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Vol. 28Issue (3): 289-30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5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张曼, 刘吕红. 精神谱系视域下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实践基础和文化根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8(3): 289-30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5
ZHANG Man, LIU Lvhong. Logical basis, practical basis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pedigree[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2, 28(3): 289-30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11.005

作者简介

张曼,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Email: 371806805@qq.com;
刘吕红,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文章历史

精神谱系视域下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实践基础和文化根基
张曼1,2 , 刘吕红1,3     
1.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2.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3.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 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伟大抗疫精神既有助于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识, 也有助于深化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伟大抗疫精神"何以形成"与其"是什么"和"如何弘扬"是同等重要且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何以形成"的探究有助于厘清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以及提高继承和弘扬的针对性。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中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境界, 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 又有自身丰富内涵与特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缔造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抗疫斗争的领导主体, 党的领袖群体是抗疫斗争根本任务的提出者和根本方向的把控者,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领域抗疫斗争具体策略的设计者和带头执行者, 广大普通党员是各条抗疫战线的积极参与者和骨干力量。中国人民是抗疫斗争的基本主体, 中国人民的抗疫诉求是推动抗疫斗争进行的根本动力, 中国人民的抗疫智慧是抗疫斗争的基本要素, 中国人民的抗疫行动是抗疫斗争的直接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理论基础, 也是与国际国内各种错误言论进行斗争和交锋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是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底气和信心, 也是党和人民团结抗疫所维护与坚守的对象; 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党和人民用实际行动铸就伟大抗疫精神, 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将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情具体化为气壮山河的抗疫行动, 中国人民严格自律的抗疫实践、守望相助的抗疫实践、舍生忘死的抗疫实践共同构成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文化深深滋养着党和人民, 党和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战胜困难的思想精华, 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抗击疫情的力量, 中华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 强化战胜疫情的精神支撑, 对于夺取抗疫斗争和新时代伟大斗争全面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精神谱系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Logical basis, practical basis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pedigree
ZHANG Man1,2 , LIU Lvhong1,3     
1. School of Marx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207, P. R.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P. R. China;
3. School of Marxism,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PC's spiritual pedigree. Examining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pedigree will not only help deepen the research of the CPC's spiritual pedigree, but also help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How to form"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is as important as and deeper than "what it is" and "how to carry it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of "how to form"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essence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is the lofty spiritual realm embodi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leading by the CPC in the desperate struggle against the COVID-19 epidemic. It inherits the red gene of the CPC's spiritual pedigree and also has its own rich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The CPC and the people are the creators of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The CPC is the leading body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the leading group of the Party is the initiator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and the controller of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the leading cadres of the Party at all levels are the designers and leading executors of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e ordinary Party members are the active participants and backbone forces of all anti-epidemic fronts. The Chinese people are the basic subjects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their anti-epidemic appeal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their anti-epidemic wisdom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and their anti-epidemic actions are the direct support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Marxism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arty to lead the people in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and it is also the ideological weapon to fight and confront with all kinds of wrong stat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terial basis and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source of confidence of the Party in leading the people to fight the epidemic, and also the purpose that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unite to fight the epidemic. The firm belief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Marx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log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cast a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with action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Chinese people concretize their feelings for the motherland and compatriots into the monumental anti-epidemic action. The anti-epidemic practice of strict self-discipline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anti-epidemic practice of watching and helping each other, and the anti-epidemic practice of risking one's life to forget one's deat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Chinese culture deeply nourishes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draw wisdom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deological essence of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from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the strength of fighting epidemic from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iritual support for overcoming epidemic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win the overall victory of the anti-epidemic struggle and the great struggl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spiritual pedigree    Marx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一、提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2021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2],伟大抗疫精神等46种精神纳入其中。显然,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些伟大精神,进一步凝聚力量和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可视之为一个整体,既可以研究其中一脉相承、沿袭贯彻的根本遵循,也可对各种具体精神分别进行深入挖掘,探寻不同精神的独特意蕴,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传承这些伟大精神。当前全球抗疫仍在艰难进行之中,国内疫情虽总体控制较好,但仍处于多点散发状态。为了夺取抗疫斗争的完全胜利,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不仅需要总结抗疫斗争推进和取得抗疫成果所依靠的制度、物资、科技、设备、经验等各种要素,更需要不断弘扬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精神。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广大医务人员等各条战线的抗疫英雄时明确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3]。伟大抗疫精神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主要围绕“解读”与“弘扬”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方面,学者们着力研究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什么”。主要观点有: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实践的精神写照、中国力量的精神升华、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4];伟大抗疫精神诠释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制度优势、彰显中国国际担当[5];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的自信[6];伟大抗疫精神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信念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7];抗疫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8];伟大抗疫精神诠释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9];伟大抗疫精神彰显我国的价值追求、团结伟力、顽强意志、制胜法宝和道义担当[10]。此外,也有学者从价值角度解读伟大抗疫精神。邹绍清等认为,中国抗疫精神具有汇聚爱国之情、凝聚新时代之魂、彰显制度之优、集聚创新之力的时代价值,具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凝聚合力的世界意义[11]。另一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伟大抗疫精神“应当弘扬”以及“如何弘扬”的问题。主要观点有:应从抗疫精神中汲取经济发展的力量[12];要弘扬抗疫精神以推进强军事业[13];应将伟大抗疫精神落实到邮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14];要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中推进治理革命、依法治国和精神自觉[15];应从阐释内涵、讲抗疫故事等方面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16];应将抗疫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17]

