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3):123-12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3.015
摘要: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现状,从重视程度、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以风荷载实验教学为例,讨论了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该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2023, 32(1):49-5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7
摘要:新时代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从核心课程改革入手,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在动态控制理论主导下提出工程面向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作用的主导性、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全程参与的系统性5个环节循环递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运行模式。从全方位教学资源建设着眼,基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需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平台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资源,营造工程项目管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环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基于工程建设过程主线,面向工程实际,围绕完整案例构建CDIO理念下层次递阶、系统关联的核心专业课程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以岗位能力为牵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架构以核心课程改革为驱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职业规划引导、专业建设支撑、校企合作对接,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彰显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2022, 31(3):155-163.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3.021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的最终环节,是为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而进行的综合训练,是对本科四年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性的检验与应用,体现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而忽视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全面发展。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现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以期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2021, 30(1):62-6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9
摘要:新时代工程硕士培养需要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实践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当前普通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现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找出工程能力培养薄弱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工程能力构成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工程教育全过程工程教育思想;开设工程导学课程培养工程系统思维;加强产学研联合工程实践基地建设;设置本硕联动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改善工程实践教育质量,从而提出面向行业发展和工程岗位能力需求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途径,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2021, 30(1):137-14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9
摘要: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从属、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集中,学生实践训练和参与工程实践时间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增值为目标,构建贯穿4个学年8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和实践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等途径保障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研究成果可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2018, 27(2):33-3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2.008
摘要:实践教学是提升工程硕士应用实践能力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2018, 27(5):86-90.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5.015
摘要:针对当前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课程的工程背景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对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设想,旨在使钢结构课程教学更加立体化和实用化,提高钢结构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8, 27(2):106-109.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2.026
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湖南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一个目标、两个有利、四个层次与五个平台的改革思路,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着力培养大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
2018, 27(5):121-126.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8.05.022
摘要: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应重实践,系统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建设有利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的改变、加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建设、运用多途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是教学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企业、社会的参与,明确学校和校外主体的实践定位,也是教学软环境构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017, 26(3):51-54.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7.03.012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现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学过程枯燥,与工程实践联系差,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在调整教学内容、强调结构概念、增加结构设计软件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