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社主页
编辑部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过刊浏览
1996年第1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高强砼柱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李立仁 李明
1996, 18(2):1-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1
[摘要]
(
681
)
[HTML]
(
0
)
[PDF 359.10 K]
(
651
)
摘要:
本文通过16根高强砼桩的试验,研究了高强砼框架柱的抗剪性能,讨论了剪跨比,轴压比等因素对破坏形态,开裂剪力及抗剪强度的影响。对现行规范的抗剪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强砼框架柱抗剪强度研究的空白,可作为编制高强砼设计规范的参考。
导出
收藏
2
连续梁负弯矩钢筋分批切断时延伸长度试验研究
邹昭文 傅剑平
1996, 18(2):10-1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2
[摘要]
(
608
)
[HTML]
(
0
)
[PDF 515.15 K]
(
851
)
摘要:
通过对6个足尺约束梁正负弯矩过渡段和两个悬臂段的静力试验,研究了负弯矩钢筋分批切断时延伸段的受力性能。在对延伸段上钢筋应变分布进行细致测定的基础上,结合对斜裂缝发展状况及规律的考察,分析了不同剪跨比下钢筋延伸段的受力特点,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发现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延伸长度在剪跨比大时取值不足,剪跨比小时又裕量较大,为分批切断钢筋时延伸长度的合理取值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导出
收藏
3
抗震结构总输入能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肖明葵 刘波
1996, 18(2):20-3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3
[摘要]
(
650
)
[HTML]
(
0
)
[PDF 500.21 K]
(
909
)
摘要:
采用时程分析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单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多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剪切型、弯曲型以及剪弯型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量反应及其受各类因素影响的规律,得出了上述结构的总输入能量谱曲线、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及弹塑性能量分析简化分析方法的建议,为寻求基于能量准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完善结构抗震双得破坏准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导出
收藏
4
钢筋混凝土柱在等幅对称位移循环加载下的低周疲劳性能
刘柏权 徐云中
1996, 18(2):34-4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4
[摘要]
(
581
)
[HTML]
(
0
)
[PDF 496.57 K]
(
736
)
摘要:
在地震作用下,延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控制部位的破坏可以看作是屈服后大小不等的正反向位移幅值所引起的累积损伤的综合后果。
导出
收藏
5
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节点传力机构分析
傅剑平 游渊
1996, 18(2):43-5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5
[摘要]
(
830
)
[HTML]
(
0
)
[PDF 559.34 K]
(
1188
)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在节点试验研究中的体会,全面分析了框架节点中的传力特征,明确指出除斜压杆机构和桁架机构外还存在约束机构的这一事实。并讨论了这三种机构对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箍筋、竖向钢筋的受力和对节点失效或破坏特征的影响。
导出
收藏
6
箍筋约束高强砼短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支运芳 牛绍仁
1996, 18(2):53-6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6
[摘要]
(
690
)
[HTML]
(
0
)
[PDF 372.80 K]
(
826
)
摘要:
通过8根轴压、6根小偏压箍筋约束高强砼短柱的试验,研究了箍筋约束作用对单轴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及相关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箍筋形式、配箍率等参数对柱延性的作用,并对小偏压柱强度和变形性能进行了探索。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束高强砼的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表达式。
导出
收藏
7
偏压木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
周仕祯
1996, 18(2):61-76.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7
[摘要]
(
723
)
[HTML]
(
0
)
[PDF 683.50 K]
(
898
)
摘要:
按强度确定偏压木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中考虑了构件的二阶弯矩和截面抗弯的弹塑性工作。文中提出了偏压构件折断时,跨中央最大破坏挠度的近似理论计算方法;并导出了矩形截面偏压木构件的破坏挠度计算公式。所有的理论计算结果均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导出
收藏
8
结构弹塑性振动阻尼识别中的滞回恢复力处理
黄宗明 肖明葵
1996, 18(2):77-8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8
[摘要]
(
599
)
[HTML]
(
0
)
[PDF 424.79 K]
(
902
)
摘要:
根据三对共6个小型单层钢框架的动力-静力对比试验数据,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阻尼识别,讨论了识别过程中如何处理结构的实际非弹性滞回恢复力以及恢复力对阻尼识别结果的影响问题。
导出
收藏
9
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节点的受力特征分类
傅剑平 游渊
1996, 18(2):85-9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09
[摘要]
(
590
)
[HTML]
(
0
)
[PDF 411.58 K]
(
12
)
摘要:
在分析归纳近年来国内外抗震框架节点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在梁端或柱端纵筋屈服后可能发生剪切失效或破坏的节点的受力特征分为斜拉型、斜压型和斜拉-斜压复合型三类,并给出了这三类受力特征的节点在相对作用剪力和相对配箍率坐标中出现的区域,还对其受力性能随相对作用剪力或(和)相对配箍率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导出
收藏
10
非对称位移循环下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性能
刘伯权 黄宗明
1996, 18(2):92-9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10
[摘要]
(
604
)
[HTML]
(
0
)
[PDF 427.72 K]
(
3
)
摘要:
为了利用屈服后位移幅值与低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建立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更为合理的破坏准则,在完成了对称位移循环下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的第一个试验系列后,着重介绍六根非对称位移循环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累积损伤发育特点及其低周疲劳寿命随位移幅值和正负位移幅值比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低周疲劳寿命与不同位移水平下正负位移幅值比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导出
收藏
11
结构地震总输入能量的分配
刘波 肖明葵
1996, 18(2):100-10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11
[摘要]
(
868
)
[HTML]
(
0
)
[PDF 416.37 K]
(
9
)
摘要: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讨论了地震作用下结构总输入能量在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之间的分配规律及各种因素对分配规律的影响。所得结果对抗震设计的能量法以及抗震破坏准则研究中能量的分析和计算提供一定的依据,理论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导出
收藏
12
两线型恢复力模型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
黄宗明 罗志坚
1996, 18(2):110-1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12
[摘要]
(
594
)
[HTML]
(
0
)
[PDF 264.12 K]
(
11
)
摘要:
根据小型单层钢框架的动力试验数据,分别以结构最大位移反应MD,位移平方和反应SSD和总耗能EI作为等效目标,对两线型简化恢复力模型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导出
收藏
13
叠合梁用于超重型钢梁的研究
田明 饶晓峰
1996, 18(2):115-12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13
[摘要]
(
586
)
[HTML]
(
0
)
[PDF 262.59 K]
(
9
)
摘要:
提出用叠合式钢梁来代替超重型钢梁以改善腹板受力条件,同时克服了超大型梁、制做,运输和安装的困难,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整体分析和连接计算的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结果作出了分析。
导出
收藏
14
工程结构设计可靠度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戴国欣 刘存中
1996, 18(2):122-12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1996.02.014
[摘要]
(
486
)
[HTML]
(
0
)
[PDF 282.19 K]
(
20
)
摘要:
国内的工程结构设计,目前均已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其要点之一是使工程结构在其设计基准期内具有预期的设计可靠度(或称目标可靠指标),本文试图客观地评述与此可靠度有关的问题供讨论。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