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18, Vol. 27Issue (4): 144-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4.028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肖玲. 三峡民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活态传承的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8, 27(4): 144-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4.028.
XIAO Ling. Analysis on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the Three-Gorges folk songs in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18, 27(4): 144-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4.02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三峡民歌在移民后期的保护现状与传承策略”(15YJA760042)

作者简介

肖玲(1972-), 女,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民族声乐研究, (E-mail) xiaoadang168@163.com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2018-04-28
三峡民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活态传承的探讨
肖玲     
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 重庆 400044
摘要:三峡民歌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民间歌谣。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竣工以及移民外迁,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歌谣随着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其传承岌岌可危。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是近年来对区域民间音乐文化免于流失、灭绝的传承、保护手段。与教育接轨已成未来对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文章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非遗项目三峡民歌"啰儿调"教学为依据,探析将非遗项目引进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求达到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三峡民歌    高校艺术教育    非遗活态传承    
Analysis on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the Three-Gorges folk songs in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XIAO Ling     
School of Art,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10047,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hree-Gorges folk songs are created by local working people during their long-term production and life practices.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Gorges Dam and civilian resettlement,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se long inherited folk songs emerge has encountered significant changes which greatly threaten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olk arts around this area. And in recent year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application has been used as one main method to protect regional music culture from extinction. Meanwhile, the joint track with education has formed a new trend which guides effective promotion of living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Three-Gorges folk song "luoerdiao", which has been listed in Chines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ourses for music majors,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luoerdiao" into public art courses of universities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extension of their living inheritance, and hence foster mor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Gorges folk songs and other arts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Three-Gorges folk songs    art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ving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一、三峡民歌非遗艺术的生存现状及在学校的传承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heritage)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它是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有:口头作品、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传统医术和药典、饮食文化及所有与物质化(比如工具和聚居地)相关的特殊技艺[1]

三峡库区山川壮丽, 林茂物丰, 千百年来世代劳作生息于此的汉、土家、苗、瑶等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属于该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谣,形成了三峡库区特有的地域音乐文化。三峡大坝的修建与竣工以及大量移民外迁,三峡民歌面临着严峻的流失与失传危机。挽救具有地域特色民间音乐文化是近年来业界持续关注的课题。陈宇京《三峡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一文提出对三峡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承传,成为当下三峡区域文化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组织和单位的重要职责[2]。李卉《三峡歌舞源流述略》一文对三峡歌舞的文化背景、历史源流以及三峡远古时期的歌舞记载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竹枝词是三峡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样式之一[3]。李珊《三峡民歌传承忧思录》一文指出随着环境的改变,如三峡移民外迁、外来文化的撞击,对逐渐淡化和消退的三峡民歌如何进行保护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4]。以上文献大部分是从挖掘、整理、归类三峡民歌的渊源、特点、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者都提出了一个相对严峻的难题,三峡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上环境的改变,正面临着加速消失的重重危机,但对其传承保护提出的有效措施或建议甚少。申请非遗项目是近年来对保护区域音乐文化免于流失、消失和灭绝的首要选择。三峡库区2006年首批入选中国国家非遗项目的民间音乐有:重庆“川江号子”、巴南区“木洞山歌”、石柱土家“啰儿调”、四川省巴中市“巴山背二歌”。自申遗成功以来,当地政府、民间以及专家对濒临灭绝的民间音乐采取了一系列的收集、整理等保护措施,并收到了可喜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民间音乐非遗项目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但是其传承发展已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以传承保护相对比较成功的“啰儿调”来看,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现代科技发展速度快,信息媒体较广,民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上其传承方式太原始(口传心授),仅有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一代对其不感兴趣,种种原因导致三峡民歌在传承发展方面面临“人亡艺绝”的尴尬境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高校的传承状况却不容乐观。2003年10月在法国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设想与解释中明确提出,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将为世代相传的民间音乐文化带来了福音。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地逐渐掀起了申遗热潮。2011年2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个法律的通过标志着保护非遗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上升到法律层面。业界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出现井喷状态,在CNKI中国知网输入词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1-2018年期间多达39 248条,各地非遗热持续高涨。近年来,非遗艺术进校园已成为各地传承保护民间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根据网络收集文献来看,有关于非遗艺术进校园文献大概有近100篇,但大多数都是以非遗艺术走进小学或中学校园居多。输入词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搜索结果,自2009-2017年仅有18篇文献,其中设计美术类4篇、音乐类2篇、非遗人文素质教育类5篇,另有几篇是高校引进非遗项目可行性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献研究都提出一个共识,非遗艺术与教育接轨已成为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新途径。虽然目前非遗项目在校园大多处于进校园宣传、展演阶段,真正实质性引入课堂教学的相对较少,尤其是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课堂更是凤毛麟角,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文章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三峡民歌“啰儿调”课堂实践教学为依据,探析将其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课堂的可行性,以求达到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二、非遗艺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活态传承的重要意义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6]。将非遗艺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以重庆大学为例,非遗项目“传统川剧艺术”在学校的传承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在学校设立了川剧社,每年新生报到,川剧社纳新报名的人数逐年增加,剧社的组成人员全是普通大学生,并且工科学生占50%之多,近几年剧社在学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川剧社每学期组织学生排演川剧折子戏,参加学校的新年晚会演出等活动,对川剧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2016年学校川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学校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依托美视电影学院、艺术学院等平台,开设了全校性的川剧艺术通识课和实践性基础课,受到了普通大学生的热力追捧。由此推断,在高校引进优秀的符合地域特点的非遗项目具有可行性。

