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规划专业从开办初期到目前的快速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十三五”发展要求,突破当前规划教育注重技术、职业观薄弱、缺乏责任感,解决复杂问题的逻辑思维欠缺等问题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多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中国城乡规划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 (一)随时代发展城乡规划专业服务职能发生转变城乡规划专业从50年代初期开设至今[1],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重要转变时期。国家发展模式和政府职能也由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因而城乡规划专业立足点也由经济发展的技术工具转变为突出公共政策、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的作用更多地是对资源环境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基础公共设施问题给予关注,同时,在规划总体思路上要注重提速经济增长,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二)城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面临社会快速发展的挑战全国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和通过本科专业评估的学校不断增多,在校学生数量也相应增加,但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沟通技巧、团队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源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城镇化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大城市病”、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而逐渐发展成熟的规划教育专业在5年的规划教学中,难以应对现实社会在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方面对规划人才提出的要求。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规划学科自身发展缓慢,需要重新审视规划教育的走向,规划学科需要从总体建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应鼓励规划教育多元化发展,加大研究型人才培养,继续扩大特色应用型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解决中西部规划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缺乏,不能适应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求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通识化,对于规划专业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同时,由于规划学科特色模糊、理论创新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背景单一,导致规划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面临着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和研究阵地孤立化三大危机[2]。面对中国30多年城镇化热潮后遗留的复杂城市问题,社会需要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对现行的规划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规划工作要审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城镇扩张对生态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规划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规划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虽然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设置条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现行规划教育仍然是以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为主体,其他规划知识以嵌入式教学为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色能力培养还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规划教育的需求。学生普遍在经济社会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偏弱,在工程技术运用方面仅仅是简单的分析空间背后存在的问题,缺乏对物质空间环境的科学性分析。
由此可见,城乡规划教育的知识体系还不能适应规划师职业转型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在理论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与责任感等方面加强。同时,现行城乡规划教育内容缺乏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和相应引导。目前,除通过城乡规划专业评估的院校外,大多数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依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坚守本科教育的质量底线,并执行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式规划教育模式,其结果忽视了规划师职业要求,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和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逻辑体系的培养。
三、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客观评价人才需求,走特色化教育路径目前,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和学生数量增长迅猛,但教学质量提升缓慢,且呈现出教育模式趋同化现象,特色不鲜明。从城乡规划教育背景和发展趋势来看,专业办学要突出特色化、国际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已成为专业改革的关键,如表 1。城乡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自然、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城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对于人才需求的定位差异也很大,因此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有特色化发展路径,注重学生的“专才”教育。这就要求规划院校按照专业委员会指导意见,在满足规划专业核心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客观评价地域人才需求,发挥学校地域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从英美规划教育实践和中国地域差异及办学背景来看,各院校可以结合地域优势、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打造规划专才,如城市设计、生态规划、交通规划、规划管理等。
城乡规划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的专业,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反映规划研究与实践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基于项目科研与教学一体的协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从问题导向入手,构建多学科协同学习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
1.问题导向
城乡规划作为问题导向的制度性产物,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唯有提高教学质量,建构科研实践与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符合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是把城乡实践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让学生带着实践问题进行学习,开展现状调查,明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并汇报。该教学模式将学生课题学习与实践环节有效结合,用问题作驱动,刺激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引入导修制度[5],建立高校与业界专家的联合教学模式,即引入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规划师和管理者承担相应课程教学,从实践一线引入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2.构建多学科协同的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从经济发展来看,城镇的日常生活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发展之中,然而城乡规划实践和教育却缺少相应的准备,单一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更是难以应对复杂的城镇问题和矛盾。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宽知识面,丰富信息渠道,提供多层次、多学科协同的实践平台[6]。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整合、协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
当前,城乡规划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包括政策、制度、技术和教育等多重问题。城乡规划问题正逐步朝着技术更加复杂、问题纵深化、需要多学科协同的方向发展,因此规划教育更应该较早介入“趋势性变革”,具体在教育改革方面应强化复合型规划人才培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
城乡整体环境正面临资源与环境、政策与制度、技术与价值观等多元化问题。规划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增加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绿色低碳、生态与节能方面的内容;在政策与制度方面更要在社会学、规划政治学、经济学等课程中增加国家“十三五”期间城乡重点改革的方向和内容,熟悉国家对城乡发展和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和战略;在规划师职业价值观和工作职责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城乡整体发展意识观,并立足城市是市民生活家园的人文思想,注重市场资源调配平台的建设,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多元化矛盾,实现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宗旨。
四、结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城镇化已经达到54.77%,真正进入了城市时代。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已经由经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最大动力。为此,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也面临教育体系内部改革和规划行业变革的双重忧患。在新时期,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复合应用型规划人才,是实现城乡创新发展和资源调配的关键。规划教育需要重新认识城市,重新定位规划。专业教育要从适应新常态下行业发展需求出发,构建适应城乡发展和行业转型的知识体系,并探索适应复杂社会形势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1] | 石楠,唐子来等.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J].城市规划,2015,39(1):95-97.(1) |
[2] |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160(6):2-10.(1) |
[3] | 周江评,邱少俊.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和不足[J].城市规划学刊,2008,176(4):112-116.(1) |
[4] | 吕萍,慕芬芳.基于项目的多课程协同教学理念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71-175.(1) |
[5] | 殷洁,罗小龙.构建面向实践的城乡规划教学科研体系[J].规划师,2012,28(6):17-19.(1) |
[6] | 姜云,张洪波,等.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3):13-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