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等建筑教育  2021, Vol. 30Issue (1): 111-1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5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许晶. 基于核心素养的FGCPP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21, 30(1): 111-1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5.
XU Jing. Research on urban design of small towns course reform of FGCPP for key competence[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21, 30(1): 111-1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5.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城市设计教育的重构与拓展”(FJJKCG18-028)

作者简介

许晶(1987-), 女,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小镇建设、地方政府治理研究, (E-mail)86220085@qq.com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2020-03-24
基于核心素养的FGCPP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许晶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我国正处于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应顺势而为,抓准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的重要利器,探索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在交叉学科教学体系中的重构和拓展。福建师范大学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立足本科核心素养培育,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构建翻转课堂、小组研讨、经典阅读、实践教学及竞赛驱动等五个环节的FGCPP课程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设计”的特色。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城镇城市设计    课程改革    
Research on urban design of small towns course reform of FGCPP for key competence
XU J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P. R.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coordinating and promoting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It is essential for colleges to grasp the important tools to break the urban-rural dualism pattern and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urban design of small town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system. Urban design of small towns course i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key competence.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ultural foundatio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FGCPP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l focuses on flip classroom, group discussion, classic read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oject driven,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esign" more profoundly.
Key words: key competence    urban design of small towns    course reform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提供制度指引。目前我国正处于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时期,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设计”的特色,需要本土学者从交叉学科的综合视角去看待小城镇设计助推城乡融合的整体谋划。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相关课程也应顺势而为,抓准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的重要利器,探索小城镇城市设计在交叉学科教学体系中的重构和拓展。

一、城市设计教育改革的现状梳理

城市设计广义上涵盖“城市”和“城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城市设计教育广泛分布在建筑类、工程类、理学类、林学类等四大学科中。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城市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内涵要义不断扩充,目前城市设计课程改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城市设计自身特点去探讨课程教学的定位。城市设计由单纯强调工程技术逐渐转向关注公共政策,在教育实践中主张应当充分考虑设计者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和团队意识。二是在我国城乡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去探讨课程教学体系的更新。计划经济时代构建起来的城市设计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城市设计的研究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局限于西方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要立足中国本土实际,适应问题、机制体制的变化。三是反思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目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教学中缺乏对城乡关系、乡村问题的把握,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不同类型院系结合自身优势纷纷开出药方,以问题为导向,以加大课程关联性为基础,以情境教学为辅助,以整合型教育培养模式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四是从国际城市设计教育的对照中获得课程教育的启发。部分学者选取国外知名高校为基础样本,分析亚洲及西方国家城市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背景、课程架构和教学方法,肯定其城市设计教育中的开放式引导启发[1]、重视价值判断训练的连贯统一、关注社区实践与设计方法的相辅相成等,并对我国城市设计教育提出建议,如强调设计能力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的融合[2]、创造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3]、科学辩证地推动城市设计教育的国际对接等[4]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三维目标

具有国际背景的“核心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教育者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核心素养要求教育者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相统一[5],对优秀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一味追求掌握多少知识,也并非具有单一技能,而是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群的个体。本科教育阶段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可借鉴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与拓展。

(一)文化基础

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意味着教学不再是知识灌输这么简单,而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建构学生的能力结构。尽管核心素养的关键词在“能力群”上,但不能忽略系统性、层次性、连贯性课程教学的基础作用。尤其对于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而言,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共融中,无论是面对紧迫而现实的技术策略问题,还是关注物质空间功能与美学内涵,抑或探讨公共利益的流变,都需要在文化基础层面广泛猎取社会、经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知识,掌握和运用人类的优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根基。此外,文化基础还包括文化自信层面的内涵,包括如何继续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这些对小城镇城市设计中历史风貌街区的保留与更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挖掘、自我实现。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多为多视角、多途径、多手段解决复杂城镇问题,在自主发展层面需要综合性思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前相关研究更多地关注“城市”而非“城镇”,在理念、方法论、技能等方面二者存有差异,一方面要从城市设计理论共性中探究适合城镇建设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亟需公共管理学对城市设计教育的解释、融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明确的应用价值导向开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建设,以公共管理的语境和方法弥补单一技术人员解决复杂城镇问题的能力短板。在这种情境下,需要师生创造性地提出革新方案,以研讨式等互动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自主性培养与教学模块的对应。

