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8, Vol. 27Issue (3): 106-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3.024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黄琪, 宋雯珺.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研究——以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 2018, 27(3): 106-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3.024.
HUANG Qi, SONG Wenjun. The study on design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occupation ability training: with cas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 (1) in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8, 27(3): 106-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3.024.

作者简介

黄琪(1974-), 女, 上海济光学院建筑系教授, 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E-mail) hqkzy@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3-30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研究——以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为例
黄琪, 宋雯珺     
上海济光学院 建筑系, 上海 201901
摘要: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应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文章介绍了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探讨了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特色建设的途径,提出高职教育应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The study on design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occupation ability training: with cas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 (1) in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 Qi, SONG Wenju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Shanghai 201901, P. R.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imed at training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t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argetting at occupation ability training. By tak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 (1) in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of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targeted at occupation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specialty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nciple    teaching idea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是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不管是本科层次的建筑学还是高职层次的建筑设计,除个别院校外,该系列课程教学一般都以不同“建筑类型”为载体,侧重对学生进行设计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各院校都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类课程教学理念。

较之本科建筑学专业五年学制,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学制只有三年,设计类课程体系建设面临较大的挑战[1]。高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不同,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不能简单复制本科模式。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助理建筑师、专业绘图员以及建筑设计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如房地产、咨询、政府职能部门等)。这样的岗位需求,决定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目标必须基于岗位能力培养,在设计题目类型选择、设计创意与设计表达等方面要与本科区别开来,打造高职院校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理念影响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一般为建筑设计原理(一)、(二)、(三)共三个部分,核心技能训练也是以不同建筑类型设计为载体,如居住建筑的小别墅、公共建筑的幼儿园、大学生活动中心、旅馆等都是常见类型。作为最重要的职业技术课与实践训练环节,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一)是高职设计类课程体系的第一板块,是学生全面接触中小型建筑设计类型及其方法的基础,也是对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筑空间知识的检验。但高职的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和本科二年级设计课程一样,教学中仍然采用小别墅和小型公共建筑两个课题项目,这种选题类型广而不精,对课时有限的高职设计类课程学习非常不利。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够,传统设计类课程的精英式教学理念与阶段性草图检查的本科式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理念

针对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对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总结(图 1)。对建筑师助理,专业设计类课程应着重培养的核心技能为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设计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图 2)。把施工图设计能力明确作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核心技能,反映了高职教育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在课程建设上的不同,也是高职层次专业课程教学基于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重要体现。同是专业设计必修课程,本科强调培养学生建筑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施的技术性,更重视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强调与目标岗位相对应的实践技能的培养。

图 1 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图 2 建筑师助理专业技能
(二) 以教学单元模块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定位,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中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内容,将以往2个建筑方案设计题目小别墅和小型公共建筑项目,调整为1个设计题目小别墅建设项目的2个阶段“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大阶段又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个教学单元模块编排的内容既有一定的连贯性,又相对独立。别墅方案设计阶段分前期调研、方案构思、方案成果表达、方案手绘表达四大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有不同的技能训练目标。增加的教学内容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如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的建筑师助理,对其软件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过程草图阶段允许学生结合电脑和手绘来制作草图。在方案设计成果表达单元结束后,专门安排一个为期两周的手绘训练单元,让学生对优秀手绘作品进行抄绘,最后要求将个人小别墅方案设计作品的电脑表现成果用手绘表达出来(表 1),以集中训练学生的手绘技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分为2个单元模块,也是先进行别墅施工图案例的抄绘训练,增强学生在建筑制图、建筑规范、施工图画法等方面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别墅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表 2)。

表 1 方案设计单元的教学安排
表 2 施工图设计的教学单元安排
(三) 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也不善于获取资料信息,因此应增设实地调研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并学会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课堂播放与讲解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视频节目,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对实际项目的认知能力。针对大多数高职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勾画设计意图能力和手绘技能比较欠缺的问题,增设手绘表达训练,以及草图表达与电脑软件体块推敲相结合的学习环节等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单位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组织专题讲座,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等。采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上海济光学院是教育部第一批教学信息化试点单位,一直致力于精品课程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实现专业设计板块课程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以拓展学生课堂内外自主学习的渠道,进一步构建师生交流互动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共享,这也是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

(四) 过程化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方案设计、手绘表达、施工图设计等系列的训练,使学生对独立式小住宅类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业整体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图 3-4)。教学单元的设置强调各个设计阶段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可以按照课程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项评分,再综合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最后评定学生的成绩。

图 3 别墅方案电脑表现图
图 4 别墅方案手绘表现图
三、高职设计类课程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要与市场的需求相对接,要结合市场实际需要打造设计类课程特色。

一是对一年级基础板块的建筑初步课程大师作品分析作业,将以前的各种建筑类型调整为大师住宅类作品(图 5)。

图 5 建筑初步课程:大师作品分析

二是一、二年级的二周集中实训周,要求学生对实训基地的别墅实体大模型进行综合表达,借此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技能。基础板块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围绕别墅建筑类型作相应调整,旨在为二年级小别墅设计课程教学打下基础[2]

三是上海济光学院2015级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设计,对原有小别墅任务书作了调整,结合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等市场热点,组织学生参加集装箱小别墅建筑设计竞赛,并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企业的设计师来校为学生做讲座和答疑,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评优[3-4]

四、结语

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建设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同一项目中把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也是模拟建筑设计工作的真实过程。这种在项目引领下整合教学内容的做法,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势,使高职学生在未来职场更具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任聪敏. 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8): 51–53.
[2] 黄琪, 郑孝正. 整合与创新——独具个性的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J]. 华中建筑, 2015(4): 160–165.
[3] 胡雪松, 王欣, 汤羽扬, 陈静勇. 专业特色框架下建筑设计课程的特色建设策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课程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建筑学报, 2010(10): 18–24. DOI:10.3969/j.issn.0529-1399.2010.10.005
[4] 杨维菊, 徐斌伍, 昭翰. 传承·开拓·交叉·融合——东南大学绿色建筑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 新建筑, 2015(5): 113–114.
图 1 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图 2 建筑师助理专业技能
表 1 方案设计单元的教学安排
表 2 施工图设计的教学单元安排
图 3 别墅方案电脑表现图
图 4 别墅方案手绘表现图
图 5 建筑初步课程:大师作品分析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研究——以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为例
黄琪, 宋雯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