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Vol. 24Issue (5):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1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范守信.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5):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1.
FAN Shouxin. Thoughts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social dilemma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5, 24(5):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1.

作者简介

范守信(1964-),男,扬州大学党委副部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E-mail) shfan@yz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9-20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思考
范守信     
扬州大学 党委,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对人才需求的重视与对人才培养的忽视导致高等教育陷入发展的社会困境,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树立新常态思维,理顺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关系,优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的社会困境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困境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新常态    
Thoughts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social dilemmas
FAN Shouxin     
Party Committee, Yangzhou University , Yangzhou 225009, P. R.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ttention to demand for talents and neglecting of talent train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ult in social dilemm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is problem. The basic idea to get out of the social dilemma is that establishing a new normal of thinking, straighten out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giving prior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dilemma    talent training    science research    new normal    
一、 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 (一) 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

提高质量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面对国内外教育环境,寻求自身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当中由精英教育走进大众化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成绩,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面临“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求,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就是创新人才的严重不足。而且,对于高等教育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而是我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钱学森之问”既是高等教育难以解开的心结,也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不少学者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案,比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理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及改革招生制度、教学方法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当我们把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既存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技术性问题,比如适应中国国情的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非技术性问题,比如体制机制问题、文化环境问题等,还存在一个先导性(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周远清)的问题,即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没有足够重视。许多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多限于第一个问题,对于先导性的问题很少涉及。如果不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导性问题,我们就无法深入到之后的实质性问题。或者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导性问题,就会影响对实质性问题解决的质量,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各高校由此而做的种种努力足可以证明这点。正是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导性问题上,我们走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

(二)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

社会困境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其含义是指如果多数人都采纳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就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影响。而高等教育的社会困境则是指由于多数高校都采纳对自己最有利的发展行为,导致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滞后。具体地说就是高校一方面明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又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当然,这里说的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从直接关系上讲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主要指教师队伍建设,而后者主要是指学生培养。而正是这样看起来的不一致才导致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够重视,也正是它们的内在一致才导致高等教育陷入发展的社会困境而无力自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的人才又该来自何处呢?对此,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于是,人才流动在高校间成为正常。一般高校的人才向重点高校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还有一种流动跟学校提供的工作性质、生活条件以及个人或配偶、子女待遇有关。当然,人才流动无可厚非,然而这样的流动虽然看上去解决了一些高校师资队伍短缺或者相对水平较低的状况,但从全国看、从师资队伍发展的长远看,却无法解决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因为,从更高水平或者原创性人才的本质看人才流动,基本上是一种低水平流动。尽管这其中有许多人拿了国外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甚至也有一些人有国外的工作经历,但其基础教育在国内,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他们的创造性已经受到较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流动趋向则是,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到了另一所高校,或者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到国外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的学校或者再到别的学校。而对于许多高校而言,又是什么感觉呢?表面上沾沾自喜,因为按照符合学校硬指标的条件和要求,引进了学校需要的人,实际上却是自歁欺人,因为,对教学的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既非个别学校也非个别教师的问题,而对本校甚至是多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要想通过这样的体内循环实现自我超越,在现有的情况下极其困难,因为这种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二、 原因:科研与教学的矛盾

高等教育发展走入社会困境缘于对人才培养的不够重视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尽管仍然存在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技术性问题,但以教师的聪明和智慧,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解决实质性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思想性问题,即首先要让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重视起来,但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却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

(一) 矛盾现状

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是高等教育发展走入社会困境的核心问题。从外部看,这是一种体制机制问题,亦即科研导向的管理机制导致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在诸多高校实行绩效考核的条件下矛盾更加突出。从内部看,教师的精力与时间被科研牵扯太多,以至许多人尤其是高水平教师根本无暇顾及教学质量问题,再加上现在许多高校引进教师更多看重科研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没有教育学的背景,只能通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匆匆走向讲台,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勉强,何谈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而人才培养是一项科学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教师如果缺乏深度的科学指导,缺乏对人才成长尤其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系统研究,根本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倘若不改变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高校就无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二) 矛盾实质

为什么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被倒置?从管理角度讲,是高校的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在作祟。因为科研可以为学校带来项目、经费、成果等的直接成绩,它们是学校管理部门乃至社会评价学校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投入并不能直接为学校带来如此高的收益,更多是为国家、为社会甚至是为其他高校输送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有着更强的公益性而科研对学校有着更强的私利性,二者对学校的直接贡献差异巨大,所以学校不愿意投入太多也就不难理解。大家都想从公益性中获益,希望其他高校为人才库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自己能从中引进高质量人才,而自己却并不想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付出更多努力,最终只能是创新人才库的持续枯竭和所有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再受挫。

(三) 矛盾节点

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在中国尤甚。首先因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基础薄弱,换言之,就是部分学者所说的起点教育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受到不可恢复性的抑制,而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即缺乏创新性的人才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生产与再生产。其次,多数高校都制订了非常详细、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激励政策或者考核标准,其中科研是核心内容。而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却比较低,对高水平教师的教学要求则更低,评价体系模糊,激励措施吸引力不足,导致教学成了一种软任务。不上讲台的教师逐渐增多,更严重的是用心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尽管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希望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回归教学,无奈高校的政策未变,考核的内容未变,对科研与教学的态度未变,教师就不可能回归教学。