可以认为,学者们的探讨为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指引,对进一步凝聚和深化认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发意义。但是,既有成果主要围绕伟大抗疫精神“是什么”和“如何弘扬”进行论述,忽略了一个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即抗疫精神何以形成?显然,这是与“是什么”“如何弘扬”环环相扣但更基础更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弄清“何以形成”这个根源性问题,伟大抗疫精神的本质才能得以真正阐明;只有弄清“何以形成”这个起点问题,才能找到夺取抗疫斗争最终胜利这个终点问题的真正密码。事实上,“何以形成”的回答将深刻影响其他问题的深刻解析。追根溯源本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问题,应该且必须予以认真研究。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不充分相对分散[18-20]。总体说来,学者们的探讨只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有所提及,未能将其放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视角中进行分析。因此,笔者期待立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视角,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理论剖析,探寻其形成的根源与基因,试图从中探寻继续前进的深层动力。

二、伟大抗疫精神的缔造主体与丰富内涵 (一) 推动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主体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21]。伟大抗疫精神的直接生产者应当是实际参与抗疫斗争的人,即主体因素。实际上,抗疫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对象的斗争,伟大抗疫精神是党和人民将所坚持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等具体化到抗疫斗争中所形成的崇高精神境界的标识性概括,党和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抗疫精神。

1. 中国共产党是抗疫斗争的领导主体

主体在抗疫斗争中的地位由其所发挥的作用所决定。首先,党的领袖群体是抗疫斗争根本任务的提出者和根本方向的把控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剖析疫情发展总体态势,为抗疫斗争指明方向。2020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果断决策,要求立即对武汉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这一关键步骤阻挡了疫情蔓延之势。2020年1月25日,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紧接着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22]。2020年9月8日,在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3]。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有效的政策部署,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庄严承诺,为抗疫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领域抗疫斗争具体策略的设计者和带头执行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研判、反思和总结具体实际的主观能力,准确辨别和分析已经出现或将会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对如何具体展开抗疫斗争进行积极思考与坚定回答,为抗疫斗争提出符合科学原则和实际需要的具体路径规划与策略设计,并身先士卒带头践行。再次,广大党员是各条抗疫战线的积极参与者和骨干力量。抗疫斗争中许多单位和部门迅速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或党员突击队,广大共产党员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沿,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勇毅和政治自觉,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和榜样力量。在抗疫斗争中,中国共产党460多万个基层组织、3 900多万党员战斗在一线,近400名党员、干部为此献出了生命[23]

