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2):108-12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2.02.004
摘要:教育评价结果是评价活动和实践改进的桥梁,只有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才能形成教育质量闭环的提升过程,凸显评价的发展价值。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结果要么不被重视,要么呈现为竞争性、等级性等不利于评价持久发展的现实样态,尚未充分发挥以评估结果落实强硬度长牙齿、推进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目标。当前学界在谈及评价时通常会涉及评价结果相关问题,但缺少专门研究。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不足为开展评价结果研究提供了空间。2020年10月,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在对当前流行的结果评价的负面影响认识基础上进行反思,改革阻碍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五唯倾向,促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进而以评价赋能育人。该文件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评价问题的重视,也突显了解决评价中所出现问题的紧迫性。基于此,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结果使用为价值追求,从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反馈方式及相关主体的秉持态度、解读路径和运用取向等方面全方位谛视高等教育评价结果。发现当前教育结果评价普遍存在五轻五重现象,即呈现形式上重量化轻质性、反馈方式上重告知轻协商、对结果的态度重接受轻质疑、对结果的解读重实体轻关系、对结果的运用重功利轻价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能追溯造成问题的根源,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遵循理念—制度—操作的思维逻辑,深入系统地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其既有教育评价理念的偏差,也有评价制度的不科学,还有评价结果运用的复杂性。完善结果评价运用,落实《方案》的评价理念,实现破五唯的价值追求,是研究的归属和落脚点。鉴于评价落地的关键在于人,而人的任何行动都离不开制度的支持,所以,选取人—制度的分析框架,提出详实可行的意见,为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机制提供参考,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到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包括提高行政人员的评价能力、增强实施人员的专业性、调动落实人员的积极性;健全评价过程的监督机制、优化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建立评价改进的追踪机制等建议。
2020, 26(2):216-228.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07.003
摘要:通过对7所中国重点财经类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办学资源的客观分析,认为其学科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学科实力校际差异显著、学科发展失衡现象明显。建议我国重点财经类大学不应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而要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小而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针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重点财经类大学应当:(1)树立自信,找准定位;(2)制定规划,严抓落实;(3)面向行业,育人为本;(4)引、培并举,人才强校;(5)保持定力,坚守特色;(6)放眼全球,争创一流。
2018, 24(2):87-96.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2.008
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ESI学科领域研究现状,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CNKI核心期刊发表的ESI学科主题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存在若干问题:论文成果数量逐年增长但仍不多,论文来源期刊和机构分布不尽合理,作者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学科排名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主题多为应用对策类,基础研究类成果极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2014, 20(1):97-10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1.014
摘要:2005-2012年期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已经连续发布了5次“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在这7年中,中国高校在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笔者针对这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发现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未来高校国际化科研竞争力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2006, 12(4):122-126.
摘要:在高校事业发展中,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和核心。因此,在将特色学科的建设积极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时,学校应从战略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和基准法研究”,分析学校内外部环境、具有的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以促进学科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地不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04, 10(2):134-137.
摘要:学科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学科方向的选择与确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文环境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加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4, 10(6):201-203.
摘要:主要就交通工程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现状分析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阐述了交通工程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03, 9(6):175-176.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对正在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的工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国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工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2002, 8(6):199-201.
摘要:探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西南能矿资源开发利用及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在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重要性;总结本学科在九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果;阐述211工程建设在带动本学科向综合性发展、推动本学科的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和本学科的基地建设、加强本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提高本学科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