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Vol. 30Issue (3): 115-12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5.001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蒲清平, 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鲜明特征与时代价值[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0(3): 115-12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5.001
PU Qingping, XIANG Wang.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 and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4, 30(3): 115-12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5.001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2VSZ0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与路径"(2022CDJSKZX03)

作者简介

蒲清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Email: puqingping@163.com

文章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鲜明特征与时代价值
蒲清平 , 向往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44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其重要思想是包括本质内涵、意义指向、基本规律、实践要求等内容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即: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四个自我"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 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等"三个不变"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意义指向;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等"六个统一"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规律; 基于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组织保障、思想保障、根本归宿、实施途径、工作重点、动力来源等方面的判断与把握而提出的"九个以"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四个自我"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 "三个不变"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 "六个统一"回答了"有何参照"的问题, "九个以"回答了"如何落实"的问题, "四个自我" "三个不变" "六个统一" "九个以"成为结构严整、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哲学性等特征的理论体系, 即: 区别于脱离实践的空想, 拥有来源于、服务于和增益于实践的实践底色; 作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 拥有科学回应重大时代课题、践行"两个结合"、总结政党治理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主调; 创造性地明确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概念, 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原因、规律与要求, 吸收了群众性、时代性、民族性的表达元素, 拥有推动概念、内容和话语与时俱进的创新风格; 传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 拥有遵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的哲学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价值意义重大的理论体系: 在本体意义上提供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保障党始终过硬的行动指针, 在理论意义上更新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体系, 在实践意义上规划了一条将党的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相结合以推动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进路, 在世界意义上为全球政党贡献了自我革命的政党治理新方案和新范式。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 and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 Qingping , XIANG Wa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who has proposed a series of new opinions, new statements and new indications, formulated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PC.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PC is a rigorous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arty's self-reform, which contains self-purification, self-improvement, self-renewal and self-enhancement. It intends to make the party maintain the fundamental nature as a Marxist party, maintain the essence of being a public servant who consistently prioritizes the people and maintain a high standard of conduct, thus instructing the reason for the Party's self-reform. It reveal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Party's self-reform, including adhering to the unity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e unity of mission orientation and problem orientation, the unity of managing critical minority leaders and managing vast majority members, the unity of exercising power and assuring responsibility, the unity of strict management and sincere caring and trust and the unity of self-supervision and people's supervision. It elucidate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s self-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deological support, fundamental destinatio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prioritizing issues, motivation sources and so on.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PC is a remarkable and uniqu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sets itself apart from unrealistic fantasies and possesses practicality, for it derives from, serves and benefits practice. It answers the major issues raised by the era, utilizes the approach of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ummarizes the pattern of party governance in a scientific way. It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the Party's self-reform, illustrates the essence, the cause, the principl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s self-reform, and incorporates the elements originating from people's practice, changes in the era and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us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concept, content and discourse. It inherits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possesses philosophical quality due to its adh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world's unity in material substance and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contradictions.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PC is a meaningful and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offers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responses to complex challenges specific to the CPC as a large party, which provides the party with action guideline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remaining strong. It aims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explanatory power and persuasiveness of Marxist Theory on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n improves it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system. It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historical cycle of rise and fall and then finds an approach to escaping the cycl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arty's self-reform and people's supervision. It is able to combin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arties and countries, therefore, it supplies general directs 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lf-reform to par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PC)    self-reform    Xi Jinping's important ideologies on the self-refor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国际社会秩序深度变革,霸权主义抬头、冷战思维回潮、恐怖主义四伏、军事冲突升级,导致全球陷入多重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殷实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宜居环境、全面发展等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趋于复杂的世情和国情使党面临着更为艰巨而严峻的风险与考验,客观上要求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但是,在党内,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依然存在,“七个有之”问题较为突出,严重损害了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将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党的自我革命,围绕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1]355;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勇于自我革命”界定为党“最鲜明的品格”[2]20;2018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炼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六个统一”的基本规律;2019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020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成就与制度依托[3]85-86;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警示[4]64;2023年1月,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等要求[5]。2024年1月,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不仅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武器与实践方略,而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启示。近年来,学界高度重视党的自我革命,围绕党的自我革命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在中央未明确命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和战略思想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