2. 中国人民是抗疫斗争的基本主体。

抗疫斗争是中国人民的一场全民战役。首先,中国人民的抗疫诉求是推动抗疫斗争进行的根本动力。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年龄段都参与了进来,抗疫斗争能成为全民战争,十四亿人口能够形成抗疫共识,靠的不是制度规约或行政命令,而是人民内心的驱动力。可以说,没有人民对抗疫的内在需求,就没有抗疫斗争的全民化。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生产,抗击疫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对社会发展的追求在实际行动中合二为一,体现为自觉自律的抗疫斗争。其次,中国人民的抗疫智慧是抗疫斗争的基本要素。抗疫斗争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疫智慧,也汇聚了人民群众的无限智慧,中国人民在与疫情的斗争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既寻找到以往智慧成果与此次抗疫相结合的新方式,比如使用中医药治疗感染患者、启动建设方舱医院收治感染者、利用无人机喷洒消毒液和配送救援物资;又寻找到全新的抗击疫情的方式和方法,比如研究开发新型疫苗、封闭式管控以阻断病毒的传播、大数据追踪感染者行动轨迹、推出“新冠肺炎症状AI辅助自查工具”、推出无接触电梯系统。再次,中国人民的抗疫行动是抗疫斗争的直接支撑。疫情来临,最初有人或无知观望或担忧恐惧,或不知所措或试图逃避,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们从彷徨中走出,冷静对待、积极防控、热情捐助、挺身而出成为思想和行为的主流。人民的抗疫行动是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医护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奋战在抗疫前线,社区志愿者坚守岗位协调千家万户,企业家慷慨捐款捐物,工人加班生产抗疫物资,大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新冠肺炎疫苗实验,人民是这场抗疫斗争“真正的英雄”[24]

伟大抗疫精神并非某个组织或个人就能够完整表现和演绎,但又蕴藏在每一个参与抗疫斗争的主体身上,不同的主体在各自方位从不同角度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缔造着伟大抗疫精神。抗疫斗争中,党是领导者,人民处于基础性地位,二者共同作用推动斗争顺利进行。面对顽固的新冠病毒,党领导人民共同铸造新的精神长城与之战斗,这就是伟大抗疫精神,这股精神凝结在具体的人物、事件、态度、行为、时间、地点之上,贯穿于并支撑着中国的抗疫实践,调动着社会的各类资源和潜力,激荡着各个主体朝同一个方向聚力。

(二) 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1. 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中精神面貌的总体刻画。伟大抗疫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至上”展现价值目标,“举国同心”展现力量根基,“舍生忘死”展现顽强意志,“尊重科学”展现实践品格,“命运与共”展现大爱情怀。

(1)“生命至上”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目标。首先,“生命至上”是人民至上,是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不论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百岁老人,不论是轻症患者还是危重症患者,不论是在中国的中国人还是在外国的中国人,抑或是在华的外国人,每一个生命都不会被遗忘,一切人的生命安全都得到护佑。疫情发生后,为帮助海外中国同胞抗疫,我国驻外使领馆同遍布各国的中国公民取得联系,疫情之初协调包机接回受困的海外中国公民,疫情期间为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健康包”,向海外派出多支医疗队、工作组,并开通远程服务平台为中国同胞提供专业疫情防控指导。其次,“生命至上”是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安全面前,经济发展、社会交往、自由出行等都退居其次。在抗疫斗争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党和国家果断采取封城封路的严峻措施,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民众的医疗费用不论多少全部由医保和财政报销,企业停工停产、学校推迟开学,这些非常做法目的在于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绝对第一的位置。

(2)“举国同心”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力量根源。首先,“举国同心”是大疫当前人人都是抗疫战士。疫情之下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自觉成为抗疫力量,医护人员救治病患、科研人员奋勇攻关、工人生产抗疫物资、基层民警日夜值守……各行各业的人们分工合作共同抗击疫情。其次,“举国同心”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相助。一地疫情告急,各地紧急驰援。湖北抗疫最艰难之际,全国支援湖北,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医用物资、生活物资、捐款迅速集结汇聚湖北就是最鲜明的注解。再次,“举国同心”是全国人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始终以抗疫大局为重。疫情之下,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进共退,职能部门坚守岗位,公共区域转化为方舱医院,酒店划为隔离观察区,企业快速转产,人民群众自觉抗疫,全国上下一心,最终汇聚成强大的抗疫合力。

(3)“舍生忘死”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顽强意志。首先,“舍生忘死”是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生命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最宝贵的资源,舍生忘死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不畏惧危险和死亡,在灾难面前勇敢向前奋力斗争。其次,“舍生忘死”是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生死面前,每一个生命都是等价的,但是有的人却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牺牲在这场与病毒和疫情进行生死角逐的赛场上,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更多人抵挡住疫情的蔓延。