(三)社会参与

新型城镇化旨在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改变粗放低效的传统模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城市设计被赋予新的概念,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不是闭门造车的纯技术策略,而需要根据城镇发展的特点和阶段作出调试。因此,在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中国治理,延伸本科教学社会活动领域。在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突出课堂外延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设计中加深对空间组织、人文场所、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知,理解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愿景,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

三、FGCPP: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最早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学科(依托公共管理学科)为福建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2018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专家学者、规划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城市管理专业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作为学院的基础专业课程,在推进大学生公共素养培养的深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从经典原著到理论学习再到时代议题,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课堂研讨与线下自主学习,以竞赛项目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即: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小组研讨(group discussion)、经典阅读(classics reading)、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竞赛驱动(project driven)五个环节组成的模式,简称FGCPP模式。

(一)翻转课堂:促进自主学习

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为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一是明确课程的基本方向。新时期中国从传统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转变为“结构转换型”城镇化,城乡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局限于西方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要置于特定社会历史时期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二是重视课程与国家战略主线的有机衔接。尤其是特色小镇作为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形态,是推进城乡间要素双向流动和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层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开展专题研究。三是以明确的应用价值导向开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建设,以公共管理的语境和方法弥补单一技术人员解决复杂城镇问题的能力短板。城市设计从过去单纯强调工程技术到现在已发生质的转向,远远超出建筑学意义上的物质环境改造,包含空间资源分配、城市权利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等内容,是政治嵌入与利益整合的行动尝试。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充分考虑设计者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和团队意识的培育。围绕课程目标,选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即问题式学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构设学习模块,将自主性与规范性相融合,处理好课程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如指定学生观看《小镇中国》专题片、《走遍中国》特色小镇系列、《城市的远见》等视频材料,做好课前学习资料的有效传递,课堂上以互动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小组研讨:纵深推进课堂教学

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元,如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城乡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内在需求,将空间物质形态设计同文脉延续、资源优化、共同体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研讨学习,促使学生在紧密的合作中对某个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开展价值判断的训练。小组研讨学习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划分

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事热点形成专题,供学生进一步研讨。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特色小镇培育机制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特色小镇设计新样本”“台湾田园综合体的深度解读”等。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行组合,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并根据小组任务进行分工合作。教师选定课程核心领域知识,再结合学科前沿发展信息,补充知识点,并作必要的专业指引,要求小组成员合理分工,通过查阅文献、整合材料、成果展示、撰写报告等环节,共同完成小组作品。

2.活动组织

在分组研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侧重于专题讨论与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各小组从当地特色小镇建设着手,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手调研资料,如福建泉州永春达埔小镇、广西桂林恭城莲花镇、福建漳州南靖书洋镇等,从地理区位、本地特色、政策规划等方面阐述小城镇设计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针对自行确定选题的小组研讨,教师在确保研究主题与课程内容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诉求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基本学术规范和写作范式,为课题研讨之后报告的撰写提供指导。

3.学习评价

小组活动的全过程一般为“主题确立—阶段反思—成果展示—最终评价”。课堂报告与讨论可由教师主持。在展示汇报前,每个小组需要简单汇报分工情况及取得的预期成果。在展示汇报时,鼓励全场学生参与互动式提问。教师根据PPT主题内容和研讨报告对小组进行评价。学生成绩主要由上课出勤(10%)、小组讨论(40%)、期末考试成绩(50%)构成,尽可能充分反映课程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对于选题新颖、作业完成较好的小组,安排青年教师课堂外主动跟踪指导,充分利用联合教学团队的优势,提高成果质量,并推荐参加各类竞赛。

