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聚居点犹如一滴水滴落于地面,以“地面”为背景,四下延伸,并纵深扩展。单体的建筑在自然背景及周边建筑物与构筑物之中才具有了生命,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在广义建筑学研究中,吴良镛教授等[1]提出的“汇时间、空间与人间为一体”的建筑观,并引入人居环境这一概念,进而把人类聚居泛化,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系统展开研究。文章基于对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的阐释,以人居环境建筑美学的显现特征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下蕴含的生态性、持续性、本土性等特性,分析促使其风格形成与存续的重要因素,以期对当前亚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文脉丢失、场所精神匮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东南亚自然条件东南亚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邻近赤道,且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样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湿热气候及繁盛的热带森林植被。该地区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所构成,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11个国家,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海岸线绵长。东南亚地区北接中国大陆,南望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并与孟加拉、印度相毗邻,连接三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世界文化传播、交通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二、东南亚人居特征 (一) 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体现出对应于当地资源及地理情况的生态智慧与美学。东南亚民居也不例外,在人居环境建设之中所蕴含丰富的生态策略。
1. 引导气流,自然通风(1) 通过地面架空实现。因为该地区潮湿、多雨、闷热且多毒虫,人居建筑多采用地面抬高或架空的形式,可以起到防潮防虫、通风降温的功效。东南亚普遍存在的架空的民居建筑形式,属于干栏建筑(图 1—图 4,图片来源于百度)。干栏建筑在中国长江以南闷热多雨地区的民居中也较为常见,如云南傣族的竹楼、苗族吊脚楼等。
(2) 通过独特的墙壁设计实现。除地面架空之外,东南亚民居也在墙壁设计上实现通风功效。如图 1和图 4所示,在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以及菲律宾的高脚屋中,墙壁都采用原木、竹篾和芦苇为主材编制,既轻灵耐久,又可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图 3是印尼巴厘岛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休息社交场所——凉亭。凉亭四面开敞,宽敞舒适,多采用原木为框架、芦苇茅草为顶,极适合热带环境特征。
(3) 通过建筑物错落布设实现。东南亚民居整体而言,因地形布设,高低错落,疏落有致。以印尼巴厘岛为例,习惯大家庭居住在一起,整个家族居所以若干干栏式独立住房、家庙、巴厘岛特有凉亭构成,独立的建筑之间留出充裕的开敞空间,既达到亲近自然、促进交流之目的,也可引导自然风在建筑物之间的流动。
2. 水体利用在东南亚人居环境中,水是常见元素。该区域处于海洋环抱之中,降雨丰富,当地人对水非常热爱。对诸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虔诚信仰,又让他们相信水不但可营造或灵动、或禅静的美好氛围,而且具有洗涤身心不洁物的强大力量。以下所列是东南亚人居环境之中对水体利用的主要目的。
(1) 装饰美化,营造静谧禅境。无论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私家庭院,都可见到喷泉、池塘等水体造景。水中常会放养金鱼,并有芦苇、荷花等植物,起到装点美化之功效(图 5)。
(2) 院落生态、气温、湿度调节。水景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除了美化功效之外,还有助于微气候调节。东南亚地区气温高,在热带季风气候区还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在此区域的人居环境之中布设水景,不失为一种顺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朴素策略。水景的利用,再一次印证了人居环境中人工景观形成,绝非单纯出于观赏和审美的需求,而是体现了营造方式对各种自然因素的适应。
3. 遮荫鉴于东南亚地区强烈的日照高温气候条件,遮荫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需求。遮荫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屋檐(宽连廊)。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采用陡斜坡屋顶、大屋檐设计,并多附带宽阔的连廊。坡顶可满足多雨带来的屋顶排水的需要,大屋檐和宽连廊则起到遮荫之功效。此外,大屋檐和宽连廊之下的空间属于半开放空间,可满足一定的社会交往的需求。
(2) 阔叶高树。除了人工建筑物之外,保留与种植树形高大、枝叶茂盛的热带树木,可发挥良好的遮荫效果。
除了传统民居建筑之外,东南亚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秉承了基于本地条件的生态设计,如杨经文设计的位于马拉西亚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而不需要空调的大厦,这是对传统经验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生态建筑的尝试。
(二) 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东南亚人居环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地方材料的运用东南亚地区出产丰富的藤、木、竹、芦苇等材料,这些材料被用作人居营建的主材。无论是房屋建筑中的原木梁、柱、门窗,还是作为墙壁使用的石材、泥土,都取自本地。日常用具和容器、装饰品,也大多由本地材料制作而成,充分发挥了物尽其用之目的。本地材料的使用,可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对植被丰茂的东南亚而言不失为一种低碳可持续的策略。