(4)“尊重科学”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践品格。首先,“尊重科学”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疫情。面对前所未见的病毒和世所罕见的疫情,我国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展开认识和研究,并将实际情况向世界通报、向人民通报,不隐瞒数据、不粉饰情况、不谎报情况、不夸大事实,正因为从疫情的本来面目出发,科学制定抗疫策略,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如何防、如何治、如何控能够精准对症。正是坚持直面疫情真相的科学态度,我国在与病毒和疫情的较量中扭转局势赢得阶段性胜利。其次,“尊重科学”是相信科学、运用科技抗击疫情。科技在抗疫斗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论是抢建医院,还是研发疫苗,不论是追踪病患活动轨迹搜索密切接触者,还是大规模核酸检测,每一步抗疫斗争的进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是我们抗疫最有力的武器,大数据、物联网、AI技术、云计算等在抗疫中均表现卓越,既减轻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又极大提高了抗疫效率。

(5)“命运与共”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大爱情怀。首先,“命运与共”是与世界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中国从不隐藏自己的抗疫经验,而是主动与世界分享。比如发布面向外国专家的防疫动漫英文微视频;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疗指南(英文版)》供各国读者免费在线阅读;举行“中国-中东欧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视频会议”,向他国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其次,“命运与共”是尽己所能向世界提供抗疫物资。疫情发生后,我国积极向有需要的国家捐赠或供应抗疫物资,尽己所能帮他国渡过难关。再次,“命运与共”是积极倡导和推动抗疫国际合作。病毒没有国界,我国积极倡导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指出,“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5],展现了大国情怀与担当。

2. 伟大抗疫精神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包含许多精神,均是不同时期的历史主体用信念、行动甚至生命所铸造的精神品格,这些精神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种精神拥有许多相同的内核,比如爱国情怀、顽强斗争、无私奉献,但也拥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各种精神相互区别并具有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伟大抗疫精神并非只是对以往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虽然这必然包含在内,伟大抗疫精神还有自身独特之处,正因其独特之处,它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新成员。

(1) 伟大抗疫精神是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无孔不入,抗疫不是某个国家的孤立行为,而是世界的共同关注,面对这场世界性灾难,我国并非只是独善其身,而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向世界伸出援手,从分享经验到派出专家,从提供物资到倡导国际合作,多方面开展国际救援,用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

(2) 伟大抗疫精神是人人尽责的集体主义精神。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只有全部人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抗疫斗争打响,全社会没有旁观者,斗争规模空前,社会成员的参与性前所未有。在抗疫大局面前,人们或无私奉献,或相互帮助,或严格自律,或相互监督,小我利益让位于大局利益。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全体社会成员集体主义的鲜明体现。

(3) 伟大抗疫精神是与疫情赛跑的奋斗精神。战胜疫情,速度至关重要。疫情袭来,党中央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全国各地医护团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奔赴疫情区域,全产业链紧急动员,一些原本并不是生产抗疫物资的企业在最快的时间实现转产,抗疫医院火速建成。中国速度是此次抗疫斗争的鲜明特色。正是党和人民将速度、效率与护佑生命紧紧连在一起,将速度意识、拼搏观念熔铸在伟大抗疫精神中,我国才能在全球抗疫中率先取得成效。

三、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且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26]。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与抗疫主体所传承、创造的各种条件密不可分,这一条件不仅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思想条件。伟大抗疫精神并非横空出世,逻辑依据是抗疫斗争主体始终不渝遵循的指导思想、锲而不舍奋力坚守的理想信念。在抗疫斗争中,党领导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谱写了伟大抗疫精神。

(一) 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理论基础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并在残酷的实际斗争中用行动捍卫自己所选定的主义,正是这种将科学理论作为信仰的坚守确保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路径。这种对信仰的坚守也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中传承下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无论是出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7]。正是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并奉之为信仰,积极探索这一理论与中国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个个历史新局面。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党领导抗疫斗争的思想之根,在领导抗疫斗争中,党始终坚持将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抗疫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群众史观,相信群众的力量是抗疫斗争中无法替代的力量,及时、准确、全面向全体民众公布疫情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人力等多渠道多途径将抗疫的方案和要求传达至每一户家庭,迅速形成党领导人民共同抗疫的斗争共同体。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党对人民的信任、人民对党的信任体现得淋漓尽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对生命、健康、生活、安全等具体利益的维护置于抗疫斗争的首要位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敢于“改变世界”的斗争精神,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坚决斗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抓住战胜疫情的关键问题创造条件进行科技攻关。马克思主义将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团结在一起,深深印刻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抗疫斗争之中,渗透在伟大抗疫精神之中。