(一) 非遗传承是高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目前非遗艺术正面临传承艰难甚至消失的境地,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有义务为民间艺术开辟一片更高、更持久的传承平台。可以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着手,对非遗艺术进行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一些地域特色强又具有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进行较为专业的活态传承保护。以重庆石柱“啰儿调”为例,作者曾多次对石柱“啰儿调”进行实地调研、采风,发现要让“啰儿调”活态传承保护好,仅仅依托当地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在实际传承上加强,还应该加速与地方教育的接轨。在调研中,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多方努力,比如把“啰儿调”引进当地小学课堂。但是,在实际传承中采用的方法是每星期或每月派传承人进入小学教授孩子们演唱几首“啰儿调”民歌,但这种“口传心授”传承模式效果不甚理想。因为孩子年龄小,主动学习能力差,等传承人再去上课时,孩子们基本忘得差不多了。这种传统传承模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传承势必受到影响。“啰儿调”在实际传承中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的艺术。“啰儿调”原本是老百姓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这些原生民歌正是艺术之源。“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经典民歌就是根据“啰儿调”的曲调加工改编而成,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经典民歌”之一。这些民间歌谣从专业艺术家角度来界定就是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传承。艺术本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经过艺术家加工提炼才成为真正的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源头,保护这些艺术源头就是教育的首要责任。传承民间艺术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只有让这些优秀的非遗艺术与当代教育接轨、融合,让学生在高校学习非遗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艺术。

(二) 有利于三峡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将非遗艺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双赢局面。首先,有利于非遗艺术进入更为广阔的传承空间,拓展更好的传承平台。高校汇集了众多高级知识分子,具有先进的教育体系,能对原生民间艺术的提升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三峡民歌非遗项目引进课堂能拓展高校公共课程的多样性。作者近两年在声乐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曾多次将“啰儿调”中的经典民歌引入,刚开始学生认为这是原生态歌曲,旋律过于简单,却很难唱得原汁原味,由此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者邀请高校音乐类综合教师团队中的作曲老师对这些原生态民歌进行改编,使其在节奏上、旋律上发生变化,又保持其特色。改编过后的民歌既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又具有现代时尚的音乐气息,最终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多次排练演唱,最后在舞台上展示演出并赢得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此例说明三峡民歌中一些经典的民间歌谣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能使其保留原有的风格外,还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可见高校教育平台对非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作用。

(三) 有利于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

高校作为各类专业技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把当地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公共教育课堂,不仅能让非遗艺术保护传承更持久,而且还能增加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多样性。学生能直观感受、认知学习民间艺术的精神,亲历非遗艺术从源头至发展的全过程,也许将来他们会成为传承者之一。2017年暑假期间,作者带着音乐专业的几位研究生一起到石柱采风,尤其是向“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学习原汁原味的“啰儿调”民歌。三天时间,我们一起跟着传承人学习了三首民歌。第一天,我们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教唱,传承人唱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一天下来,一首完整的“啰儿调”歌曲也没有学会。因为语言语调的生疏,学生往往学会了上一句又忘记下一句,并且在韵味上相去甚远。为了加速掌握“啰儿调”的风格,当晚研究组经过讨论,决定分工合作,首先利用现代设备,分别录制好传承人要教歌曲的旋律和语言的音频和视频。根据录音记谱,乐谱出来后然后再跟着传承人分句学唱,遇到特殊的方言时在乐谱上作好标记。经过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二天我们就学会了两首“啰儿调”民歌,虽然在味道上还不尽人意,但在速度上已大大提高。第三天我们对这三首歌曲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学习,尤其是在“啰儿调”具有特色的衬词上反复练习,最后终于完整地学会了三首“啰儿调”歌曲。当时传承人大为惊讶地说,“以前我们学这些歌曲得跟着长辈们天天唱,没想到你们会记谱、识谱跟着乐谱学唱就这么容易学会了我们的民歌。”他们表示也应该向我们学习科学方法。返校后,我们将已学会的三首“啰儿调”民歌继续带进课堂教学。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上经过了改编和加工,再加上科学的演唱技术和形体表演,当“啰儿调”出现在学生的期末考试、研究生的个人独唱音乐会上时已是被全新诠释的“啰儿调”,获得了观众和专家们一致好评。通过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作者认为将非遗艺术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会拓展专业音乐类学生在艺术层面上的广度。由此可见,非遗艺术进高校无论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保护都具有双重的重要价值。