2. 地方工艺、手工民居建筑的模式几乎都是未经设计的传统的延续。而营造工艺与技术,也全凭当地人代代相传的经验习得。民居自然衰败之后重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生命历程,并且营建与居住的过程,赋予民居建筑强烈的记忆性特征。建造过程自身就是亲邻相聚交流的一次机会。
3. 本地生态保持东南亚民居建筑多顺应自然因素修建,诸如地形、自然水体、植被等生态背景得以最大化保持。这与当地经济技术现状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地人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
(三) 人居环境的宜人性总体上而言,东南亚地区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烈的场所精神,它从整体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自身环境特征。对传统的继承使居民在精神上有高度的归属感,并对外来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东南亚人居环境的宜人性,主要体现在家族聚居的传统方面。
以印尼巴厘岛为例,大家庭倾向于邻近聚居,共同在家庙里供奉先祖,便于商议家族事宜。家族聚居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供奉,使人们产生了家族凝聚力,满足他们的交流需求。开敞空间及凉亭的布设,满足日常社交需要。亲密的血缘关系,共同的信仰,营造出安全、舒适、亲密的人居氛围。
(四) 人居环境的宗教性表现东南亚地区居民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如泰国95%的民众是佛教信徒,而印尼虽然无国教,但法律规定“全民都必须信仰宗教”。这样的背景下,东南亚人居环境被宗教打上深刻印记。除寺庙、佛塔等宗教建筑之外,人们日常生活的装饰也多采用宗教意义的图纹,如图 6、7所示。日常生活中用鲜花、净水、果品等对神灵的供奉,也构成该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必然受到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深刻影响,并受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击,但东南亚的建筑人居风格至今仍鲜明维持,完全有赖于以下3个方面因素。
(一) 本地人对风格的遵照与坚持本地文化的内聚力以及本地人对地方性的坚持,是风格形成及存续的重要因素。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有过被荷兰统治34年和日本占领3年的历史,当前也是吸引来自于澳洲、中国、日本、欧洲等地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但“巴厘岛风格”鲜明并广为人知。在记载之中,20世纪初,荷兰人决定征服该岛,巴厘岛土著在抗争无效之后,选择大规模集体自杀,1906年登巴萨王室贵族几乎全部自杀于荷兰军队面前。这一事件引起欧洲震撼,迫使殖民者实行较人道的统治,也使巴厘岛的传统文化特色得以延续[7]。今日外来游客云集,却也并未给巴厘岛当地人的精神状态与本地景观产生显著影响。
(二) 宗教和传统的力量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样以印尼的巴厘岛为例:巴厘岛本地人绝大部分信仰印度教,这一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并亲近自然。因为相信椰子树上有神灵,因此巴厘岛的建筑物一律不超过4层楼高度,即使旅游业繁荣几十年依然如此,由此可见宗教与传统力量的惊人。
(三) 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当前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与地区经济处于相对欠发达状态。而城市化的历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必然会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30余年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在城市崛起和人居环境现代化、科技化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也加速了人居环境传统与文脉的割裂。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东南亚地区普遍落后的经济状态,也是当地人居环境传统特征得以保持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在快速城市化的历程中,众多扩张中的城市失去传统,盲目向前,完全迷失了人居环境为人而建造的本旨。东南亚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期待唤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管理及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生态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此外,就东南亚地区的典型地区而言,尽管当前人居环境的地方性特性得以保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进展,势必会对这些特征的传承带来挑战。这也是值得人居环境领域学者继续关注的。
[1] |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
[2] | 华晓宁.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1-64. |
[3] | 谢凝高. 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
[4] | 张毓峰. 建筑学的科学:空间及其形式语言[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
[5] | 全峰梅. 东南亚民居建筑类型研究[J]. 中外建筑, 2010, 5(11): 81–87. DOI:10.3969/j.issn.1008-0422.2010.11.028 |
[6] | 段立生. 泰国的民居建筑[J]. 东南亚纵横, 2002(1): 37–39. |
[7] | 全峰梅. 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探析[J]. 南方建筑, 2009(1): 40–45. |
[8] | 何博格, 斯坦德. Discovery环球精选指南——巴厘岛[M]. 钱绮, 译.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