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其作用和价值还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尚处于边缘状态[1]。学生作为教学的参与主体,是否接受和认可网络教学,是否愿意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是否熟悉和掌握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2-3]。
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群体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对待网络教学平台的态度、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行为和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其中的困难与挑战,为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及提高其使用效率提供依据。
一、调查实施 (一)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从平台本身、学生参与、获得支持和存在问题4个维度系统分析和总结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依据上述4个维度的内容编写。
具体的调查目标和内容是:平台本身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和硬件设施;学生参与包括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学习的态度、动机和行为;获得支持包括教师和学校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态度、要求和推广应用支持;存在问题包括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面临的问题。
(二) 抽样调查向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578份,回收556份,回收率为96.19%。有效问卷494份,有效回收率为88.85%,并随机访谈了5l个在校学生。
(1) 性别及年级。调查对象涵盖了各个年级的大学生,重点集中在大二和大三学生(见表 1)。
![]() |
表 1 调查样本的性别和年级 |
(2) 所学专业。调查对象以工科专业学生为主,包括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物流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
(3) 信息技术技能。调查的494名学生中,拥有电脑人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人数,及上网时间等信息见表 2。
![]() |
表 2 调查样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
被调查学生访问网络教学平台的主动性较差,该项样本平均分仅1.49(满分为5分,总体平均分为2.96,下同),具体情况见表 3。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教师提出要求后才去访问(视为被动访问)。大多数学生仅把网络教学平台当作下载课件和提交作业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 |
表 3 访问网络教学平台的态度 |
被调查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学习的效果较差(见表 4),这项样本平均分为1.75,远低于总体平均分。
![]() |
表 4 对网络教学平台助学效果的满意度 |
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学习的意识较淡薄。被调查学生访问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提交作业和下载课件,具体调查结果见表 5。访谈的学生也表示:“除下课件,交作业外,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 |
表 5 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用途(可多选) |
问卷调查表明,影响学生主动访问和有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因素集中在学习方法、平台内容和考核方法三方面。
1. 学习方法影响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价值的认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时间和成熟度远高于网络教学平台,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见表 6),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利用网络数字资源辅助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 |
表 6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 |
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不丰富,操作界面缺乏人性化,对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和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表 7)。访谈的学生也提到“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大部分重复,没兴趣再去看”。
![]() |
表 7 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 |
在494份有效问卷中,有357份(占72.3%)表示任课教师要求访问网络教学平台。但对是否有效利用教学平台没有任何考核措施,除了网上没按时提交作业外,学生访问教学平台的次数和效果在课程成绩中没有任何体现。现阶段缺乏督促和评价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三、建议与对策 (一) 加强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和价值认识,革新教学理念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仅是用来传输知识,更重要的作用应在于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一个及时交互、研讨和探究的平台。平台上,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传递知识,而应成为网络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助学资源的设计和管理者,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支持者[4]。而学生,作为一个网络学习者,应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成为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助学资源的利用者,同时,要利用平台及时更新学习过程,反馈学习结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助教和助学功能。访谈学生多次提到以下问题:平台上一般仅有教案、课件等,这些内容和课堂内容都一样;讨论区提问得不到及时解答。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反映出网络教学平台最重要的作用不在于传资料,而是跨越时间和地点的交流。在这个认识下,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和学习理念。
(二) 深化教研教改, 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有用性”网络教学平台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网络应用问题,其根本应该在大学教育本身。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个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的灵活度等,需要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研究如何将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教学过程,逐步强化平台的助教和助学作用,最终使之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环节之一。
(三) 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强化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易用性”现阶段国内高校正在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国外的商业平台、开源软件,以及国内自行研发的平台。现实中学生和教师觉得网络教学平台仅是主要教学功能的简单叠加[5-6],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使用时抱怨居多。访谈的学生多数表示“平台菜单没有全部使用过”,“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太差,建议参考微博、微信的及时沟通功能”。应邀请教师和学生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易用性,而不是平台研发者一厢情愿地设计好,让师生按照其教学模式和功能去使用。
(四) 提供多元化、持续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培训调查显示,针对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培训基本为零,但实践表明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7]。学校应不断加大在网络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培训。培训方法应多元化,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既有针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培训,也有对具体课程教学平台的培训。培训内容不应局限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功能介绍,而应通过典型应用案例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网络教学平台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激发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1] | 梁林梅. 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1): 74–84. |
[2] | 吴维宁.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 价值工程, 2010, 29(31): 252–254. 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0.31.167 |
[3] | 杨毅, 雷兴刚, 饶志坚, 等. 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及应用[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7): 19–21. |
[4] | 谢晓林.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 开放教育研究, 2007, 13(5): 12–14. |
[5] | 陈海建.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之比较研究—以香港公开大学与上海电视大学为例[J].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5): 94–99. |
[6] | 李晓锋.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2(2): 67–71. |
[7] | 严莉, 杨宗凯, 刘三蚜. 关于高校教师与网络教学的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4): 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