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7(4):160-17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03.005
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新工科必须把目标定位为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以新发展理念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标尺,坚持育人为根本、问题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疏通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难点堵点;以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实践路径,强化学科交叉、改进教学方法、融入国际理念,着力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新工科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来建设新工科,才能提升新工科站位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真正让新工科新起来强起来。
2021, 27(6):239-249.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1.07.005
摘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法治中国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我国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重大命题。新发展阶段引领法治中国建设,着眼于法治建设地位更突出、目标更具体和举措更系统的宏观层面;新发展理念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则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引领法治中国建设,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两个维度进行具体展开;在这二者基础上,新发展格局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聚焦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引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在此引领下加强法治中国建设,都必须依靠党的全面领导。因此,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16, 22(3):115-121.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6.03.015
摘要:学术研究是解决科学问题和社会难题、促进科学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术研究活动的规模与其所对应的社会事业规模、发展阶段等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在揭示该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WOSTM收录的智库主题的学术研究文献数量的趋势变化分析,将全球现代智库事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形成初期、低速调整期、高速成长期,并通过词频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现代国际智库事业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揭示,最后对中国现代智库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现代智库事业目前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正在沿着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加速前进。
2013, 19(1):1-6.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1.001
摘要:文章利用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基尼系数、卫生经费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和城镇人口比等8个指标,选取32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0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人口综合素质指数,并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总体和地区进行混合面板数据回归,发现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且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素质差异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相差悬殊,表明西部地区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向资本拉动型阶段转变,中部和东北地区由资本拉动型阶段向人口素质推动型阶段转变,东部地区属于人口素质推动经济不断优化阶段。最后,还针对区域发展差异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和建议。
1999, 5(2).
摘要:论述邓小平的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挖掘出其中对我国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观点,揭示邓小平的“发展阶段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