾声之际,我们召开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通过了第一个历史决议。1981年在党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通过了第二个历史决议。进入新时代,2018年我们从九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宝贵经验,在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必须”总结了党创立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总结了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决议》明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十个坚持”,100年60个字。与以往概括相比,这次《决议》对党的奋斗经验的概括,更加简洁有力,更有利于传播使用。这次关于经验的概括有新提炼新提法,比如独立自主、开拓创新、敢于斗争、胸怀天下,在以往的经验概括中比较少见。应该说,“十个坚持”既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彰显了我们总结经验达到了新高度,又为我们继承发扬拓展党的历史经验打开了新天地,确立了基本遵循和基本框架。这“十个坚持”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深刻把握新赶考路上的实践要求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望新征程,走好新赶考之路非常重要。

走好新赶考路,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走好新赶考路,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困难没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遇到过?但是在人民支持下,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确实是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正是历经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强大和成熟。踏上新征程,就要坚定“四个自信”,以历史主动精神沿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前进。

走好新赶考路,必须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团结就是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做到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党的最根本的政治成果,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优势,反映了大党成长的内在规律。

走好新赶考路,必须敢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中共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肯定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必须发扬敢于斗争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斗争本领。这个过程必然充满风险挑战,因而越发需要党保持肌体健康。同时,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创造了非凡业绩,赞扬声很多,但越这样越要保持清醒,勇于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是新赶考路上的重要会议,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节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以及对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一定能为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做好思想准备。

新赶考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0.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性会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与研究
沈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