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建筑教育  2022, Vol. 31Issue (3): 128-1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17 RIS(文献管理工具)
0

引用本文 

丁勇, 李文婧, 高亚锋. 在线教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变革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31(3): 128-1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17.
DING Yong, LI Wenjing, GAO Yafeng. Thoughts on the improvement and reform to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2022, 31(3): 128-1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17.

基金项目

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quyjg19302)

作者简介

丁勇(1975—),男,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研究,(E-mail)dingyongqq@163.com

文章历史


修回日期:2020-09-07
在线教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变革的思考
丁勇 , 李文婧 , 高亚锋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
摘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还应对学生汲取知识能力的提升加以思考。结合在线教学模式, 针对受众学生的状态进行了调研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的革新思考与探索。调研反映出在线模式下, 学生自我思维意识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明显, 而学生自我思维意识的提升, 正是在学习过程中得以逐步实现的。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问题分析中, 结合调研反映出的各阶段受众体特性的不同, 提出了应根据不同阶段按阶施教的在线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    自我思维意识提升    教学方法革新    
Thoughts on the improvement and reform to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DING Yong, LI Wenjing, GAO Yaf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ttention should not only be pai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but also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gain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online teaching mode, the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and analyzes the state of the audience students, and on this basis, carries out thinking 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survey about learning state, it is reflected that under the online mode, 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is also achieved gradually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ence students in the survey at each stage, the idea that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2020年伊始,一场公共卫生事件触发,时值寒假,全国大中小学已进入休假模式,但此次事件持续时间较长,超出了预期。2020年2月开始,全国教育系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在线授课学习模式。重庆大学按照课表安排,于2020年2月17日开始正常教学活动,全员开启在线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把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教师身上,包括线上教学的模式统计、教学督查、课件制作等,各种教学模式的辅导讲座扑面而来,在缺乏针对学生环节的更多可行性措施的情况下,只能从教师教学环节入手,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实情况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受众主体是学生,这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思维的成年人群体,这也是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教育之处。为此,基于受众对象的意识和思维模式特点,笔者开展了调查分析,结合当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高等教育教学的革新。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包括博士、硕士、本(专)科。当前,高等教育更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根据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1]。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即表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受众不断壮大。据资料[4]显示,高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不及格率最高达30%,专业课不及格率达10%。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质量?笔者认为,对成年人而言,自我思维意识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它包括对自身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提升自我观念、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控制等主要内容[5]。人的自我意识提升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不断关注自我成长等几个方面[6]

二、高等教育受众主体的实际情况分析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在线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状态调研。根据本科教学和研究生不同阶段教学模式的差异和各自的需求,为了确保问卷的可比性,采用同一套问卷,分别针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群体进行了调研。调研以学生作为第一人称,分别对其认为影响在线授课和学习质量的因素、对在线教学的评价、在线教学中自我能力的发挥等进行了信息收集。三类被调查群体人数分别为89、39、15人,基本涵盖了所授课程的受众对象,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一)教学质量的认知分析

在针对在线授课质量影响因素的调研中,三类群体调查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在线授课质量影响因素(可多选)调研

从由表 1各项分布比例可知,在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授课形式、课件质量和讲解内容等。加强教师环节的质量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普遍意义。与此同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群体中选择“学习自主性”选项比例较高。可见,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从学生内心对于学习自主性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已经感觉到,在类似无人监管模式下,自主性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反观博士研究生群体,其各项分布比例较为均衡,但学习自主性反而最低,这是因为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大部分的学习均是主动学习,因此,其对学习自主性已不再敏感。

针对学习质量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2 学习质量自我评价

表 2可知,与表 1类似,本科生和硕士生对于学习质量的自我评价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大约25%~30%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其中本科生的比例稍高;而博士生则反映出高度的一致性,不存在不满意的情况,有超过25%的博士生认为效果完美。这一结果也与线下学习质量是否提升的调查结果(表 3)相一致。

表 3 如果是线下教学学习质量是否会提升调查

综合表 1表 3的结果可知,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下,以授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养成了“听”的习惯,因此,在缺乏监督、基本自主的学习状态下,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效果不佳,这其中,自主性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65%~75%的学生认为,强迫式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本科生更为明显,而已经处于自主学习阶段的博士生反而觉得在线形式会更好,这一比例超过25%。

(二)对在线教学的主观评判

在针对当前在线教学习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调查结果(如表 4所示)与前面的分析有一致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反映出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超过或接近70%的学生缺乏自主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而博士生则认为无法面对面沟通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有20%~30%的学生表示不适应在线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前所未有,在中国传统的体制内教学均没有采用这种模式,造成了包括环境、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改变。