其一,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1)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涵研究。学者们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阐释具有多样性,赵剑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依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自我扬弃[6];辛向阳根据党的特点,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基于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在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方面进行的革命[7];姚桓从“目标—行动”的角度将党的自我革命定义为党为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持续解决党内问题的过程[8]。(2)党的自我革命的发生动因研究。一是“内因促成说”,于冰认为,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党拥有自我革命的内生自觉性[9];二是“外因促成说”,黄蓉生、方建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激励着党进行自我革命[10],方世南认为,苏联与东欧因抛弃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放弃自我革命而酿成的亡党亡国悲剧,使党得到了警示[11]。(3)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研究。一是“化解危机说”,赵绪生认为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应对改革问题、化解自身危机的根本途径[12];二是“强基固本说”,王纪臣认为党的自我革命为党完善政党形象、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坚实保障[13];三是“内外共赢说”,贾淑品、杨芃认为,党的自我革命能够驱使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跳出历史周期率以及更好地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兼有促进自身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双重作用[14]。(4)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研究。一是“破立结合说”,渠彦超、张晓东提出既要正风肃纪,破不正之风与违纪之行,又要加强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与党内法规建设,立心、立保障、立规矩[15];二是“引导与规约结合说”,唐皇凤、任婷婷提出既要推进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又要使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健全[16];三是“党内与党外结合说”,刘新伟提出要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7]

其二,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基础研究。一是理论基础,秦书生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入手,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归结为这一思想的生成根基[18];方旭立足“第二个结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一思想提供了丰厚滋养[19]。二是历史基础,杨笑山紧扣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强调这一思想形成于对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政党治理经验的深刻总结[20]。三是现实基础,周家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领导全党瞄准党内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使这一思想得以创立[2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聚焦于对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的解答。一是阐明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陈景彪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集中概括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2]。二是阐明党的自我革命的必要性,严宗泽、王春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推动社会革命等维度出发,揭示党的自我革命的必要性[23]。三是阐明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策略,颜杰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分析和明确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主要手段、主体力量和目标指向,设计了科学的实践方案[24]。(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特点研究。基于文本分析,楚向红指出这一思想具有创新性、先进性、斗争性、引领性和长期性等特征[25];游荃、张士海认为这一思想是贯穿着人民性、先进性、纯洁性和彻底性的理论[26]。(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研究。在理论上,佘湘认为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7];在实践上,冯继康、刘晓彤认为这一思想能够指导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协助世界政党应对长期执政考验[28]

可以认为,现有研究已经对党的自我革命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发生在中央明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之前,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在自我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因此,在中央明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之后,进一步系统梳理其理论体系、发掘其鲜明特征、阐述其时代价值,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求真务实的真理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什么是党的自我革命?”,“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有何科学参照?”和“党如何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聚焦本质内涵、意义指向、基本规律、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

(一) 本质内涵:“四个自我”

“现象并非只是没有本质的东西,而是本质的表现”[29]。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是明确党的自我革命价值旨归、运作方式和践行手段的必要前提。党的自我革命是党以革命主体与革命对象的双重角色对自身进行积极的否定、扬弃与超越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与实践的统一中,循序渐进地明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经由自我革命,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355,指明“四个自我”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方向。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九届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发表主题为“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讲话时,强调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握住和着力于“四个自我”。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历程的回顾,指出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30]543,诠释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具体内容和展开逻辑是“四个自我”。“四个自我”形成了党的自我革命的目标取向、方法策略与内容形态,构成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

