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他们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是父母心中的骄傲,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高层次优秀人才。但是,遗憾的是,有部分大学生虽然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却由于各种原因违反校纪校规,甚而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各种处分和处罚,比如警告、记过,甚至被开除学籍或者行政拘留和刑事处罚等,大学生违纪、违法是人才的极大浪费,不仅给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而且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1]。这种现象在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都有发生,而且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大学生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和减少大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本文以华东某高校为例,对其1981~2010年30年间的大学生违纪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以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大学生违纪状况分析 (一) 大学生违纪人数的分析华东某高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约26 000人、研究生约9 000人,在同类高校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图 1是该校1981~2010年违纪人数的逐年统计图。从图 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违纪人数分布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即有的年份较多,有的年份较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违纪人数在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和校园环境还比较单纯,学校的管理也比较严格,违纪人数相对较少。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上拜金思潮和经商热的兴起,对稳定的大学校园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一阶段违纪人数剧增。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和政治教育的重视,违纪人数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90年代后期,随着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在校人数每年急剧增长,违纪人数也相应开始逐年增多。
![]() |
图 1 华东某高校学生违纪人数统计 |
对大学生的违纪处分按严重程度递增依次分为:通报批评、警告处分、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等。图 2和图 3分别是某校1981~1991年和1992~2010年期间大学生各类违纪人数占总违纪总人数的统计图。
![]() |
图 2 大学生违纪类别统计(1981~1991) |
![]() |
图 3 大学生违纪类别统计(1992~2010) |
从图 2和图 3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对大学生违纪处分的类别比例是不同的。80年代,对大学生违纪处分类别的前三位分别为通报批评、警告处分和严重警告,三者合计占总违纪人数的83%,而被处以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等严重违纪的学生比例仅为10.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取消了通报批评,违纪处分类别前三位分别为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严重警告,三者合计占总违纪人数的76%。其中,被处以留校察看处分的违纪学生最多,所占比例接近违纪人数的一半。而且,被处以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的违纪学生比例达到21.4%,是80年代此项处分的两倍。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违纪的处分趋于从严。同时,学校对违纪大学生的处理仍然是本着“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宗旨,对违纪的大学生尽可能保留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 大学生违纪原因分析大学生违纪原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违纪档案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大致集中在考试违纪、旷课、打架、偷窃、违反校规等方面,见图 4、图 5所示。
![]() |
图 4 大学生违纪处分原因统计(1981~1991) |
![]() |
图 5 大学生违纪处分原因统计(1992~2010) |
从图 4、图 5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各项违纪原因所占的具体比例有所不同,但是违纪原因所占比例的排序是非常相似的,处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考试违纪、旷课和打架。考试违纪、旷课和打架在1981~1991年学生违纪原因中占81%,在1992~2010年占82%。说明虽然时代在变,但导致学生发生违纪行为的原因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此外还可以看出考试违纪所占的比例进一步增长,已超过所有违纪原因的一半;旷课违纪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打架违纪所占的比例基本不变。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其违纪原因主要为考试替考和盗窃他人财物等性质较为严重的违纪,这部分虽然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违纪性质严重,影响也恶劣。受到勒令退学处分的学生其违纪原因主要为旷课学时超过规定、不及格课程学分超过规定等,这部分违纪虽然性质和影响不太严重,但由于旷课学时和不及格学分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已不能按照教学计划正常完成学业,所以给予勒令(自动)退学的处理。受到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其违纪原因主要是考试作弊、打架等,考试作弊和打架均是性质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影响较恶劣。但从治病救人的目的出发,对这部分违纪的学生大多处以留校察看的处分,为其改过自新保留了机会。受到记过、严重警告和警告等处分的学生其违纪原因主要为考试作弊、旷课、打架和不服从管理等原因,这部分学生违纪情节相对较轻,影响也相对较小,所以给予了较轻的处罚。
考试违纪主要是指在考试中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以图获得一个好成绩。具体的违纪手段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更加多样和层出不穷[3]。大学生考试违纪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影响学校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良好的学风、校风,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是对社会风气的践踏,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应该从严从重处理。
