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Vol. 24Issue (1): 36-3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1.009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谢启姣.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1): 36-3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1.009.
XIE Qijiao.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5, 24(1): 36-3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1.0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8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CFB346)

作者简介

谢启姣( 1979 -),女,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园林规划设计研究,(E-mail) xieqijiao@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9-1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谢启姣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 根据2012年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础上拆分而来。系统分析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目标细分,分别形成以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为具体培养目标的人才体系,并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人才目标的培养重点、课程体系、实现途径及教学实践模式。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XIE Qijiao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P. R. China
Abstract: The major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is adjusted from original major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major. Consequentially, an innov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is proposed. It is an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with three main training objects: talent for planning programming, talent for managing and talent for researching. The specific training programs including: the key competencies, course composition and order, teaching methods, are also match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e    
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使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将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等与城市和乡村建设统筹考虑,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1],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城乡规划法》,废止《城市规划法》,将规划的重心从传统的中心城区发展到注重整个区域内城乡统筹发展。这就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中,将城乡规划学作为工学一级学科独立设置,改变了原来隶属于建筑学学科的状况,为顺应城镇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培养城乡规划人才提供了保证。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教育部1998年7月6日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高[1998] 8号)以来,由于专业本身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该专业片面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力求面面俱到,课程体系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1]。因此,2012年教育部修订了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产生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并将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取消,调整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两个新专业,仍设置在地理科学类( 0705)下[2]

文章以探讨符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分析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着力点。

二、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体系庞杂,缺少针对性

以湖北大学为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共2 800课时,155学分)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共30周,30学分)两个体系。课堂理论教学又分为通识教育(1 114学时,63学分)、学科基础教育(1 058学时,58学分)、专业教育(628学时,34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学时的39.8%、37.8%和22.4%,占课堂教学学分的40.6%、37.4%和22.0%,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占比明显偏低;集中性实践教学学分占该专业全部课程体系总学分的19.4%,占专业课程体系总学分的32.6%,但是集中性实践中专业实习只有4周、4个学分,其他实践被军事训练、认知学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占据,这远远不能满足该专业从事资源管理、城乡生态建设和城镇规划的应用型需求。

另外,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口径宽、范围广,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科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国土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管理学、遥感技术与应用、GIS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等,涉及地理学、资源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业繁重,却无法做到学有所专,学能所用。社会上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无论是城市规划设计院,还是建设局、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都不完全对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

(二) 学生专业认知度低,就业压力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3]。这种“通才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通而不专”。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普遍感觉迷茫,不清楚大学四年需要学习哪些课程、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如何发挥、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存在多种方向,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引导。这样大学生只会跟着专业课程开展的进程被动学习,没有做到根据未来的职业目标自觉努力地发掘自己的优势、重点设计自己的培养内容。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仍然是以学校的课程设置为标准,而不是以市场为标准[4]

(三)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欠缺实践技能

地理背景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相对于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在项目设计与规划实践领域等方面的要求虽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城乡规划设计实践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教学的重要内容[5-6]。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零适应期”和“无缝对接”,竞争更加残酷。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条件的限制,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就少有主动与用人单位交流、实践的机会,教学仍延续传统“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模式,核心专业课程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毕业生很容易眼高手低。

另外,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太过笼统,缺少科学细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不能根据用人单位的性质需求制定对应的培养模式。而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工作方向存在多种可能,现有教学模式只是按照同一种标准进行培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优势,教师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 细分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分类培养模式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立足于人才市场,明确细分培养目标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分类培养途径,明确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方向,并保障各培养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特点,可将该专业学生定位为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三类。

技术型人才:以规划设计单位为就业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构建实验、规划设计实践、假期实习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规划设计项目,并尽可能进入规划设计单位实习,缩短学校与就业单位之间的距离。

管理型人才:以房地产策划、旅游管理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等方向为就业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和全局意识。培养方案中加大创新能力、专业组织协调能力的挖掘,并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在最后一年直接进入企业,全程跟进相关策划、项目实施及后期管理的整个流程,尽快适应管理型岗位。

