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4, Vol. 23Issue (4): 122-12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7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王勇.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4): 122-12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7.
WANG Yong. Bilingual teaching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based on CBI teaching method[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4, 23(4): 122-12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7.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17);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

王勇(1974-), 女,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E-mail)brave_king@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4-14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王勇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城规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11
摘要:CBI教学理念是将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学术教学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文章基于CBI理念和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输出和学生的输入两个方面探讨其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CBI教学法    城乡规划    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based on CBI teaching method
WANG Yo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 P. R. China
Abstract: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s an umbrella term referring to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hat make a dual, though not necessarily equal, commitment to language and content-learning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BI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s, from two aspects, the output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pu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BI 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Key words: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bilingual teaching    

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学校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1]。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各高校纷纷参与其中[2]。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二是通过双语教学和国际接轨,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3]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部三万多字的规划,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也相应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同时,随着近年来规划设计国际市场的开放,大量的外国规划设计机构和规划师涌入中国,给中国规划行业带来新鲜气息的同时也对行业造成了冲击。因此,理解西方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能进行规划设计思想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专业技能。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既便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又便于和外国设计师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城乡发展与建设。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理念,也称为“内容依托教学法”,是将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学术教学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文章基于CBI理念,探讨其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适应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CBI教学理念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理念,是基于某种主题或某个学科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其目的在于将外语学习与主题内容相结合。CBI理念主张采用一种最自然的接近母语的方式发展语言能力[4-5]。在教学中把外语作为一种媒介,融入主题相关活动,使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某种主题的探讨。这种主题可以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任何东西,从严谨的学科知识到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话题等[6]。CBI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外语教学法将重点放在语法的讲解和使用上,忽视了语言本身所代表的意义,而CBI理念将重点放在社会语言学和学习策略能力上,强调语言的使用。CBI理念以语言学与认知学理论为基础[7]。语言学与认知学都把外语看作一种综合性的认知行为,在这种认知行为中,外语被当作是一种语言交流和探讨学科知识的工具,强调语言学习要在真实的环境和语境中进行。

CBI理念认为成功的外语教学是把教学的重心集中于语言所代表的意义而不是其形式本身。通过主体内容依托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和营造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获得外语技能的同时,也获取有关主题的信息[8]

二、CBI教学模式

CBI理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后,基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拓展出来的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教学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沉浸式(Immersion Model)、主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

(一) 沉浸式

沉浸式是一种植根于语言自身特点,以非母语教授、学习新概念和新思想的教学模式。沉浸式教学通过将学习与环境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模式,通过语言学习环境的创造而达到潜意识的学习模式。

(二) 主题模式

主题模式的语言导向强烈,在课程组织、主题选择和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种模式因其对学生语言水平要求较低而常被采用。主题内容可涉及社会经济发展、民俗文化、社会伦理、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在主题的选择上,可以更接近生活,体现时代特征。课题教学组织可以由教师独立进行,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让学生参与不同的主题,如课堂讨论等。主题模式根据学生需求并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各种主题、话题来选择教学材料,旨在以语言为媒介获取新信息,在获取新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水平。

(三) 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多用于有科研和学术要求的群体,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而非语言的学习,因此,该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课程模式把语言作为专业学习的一种工具,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知识。该模式对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较高。

(四) 辅助模式

辅助模式是将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一个相对中和的方式,要求学生借助语言知识掌握专业内容。这种模式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承担,分别负责专业课和配套语言课的教学。其中,语言课为专业课服务。语言教师需要熟悉专业内容,要根据授课内容做一些编导工作,专业课测试学科知识,语言课测试语言知识并以过程评价来进行。这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学模式,因此辅助模式下的语言课程是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和补充。

(五) 专题模式

专题模式指的是结合每个单元的专题确定学习任务,根据任务要求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从而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组织专题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具挑战性,同样,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要具有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CBI教学理念在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CBI教学理念把语言的两个要素即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强调结合专业知识学习语言。因此,CBI教学理念对双语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CBI教学模式对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有着相当有益的借鉴作用。运用CBI理念开展城乡规划专业的双语教学,不仅能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获取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外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双赢,而且能更好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思想,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结合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运用CBI教学理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应用上述5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输出和学生输入两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的输出-教学内容主题化