迟到、早退和旷课是大学校园里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一些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懒惰成性,不思进取,对上课不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则是忙着各种各样课业外的事情,比如考驾照、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或者兼职等,无法按时上课。平时学习不努力,经常旷课,加之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加大,考试时只能临时抱佛脚,企图舞弊过关以致考试违纪,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架、斗殴也是大学生违纪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20岁上下血气方刚的年龄,其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很不成熟,容易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人性格、家庭环境、收入和教育背景等各不相同,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三言两语不合,即拳脚相加的打架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甚至恶性的杀人案件也时有发生。恶性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在高校发生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危害和影响甚大,应引起高度重视。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即是其中典型的例子[4]。
二、大学生违纪的预防对策 (一) 营造诚信、和谐校园环境,开展理想人生教育考试违纪是大学生违纪中最主要的行为,其根源就在于对诚实、守信的无视,营造和谐、诚信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减少大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每天进行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大学生的行为必然受到校园环境的密切影响。校园的环境既包括桌椅板凳等硬件设施,又包括学校的优良传统、师生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软环境,其中后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大。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不良风气,这些不正之风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着校园,而大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判断力尚未完全建立,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要把“诚信”教育、“理想”教育和“人生”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诚实、守信和正直的建设者。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虽然迈过了高考的独木桥,但仍处于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地摆在大学生面前。要想找个好工作或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好的学生成绩以致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唯学生的分数为重,这种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教育的培养。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患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1]。大学生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也是发生旷课、打架、夜不归宿和不服从管理等一系列违纪行为的因素之一。
在高校开展心理、生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问题不是小问题,个人的心理问题有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人的教育不仅是智力的开发与运用,更重要的是人生观的教育,是认识自己、修养自己的教育。尤其是对个别性格内向、孤僻、与其他同学很少交流往来的“问题学生”,学校更要对其主动关心。同时,应帮助违纪大学生尽早确立和适应新角色的生活,防止角色失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 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接触对象除了同学之外就是教师。对大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与学生有接触的所有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大学生日常活动接触最多,也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较高管理能力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课教师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建立良好校风的关键。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的工作态度, 也会让学生耳濡目染,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针对考试违纪行为的多发趋势,任课教师要改革考核方式,把讲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 建立、健全各项防范措施高校要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加强建设,建立、健全各项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比如,针对偷窃行为,在校园、教室、图书馆、宿舍等主要出入口设立安全监控设备,校保卫部门定期巡逻,对部分心存不轨的学生可起警示作用。针对考试违纪行为,监考人员应认真负责,严格履行职责,不给违纪学生以任何可乘之机。比如,闭卷考试前应将学生所有与考试有关的物品全部收缴并集中放置,尽可能减少学生舞弊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已发生违纪行为的学生一定要按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不能讲人情而放弃原则。处罚违纪学生既严肃了校纪,也教育了学生,同时作为反面教材警醒其他同学,对学生违纪行为将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三、结语大学生违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对个人而言,大学生违纪受到处分或处罚是其人生的一个污点,对个人的学业和未来发展都会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是终身无法挽回的损失。对家庭而言,大学生的违纪行为不仅辜负了父母的培养和期望,造成家庭的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阴影。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有的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大学生是构成祖国未来人才的基础,是强国的根本。大学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更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要千方百计避免和减少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引导其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公民,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1] | 花喆斌. 大学生违纪问题探析[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3): 55–57. |
[2] | 李红涛, 马博虎. 大学生违纪行为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2): 47–50. |
[3] | 吴小林. 当代大学生违纪现状及原因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 2008(10): 73–74. DOI:10.3969/j.issn.1671-8305.2008.10.036 |
[4] | 李玫瑾.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3): 1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