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纪70年代初始于美国,又称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一种富有时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按照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赖特和梅瓦里克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1]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预设的教学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学习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注重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积极创造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2]。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态度,引导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目标导向式教学(Goal-orientated Instruction)是借鉴管理学中目标管理方法,结合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3]。目标导向式教学是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目标的评价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关注目标达成的全过程,注重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教学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本质上,它是在目标的指导下,对多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4]。目标导向式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是一种“逆向”教学法,即以要达成的目标为导向来设计、实施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活动。传统的“顺向”教学,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出发,教师重在解读教材,关注教学内容是否讲完、讲得精彩,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成效。合作学习中的目标导向式教学设计,以目标达成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教师、课程、内容、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地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课堂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一、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达成设计教学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指出: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教育家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目标是开始教学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目标是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指挥棒。
教育目标有不同层次,有教育部门制定的总体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等宏观目标,文章重点讨论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浅层次目标是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深层次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1]。目标导向式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但现在的教学大纲更多地是关注认知领域的智能教育,相对忽视了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开发教育;目的要求不够明确,注意期望性的表达却往往忽视了必须达到的结果;教学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不明确,且缺乏检测和评价教学要求的客观标准[5]。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明确该堂课要达到的认知、情感、能力目标,并用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动词把这些目标表述出来,如解释、说明、叙述、应用等动词,以方便评价目标是否达成,不要采用掌握、熟悉、了解等笼统模糊、不便评价的词语。其次,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明确每一层次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实现“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特别注意,教学目标一定要向学生明示,师生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较之传统教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也是容易忽视的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合作技能、合作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目标。因此,合作教学目标不能单纯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确定,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心理状况、知识结构、合作态度等,并与学生展开讨论,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
教学设计必须围绕目标的达成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解读、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教学目标制定得越具体、越完善,合作学习就越容易把握,越有成效。
二、分析学习任务、选取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就要分析学习任务,思考如何组织和设计。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点较为密集的基础性内容,适合以教师精讲为主。合作学习内容应该是课程中应用性、综合性较强且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学生可以结合已学过的基本理论,通过查阅资料,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讨论、研究、互助学习。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为例,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许多生产实际中用到的设备、操作,都是依据物理化学原理而设计的。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要精讲,并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对应用型、综合性的内容,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科学安排,方可优势互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内容确定后,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通过讨论达到预期目标,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的、探索性的、难度适中的。讨论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有关,但又不是教材里能够找到答案的,也不能是答案唯一的,应该是能激起学生辩论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论证的、需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知识解决的问题。问题不可以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可以太容易,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学生个人不能解决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比较适中。
三、教师驾驭课堂设计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要保证学习目标达成,成就高效率的合作学习过程,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设计,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合作学习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为基本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混乱。教师如果不及时疏导,就可能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要有效地驾驭课堂,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考虑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和学习时间的安排两个问题。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组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小组不像传统学习小组那样随机地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作学习小组必须认真组织、精心搭配。合作学习小组的特点是异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目的。关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追求的境界。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性别和搭配都是教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情况做好分析,不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面、学习情况、学习主动性,还包括了解学生的个性、合作技能、与人合作的态度等。在教学中,笔者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并不断充实、完善档案内容。教师还要特别关注情况较差、较内向的学生,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潜能和表现欲,促使他们的情感体验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驾驭合作学习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教师不仅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也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在设计、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驾驭合作学习课堂驾驭的能力。
四、学习结果评价设计合作学习是小组团队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所以合作学习以小组团队成绩作为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合作学习的评价采取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不是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成长、进步过程。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包括学习成果、小组整体行为、学生个别表现等。合作学习的评价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共同进步,达成共同目标的总体评价观;二是尊重个体差异,关注过程体验的形成性评价观;三是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之间和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的多元评价观[1]。教师在设计评价标准时要注意客观性、公正性、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评价设计时注意指导学生个人自评,由个人成绩合计计算小组总分,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把每一个成员的进步建立在小组共同合作的基础之上。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目标之一。同时,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主张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促进全班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鼓励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个人发展目标,争取更大进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基础知识、个性心态都不一样,学习结果肯定不一样。传统教学采取的是常模参照评价,注重结果,对相对较差的学生很不利,甚至可能使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合作学习以标准参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纵向”比较,鼓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评价标准设计了评价表,以评价表的形成记录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该评价模式可操作性强,学生乐于接受、乐于配合。
合作学习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有组内成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这样的多元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反思。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引导的过程,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在反思中明确前进的方向,在反思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合作学习倡导全面、协同的目标达成,注重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常常被忽略。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评价设计中,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自信心、相互欣赏、愉快合作、集体荣誉感、宽容接纳不同观点等。
合作学习是围绕预先设定的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总体来说,合作学习的目标确定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效性(Time-based)。合作学习专家王坦指出“所有的合作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和管理是合作学习所强调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6]。合作学习仍是一种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完善。
[1] | 靳玉乐. 合作学习[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
[2] | 古今, 孙艳玲, 照日格图, 等. 大学教育合作学习探讨[J]. 首都教育学报, 2010, 4(1): 31–33. |
[3] | 赵辉. 浅谈目标导向教学方法[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72): 106–107. |
[4] | 石发林, 刘捷. 目标导向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3(4): 71–74. |
[5] | 韩丽红. 谈公差课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9): 72–73. |
[6] |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