CBI教学理念将母语化的语言教学理念融于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把语言工具作为一种媒介,着眼于学生语言使用技能的提高,将语言教学融于学科内容或主题教学中。为了使CBI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直观可操作性,Stoller提出了“6T”方法,即主题(theme)、课文(text)、话题(topic)、线索(thread)、任务(task)和过渡(transition)。

运用CBI理念进行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教师要善于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让英语使用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上,可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选取专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如在一些规划理论的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理论内涵,扩展到理论在规划实践中应用案例的解读,让学生通过原著的阅读、国外案例的学习等,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讲授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主题化,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按照“6T”原则,教师首先确定或设计主题。主题贯穿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知识点。确定主题时,要遵循城乡规划专业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原则,同时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能力。一个主题可以由一个不同的话题组成,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主题进行阐释。同时,每个话题又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情境。通过共同的线索将其相互联系,使主题教学内容明确突出。在城市规划原理双语教学中,针对城市性质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主题,从3个“W”(what—why—how)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以城市定位、城市性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介绍自己家乡的城市定位、城市性质,即“what”,而后再讨论城市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定位,即“why”,最后,讨论应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城市定位,即“how”。这种线索性的串联使主题与话题结合得非常紧密,逻辑性强,话题之间自然过渡。

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活动进行中,应注意语言的难度,可针对不同的语言水平,采用阶梯式英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增进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的比例。按照CBI教学理念,语言是一种媒介和工具,如果语言难度超出了学生已有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需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语言问题,一方面,容易造成学习重心的倾斜,使专业课程演变为语言学习课程,造成学习目标混乱;另一方面,会使学生觉得内容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教师输入,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目的,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话语形式,而不是无关词汇的扩展和语言结构、语法结构等方面的提高。

(二) 学生的输入-团队协作情景化

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学习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

CBI教学模式提倡体验式学习理念,即强调学习者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发现来学习语言。运用CBI理念进行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经常结合具体的城乡规划专业实例理解专业术语的表达方法。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团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由两人以上组成学习团队,以分工互补或相互激励的方式来完成的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体验性参与增强学习效率,通过发挥“1+1>2”的功效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具有多方向、纵深的、丰盛的学习内容主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形式不限,可以是专题报告、研究报告等,也可以是辩论赛、小品、表演剧等。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方向、大范围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要提前作准备,自行招募小组合作成员,自主分工。根据教学主题和分工不同,搜集城市规划相关资料,然后以小组形式将资料汇总,依据主题对相关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完成合作任务。通过这种小组的建立,开展合作学习、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主题,运用CBI教学理念,将语言与内容充分结合,设置体验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如地运用英语表达主题内容。如:学生在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利益主体,以一个规划师的角色,和市长、开发商、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协商,了解不同的群体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和理解。通过这种体验性学习,让学生理解城乡规划的意义和城乡规划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这种课堂的交互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避免因教学内容枯燥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达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协商、信息收集,让学生充分理解未来规划师的社会职责。

这种融合CBI教学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摒弃了“为语言而学语言”、“为专业而学专业”的做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掌握语言形式。通过团队协作和情景化输入的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输入和相互输入,强调学习过程中共同获得知识的增进、友情的温暖,进而使学生体验到团体合作所产生“1+1>2”的集体性功效。

参考文献
[1] 曾明. 高等学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 教育探索, 2009(1): 48–49.
[2] 曹桂萍, 刘宝亮. 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研究[J]. 高教论坛, 2009(11): 81–83. DOI:10.3969/j.issn.1671-9719.2009.11.024
[3] 俞理明.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及其教学模式的探究[J]. 中国外语教育, 2008, 1(1): 22–28.
[4] STOLLER F L.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M]//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Springer US, 2008:1163-1174.
[5] DUPUY B C.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 33(2): 205–223. DOI:10.1111/flan.2000.33.issue-2
[6] 石英. CBI理念与电影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4): 81–83.
[7] 王鹏, 张国辉. CBI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应用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6): 189–191.
[8] GRABE W, STOLLER F L.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Research foundations[J]. The content-based classroom: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1997: 5–21.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