1. 自我净化

自我净化是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保护党的肌体。类比疾病之于人的伤害,存在于党内的疾病会损害党的光辉形象、侵蚀党的组织结构、削弱党的认知力、判断力和行动力,绝对不能讳疾忌医、有病不治、回避问题,而应当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对党内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流毒进行处理与肃清,保证党的肌体的安全性与健康性,防止党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2. 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指补齐短板、增强弱项,通过优化制度,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党是我国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是推进建设、谋求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证明,制度因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稳定性而能够管根本、管长远,优化制度有助于为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规划科学路线,所以,需要不断地弥补制度疏漏、完善制度安排。

3. 自我革新

自我革新是指与时俱进,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社会始终处于动态演进之中,党必须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大势,与陈旧滞后的思想观念进行彻底决裂,对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进行主动革除,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领域推进全方位、立体式创新,以创新引领未来。

4. 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是指全体党员提升境界、增进本领。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实践本领是影响决策科学性与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变量,全体党员必须通过加强党性锻炼、汲取书本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吸收群众智慧,使自身拥有高尚的境界与高强的本领。

显然,自我净化是“根治疾病”,自我完善是“改正缺点”,自我革新是“应时而变”,自我提高是“全面进步”。自我净化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移除障碍;自我完善对自我净化给予补充,为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夯实地基;自我革新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获得保障,为自我提高开辟道路;自我提高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标明方向、供给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四个自我’,既有破又有立,既有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有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2]534,它们彼此关联、相互渗透、递进升级,使党的自我革命形成了一个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稳定闭环。

(二) 意义指向:“三个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30]35。“不变质”即不改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不变色”即不改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本色,“不变味”即不改变发扬优良作风的纯粹本味,这“三个不变”分别隐含和对应着“党如何保持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属性”“党如何维护好党与人民的关系”以及“党如何管理好自身”等直接关乎党的前途与命运,进而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是解答好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说明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1. 确保党不变质需要党的自我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形象作出过全景描绘,他们宣称,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并且,同其他工人政党相比,共产党人是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31]44。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属性,失去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终将失去安身立命之本。当前,两个大局发生历史性交汇,党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执政环境,侵蚀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滋生,只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压倒性态势持续整治藐视党中央权威、不担当不作为、以公权谋私利、培植圈子文化、纠集政治团伙等严重问题,才能够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 确保党不变色需要党的自我革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30]8,也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30]5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人民的力量、接受人民的监督、倾听人民的意见、维护人民的利益、造福人民的生活,是党铸就历史伟业、巩固群众基础、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然举措。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既有助于遏制、减少和清除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以个人为中心,漠视人民、脱离人民、伤害人民等恶劣行径,又有助于使全党增强尊重人民、热爱人民和服务人民的公仆意识与实践自觉,确保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 确保党不变味需要党的自我革命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谋求人民幸福为初心使命的政党,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活正派、团结一致等反映党的性质、宗旨和立场的优良作风。实践表明,发扬优良作风是党获得广泛支持、革除自身问题、提升工作实效,从而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通过党的自我革命,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贪污腐化、拉帮结派、相互倾轧等歪风邪气,培养健康向上的学习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情趣,将有益于党发扬优良作风。

(三) 基本规律:“六个统一”

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或现象所遵循和展现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运动规则,发现规律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如达尔文和马克思分别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32]。习近平总书记植根于现实情况,借鉴中国共产党的宝贵治党经验,在破解全面从严治党难题和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和揭示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等“六个统一”的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规律。

1.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3]215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制度是行为的规范。思想建党侧重于祛除错误思想、落后思想,植育正确思想、先进思想,从而以积极的思想激发积极的行为,制度治党侧重于强化制度对行为的约束力,以防止行为越轨,二者刚柔并济,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一方面,“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牢牢抓在手里”[3]215,通过教育全党加强理论武装、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笃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手段,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3]215,不断提升制度制定、制度调整与制度实施等工作的质量。

