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6):121-137.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4.08.001
摘要:政治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防范政治风险、维护政治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的发展也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以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类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就衍生机理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政治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其本身的“双面性”“客观性”、其衍生的“多源性”“潜在性”、其防范的“长期性”“可行性”。此外,政治风险的衍生既有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动摇、失去理想信念等的“内源性政治风险”;也有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大国竞争泛意识形态化等的“外源性政治风险”。根据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政治风险的主要表现形态可以归纳为“政治建设方向偏移的风险”和“政治建设效果欠佳的风险“两个方面,以及”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政治信仰迷失”“政治制度弱化”以及“政治根基被动摇”“政治能力有欠缺”“政治生态被污染”六种表现形式。对政治风险的防范首先要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逻辑起点;从“准确感知”“科学预测”“协同防范”三方面建立应对系统;以“强化系统治理”“完善法治体系”保障“严明政治纪律”,涵养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以“筑牢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发扬斗争精神”来“夯实政治教育”,保障思想信念坚定不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与现代性不断推进的有机统一,而现代化必然是伴随着风险与挑战的,而且离实现现代化目标越近,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越多。在伴随风险与挑战的现代化道路中,应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研究与防范,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全。
2023, 29(5):125-135.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3.08.00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了解,互相吸收各文明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明的现代性基因让其走出去,把外国优秀文明迎进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应深刻认识各美其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美人之美: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美美与共: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之内在意蕴。极力彰显新时代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题中之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之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新时代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明交融;发展共性文化,促进文化相通;践行‘一带一路’,构建文明之路;开展人文合作促进多元交流;坚持政府主导,拓宽传播渠道并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之实践进路。在相互平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深化与他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使中外文明以交流实现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明迎进来,推进世界各国文明深度交流交融,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为中外文明交流构筑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