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9(3):77-8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3.010
摘要:合肥工业大学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了专业课学时,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纳入土木大类招生培养试点。以此为背景,文章探讨了土木大类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深入分析该专业特点,准确定位该专业在土木大类中的角色,明确绿色能源为专业特色,能源工程师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熟悉土建行业全产业链组织过程,又精通行业技术和管理。
2018, 27(5):31-3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5.006
摘要:文章围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专业建设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紧密结合实际,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依托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为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 25(4):10-1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4.003
摘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文章讨论了土木工程国际化专业建设各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全英文授课团队建设、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的措施。
2016, 25(2):32-3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2.008
摘要:以高校为主体,并偏重于理论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对此,高校应当主动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应科学制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具体实践措施,如企业参与制定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及加强校企双方人员的交流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行之有效,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益尝试。
2016, 25(6):37-4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08
摘要:近年来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对道路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道路工程专业建设的历史发展,以及对国内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指出了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的差异,分析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更新等,对道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思路。
2016, 25(1):61-6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1.013
摘要: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当代社会急需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实现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内涵,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从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2015, 24(3):18-2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3.004
摘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文章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学耦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即“五阶段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施工员—技术员—建造师的职业岗位能力的阶梯式提升,形成工学耦合互动的“三轴贯通、五双结合”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2015, 24(1):19-2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1.005
摘要:文章将“应用创新”理念引入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并结合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从专业教育理念、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创新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探讨“应用创新”理念的专业建设,为构建民族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2015, 24(2):68-7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7
摘要:随着智能建筑市场的壮大,对智能建筑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文章针对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力求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智能建筑应用与管理人才。
2014, 23(6):16-1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6.005
摘要:黑龙江大学启动了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了确保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到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和河海大学四所知名高校进行了调研。基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情况,针对09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结合调研考察获得的兄弟院校的经验,文章对黑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对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