2. 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3]216

使命标识未来,问题揭露缺陷。问题导向强调大力解决党内的现存问题,使命引领强调基于现存问题提供的线索与抓手,廓清优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的要点与方向,二者远近相谐,构成长线策略。要精确瞄准为人民所反对、痛恨和诟病的问题,溯源问题成因、明确问题实质、推动问题解决,进而总结凝练应对难题的方法论,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策略的科学性、严密性与有效性。

3. 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3]216

唯物辩证法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即在观照全局的同时抓住重点。在党内,领导干部作为骨干力量,是“关键少数”,广大党员作为队伍主体,是“绝大多数”,抓“关键少数”有助于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魄力,强化威慑性、催生戒惧心,管“绝大多数”有助于使党内风气保持长期纯净。既要紧扣“以上率下”的重点,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管理与监督高级干部,打开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突破口,又要构筑“全面铺开”的布局,全面严格规约全体党员,强健基本盘。

4. 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3]217

责任紧密依附于权力,行使权力就意味着担当责任。明确担责的必然性,是提升用权审慎性的前提;相反,割裂责任与权力,将导致权力的滥用,进而危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3]217,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穿于用权全过程,对失范的用权主体进行严肃的“追责”和“问责”。

5. 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3]217

严格管理是运用外力对干部进行监督、管控和纠偏,以防止干部落后掉队、逾越底线、积重难返,关心信任是对干部进行培养、爱护与激励,以使干部获得帮助、受到鼓舞、激发内生的工作热情。其中,严格管理是关心信任的特殊表现形式,关心信任能够增强严格管理的顺畅性与有效性,二者内外兼顾、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既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施加长时间、全方位的严格管理,引导干部预防和改正错误,又要给予遭遇生活和工作困难的干部以关爱,给予勇于干事创业的干部以机会与空间。

6. 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3]218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3]218。只有统合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形成多主体监督格局,同时发挥自律与他律的作用,才能够管住权力。既要健全党内监督体系,优化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的内容与方式,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监察全覆盖进程,又要坚持敞开大门,畅通和丰富人民实施监督和反馈意见的渠道。

(四) 实践要求:“九个以”

“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33]292。实践是真正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现实情况,明确地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提供了原则性指引。

1. 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

党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和中枢系统,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34],也是推动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人民拥护、取得伟大成就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够在根本上坚守住正确方向、解决好关键问题。因此,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必须在自我革命中“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35],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

从党的一大纲领申明“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到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鲜明注解,是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手段。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锚定使党能够更好地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根本目的,竭力根除党内弊病、全面提升党的能力与本领[36]

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国家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理解与认识,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理论基础。为保障党的自我革命沿循科学的思想路线与行动路线,提升实效、增益实际,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4. 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

人类历史长河中屡屡发生国家政权治乱兴衰、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更迭,这种现象被称作历史周期率。只有跳出历史周期率,才能够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因此,必须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服从和服务于助推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永葆兴旺发达、实现长期执政的宏大目标。

5. 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38]。问题中隐藏着发展的线索,解决问题是推动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面临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大党独有难题,唯有勇敢直面、奋力化解,党才能够巩固威信与地位。鉴于此,党的自我革命不可游离,必须瞄准和致力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6. 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4]64。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有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应然选择,必须通过完善和优化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与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等构件,促使党的自我革命实现高效运转。

7. 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

党的组织作为党组建的各级机构,是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宣传者与贯彻者,干部队伍作为全体党员的集合体,是党和国家诸项工作的执行者与落实者,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的目标实现与党群关系。必须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点放在建强组织和队伍上,以助力锻造纪律严明、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坚强组织,建设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8. 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

正风是整饬党的形象,肃纪是严肃执行党的行为准则,反腐是清除党的最大威胁,三者构成了既治标、也治本、既防恶化、也促优化的行动系统。抓住了正风肃纪反腐,也就抓住了党的自我革命的要领。要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要加强纪律教育,保障纪律执行;要统筹对贪腐分子的依法严惩、对法规制度的完善和反腐倡廉教育的深化,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9. 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