表 4 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

在对在线学习的好处的评价上,每个选项都呈现出递减或递增趋势,如表 5所示。这反映出处于不同阶段学习的学生,其自身的思维和意识在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和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例如:对于“互动”和“资料查阅”问题,反映出在学习过程中,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根本区别;而对于“回放”问题,则反映出不同阶段由于自主性原因,其对既有资源的依赖逐步减少,更多地愿意探索未知资源。在“促进查阅资料”的调查中,本科生的选择比例接近50%,并且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见,受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表 5 在线学习的好处

在对于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同样的递进趋势被反映出来,如表 6所示。在针对专业课程的受众调查中,当前不分阶段、普遍采用的授课方式是否真正适用?当学生认为讲课没有“意义”时,所谓的学习会是一个什么状态?表 6反映出对于在线教学,随着学习阶段的不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关注对象、期盼模式是有所区别的,各自需求确定了教学的关注点,而教学也应该更加关注不同阶段、不同受众对象的自我需求。

表 6 当前学习可以采用“自学+交流”形式的认知
(三)在线教学中自我能力的发挥

在对是否查阅除老师指定的课件、课本、资料之外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学习的调查中,本科生和硕士生再一次反映出同样的规律,而博士生的情况也与前面类似,反映出明显的不同,如表 7所示。仍然有超过50%的硕士生不习惯查阅资料,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思维,缺乏自主学习;超过70%的博士生已经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明显,因此,更适宜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表 7 学习模式的调研

就学习方法的调查如表 8所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对比很明显,在明显具有引导性的“理解记忆”一项中,大家都达到了80%以上的选择比例,但是在后续学习方法的选择中,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选择明显偏少,由此可见,何为“理解”,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创新”,博士生表现明显,但对于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受众主体而言,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 8 学习方法的调研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思维的提升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摄入源于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则基于自我思维意识的更新与提升。

上述调查分析反映出,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思维意识对问题认知、效果判断、自我评价方面作用明显,由于处于特殊时期,在必须采用这种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一方面反映出自我思维意识对学习主动性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为成年人理性思维的一面,也就是自我思维意识不强导致学习效果较差的问题。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修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将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7]。而这期间,要真正培养出创新能力突出、高素质优秀人才,面对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以及上述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从业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与方法革新不彻底

以当前各个高校都在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其目的是更新教学体系,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但是大多数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导致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科技发展新动向,导致学习兴趣淡薄,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固守陈规,保守冒进并存

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创新方法的实践力度不够,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停留在教案阶段,不敢实践、不善实践,导致创新能力培养浮于表面,未能与国家的要求实现真正的并轨发展;另一方面,不乏“拔苗助长”的现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单方面采用“高阶”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形式创新,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管理方式以行政考核为目标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一线教学经验不足或长时间不从事一线教学的管理者,对教学质量的把握单纯停留在指标上,忽略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需求和目标,忽视了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一方面可以透过当前特殊时期、在特殊的实际环境中所反映出的实际情况,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思考。何为教育?笔者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提升人,尤其是高等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和有意识地挖掘、提升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面对的受众主体,既有同质性也有差异性,所谓因材施教,这里更多的是体现在根据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式“按阶施教”,一味地和拔高的,都是负面的和不可取的。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学生除了授与学的关系,更应该建立真正的教学互助模式,这是一个需要经历根本改革与革新的过程,这一次公共事件迫使大家必须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或许是一个真正思考改革需求与效果的机会。这种模式的建立与革新,绝不是文件和指标能够解决的,教育的根本是人,高等教育应该可以理解为把人培养成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过程,那么,对于人的自我思维意识的提升应该是重点。促进受众体——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应该是教学模式革新的出发点。那么,针对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也应该进行具有革新意义的重新定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我国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340/mtbd/201902/t20190227_371425.html. 2019-02-26.
[2]
李松涛. 高等教育大众化瓦解精英化就业[EB/OL] http://zqb.cyol.com/html/2014-04/28/nw.D110000zgqnb_20140428_4-T02.htm. 2014-04-28.
[3]
青鲁班. 高职扩招100万, 看院校领导怎么表态?[EB/OL]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9-03/05/content_17938626.htm. 2019-03-05.
[4]
廖慧萍, 王艳琼. 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 63-64.
[5]
车文博.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 浙江: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
熊淑萍. 让幸福来敲门: 高校心理健康辅导与矫治[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
[7]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Z]. 2015-10-24.
表 1 在线授课质量影响因素(可多选)调研
表 2 学习质量自我评价
表 3 如果是线下教学学习质量是否会提升调查
表 4 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
表 5 在线学习的好处
表 6 当前学习可以采用“自学+交流”形式的认知
表 7 学习模式的调研
表 8 学习方法的调研
在线教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变革的思考
丁勇 , 李文婧 , 高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