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5):102-108.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3
摘要: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针对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与本科课程同质化、部分内容与本科课程重复、与课程相关的前沿理论或技术介绍较为零散、授课模式单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不够、课程思政缺少系统设计等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专业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为例,具体分析了课程内容设置与授课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目标;基于教育与研究双重属性,提出了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原则,按照课前自学内容、课堂教师主讲内容、补充内容三部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明确了课堂授课重点与难点内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与目标,并建议了每部分内容的授课学时;为锻炼与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学生主讲+集中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课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内外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及以“学术情怀与科研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方法,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或方法;最终,构建了“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价值追求”“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同类工科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参考。
2021, 30(6):67-7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6.010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家亟需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动态的掌握能力。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课程特点。针对现有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及考核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出勤情况、雨课堂随堂测试、课程成绩等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团队基于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意见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培养方案与考评制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021, 30(5):185-19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5.025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工科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重视专业培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忽视育人工作的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课程为例,在分析课程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及方法,介绍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情况,并确定了课程思政目标及实施方案。
2020, 29(1):126-13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1.017
摘要: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够强的问题,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认为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有潜移默化型与直接作用型两类,并以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课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为例,探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特别介绍了新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 26(1):89-9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19
摘要: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讲都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文章以讲授土层的应力历史为例,对土力学面向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教师在授课时可围绕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理解知识点。在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进一步就该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层面深入思考,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研究概况,以及与知识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前沿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点,又能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启蒙,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6, 25(5):79-8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5.018
摘要: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对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双语教学的实施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2016, 25(4):86-8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21
摘要:在总结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以课程案例式教学法为着眼点,提出了课程教改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