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2024, 30(3):144-16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4.006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魂脉
      摘要 (156)HTML (376)PDF 1.89 M (469)收藏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 大数据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2022, 28(5):276-286.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y.2020.08.006

      关键词:大数据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安全
      摘要 (523)HTML (1102)PDF 1.64 M (792)收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网络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空间复杂性、引领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客体积极性、引领方式方法缺乏实效性、引领资源整合力有限,不能完全形成引领合力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研究认为,大数据方式契合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数据精准捕捉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二是大数据及时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兴趣点,三是大数据链接整合网络意识形态资源点,四是大数据融入新时代大众网络生活圈。因此,应用大数据思维及其方法可以在以下四方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一是提升引领主体的引领能力,通过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学习大数据技术、善于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引领主体能力;二是激发客体参与引领的动力,通过优化意识形态引领决策机制、提升意识形态引领的动力机制、优化意识形态引领的协同机制来激发客体动力;三是汇聚全面思想引领合力,通过精准捕捉网络燃爆点、精准识别网民兴趣点、精准把握网民诉求点、主动融入网民生活圈等汇聚引领合力;四是增进思想引领过程效力,通过树立共享共治的大数据整合资源理念、开发合作共赢的大数据共享共用平台、实施大数据网格化资源管理整合机制等增强引领效力。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以此有效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进路

      2021, 27(2):200-213.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0.12.00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党百年伟大复兴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摘要 (2561)HTML (2239)PDF 1.60 M (3404)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百年来意识形态演进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形势、意识形态规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梳理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历程,主要包括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等四个意识形态重要发展演进阶段。基本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捍卫党对意识形态绝对领导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保障、坚守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原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演进理路、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根基、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性相协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指引、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源泉等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经验。实现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由革命话语向社会主义建设话语再到全面深化改革话语的时代自我更新与发展创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丰富意识形态价值、纠正意识形态偏向、引领意识形态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意识形态最强合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理论进路的逻辑旨归。

    • 新时代政治美学的三重意蕴

      2021, 27(6):227-238.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07.002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美学政治美学意识形态制度
      摘要 (353)HTML (1635)PDF 1.60 M (792)收藏

      摘要:政治美学是政治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以美学的视角展开对政治理论及其实践的学理性关照。政治和美学在源头处即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实施的治国理政方略在多个方面均呈现出了鲜明的审美意蕴。具体分三个层面:从观念层次看,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审美意蕴的意识形态意符;从制度层面看,新时代的制度体系建设呈现出了和谐、节奏和透明简约之美;从人物层次看,新时代的政治权威展现了超凡的领袖魅力,迫切需要进行系统论证和阐释。

    • 美国智库参与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2020, 26(2):96-107.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10.002

      关键词:美国智库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治理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摘要 (889)HTML (735)PDF 1.51 M (1147)收藏

      摘要: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透、搭建思想共识平台,以及借由旋转门机制,积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等,在意识形态治理中扮演着愈益积极的角色。尽管制度属性有本质差别,但美国智库深度嵌入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举措,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专业化为趋势,政府主导建设特色智库方阵;以职业化为标准,营建智库人才成长和流动机制;以多样化为布局,多管齐下扩展智库的影响力;以专题化为突破,集中攻坚意识形态治理瓶颈。

    •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人民性研究

      2019, 25(4):165-175.DOI: 10.11835/j.issn.1008-5831.gg.2018.12.005

      关键词:习近平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党性人民性人民主体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互联网
      摘要 (952)HTML (1483)PDF 1.58 M (1080)收藏

      摘要: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承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人民取向为统领,以人民力量为保障,以人民立场为旨归,体现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价值根基,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实践动力,人民立场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目标归宿。

    • 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

      2017, 23(4):131-137.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4.01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摘要 (1107)HTML (857)PDF 1.11 M (1220)收藏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高校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责无旁贷。大数据时代要求领导干部养成新的工作素养,具备新的实践方式,掌握新的研究范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然而,在新的时空境遇下,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意识形态甄别能力不强、意识形态导向能力不足、意识形态把控能力不够等。对此,文章认为应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科学研究等途径,着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甄别能力、意识形态导向能力、意识形态把控能力,使其具备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

    • 对“朦胧诗论争”中艾青立场的重新审视

      2015, 21(1):164-170.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2

      关键词:艾青;朦胧诗论争;诗学理念;政治意识
      摘要 (1235)HTML (798)PDF 1.61 M (1151)收藏

      摘要:艾青在“朦胧诗论争”前后立场的改变,呈现出丰富的意味:有政治意识的影响,有随个人身份地位提升而来的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自觉维护,有对诗坛话语权的争夺,有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对艺术价值的坚持,也有人事方面的误会。通过对艾青立场的审视,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背景“归来”的两代人在新时期所发生的摩擦,在生动的细节之中去读懂历史,进而思索如何走出民族的“世纪难题”。

    • 意识形态文论实践性研究的语境辨析

      2009, 15(2):104-108.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论;实践性研究;语境;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转型”。
      摘要 (2370)HTML (0)PDF 937.16 K (1469)收藏

      摘要:意识形态文论的实践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本体论领域之一。这种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在三种语境中获得其文本阐释的、历史演变的和现实实践的条件根据与意义规定。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意识形态文论建构与文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形态转型策略等主要构成了关于当下意识形态文论实践性研究的语境规定与背景支援。

    • 论“金钱万能论”的本质

      2003, 9(4):61-63.

      关键词:金钱,万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摘要 (1679)HTML (0)PDF 397.94 K (36)收藏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金钱万能论的本质,说明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它被资产阶级运用来为其阶级服务,分析这一观点在我国社会得以生存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提出破此谬论的基本条件。

    上一页12
    共2页17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