研究型人才:以继续学习深造,从事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前沿学科知识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强调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适当加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科研促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基础。

(二)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强调专业课程关联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必须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科、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比例、顺序关系,强调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式选修课程。

1. 引入职业导向课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及早确定自己的方向,明确个人在大学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避免盲目就业与不良情绪的干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技术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三类,这就需要引入职业导向的相关课程,形成大学生职业导向课程体系,并贯穿大学学习始终,力邀专业教师及用人单位全程参与。在入学之初,可由院系相关领导、辅导员简要进行专业介绍,提出专业可能的职业出路,让学生了解专业的主要方向,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找到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切入点;在接触专业课阶段,可由院系组织专业教师详细介绍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并结合学生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学习核心专业课程阶段,院系可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明确其用人需求,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课程,有的放矢;就业阶段,导师和思政心理工作的老师针对如何获得合适的工作机会、如何在工作中持续发展、如何完成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如何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如何缓解工作压力等就业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中长期规划。

2. 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应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并根据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进行具体设置,采用“平台+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大一阶段,合理利用全校性公共课资源进行通识教育,构建课程平台;大二阶段,安排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必修课,并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合理精简,减少或整合诸如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等专业必修课;大三阶段,根据该专业人才人类培养模式,分别针对技术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三类模式设置核心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模块,根据办学条件及学生需求,实现专业应用和就业方向的分流;大四阶段,开设与毕业、就业有关的专业创新课程或专业实践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为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实施,就要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的理念进行相应的教学学分制改革[7],实行弹性学分制,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加强专业课程的关联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因为专业特点,各专业课程虽自成一体,却又相互关联,如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要么是不同尺度规划的课程,要么是不同范围规划的课程,要么是不同阶段规划的课程,很多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如果忽略了课程直接的关联,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各专业课授课教师充分展开横向交流,确定各自的教学重点,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加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联。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可采取“小分散+大集中”的原则,将与某专业课相关的、内容精炼、实践时间分散、实践时间短的课程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将专业课的课程综合设计、方案设计等大型实践活动集中,如在大四集中设置几周实践课,将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质量评价等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既保证学生有专门的时间潜心实践,又能让他们综合、灵活地运用相关理论,同时还能密切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整合。

(三)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学手段更新

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当今高校本科教育基本面临“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师基本都来自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领域,缺少实践经验[8]。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规划设计类课程,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大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践培训,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实践项目或科研项目。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涉及面广,创新能力要求高,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必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师的引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要有全局把控的能力,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并提供专业网站或视频,补充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扩大教学信息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网络精品课的申报与实施有效推动了本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其中不乏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视频精品课,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需要和课程要求精选教材,并合理筛选、剪辑、穿插相关的精品课内容,推动相关精品课成果参与课堂实践。

实践性要求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不仅要将知识和信息传输给学生,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消化吸收程度,因此,建立师生之间双向性的信息反馈机制至关重要。教学必须摈弃“满堂灌”的传统模式,适当留出时间供学生思考、消化,根据授课内容适时进行师生互问互答,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9]。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能仅靠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即使对规划原则、规划流程、规划要点烂熟于心,如果不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依然是失败的,因此,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可将课堂理论考查与期末实践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守忠, 李玉英, 胡囡. 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 山西建筑 , 2013, 39 (12) : 228–229.
[2] 赵映慧, 袁兆华, 王杜春, 闫雷.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 , 2013 (4) : 94–98.
[3] 王来斌. 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1 (15) : 135–137.
[4] 王健. 当代大学生细分市场导向的职业规划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 2014 (1) : 31–34.
[5] 卢海军, 邓琳, 于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改革探索[J]. 科技资讯 , 2013 (31) : 169–170.
[6] 陈昆仑, 李丹, 王旭.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 高等建筑教育 , 2013, 22 (6) : 22–25.
[7] 张学梅. 应用型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09, 23 (8) : 97–99.
[8] 钱宏胜, 王磊.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30 (1) : 86–87.
[9] 杨惠芳. 从中西对比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 教育探索 , 2003 (8) :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