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2024, 30(3):144-16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4.006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魂脉
      摘要 (156)HTML (376)PDF 1.89 M (469)收藏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 新征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分析

      2022, 28(6):96-11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2.10.004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学术期刊话语权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影响因子同行评议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摘要 (203)HTML (457)PDF 1.84 M (584)收藏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是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家形象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权问题逐渐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和研究都存在一些偏向,需要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有其自身独特性,一是主体上的意识形态导向,二是传播上的渠道与文种特点,三是影响上的评价与对话特征,四是引导上的问题与方案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将具有主要以国内内循环为主、国际外循环为辅的双循环话语权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话语权现状,在传播方面是单刊传播力较弱而以数据库为主要模式,在引导力方面是国内引导力较强而国际引导力较弱,在影响力方面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国内高影响因子社科学术期刊而国际影响因子较低。要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在传播力方面,一是不断优化数据库主渠道传播,二是做好做强融媒体社会面传播,三是探索深化集群化共同体传播;在引导力方面,一是通过议题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二是通过规范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范式,三是通过话语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融合;在影响力方面,从质性角度看是评价、阅读首选项及口碑,从量性角度看是数据化的影响因子系列指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建设,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学术成果解决中国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内循环话语权的基础上,形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学术外循环话语权。

    • 新时代青年英雄观的内涵因子分析:一项基于新征程语境的实证研究

      2022, 28(3):97-11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22.04.008

      关键词:新时代英雄文化|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英雄|青年英雄观|英雄叙事
      摘要 (488)HTML (1136)PDF 1.77 M (1342)收藏

      摘要:新时代以来,英雄价值被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英雄文化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英雄的研究与描述仍然存在边界内涵不够清晰的现象,英雄研究的学术体系在历史纵向、结构横向、交叉融合各层面均有不足,话语体系在实证研究、基础研究、量性研究各方面均有欠缺。进一步明确英雄内涵,进行英雄因子量性研究,深入辨析英雄观念的内涵因子,可为进一步编制英雄量表提供基础性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性访谈,从四个方面进行英雄量性实证研究,在四个方面均有新的发现。第一,英雄类型认知与因子分析。发现抗疫英雄、民族英雄、革命英雄、平凡英雄、战斗英雄居前五位,英雄类型认知具有现实性、民族性、革命性、人民性的突出特点。第二,英雄品质认知与因子分析。开放式联想的结果显示,勇敢、奉献、爱国、开朗、乐观居于前列,在继承革命英雄主义英雄观恒定品质的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的新的品质特征。第三,英雄叙事认知与因子分析。通过不同类型具体案例的英雄叙事研究发现,英雄正能量不断积累,负能量不断消减和转化,但也要注意到对部分问题保持中立不做评价的观望者占比不低,加强英雄主义教育、强化教育效果仍然任重而道远。第四,英雄的传播认知与因子分析。英雄文化传播途径和影响渠道发生了较大变化,传媒影响崛起,自主观念增强,学校影响降低。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四点结论:第一,英雄类型与时俱进,平凡英雄成为主流;第二,英雄品质不忘初心,勇敢奉献成为主题;第三,英雄叙事突显是非,中国故事感动中国;第四,英雄传播自主认知,社会合力强化效果。提出关于英雄研究的四点建议:第一,强化英雄历史研究,彰显英雄正气力量;第二,强化英雄本体研究,构建英雄因子体系;第三,强化英雄叙事研究,讲好英雄动人故事;第四,强化英雄传播研究,赓续红色英雄传统。

    • 回归论文本位和学者本位的期刊论文评价模型创新——模糊综合评判法在SCI和CSSCI期刊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2018, 24(6):93-10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8.06.009

      关键词:SCI期刊CSSCI期刊期刊论文评价社会科学评价模糊综合评判以刊评文论文评测
      摘要 (1022)HTML (774)PDF 1.60 M (880)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SCI作为自然科学期刊的一种量化评价方法进入中国,随后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出现了CSSCI。随着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单纯量化评价方法的不足日益突显,引文索引开发者也出现了数据开发还是期刊评价的纠结。因此,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量性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是弥补SCI与CSSCI作为评价工具之不足的有效途径。选取论文下载量、SCI分区、影响因子、学术影响力等四个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实现SCI期刊论文的可量化评价。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论文评价中,近年来先后出现了以文评人和以文评刊的探索,在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实现对CSSCI期刊论文的科学评价,从而避免走入以刊评文的误区,使期刊论文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执行性,进而回归学术研究的论文本位与学者本位。

    • “后金庸”武侠小说创新的发生学逻辑理路

      2013, 19(6):155-16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6.025

      关键词:“后金庸”;武侠小说;发生学;逻辑分期;温瑞安;黄易;凤歌;大陆新武侠
      摘要 (2055)HTML (833)PDF 5.23 M (1313)收藏

      摘要:从发生学的逻辑理路来观察“后金庸”武侠小说创新的内在机理,可以看到以温瑞安为代表的“抵抗突变式创新”、以黄易为代表的“另辟蹊径式继承”和大陆新武侠以凤歌为代表的“渐变改良式革命”。上述三种逻辑理路共同构成了在金庸小说之外创立经典的努力。虽然“后金庸”的创新成果不足,但从这一发生学逻辑理路出发,却可以对“后金庸”及整体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形成新的理解。

    • 论90年代后金庸新武侠小说文体实验

      2005, 11(4):71-75.

      关键词:后金庸,武侠小说,文体实验,温瑞安,黄易
      摘要 (1251)HTML (0)PDF 640.52 K (19)收藏

      摘要:90年代的武侠小说,在武侠电子媒介和武侠文化研究的推激下,由香港的温瑞安和黄易等表现出了不同于60至80年代的新的特色.在文体意识方面,由传媒的变化和网络的发展形成了武侠文体的后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武侠小说的文体扩张与文体渗透.武侠小说在90年代的成就,总体来说虽有不足,但新一代武侠作家(包括武侠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者)已经具备了某种思想探索与文体实验的先锋性,这将是雅俗整合中新的文体格局形成的契机.20世纪初武侠小说文体发展中出现过的颠覆、沉寂、创新的过程,又将在新的世纪重现.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