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7, Vol. 26Issue (6):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6.001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王玉倩, 张萌. 浅析王守仁教育目的及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启示[J]. 高等建筑教育, 2017, 26(6):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6.001.
WANG Yuqian, ZHANG Meng. Analysis on WANG Shouren education purpose and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7, 26(6): 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6.001.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粤教财[2015]465号,N4160210);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ZDXM12);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gj2014011)

通讯作者

张萌(1972-), 女,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精神健康与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E-mail) mengzh@scut.edu.cn

作者简介

王玉倩(1990-), 女,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 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1-11
浅析王守仁教育目的及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王玉倩a, 张萌a,b     
a. 华南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0640;
b. 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0640
摘要:王守仁是明代儒学的领军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将佛道融入儒学,形成心学,开启了明代及后世儒学发展的新方向。"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教育目的,更是他一生的终极追求。崇尚恢复"本真的我",是一种"练"心、修心、走心的教育,帮助人们去除"人欲"的枷锁,还原本我,升华生命,修德修福。
关键词心学    致良知    教育目的    
Analysis on WANG Shouren education purpose and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WANG Yuqiana, ZHANG Menga,b     
a.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P. R. China;
b. Social Work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P. R. China
Abstract: WANG Yangming was the leader of Confucianism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synthesizer. He had formed Buddhism into Confucianism, psychology, and later opened a new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Ming Dynasty. Conscience was the purpose of WANG Yangming education, but also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his life. Conscience was the removal of human desire, true recovery me; it was a kind of practice heart, mind, heart education, helped them remove the shackles of human desire, reducing the ID, sublimation of life, morality repair.
Key words: psychology    conscience    education purpose    

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王守仁(亦称王阳明)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从政、治军实现政治抱负同时,还积极创办书院,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一生致力于追寻回归本心之路,追寻本我,拷问生命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阳明先生心学体系里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良知”“致良知”。

(一) “心”

阳明先生的心学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倾听内心,追寻真我。他所讲的“心”不同于人的生理之“心”,而是圣人之“心”,能知觉“天理”,主宰人的精神世界[1]。阳明先生的心学不能直接、简单地定论为“唯心主义”,若一味站在唯物主义角度上进行批判是欠妥的,他的心学可以说是“心本位世界观”,即以自身为媒介体察万物,呈现万物。他的心学主体是“我”,以“我”这个独立个体来洞察、感悟、超脱。

(二) “良知”

“良知”即“是非之心”,可悟不可名[2]。人们不能凭空勾勒出“良知”的实体,但是“良知”却又真实存在,且人人皆有良知。“良知”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是非、丑恶,使其在道德上有自己的判断准则,而不是一味依靠权威、迷信权威。阳明先生又述:“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故良知即是天理, 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 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 良知亦自能知得。”可见良知即天理,是人们追寻的至道。

(三) “致良知”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从字面上看是将《大学》中的“致知”同《孟子》中的“良知”拼合在一起而成,但是“致良知”的内涵和深意却不是两者相加之和,而是对其拓展、延伸和深化。“致良知”就是找到迷失中“本真的我”。人人皆有良知,但尘世间的诱惑、繁杂太多,世人在红尘中渐渐迷失自我,“良知”染上尘埃,不再皎洁无瑕。这个时候,世人需去除物欲,还原本我。假若,自己的“良知”是一面镜子,“致良知”就是擦掉镜子上的尘埃,将镜子恢复到未染尘埃前。且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在自己的身心用功,依靠自己的主体精神找回“自我”。

二、问题缘起 (一) 社会层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超前消费,只顾眼前享受,精神世界空虚、浮躁。我们需要物质来保障生活,但是不能让物欲支配人生。物欲蚕食心灵以后,剩下的只是无奈、空虚和寂寞。精神缺失日益严重,人们的心灵沙漠化,在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如迷路的孩子一般。钱穆有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在此,主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很有必要。“致良知”让在物欲中迷失自己的人,寻回本真的“我”,达到精神上的饱满和充实。