三、将三峡民歌“啰儿调”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构想

非遗艺术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尤其是结合地方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将会开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另一片天地。

首先,可以借鉴学校将传统戏曲“川剧”引进校园的成功经验,成立民间音乐社团。借鉴其他高校非遗项目在高校传承的实践经验,如张娴《湖南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思考》一文介绍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在学校实训教学的成功经验[7]。罗银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一文通过开展“非遗”民间舞进云南艺术学院的校园实践活动,采取聘请民间舞蹈非遗传承人定期授课的模式,使专业艺术生了解到这些宝贵的民间舞蹈文化需要传承的重要性[8]。温梅琴《浅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在校园环境中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一文从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其教学中的意义、效果、存在的问题、建议等进行阐述,并强调音乐非遗文化在传承上的必要性[9]。虽然从文献查阅上来看,高校引入非遗艺术的实例较少,但是,无论是非遗的传统戏曲、民间舞蹈、艺术设计,还是民间音乐,在高校进行活态传承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优秀的艺术对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更能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在高校引入非遗艺术教育势在必行。作者根据近两年对“啰儿调”的跟踪调研,以及在专业课堂引入“啰儿调”实践教学经验,大胆构想设计“啰儿调”进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

(一) 在高校开展三峡民歌“啰儿调”进校园普及艺术素质教育实践课程的基本原则

(1) 特色性原则:将区域性较强的三峡民歌“啰儿调”纳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确立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人才遵循的原则。

(2) 实用原则:三峡民歌“啰儿调”特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了非遗艺术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分级特色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如,初级以宣传、传播、讲解三峡民歌“啰儿调”为主,中级以聘请传承人定期进课堂授课为主,高级以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课程进行展示、展演并上升到理论整理为主。

(二) 高校开展三峡民歌“啰儿调”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1.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对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啰儿调”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啰儿调”理论知识的把握,感受“啰儿调”深厚的生活基础和较高的民间艺术文化价值。其次,感受“啰儿调”的独特魅力,加深对区域文化民间艺术的理解,认识民间艺术独特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赤子之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体现普及艺术素质教育的真谛。

2.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1)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重点:全面学习“啰儿调”的发展历史,掌握“啰儿调”艺术的特色和特点,学会欣赏“啰儿调”民间文化无穷魅力。

(2)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学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琴房,专业练功厅,排练厅,以及相关书籍和教材进行辅助教学;采用模仿、讲授、示范、练习等教学方法。

(3)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过程设计见表 1

表 1 三峡民歌“啰儿调”实践教学过程设计

虽然以上课程设计还不够完善,但目的是通过推广、普及非遗艺术,使学生对三峡民歌及非遗艺术区域文化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通过学习“啰儿调”,培养学生对非遗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拓宽学生视野,树立高尚情操,提高艺术素质和人文思想水平。

3.建议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研究生阶段为非遗项目设置特色学科及学位

可授予设立非遗项目专业学科学位,研究生能结合专业对非遗项目进行专业理论研究,拓展非遗项目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以求非遗艺术在传承保护上从原生态层面提升至专业学术高度。

4.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高校传习,定期委派教师、学生到民间采风调研

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非遗项目普及宣传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非遗项目的艺术特点。高校教育引进非遗项目并设置课程,激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了解非遗艺术文化,感受非遗艺术的特殊魅力,最终有望成为非遗艺术高层次的传播者或继承人,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普及做出贡献。

四、结语

无论是三峡民歌“啰儿调”还是其他门类非遗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是中国艺术的基础与源头。在未来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过程中,接轨高校教育将是传承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未来非遗项目走出绝境,需要与各级学校教育接轨并普及传承非遗艺术的知识,尤其在高校形成非遗艺术教学与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强化非遗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杨怡.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J]. 文物世界, 2003(2): 27-31.
[2]
陈宇京. 三峡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J]. 三峡大学学报, 2008(1): 9-13.
[3]
李卉. 三峡歌舞源流述略[J]. 探索, 2006(3): 143-146.
[4]
李珊. 三峡民歌传承忧思录[J]. 中国音乐, 2006(3): 143-145.
[5]
吴文科. 非遗如何进校园[N]. 中国文化报, 2014-06-30(8).
[6]
360百科活态传承[EB/OL]. https://baike.so.com/doc/7291871-7521391.html.
[7]
张娴. 湖南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思考[J]. 科技艺术, 2014(5): 52-61.
[8]
罗银伟.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J]. 大舞台, 2011(12): 197-198. DOI:10.3969/j.issn.1003-1200.2011.12.153
[9]
温梅琴. 浅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在校园环境中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J]. 音乐时空, 2013(12): 90-91.
[10]
保奕帆.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D]. 云南艺术学院,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90-1012347772.htm
[11]
卜文娟. "非遗"进校园——一条必走而坎坷的路[J]. 艺术评鉴, 2017(6): 167-169.
[12]
陈昕. 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 美术大观, 2016(12): 172-173. DOI:10.3969/j.issn.1002-2953.2016.1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