(二) 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开思想交锋的理论武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28]。源于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其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经过斗争,其真理性也是在斗争实践中得到检验,指导实际的斗争是这一理论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当然包括指导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当今世界发展波谲云诡变局多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异常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国家站在自己的狭隘立场粉饰自己,罔顾事实抛出所谓中国经济骤降、中国形象崩塌、中国制造病毒、世卫组织偏袒中国、中国封城侵犯人权等言论抹黑我国,甚至上演追责闹剧,企图唱衰中国的抗疫斗争,这些论调在不同的环境中还会以各种各样的不同面目出现,将会对国人抗疫的信心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与之进行坚决斗争势在必行。对此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价值观作为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直面质疑并澄清事实,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准确分析和鉴别各种论调本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事实说明中国的抗疫斗争及成效。在抗疫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扫清错误思想和言论,引导国内国际舆论朝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理论武器。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抗疫的共同理想坚守

20世纪早期,中国人民致力于推翻压迫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20世纪中叶,以崭新姿态站立在世界版图上的中华民族燃烧激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立桩奠基确立基础;21世纪开篇之时,中国人民全力奔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在各个领域全面探索艰苦奋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新时代新的发展成果又进一步巩固了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守。今天的中国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剧作者与剧中人,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对国家、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与拥护具有高度统一性。面对突然暴发的疫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底气和信心之源。一方面,党中央发挥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统筹全局,调配资源,公立医院、国有企业身先士卒,在病患救治、生产抗疫物资等环节中发挥主要作用,民营企业、民营医院有序配合,迅速形成全国一体的共同抗疫格局。另一方面,突然遭遇疫情,人民并未出现大范围的恐慌,而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抗疫斗争,听党指挥步调一致,充分表现出对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伟大抗疫精神虽然集中体现在当前的抗疫斗争中,但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抗疫的精神状态,也是新时代全国人民共建共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四、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伟大抗疫精神的物质载体是抗疫斗争主体,但并非是主体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主体在抗疫斗争中生成和发展出来的精神状态。中国人民是抗疫斗争的基本主体,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为抗击疫情或居家隔离或逆行出征,或捐赠物资或提供帮助,或投身科研或献身医务,中国人民将对国家的热爱和同胞的感情具体化为抗疫的实际行动,中国人民丰富且独特的抗疫实践是伟大抗疫精神产生的实践之基。

(一) 中国人民严格自律的抗疫实践

从理论上研究伟大抗疫精神,我们需要回溯和反思一个基本问题,中国人民为何能始终如一地保持抗疫斗争的积极状态?只是严格管控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民的抗疫斗争是自律自觉的主动斗争。中国的抗疫斗争是全民的总体战,每一个角落都是战场,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充分了解疫情的严重性,清楚知道为何战、如何战。疫情期间,广大民众主动、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排队保持距离、取消聚会、减少人员流动,并相互监督,真正做到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在自觉居家过程中,人们或锻炼厨艺或积极健身,始终保持乐观态度。人民自律自觉的行动贯穿于抗疫斗争的全过程,不论是在抗疫之初,还是在最吃劲的攻坚阶段,抑或抗疫取得成效之际,从而深刻影响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自觉自律地展开抗疫斗争是人们长期社会生活良好行为习惯的鲜明反映,表面上源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深层次上基于对外维护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根源于对内追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要求,并非是仅仅因为受到外界管控不得不应战的应激反应。伟大抗疫精神正是生长于中国人民自律自觉主动斗争基础之上的精神,其底色是“主动参与”而非“被动反应”。