(二) 教育层面

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竞争与压力也快速席卷了校园。学生有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努力向前冲,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课业负担,令学生不堪重负。另外,“满堂灌”“体罚”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在做减法,去除人之私欲,达到人内心的纯净。且“致良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关注儿童的需要。

(三) “我”的层面

“致良知”就是追寻本我,悟得真我,明晰世间大道,以心探求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保持一颗纯洁无瑕的“真”心,明辨世间善恶。从练“心”、追寻自我超越的角度来说,“致良知”是非常必要的,是文化的召唤、生命真谛的启迪。

三、教育目的——“致良知”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定位教育目的决定着“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3]。“致良知”即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4],是阳明先生的教育目的,他致力于将人回归为最本真的自我。阳明先生主张“学为圣人”“明人伦”“去其昏蔽”。人只要“致良知”,寻到本我、真我,“学为圣人”“明人伦”“去其昏蔽”便水到渠成。

(一) “学为圣人”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在阳明先生看来,“仁”且“智”的“全德之人”,即理性、道德性、精神性充分发展和完善的人,就应该是“圣人”。人人都能成为圣贤,因为人人皆有良知,只要不被世事所沾染,保持一尘不染皆能成圣成贤。若要“学为圣人”,人们需时时警醒、慎独,保持本我。“致良知”同样会为“学为圣人”减少阻碍。

(二) “明人伦”

阳明先生主张:“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鹜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他批判当时的学风,主张“明人伦”,认为明人伦者更易“致良知”,保持内心的清静,扫除尘世的欲望。

(三) “学以去其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去其昏蔽”为的是“明其心”。阳明先生认为人求学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去其昏蔽”助人减少“人欲”,内心更加清明,不受外物侵扰、阻塞,保持“真吾”。“学以去其昏蔽”重在“去其昏蔽”而非“学”,学习先贤的精神遗产是为心灵去尘扫垢,而非扬名立万,“学以去其昏蔽”的最终目的还是助人“致良知”。

四、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一) “减法”教育

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阳明教育是一种重视“练心”的教育,旨在去除人性杂质,拂去心灵上的尘埃,恢复先天本来面目,还原本我,使人的心灵澄澈不染尘埃、精神世界轻盈自在,属于“减法”教育。阳明“减法”教育关注人“心”,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主张的是精神教育,减去的是人性的弊端,还原人性的善端。现代教育注重智育,是一种“练人”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更多适应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属于“加法”教育。现代“加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习得,更加关注学生“智育”发展。加上的不仅是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砝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尘世繁杂。“加法”教育重视知识,“减法”教育关注人心,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减法”教育是一种能直达人心的教育,而现代教育缺乏对人“心”的锻造。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提供知识性的工具,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灵殿堂,工具性技能的学习万不可凌驾于“心”之上。现代教育需要借鉴“减法”教育的益处,深化教育的“练心”之能,发挥“良知”的功效,帮助学生去人欲、明本心、知真我。“减法”教育同时提醒现代教育者, 减负亦是去除学生的枷锁,锻造学生的精神,深化学生的情操。合理运用“减法”教育不是阻碍他们的前程,而是铸就他们的未来。

