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继承和推动科学文化技术发展的重任。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生产和应用,通过产出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国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型。相比于学术型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侧重从实际出发,通过掌握地方、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针对国家有关领域的特殊需求,以联合招生、培养或联合攻关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的专业性教育。“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应找准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一) 知识结构需求目前,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在硕士层次设置专业学位,包括工商管理、教育、法律等十多个学科,基本覆盖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分析特定行业领域对特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重点分析其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知识结构的多样性,调整各专业科类的比例,培养满足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 能力素质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整个培养环节都必须以培养研究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不同学科、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对学生的基础和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分析特定行业对特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与需求结构,具体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科技创新潜力提升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注重对学生学业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从而建立起学校与合作机构之间的联合培养机制。
(三) 实践经历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制化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培养的人才有很大的柔性和自适应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顺利实现教育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特定行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经历需求的侧重点,具体包括实践技能经历、实践流程经历、实践背景经历、实践感知经历等,具体内容见图 1
![]() |
图 1 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分析图 |
在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现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职业角色定位尤为重要。笔者从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价、辅导员/班主任评价、授课教师评价和导师评价等多个维度出发,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特征的多维度评价。通过多维度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职业角色化定位。
(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识别与聚类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多维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对比分析与专家论证,从不同的个性特征出发,识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化特征。其函数式为:V=f(r1, r2, ...r7, k)。ri分别代表不同的个性特征:r1=“研究生爱好”;r2=“研究生志向”;r3=“研究生性格”;r4=“研究生学习特长”;r5=“研究生心理素质”;r6=“研究生性别”;r7=“研究生组织能力”;K=“研究生所学专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识别基础上,实现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特征的聚类分析。
(二) 职业角色需求与研究生特征拟合测度测度不同类型职业角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能力需求m与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化特征v之间的单项拟合度s,确定各项个性特征的拟合权重i,实现个性特征的综合拟合度测度S,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角色化定位。其公式表达式为:si=
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测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某一学生对于工程造价师的职业角色定位的特征拟合度。
假设,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满足ri∈[1,7],工程造价对于各个性化特征的需求能力满足m∈[1,7],各项个性特征拟合度权重满足i∈[1,7]。
根据测定,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V=f(2, 4, 5, 3, 1, 7, 6, )0工程造价师);该专业的能力需m=(5, 4, 3, 7, 6,1,2)。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研究生爱好”“研究生志向”“研究生性格”“研究生学习特长”“研究生心理素质”“研究生性别”和“研究生组织能力”的单项拟合度si=(0.40, 1.00, 1.67, 0.43, 0.17, 7.00, 3.00)。通过综合评定,得到各项个性特征拟合度权重i∈[4, 5, 3, 7, 6,2,1]。经测算得到综合拟合度S=32.6。同样的方法测度该学生从事工程监理师的综合拟合度S=28.4。通过比较得出该生更适宜从事工程造价职业。
运用案例推理,测度出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特征与工程造价师、工程监理师、工程咨询师、房地产估价师等职业角色需求特征之间的拟合度,从而实现不同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化定位。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管理与工作经历,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现象。目前,许多导师面临着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压力,投入在学生指导方面的精力较少。高校需要聘请理论知识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二) 提高生源质量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既有本科毕业生,也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教育、科技工作者,又有企业或施工单位员工;既有与所学领域相关的从业者,也有与所学专业差异很大的人员。复杂的人员组成给教学计划的安排带来困难,因此,在资格审查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应择优选拔,挑选出更适合本专业学习,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
(三) 突出课程特色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安排中,要突出知识结构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校企两级管理的工作队伍,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和实地考察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拓实践培训的视野和思路。
(四) 重视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应注重和强调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突出论文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结合职业背景,通过调研、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途径,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领域的实际操控能力。
四、结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基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定位情况进行的定制化培养。在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渐被重视。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企业切实提供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高端人才紧缺的今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切实有效缓解人才供需矛盾,解决就业难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深入,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1] | 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1): 60–63. |
[2] | 黄晓明.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3(1): 52–55.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1.012 |
[3] | 李贤, 吕恒林, 吴元周. 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2): 53–56.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2.013 |
[4] | 白培瑞, 安藠, 毕丽君.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建议[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2): 109–113. |
[5] | 王筱静.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3): 9–13. |
[6] | 吴瑾, 赵新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2): 23–25.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2.007 |
[7] | 牛国卫, 张红. 专业学位的特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提升[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4): 81–85. |
[8] | 别敦荣.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及其质量标准的学理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3): 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