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的内在意蕴、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2023, 29(5):125-135.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3.08.001

      关键词: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要 (317)HTML (556)PDF 1.72 M (509)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了解,互相吸收各文明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明的现代性基因让其走出去,把外国优秀文明迎进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应深刻认识各美其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美人之美: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美美与共: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之内在意蕴。极力彰显新时代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题中之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之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新时代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明交融;发展共性文化,促进文化相通;践行‘一带一路’,构建文明之路;开展人文合作促进多元交流;坚持政府主导,拓宽传播渠道并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之实践进路。在相互平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深化与他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使中外文明以交流实现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明迎进来,推进世界各国文明深度交流交融,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为中外文明交流构筑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 走自己的路:建党百年中国道路自信的生成逻辑及提升路径

      2021, 27(3):27-4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02.003

      关键词:建党10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
      摘要 (750)HTML (1522)PDF 1.68 M (1277)收藏

      摘要:自信是一种信念及精神,中国道路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发展能力及前途的信任,其形成与中国百年发展辉煌成就息息相关。中国道路自信源自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历经千难万险,先后成功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在百年磨砺中增强了中国道路自信。这种自信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无数梦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软实力。树立中国道路自信的理论前提,关键在于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彰显。只有将其置于不同参照系中进行多维度比较,才能使其优越性得以全面彰显,并愈加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前行。显然,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通过梳理、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发展历程,将中国道路置于自身与他者之历史与现实中,进行共时态与历时态之比较,以唯物史观回望并厘清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自信生成逻辑,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既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又能激发全体中华儿女愈加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