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15
2.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Avi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Zhengzhou 450015, P. R. Chin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1]。不能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得令人可怕。”[2]因此,教育改革方向是打破课堂上教师“满堂灌”、无视学生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行“以生为本,师生互动”为核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3],即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4]。本文以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原为执行国际援助性项目的方法,因其具有充分调动项目执行者积极性的特点,被引进到教育领域,发展成为一种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并应用的教学模式[5, 6]。该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思想,其观点是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其本质是进行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多维对话的设计,是以教师及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7, 8, 9, 10]。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将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总结为:(1) 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 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 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 论文形式的考试。具体来看,与“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授课目的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如表 1所示。
![]() |
表1 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
房地产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11, 12]。总体来看,该课程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综合性。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以房地产经济运行现象及其资源配置活动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兴而引人注目的应用经济学科。具体来看,该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是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结合的学科。
二是实践性。房地产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地租理论、区位理论、房地产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及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运行原理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内容的讲解——突破课本局限,应用提问式的授课方法——多问问题,布置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展示等。应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13],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笔者从教6年来,坚持主体性、互动性、反思性的原则,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核心,注重从“让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足功课:激发兴趣、讲究方法及适度考核。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房地产经济学这一主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初次授课时,笔者重点介绍该门课程的讲授方式,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将该课程体系简单归纳为“2+3+4”模式。“3”即:概念、特点和分类,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房地产业、房地产供需等基础知识的讲解。“2”即:两个难点,一是利用四象限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二是利用过滤模型解释新房建设补贴的过滤效应。在讲授这两个难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没有过多进行深奥晦涩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探讨,而是将重点置于成熟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介绍上,通过课堂传授,培养学生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一定分析的能力。“4”即:在讲授基础知识和难点的基础上,精心准备4篇文章,其内容涵盖:房价越调越涨形成“中央空调”效应的原因分析、房地产开发报建“潜规则”分析、房地产泡沫形成及预警分析和住房公积金“济富劫贫”原因阐释等。可见,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其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二) 科学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缺乏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且当代大学生较有个性,实践经验欠缺,知识面较窄等问题,教师在授课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12]。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教学方法从以讲授为主向参与式教学转变,采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具体方式。
1.课堂即兴讨论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现实问题,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课堂即兴讨论。如在讲到房地产宏观调控时,设置课堂互动环节:“你是愿意租房住还是买房住?为什么?”再如,就目前房地产的调控现状,和学生一起分析由于土地垄断、超发货币和贫富悬殊三个主要原因形成房价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中央空调”现象等。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终再由教师来把握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教师讲得精彩固然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素,但是让学生参与讲解,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2.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与课堂即兴讨论不同,需要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一般一个专题的讨论至少需要1节课或者更长的时间。专题讨论一般以小组(一般4~5位学生)为单位,每次设置3~4个讨论小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与房地产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在讲解第七章房地产税收时,结合《一虎一席谈》的一期节目——《房产税会进行到底吗?》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在课后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主要包括:房产税的定义、性质和作用等基础知识、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城市征收房产税的实践、总结视频对话中各位专家的意见。最为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阐述个人的观点(赞成或反对)等。学生通过在课下收集与整理基础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代表阐述该小组观点,由小组成员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工作。相比短时间的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适当的考核方式
除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教学方法外,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还需考虑适当的考核方式。“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习好坏最终的评价标准还是分数的高低,分数也最为学生所关心[14]。在符合学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以鼓励学生参与为指导思想,将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设定为总成绩的40%(一般课程的平时成绩仅为20%)。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成绩的设定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成绩应从考勤、论文及参与度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具体来看,教师在授课时应严格考勤,教学任务结束后公布学生的考勤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科研小论文、学习心得、自制课件等)。教师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图 1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 |
图1 参与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从高校教学过程的实践应用来看,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大学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参与式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学习责任;参与式教学法更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笔者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由于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参与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哪些课程?适用于哪些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1] | 张翼星. 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73-76. |
[2] | 张楚廷.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 高等教育研究,2007(3):73-76. |
[3] | 钟有为. "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9) :114-115. |
[4] | 罗瑞珍. 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J]. 经济师,2010(2):134- 135. |
[5] | 窦强. 参与式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J]. 青年文学家,2011(6):46. |
[6] | 张凤林. 参与式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实施策略探究[J]. 学理论, 2012(15):227-228. |
[7] | 易忠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角色转换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81-83 |
[8] | 李书华. 《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引入参与式教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248-249. |
[9] | 韩玮. "参与式"教学在《合同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54-55. |
[10] | 张凤林,邓凯元. 参与式教学课堂实例及评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1):62-66. |
[11] | 周波. 谈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2014(9):67-68. |
[12] | 陈建国,许凤.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89-94. |
[13] | 徐淑红. 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系统化改革思路与策略[J]. 高等建筑教育,2010(4):133-136. |
[14] | 沈艳丽.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8):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