(二) “以人为本”的教育

“致良知”为寻求真我,教育同样是为了恢复“本我”,将人视为真正的人,而非物品,与“以人为本”思想颇为契合。首先,阳明先生十分反对教育束缚学生的发展,提倡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鼓励个体自由地发展兴趣爱好。“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痿。”由此可以看出,阳明先生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引导,激发其兴趣,而且尤为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5]。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填鸭教学”“满堂灌”“题海战术”等不可避免,这会束缚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学生的天性,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其次,教育应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是孔门教人的传统[6],能促进教育的多样化[7]。教育不是要批量生产同一个型号的产品,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性情和需求,材异教异、需异教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独具特色的人。大班教学使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受到一定阻碍,为避免材异教同、需异教同,可在大班教学基础之上,将一些可拆分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特色课程小班化。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校外课程,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将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自由分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最后,教育应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阳明先生从其“心学”教育体系出发,主张关心、尊重儿童,坚决反对滥用体罚[5]。由于传统文化因素, 体罚式教育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基[8]。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现行教育更应坚决拒绝“体罚”或“冷暴力”,杜绝伤害、虐待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 真善美的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人本来就是真善美的,存有先天的善端。社会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使精神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迷失在物欲里的人们,沾染尘埃,失去真善美。“致良知”是治疗精神荒芜、恢复人性真善美的一剂良药。现代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智育,侧重知识传授,对真善美的教育关注度不够,执行力不强,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教育的定位需短期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知识习得需下功夫,学生真善美的习得更需下大功夫。知识是工具,一颗真善美的心却是人间瑰宝。“致良知”重“练心”,练就一颗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保护人们的真我、善端。现代教育应重视“练心”,关注真善美教育,教会学生以一种自然、平和、友善的心态面对人生,和谐地与人和环境相处,帮助学生认知、践行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学生在学校“练心”,拥有明辨是非、保持善端的“心”,在生活中就不易迷失自我,并且处处可见真善美,时时可体悟人生的真善美。

(四) 修心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修心的教育。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导致“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倾听心灵呼唤的人也越来越少。“致良知”引导人们时时倾听心的声音,时时慎独、自省、克己、修身,回归本己自身,隔绝外物的扰乱。“致良知”是一种走心、“致心”的教育,体认的是知识的本源而非外物。处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金钱?是权势?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学习知识的本质目的。“致良知”倡导“去功利之心、存求知之心”的教育,要求学生摆脱桎梏,不为外物所累,本心直通知识本源,通过研习先贤圣人遗作,不断锻造“己心”,去除“私欲”,倾听本心,恢复本我。现代教育需要走心:首先,学生对知识本身无限价值的追求才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其次,走心的教育也是在扩充“心”的教育,学生时时倾听内心的声音,逐渐达成对精神之“心”的关注;再次,学生摆脱外物的束缚,依心灵的呼唤吸纳知识,不再将知识当作金钱权势的敲门砖,享受学习带来的满足,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纯粹学习者;最后,教导学生走心,引导其聆听己心之声,感知内心诉求,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才是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五) 修福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修福的教育。“致良知”教育要求学生重视“修己”,体认良知,还原本我。现代社会很多人被金钱、名利、权势所累,迷失自我,心灵落尘。“致良知”便是寻找迷失在乱流中的自己,明己之心,还原本心,升华己心,修得福报。修己心,明是非曲直,辨真善美丑,洞察世事;存善心,为人处事,在尘世乱流之中明己修己、平和淡然、修身修福。

五、结语

“致良知”是王守仁学术思想的浓缩,蕴含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和警醒之效。首先,“致良知”可化解学生精神危机,让其面貌一新,从头到尾焕发出平和、自然之气;其次,“致良知”可以“立己立人”“成己成物”,补充智育欠缺,修己修德;再次,“减法”教育可让学生学会去掉无关紧要的,保留至关重要的,让人生简单而幸福;最后,启发学生叩问“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王博医. 浅析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北京: 《科技与企业》编辑部, 2016: 2.
[2] 李旭. 阳明良知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 42–52.
[3] 高江雪. 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致良知[J]. 学理论, 2013(26): 224–225. DOI:10.3969/j.issn.1002-2589.2013.26.103
[4] 周立升. 良知的实现——从本体视角评王守仁的"良知"论[J]. 孔子研究, 2009(2): 38–49.
[5] 殷文洁. 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启示[J].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4(12): 11–13.
[6] 李雅琴. 王守仁教育心理思想初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313–316.
[7] 谈松华. 因材施教, 促进教育多样化[EB/OL]. [2016-07-12]. 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5-05/22/c_1115363843.htm.
[8] 何旭. 杜绝"体罚式教育"不能止于承诺[EB/OL]. [2016-07-12].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5-03/06/c_1114552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