(三)经典阅读:培养专业素养

信息化时代,大量碎片化知识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认知,完整阅读经典原著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与专题性热点问题内容的平衡,尤其要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经典原著,要求学生既要兼顾多学科的交叉知识,更要准确把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1.夯实基础

经典原著是学科发展的基石。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城市设计尽管在实践层面如火如荼,却一直被其他自然科学视为没有理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更需要引导学生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去寻求设计理念的延续。对城市设计经典理论的关注、罗列和整合恰恰能够帮助学生以厚实的学术积淀去看待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小城镇城市设计内涵的不断扩充。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进度可选择《城市意象》《拼贴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街道的美学》等经典原著要求学生阅读研讨,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

2.拓展延伸

在围绕核心知识点阅读经典原著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巩固认知。一方面提前布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并围绕公共素养来思考城市设计与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与公共参与等问题,归纳东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第二课堂读书会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对原著的感知,如柯布西耶和芦原义信在设计层面美学观念上的冲突,鼓励学生对设计的形式美与人情味做出比照和评价,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实践教学:增进系统认知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城市设计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如东京大学致力于与各地相关社区协同推进实际规划项目的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干预的能力,并从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2017级培养方案》将原有“18+2”周模式改为“16+2+2”周模式,即16周授课、2周考试、2周个性化培养,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学习中的设计能力的训练。基于公共管理专业背景,实施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实践“四位一体”育人方案,创造条件加大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比例。

1.“走出去”调研交流

城市设计本身就是公共政策的实践,是涉及多方利益的动态活动。面对复杂的利益群体,城市设计者要坚守价值判断。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参与实际项目,主动协调权衡各方利益,做出公正的抉择。福建师大组织学生走访调研福州市城市规划馆、长乐东湖数字小镇、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管理局、福州永泰嵩口古镇等地,配合某一阶段课题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重点关注城镇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丰富的社会和专业知识。

2.“引进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福建师范大学跨学院选课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精神,鼓励学生选修学校地理学院相关的核心课程,将人文地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深度融合,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学科敏感度和社会适应性。同时,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学院作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和省公务员继续教育基地这一资源,积极探索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城市设计实际岗位基本职责、具体业务、操作流程的体验机会,为将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牢基础。

(五)项目驱动:助推成果转化

从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框架出发,围绕存量时代城市设计、城乡融合发展、公共素养培育等主题,在“主题确立—阶段反思—成果展示—最终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教学+项目”模式,以竞赛促教学,以作品促教学。首先在确定项目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由专业教学团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调研课题申报书”等,最终完成申报书的撰写。然后,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将任务分解为若干层面,如文献综述的整理、访谈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定和框架的建构,形成完善的研究方案。最后,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阶段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交流修改意见,依托各类竞赛平台和学术交流会议,评估项目成果。总之,项目任务驱动的整合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融知识、技能于一体,围绕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学校教学改革取得多项突破,2016-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本科组五项一等奖,六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学生科研成果《利益博弈视角下老旧小区改造困境与协调思路——基于福州市五区的实证调研》获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四、结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城乡发展与空间治理的效能,是城市设计教育领域需要全面破解的重大问题。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应聚焦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构建翻转课堂、小组研讨、经典阅读、实践教学及竞赛驱动等五个环节的FGCPP课程教学模式,以新的思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城市设计人才,满足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
戴冬晖, 柳飏. 英美城市设计教育解读及其启示[J]. 规划师, 2017(12): 144-149.
[2]
张蔚文, 邹永华. 美国高校城市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5): 21.
[3]
陈闻喆, 等.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城市设计专业教育及启示[J]. 中国建筑教育, 2017(2): 56-63.
[4]
叶宇, 庄宇. 国际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浅析——基于多所知名高校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比较[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32): 110-115.
[5]
陈欣. 核心素养培育与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J]. 教育评论, 2018(7): 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