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2(1):172-18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1
摘要:在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要求的背景下,按照农林院校园林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标准,课程体系的更新必须要着眼更高的要求。溯源国内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发展特点,以建设一流课程的要求为依据,梳理出以林学类专业为特色且融合建筑学类专业的特征要求。在此基础上,遵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教师团队、教学资源以及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和学情,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到总体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最优理想解,进一步确立以园林工程和园林花卉学为联动双核心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拟整体达到新农科特色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教学要求,培养新时代引领行业实践和研究创新的园林人才,满足为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提供园林建设研究人才的需求导向,实现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新时代高品质的园林高级人才。同时也为其他院校构建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参考。
2019, 28(6):35-4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9.06.006
摘要:以大学本科教育中低年级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与学双向质量提升为目的,分析研究近年来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本科低年级专业教育的发展变化及产生的相关问题,针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及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以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通过对深层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经验,探索大类招生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低年级理论课深层学习教学改革思路。
2015, 24(4):13-1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4.004
摘要:设计基础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园林设计方法和技能的重要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园林三维空间的理解和应用普遍存在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图面表现与平面构图。文章对风景园林专业一年级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以模型为媒介, 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理解和建构能力的教学创新方法,分析了空间模型在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中介入的必要性,探讨模型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不同阶段的全面介入及其对教学所起的促进作用。
2014, 23(3):39-41.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0
摘要:在分析独立学院园林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文章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探索竞赛教学模式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立实施流程及知识反馈体系,以发挥该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特色型人才培养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2, 21(5):46-50.
摘要:为更好地满足当前行业发展需要,文章围绕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探索构建一套能全面评价风景园林专业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只注重评教师教学工作,新的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评价体系评价不够全面的不足,从单纯的教学评价拓展到全面的专业办学评价,从而更加高效地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
2009, 18(5):24-27.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形式,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要增强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挖掘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的独特的办学模式。
2007, 16(5):84-86.
摘要:通过分析园林学科的特点和全国高校开设园林专业的现状,提出了各高校办园林专业应采用错位竞争的策略,形成各自的特色与优势.以苏州科技学院园林专业设计类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优化设计系列课程、注重学科交融和发挥相关优势学科、发挥苏州地域优势、加强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联系这4方面来探讨如何形成自身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