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6):211-221.DOI: 10.11835/j.issn.1008-5831.gg.2019.06.001
摘要: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已成为群众参与反腐的一种重要途径,伴随网络反腐而形成的涉腐网络舆情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是,涉腐网络舆情的生发极易触发衍生效应,具有不确定性。有效治理涉腐网络舆情,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各地方政府推行的涉腐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为创新舆情监测方式,提升涉腐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置工作效率,实现涉腐网络舆情主动回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涉腐网络舆情网格化治理机制是包含网格化监测技术平台和网格化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引导处置等在内的一整套机制;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推广应用需进一步转变舆情治理理念、优化信息技术平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
2011, 17(4):92-97.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举措,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开创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局面,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所面临的新任务。文章以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对教育培训理念、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分析研究,探求不断提高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基本对策。
2009, 15(6):1-7.
摘要: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29个长江沿岸中心城市联结而形成的经济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发展轴。贯彻落实十七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的精神,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能级的政府协调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靠政府间的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互动多赢,在现行体制下是沿江各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合作能否获得新的进展,关键在于各方能否克服合作发展面临的体制约束及进行制度创新,取决于各方能否采取正确的可持续共谋发展战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2006, 12(2):1-8.
摘要:川渝合作就是通过政府间合作,依靠一致性的行政力量、政府的政策资源和法规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这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川渝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川渝经济一体化,首先是成渝经济一体化,建设、确立成渝城市经济圈,形成西南大都市连绵带;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直接取决于川渝能否建构起良性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
2005, 11(3):42-45.
摘要: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大阪、神户一带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最惨重的一次.除了7级大地震本身的超强破坏性以外,日本政府在这次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严重失误则是造成震灾恶性后果的人为原因.日本政府在阪神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危机管理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等充分说明科学的危机防范意识、权变的危机管理机制、通常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协调的危机管理体制是创新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关键要素.
2005, 11(2):49-51.
摘要: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对制度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2004, 10(1):117-122.
摘要: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好人才工作。为此,笔者分析了重庆人才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优化重庆人才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及引进机制等措施,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努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渝效力,使重庆成为西部人才乐园。
2003, 9(3):7-9.
摘要: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解放思想,用新的超常规发展思路。本文从重庆面临的机遇、投资环境、技术跨越、体制创新、培育优势产业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阐述重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2003, 9(5):134-137.
摘要:社会的进步来自创新。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通过观念更新为实现创新教育奠定坚固基石;其次还需要更新高等教育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通过制度创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机制;再次还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方法;此外,创造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
2002, 8(6):41-43.
摘要: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很多私营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制度创新是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由之路,只有进行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创新,私营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