(二) 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抗疫实践

与新冠肺炎疫情较量的这场硬仗是对身体素质、心理承受、物资储备、精神积累、行动能力、意志品格等的多项检验,中国人民跑赢这“最狡猾”的病毒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依靠的因素很多,人民的团结互助意义重大。疫情的严重冲击并没有造成人心涣散、社会支离的现实危机,相反进入了一个更加紧密团结、共克时艰的特别时刻。新冠肺炎疫情之“新”在于其以前从未出现过,面对新挑战新任务,要解决以前从未解决过的问题,一方面不能排斥原本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破除思维定势寻找新方法,守成与变革两种不同思维走向在新的竞技场需要同时发力。守望相助是中国人民面对困境的宝贵经验,也是此次抗疫斗争的鲜明特色。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的团结互助不仅是力量的汇集,传递出来的还有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三) 中国人民舍生忘死的抗疫实践

精神是具体行动的核心支撑和生动凝结,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区精神都是那一时期中国人民具体实践的精神呈现。疫情来临,人民的抗疫行动鲜活生动丰富多彩,不仅有自律自觉和守望相助,更有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抗疫斗争是一场用生命捍卫生命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有许多“逆行英雄”,比如用科学和专业铺就生命通道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一个人扛起整条生产线,200多个小时连轴转为武汉生产200套消毒设备零部件的袁传伟;骑行200多公里赶回武汉上班的90后医生;武汉实施离汉通道管制后自驾前往武汉当志愿者的长沙90后小伙;还有许多为了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主动剃光秀发的正值青春年华的医护人员。在这场斗争中,许多人将宝贵的生命留在了战场,比如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的徐辉,因抢救病人不幸感染而离世的彭银华,因执行小区封控任务劳累过度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的王春天,他们用生命书写伟大抗疫精神,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疫情之下,中国人民用行动铸就抗疫精神。正是党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奋斗,我国的抗疫斗争才能出现以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建成抗疫医院,才能上演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和物资火速向疫情严重地区汇聚的中国效率,才能形成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能较快走出疫情阴霾的中国经验。

五、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深深滋养着中国人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国人战胜困难谋求发展的思想宝库,人们浸润其中同时继承、发扬和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汪洋浩博,思想丰裕。比如“仁爱”“人命关天”的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众人一心,群山可撼”的团结思想;“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先人后己”的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思想;“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思想;悬梁刺股、牛角挂书的勤学思想和追求真理的思想;“一诺千金”的诚信思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勤劳思想;“天下一家”的休戚与共思想;“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慎独”的自我修养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并且各种意蕴深远的思想并非只停留于史书典籍之中,还有许多相伴而生的通俗故事,比如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匡衡的凿壁偷光,丰富的思想、易懂的故事以史书、口传等途径代代传诵被人民所熟知。

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孕育而生的人文精神、美德深深滋养和熏陶着中国人民。在人民的代代传承中,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实践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尺和道德准绳,规范着中国人的认识观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指引着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自然与社会、顺境与困境、国家与小家等诸多矛盾关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中国人民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认同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思想自觉,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了舍己为国的品格、坚持到底的意志、知难而进的勇气、自强不息的气概、互帮互助的情怀、齐心协力的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正是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长期形成的高尚行为方式,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时,中国人民才能展现出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同心同德的精神底气,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奋斗的姿态,在与凶猛疫情的对垒中形成精神优势,在斗争中迅速生长出伟大抗疫精神。

(二) 革命文化中迎难而上的思想精华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源泉

近代中国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前进道路上充满磨难和艰辛,中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用热血和汗水创造了内容丰富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中将困难看作发展过程中的淬炼,既有面对困难的平和,比如在井冈山的艰苦环境中高唱“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有创造条件解决困难的积极,比如“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有抓住关键寻找突破的智慧,比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更有誓与困难决胜负的勇气与决心,比如“狭路相逢勇者胜”。选择勇敢面对困难就是选择希望,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复杂环境之中能不断突破内外困境走向光明,至关重要的经验和优势就是始终不惧困难勇敢向前,哪怕山重水复,也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期受革命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并未被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势到来所吓倒,而是以巨大的勇气与之斗争,当病毒的详细信息还未被解析清楚之际,当疫苗和试剂还未研制成功之时,就毅然站在了抗疫的前线,用勇敢面对困难所带来的不屈力量书写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其他精神,比如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时又与这些精神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统一性,都是中国人民在面对困境、突破困境的特定实践基础上孕育而成的特定产物,都传承着同一精神命脉的共同基因,即迎难而上坚决斗争。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抗疫斗争相结合直接催生伟大抗疫精神