党的自我革命以解决问题为底层逻辑。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作为两种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是触发党的自我革命的传动装置,只有使二者相互嵌合,才能够确保党的自我革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既要对内严以律己、不留情面,主动进行自我监督,又要对外充分发扬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与评判。

综上所述,“四个自我”“三个不变”“六个统一”“九个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四个自我”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提供了认知党的自我革命的支点;“三个不变”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突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必要性;“六个统一”回答了“有何参照”的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揭示了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遵从的基本规律;“九个以”回答了“如何落实”的问题,搭建了将党的自我革命由理论层面推向实践层面的桥梁。这四个部分知行兼顾、前后呼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成为结构严整、逻辑自洽的科学体系。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聚焦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中心议题,臻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凸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哲学性等特征。

(一) 实践性: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9]。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是对实践的映射与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发轫于实践,也复归于实践,与实践高度统一。

1. 来源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不是脱离实践的对知识的排列组合、对概念的抽象解读、对原理的假想推导,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成就,是以实践为根底和动力的观念体系。

2. 服务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4]20。对于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创立理论的目的不仅在于对认识世界的结果作出系统性概述,更在于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提供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围绕着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纪律不纯、作风不纯等实践问题,紧扣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实践主线,基于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的吸收与借鉴,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从落实组织保障、明确指导思想、澄清施力重点、阐释战略举措等维度出发,制定了一套旨在引领与服务党的自我革命的行动方案。

3. 检验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思路与要求,全党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制度等方面持续开展自我革命,经由去腐生肌的深层治理、精益求精的艰苦锤炼,促使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获得革命性重塑与增强。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取得了满足实践需要、增进实践发展的显著成效。

(二) 科学性:科学地把握了时代课题、“两个结合”与治党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40]。马克思主义是得到确证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科学性。

1. 科学地回应了重大时代课题

尊重现实情况,把脉时代发展趋势,厘定和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是党带领人民创业、守业的成功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41]是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之一,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锚向党的建设,阐述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理论与方针,为攻克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了科学解法。

2. 科学地运用了“两个结合”的方法

历史证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4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着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域中考察党内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民情怀、“三省吾身、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知耻后勇、壮士断腕”的改过意志,从而在进行“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有效地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3. 科学地总结了政党治理的基本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从思想与制度、当前与长远、少数与多数、权力与责任、严管与厚爱、自律与他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对政党治理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体系化概括,使党对政党治理的认识提升至科学原理的高度。

(三) 创新性:推动了概念创新、内容创新与话语创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4]1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的时代和实践条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治党思想,立足新时代、分析新情况、应对新问题、指导新实践、凝练新观点的历程中取得的理论新成就,呈现出明显的创新性。

1. 实现了概念创新

历史上,恩格斯提出的“领袖们有责任……越来越彻底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言辞的影响”[31]219,列宁提出的“以健康的强有力的先进阶级作为依靠的执政党,要善于清洗自己的队伍”[43],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养成学习习惯”[44]等观点内含党的自我改进、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革命等理念,但是,这些革命导师并未将党的自我革命概念化。习近平总书记将革命的能指与场景由客观世界拓延至主观世界,开创性地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这一能够同时阐明革命主体、革命对象、革命任务、革命目标的“四位一体”的重大概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革命的思想的术语革命。

2. 实现了内容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专注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时代主题,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意义指向、基本规律、实践要求,以及领导机构、指导思想、核心旨归、有效途径、重要抓手等具体内容,这使马克思主义治党思想在内容上实现了应时而新的丰富和完善。

3. 实现了话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客观生动的描述、有理有据的论证、掷地有声的驳斥、清晰有力的引导,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严谨性、革命性的话语品质,同时,其中还创新性地融入了诸多源于群众实践、时代变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元素,呈现出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凸显时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特质的话语风格。