三、 对策: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高等教育要走出发展的社会困境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要让新鲜血液流遍全身,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解开高校和教师的发展心结,让人才培养真正成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让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天职,让所有人真正从思想上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起来,而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就成为主要任务。

(一) 走出困境的顶层设计

首先,突破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困境,师资队伍建设虽然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寻找高水平师资,而是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也就是说,一所高校不能设想只有引进世界上众多顶级的科学家或者学术大师,然后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而是就目前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一步步解决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其次,社会困境的根源是利益问题,是触及到每所高校和每位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标志性问题。如果不能突破利益的限制,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处理国家利益与学校利益、学校利益与教师利益的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突破社会困境。第三,突破发展的社会困境的具体问题就是解决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羁绊,正确对待所谓“科研教学两个中心”或者“双轮驱动”发展理论。科学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发展关系,让高等教育的若干职能走向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二) 教学与科研的高校定位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矛盾,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究竟谁才是第一位。如果模糊了这一问题则无法处理二者的矛盾,因为不少高校在实际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时总是把科研教学比作高校发展的两翼或两轮。看似比较恰当的比喻实际成了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巨大障碍,为倾向于科研的人与事找到了借口。为了妥善处理这一关系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在积极实施分类指导的措施,即根据教师的个人定位,将岗位分成科研主导、教学主导和二者并重几种类型,然后,根据教师对科研与教学的实际贡献进行考核。这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作为教师,教学理所当然是第一责任,无论怎样分类都不能模糊。如果从任务承担和时间分割上区别教师的科研、教学岗位可以理解,但对质量要求却不能作这样的划分,否则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在现实教学中,不少高校出现部分较高水平的教师上课时间、内容、方式比较随意,其教学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这与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有着很大关系。

(三) 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从理论上讲,科研对教学存在着正向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并非天然,而且我们还必须谨慎对待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科研能力一定强,科研水平不高的教师教学质量一定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错误逻辑,一方面它存在着概念模糊的问题,另一方面它有误导教师从事科研而忽视教学的嫌疑。所谓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科研能力一定强,一方面需要教师将科研的成果以及科研的内容、方法、手段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充实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另一方面这里的科研不仅仅指教育教学之外的学术研究,而且还包括教育教学研究。无论是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还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与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认真研究,找到适合本课程、适合现有学生群体和自己教学风格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然而,通常意义上的科研更多是指教育教学之外的学术研究,所以这一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同样,科研水平不高的教师,教学水平一定不高,并非因为科研的受限而导致教学水平的走低,而是指个别教师仅仅满足于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教学理论与实际不进行研究,所以才会导致教学水平的落后。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对于一个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而言,他或她不会不对教学内容、教学理论进行研究,也不会不对自己的学生学习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研究。相反,一个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即使他或她的学术水平再高,其教学质量也不会太好。

(四) 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许多高校常提的是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教学促进科研的作用谈论则很少。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加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亟待提高。这点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更能看到我们的差距,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旦学生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对科研的促进或者说教学相长的相互作用将会从时间、空间和水平上超过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因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不仅仅限于校园内以及现有的教师与学生,而且由于它会带来整个国家人才资源环境的改善,所以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将是全方位和可持续发展的。

四、 讨论:用新常态思想看待高等教育改革 (一) 速度与质量的选择

也许有人担心,当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上,科研会不会持续走下坡路,高等教育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仅仅从短期的既得利益看,有可能受到影响。因为,一旦调整了政策导向,就会改变力的平衡点,教师的关注度就会更多地集中到教学上来。然而,从长期发展看,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也是微不足道的。正如目前的经济新常态是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期增长阶段,尽管增长的速度放缓了,但增长的质量在提高,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上来,有可能影响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会对高校年度的科研指标造成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为高校的科研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如果不能突破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科研就只能在一种较低水平上徘徊,即便抛开大量的学术垃圾不提,再多的科研成绩也无法弥补原创不足的硬伤。

(二) 暂态与常态的转化

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是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提出的发展举措,但这并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久模式。无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还是基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以人才培养为工作重心的发展模式,会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向科研的前端位移。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研究水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科研兴趣;另一方面,一旦教师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而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能从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解脱出来,为从事科研工作留出更多时间。因为人的创新性基础尽管有较强的个体性差异,但其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有较高的通识性。从教学方法上讲,尽管法无定法,但相对于某位教师而言,由于学术方向的相对稳定以及个性的定型,所以教学方法也是比较稳定的。教师花在教学上更多的精力是前期的教学设计以及持续的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这同样要求教师将更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三) 过程与结果的预期

尽管从长远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会产生位移,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足以证明这点。我们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欠账太多,差距不仅在终点上,也在起点上,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讲,起点教育的问题更多,包括高等教育的生源以及培养过程与培养结果问题都有起点教育的原因在其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解决高等教育自身的质量问题,还要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因为没有优质的基础教育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要依靠高等教育输送的师资队伍,所以整个改革过程并不轻松。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与信心,做好卧薪尝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要切实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有力举措,集中高教界全体人员的力量与智慧研究解决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 大改革 大发展 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 , 2008 (1) : 1–4.
[2] 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lson,Robin M .Akert.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D].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