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5):173-18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2
摘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力学课程为例对两个年级600余名本科生进行了两次教学试验,设计专门的教案,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课后学生开放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第二次实验比第一次更成功;在专业课程中融合学习一定的思政内容较为必要,同时注意融合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思政方面有更多的收获,需要在教师身上下功夫;虽然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是良好课程思政效果的充分条件,但是教学效果与课程思政效果呈正相关;案例的设计需更加契合思政元素的内涵。从课程、教师、学生、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3, 32(6):1-1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1
摘要:为探究工程科技创新人自主培养路径,本文基于学科评估及泰晤士排名结果,选取了类型不同但各具特色的四所工科院校,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支撑体系三个维度对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各异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需要建立分类培养机制,据此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特色+分类培养”的培养理念。同时,进一步总结了创新人才类型金字塔,构建了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程度矩阵图,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五条建议。
2021, 30(3):108-11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3.015
摘要: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合理评价。
2020, 29(3):17-2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3.003
摘要: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和挑战,MIT实施了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MIT4.0)——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卓越联盟高校开展了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提出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EEII)。其中,新工程教育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项目中心课程、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项目灵活性、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强调系的领导作用以及引领未来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融合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重构中国工程教育的治理体系、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范式、实施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等。基于工程教育八要素视角,对新工程教育转型和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进行比较可知,MIT通过转型成为新的工程教育,是连续性的动作;我国高校需要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实现工程教育转型的成功,完成变轨超车。
2018, 27(4):7-1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4.00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MOOC热潮的兴起,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有成熟技术的支持,还要注意各个要素的合理分配与整合。此外,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教师的相应能力,教学评价方面也要切实有效。
2017, 26(1):139-14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31
摘要:为适应高校探究式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增强课堂吸引力,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高校工科课程的教学需求,阐述了适宜开展翻转课堂的课程特征。在土力学课堂中进行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教学。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制作导学微视频,将信息传递过程前移至课前完成,教师设计导学问题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对B组学生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导学问题作为思考题课后自行完成。通过调查问卷和课堂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均高于传统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
2014, 23(1):153-15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1.039
摘要: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者和引领人。发达国家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为中国高校成立类似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文章从目标与定位、组织机构与成员、主要任务等方面调研了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情况,分析了国内高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若干建议。
2009, 18(2):23-26.
摘要:边坡的产生由来已久。自然边坡和人为边坡因其不稳定产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对不稳定边坡的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文章回顾了边坡监测和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及其进展,从哲学的角度反思了这些治理方法和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这些思考提出了以环境为本、以人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边坡监测和治理原则及相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