(四) 哲学性: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拥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1. 遵循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尊重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非从主观意志出发,基于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把握,实事求是地揭露和分析了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党的自我革命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可操作与可落实的自我革命的实践策略。

2. 遵循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将矛盾视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矛盾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普遍性,以及地位不同、主次有别的特殊性,既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没有终点,不能松懈怠惰、停滞不前,必须持续推进、不断加强,又强调要在兼顾全局的同时,在主体和对象上抓住作为“关键少数”的高级领导干部,在任务上“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在环节上“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从而通过实现重点突破以提升党的自我革命的整体效能。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思路和策略,能够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新指引,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输送新动能,为揭开历史周期率谜团贡献新答案,为促进全球政党治理树立新范式,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 本体价值:提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保障党始终过硬的行动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2]13。党是肩负着解放人类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做到自身过硬是党的身份使然、性质使然。回顾党的历史,凭借百年不辍的接续奋斗,党成长为党员规模最大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大有大的优势,也有大的难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赶考之路上,党面临的“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愈加严峻和尖锐,这些大党独有难题涉及到党的思想觉悟、团结统一、核心实力、工作状态、内部生态等方面,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那么党将遭遇系统性风险,难以保持始终过硬的姿态,为此,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4]63。由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33]302,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关键要依靠党自身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重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厘清和阐明了党独立自主地驱除负面因子、实现正向强化,以巩固初心、凝聚队伍、增进本领、提振精神、净化风气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对大党独有难题形成了全面、精准、科学的应答,为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确保自身始终过硬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 理论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主要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及“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问题,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45],只有因缘现实情况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够使之永葆强大的生命力、解释力与说服力,从而为党的建设提供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扎根于中国实际、立足于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了创新性形塑。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明确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命题,强调从负面情况着手,通过对党内弊病进行靶向治疗,以强化党的根基、巩固党的地位,突出了问题导向,丰富了运用目标激励手段对全党直接进行正向引导的党的建设的内核与层次,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实现了视角的转换与扩展。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自我”“三个不变”“六个统一”“九个以”等理论观点,厘清、阐述、揭示与说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意义指向、基本规律与实践要求,更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使之能够以更为先进完备的理论形态,有效指导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实践。

(三) 实践价值:破译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4]1。只有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党才能够持续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而为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党必须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古今中外的政权倾覆史与政党衰亡史说明,历史周期率并非完全超脱人为控制的自然规律,而是执政者忘记初衷、背离人民、能力下降、精神颓废、贪腐无度的必然结果。党自20世纪起便开始从“人的因素”入手,寻找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进行“窑洞对”时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46]。随着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与执政经验的积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人民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执政党自身的主体性,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4]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方法与手段,同时强调要将人民监督引入党的自我革命的系统,以涵养有助于党检视和治理自身问题、锤炼和增强自身能力的良好生态,从而设计了一条将“党的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与“人民监督”的外部推力有机结合,使党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进路。

(四) 世界价值:建构全球政党自我革命的新型范式

在现代化道路上,如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助力社会善治、赓续人类文明、建设美好世界,是全球政党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排除错误、增强施政本领、巩固执政地位,并在服务人民生活、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文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彰显了全球最大政党的热爱人民的大格局、发展国家的大智慧、胸怀天下的大视野、贡献人类的大担当。中国政党治理的成功实践证明,自我革命是政党永葆纯洁先进、提升能力本领、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正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关于政党治理的规律性、原理性认识,不仅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自我革命的根本性思想遵循与行动路径,而且能够为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性质的政党提供认识与推进自我革命的新理路与新范式。全球政党可以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同本党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借鉴吸收自我革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索本党本国推进政党治理的可行之路。