抗疫斗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这场较量中最重要的什么?这是抗疫一开始就需要明确的问题,也是主导抗疫斗争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我国民间流传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妇孺皆知的通俗理念,表达着对于生命的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体现着新时代的鲜明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权、崇尚科学、创新创造,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种内容都成为当前人民奋发有为战胜疫情的直接文化支柱。在抗疫斗争中,党和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为基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直接支撑,回答了抗疫斗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生命至上;如何护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是举国同心;在自己与更多人的生死抉择中如何取舍?是舍生忘死;应该相信和依靠什么以求生?是尊重科学;尊重和护佑生命应不应该以国家为界?应命运与共。我国的抗疫斗争全方位深层次阐释了何谓“生命至上”并将之彻底贯穿在防控、治疗、救援等各个环节之中,将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确确实实放在了抗疫斗争的首要位置。

六、余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30],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致使全球发展问题愈加复杂严峻,如何渡过难关成为关系各国发展前景和民众生存和生活的棘手问题,积极寻找战胜疫情并促进未来发展的支撑与保证是当前各国的共同关切。伟大抗疫精神是我国抗疫斗争能取得重大成效的奥秘所在。正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何以形成”有助于领会其丰富内涵。伟大抗疫精神是在特定条件之下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缔造,发端于抗疫主体始终秉持的思想理论和理想信念,深植于抗疫主体的实际行动和躬身践行,根源于长期滋养抗疫主体的中国文化。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其价值不仅在于鲜明的现实意义,更为至关重要的是未来的继承与弘扬所能带来的强大力量。我们要从伟大抗疫精神中,体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与希望,做伟大抗疫精神的接续者和传承者,不断探索伟大抗疫精神的发扬路径,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2).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N]. 人民日报, 2021-09-30(1).
[3]
习近平.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9-09(2).
[4]
辛鸣. 论伟大抗疫精神[N]. 学习时报, 2020-09-14(1).
[5]
陈金龙. 以伟大抗疫精神凝聚中国力量[J]. 红旗文稿, 2020(20): 27-29.
[6]
侯勇. 伟大抗疫精神彰显"四个自信"[J]. 群众, 2020(19): 16-17.
[7]
戴木才. 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观意义[J]. 道德与文明, 2020(6): 12-15.
[8]
王学斌. 抗疫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N]. 山西政协报, 2020-09-18(3).
[9]
周俊杰.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N]. 解放军报, 2020-09-30(7).
[10]
欧阳康.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与时代升华[N]. 湖北日报, 2020-09-24(15).
[11]
邹绍清, 杨敏. 抗疫精神的硬核要义、时代价值及世界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8): 15-20.
[12]
顾阳. 从抗疫精神中汲取经济发展力量[N]. 经济日报, 2020-09-11(3).
[13]
吕延军. 秉持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 弘扬抗疫精神推进强军事业系列谈④[N]. 解放军报, 2020-09-21(6).
[14]
赵云姣. 将伟大抗疫精神落实到实践中[N]. 中国邮政报, 2020-09-29(3).
[15]
宋婷. 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N]. 天津日报, 2020-09-21(13).
[16]
王咏梅. 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 共产党员, 2020.
[17]
陈一新. 把抗疫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N]. 学习时报, 2020-07-24(1).
[18]
张志丹. 抗疫精神的根据、内涵与价值[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4): 24-31.
[19]
曲青山, 王全春, 樊莉莉, 等. 论伟大抗疫精神[J]. 中共党史研究, 2020(4): 5-11.
[20]
邹德文, 李静. 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J]. 湖北社会科学, 2021(1): 21-26.
[2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24.
[22]
习近平.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7): 6-13.
[23]
中国抗疫行动彰显国家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EB/OL]. (2021-04-29)[2021-10-18]. https://politics.gmw.cn/2021-04/29/content_34808919.htm.
[24]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EB/OL]. (2020-03-24)[2020-10-17].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3/24/c_1125762685.htm.
[25]
习近平: 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N]. 人民日报, 2020-05-19(2).
[2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70-471.
[2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7-02(2).
[28]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817.
[29]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193.
[3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 (2021-11-16)[2021-11-22].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
精神谱系视域下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实践基础和文化根基
张曼 , 刘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