五、研究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党成功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与政党治理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自我革命的学理性认知迈向新阶段、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拥有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破与立并举、整治与改进协同的维度,使用“四个自我”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内涵;出于确保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本色、保持发扬优良作风的纯粹本味的意图,使用“三个不变”澄清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意义指向;植根增强治党之全面性、严格性的具体进程,使用“六个统一”归纳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规律;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组织保障、思想保障、最终归宿、有效途径、工作重点、动力来源等方面,使用“九个以”确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这四个部分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深刻地回答了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有何参照”“如何落实”等问题,表现出针对思想与行动的双重引导。(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拥有鲜明的特征,因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与检验于实践而具备实践性;因对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科学回应、对“两个结合”作出了科学践行、对政党治理的基本规律作出了科学总结而具备科学性;因实现了概念创新、内容创新、话语创新而具备创新性;因遵循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而具备哲学性。(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拥有重大的价值,既为党提供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保障自身始终过硬的根本指南,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中国化时代化,既为党设计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进路,又给予了全球政党以应对自身问题、推动自身发展的科学参考。

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映照下,党将长时间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只有矢志不移、有条不紊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清除顽瘴痼疾、补齐短板弱项、塑造能力优势,党才能够经受住一切考验、应对好一切危险,始终成为建设国家的领导核心、复兴民族的根本支撑、造福人民的主导力量、解放人类的中流砥柱。全党必须以尊崇科学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志,持之以恒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和校准实践方向,不断提升党的自我革命的彻底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3]
习近平. 论党的自我革命[M].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3.
[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5]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N]. 人民日报, 2023-01-10(01).
[6]
赵剑英. 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J]. 哲学研究, 2018(4): 3-8.
[7]
辛向阳. 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J]. 红旗文稿, 2019(14): 40-41.
[8]
姚桓. 自我革命是应对执政考验的战略举措[J]. 探索, 2018(4): 112-116.
[9]
于冰. 论党的自我革命的可能与现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276-282.
[10]
黄蓉生, 方建. 勇于自我革命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 11-18, 193.
[11]
方世南. 把握自我革命深厚价值意蕴的三大维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 59-69, 2.
[12]
赵绪生.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8(5): 81-88.
[13]
王纪臣. 理论·实践·价值: 习近平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三维探析[J]. 理论导刊, 2020(11): 18-23.
[14]
贾淑品, 杨芃.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的三重逻辑[J].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3(4): 29-36.
[15]
渠彦超, 张晓东.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多维论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1): 62-67.
[16]
唐皇凤, 任婷婷.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实践历程、基本经验与战略路径[J]. 江苏社会科学, 2019(5): 30-40.
[17]
刘新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论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 70-77.
[18]
秦书生.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6): 87-98.
[19]
方旭. 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264-275.
[20]
杨笑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 中国纪检监察, 2022(14): 4-7.
[21]
周家彬.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及其理论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9): 63-73.
[22]
陈景彪.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新贡献[J]. 科学社会主义, 2022(4): 55-61.
[23]
严宗泽, 王春玺.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创新性贡献[J]. 广西社会科学, 2021(5): 25-30.
[24]
颜杰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探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9): 79-89.
[25]
楚向红. 习近平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创新性思考[J]. 理论视野, 2022(9): 40-45.
[26]
游荃, 张士海.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质和时代价值[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5-12.
[27]
佘湘.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8): 75-86.
[28]
冯继康, 刘晓彤.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四维审视[J]. 东岳论丛, 2023(8): 5-11, 191.
[2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44.
[30]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3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01.
[3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554.
[3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9-02-28(01).
[36]
吴成国, 梁宏达.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理路: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130-143.
[3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0.
[38]
习近平.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 求是, 2019(1): 4-8.
[3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1.
[40]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4.
[4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 人民日报, 2021-11-17(01).
[42]
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求是, 2023(17): 4-11.
[4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4.
[4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290.
[45]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279.
[4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611.
[4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9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鲜明特征与时代价值
蒲清平 , 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