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27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
    刘彦随 邓旭升 甘红
    2005, 27(3):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1
    [摘要](899) [HTML](0) [PDF 398.06 K](0)
    摘要: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诸如用地总量急剧增长、城市公共用地比重上升、城市容积率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等趋向,以及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力量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趋向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
    杨宇振
    2005, 27(3):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2
    [摘要](865) [HTML](0) [PDF 484.68 K](1188)
    摘要:
    区域视野的“综合研究”是历史学、地理学、人居环境科学等近年来共同的研究热点。罗列、统全以及缺乏论证的主观推测是当前该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从研究方法更新和学科融贯上探讨了其发展可能前景,指出“优先加强和地理学的联系”是人居环境科学区域综合研究的关键,也是强化“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纽带的可能途径。
    3  论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的城镇协调发展
    赵万民 赵炜
    2005, 27(3):5-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3
    [摘要](489) [HTML](0) [PDF 534.64 K](1280)
    摘要: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4  传统社区城市化的社会学因素——对磁器口传统社区的探讨
    戴彦
    2005, 27(3):9-1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4
    [摘要](706) [HTML](0) [PDF 384.91 K](1228)
    摘要:
    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渴望实现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城市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大改变了中国城镇的面貌,但对于其中众多的传统历史区域,究竟该采取怎样的城市化的方式,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笔者试以重庆磁器口社区为例,就这一问题从社会学方面作一些探讨,希望能抛转引玉,为这一难题的早日解决找到一个突破口。
    5  建筑的雕塑性造型美感研究
    邓小山 吴黎葵
    2005, 27(3):10-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5
    [摘要](583) [HTML](0) [PDF 557.91 K](1350)
    摘要: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建筑的雕塑性是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得到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其造型的雕塑美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阐述:重复与渐变的雕塑性语言、对比与省略精炼的概括手法、解体与再建的雕塑性艺术构成、光感与动感的审美情感追求。
    6  浅谈PMV方程的适用范围
    许景峰
    2005, 27(3):13-18.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6
    [摘要](1833) [HTML](0) [PDF 531.23 K](2682)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热舒适度的重视,利用ISO7730标准中PMV-PPD指标来进行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评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许多研究室内热环境的文章也是把PMV-PPD指标作为参考和依据,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但是对于PMV-PPD指标的适用范围却很少有人关注和了解,从而出现了对PMV指标的误用和滥用,并推导出某些不准确的结论。通过对PMV方程推导过程的分析,解释了在高温条件下PMV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进一步说明PMV方程的适用范围,从而保证在进行热舒适度研究过程中可以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与结论。
    7  关于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思考
    刘晨阳 傅鸿源 李莉萍
    2005, 27(3):1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7
    [摘要](633) [HTML](0) [PDF 492.70 K](900)
    摘要: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8  对传统建筑空间中模糊空间的初探
    陆海鹏 周铁军
    2005, 27(3):19-2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8
    [摘要](633) [HTML](0) [PDF 380.88 K](1230)
    摘要:
    通过分析传统建筑中的模糊空间,探求了模糊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模式和相应的处理手法,希望有助于吸取传统建筑文化营养,启发设计思路,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
    9  基于现实生活的大学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苏勇 戴秋思
    2005, 27(3):23-2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09
    [摘要](449) [HTML](0) [PDF 816.70 K](1127)
    摘要:
    根据目前大学城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表现——功能分区过于明确化、空间结构趋于树形化、公共空间缺乏有效关注、城市空间缺少足够密度,从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分析了其成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对未来的大学城规划设计方法做出了展望。
    10  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的策略与方法
    卢峰
    2005, 27(3):23-2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0
    [摘要](534) [HTML](0) [PDF 256.01 K](840)
    摘要:
    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析当前山地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特点出发,针对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总体城市设计和街道空间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更新原则、策略和方法。
    11  山地空间景观层次分析
    陈纲 戴志中 黄海静
    2005, 27(3):26-2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1
    [摘要](637) [HTML](0) [PDF 350.54 K](1157)
    摘要:
    城市景观应满足人们对所处地域环境的整体认知和在社群中的定位要求。在分析山地空间特色和景观层次基础上,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对山地空间景观层次的多元化、场所性和环境意识进行了探讨,建议性地提出山地城市景观调控的设计要点。
    12  中国老年交通特征、问题与对策研究
    毛海虓 任福田
    2005, 27(3):3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2
    [摘要](1004) [HTML](0) [PDF 475.05 K](0)
    摘要: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市交通系统提出了新要求。在总结老年人出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交通系统在可达性、公共交通可靠性和舒适性、步行环境、信息来源以及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公共交通的发展、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步行环境的改善、老年人安全意识的教育及驾驶员培训和审验制度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3  基于ObjectARX的空间网格结构CAD系统的研究
    何丽梅 阎春平 刘飞 朱波 熊红菊
    2005, 27(3):34-3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3
    [摘要](700) [HTML](0) [PDF 374.76 K](0)
    摘要:
    提出了基于ObjectARX的空间网格结构CAD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技术,以AutoCAD作为图形处理平台,对基于MFC的用户界面设计、图形数据库、参数化驱动等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ObjectARX的空间网格结构CAD系统。
    14  同构堆积,山地地形,景观重叠——对山地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方法的探讨
    郑曦 魏皓严
    2005, 27(3):3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4
    [摘要](690) [HTML](0) [PDF 797.47 K](0)
    摘要:
    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贵州“千户苗寨”的景观分析与重庆沙坪坝滨江地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验,着力探寻以同构堆积方式利用山地地形创造景观重叠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山地城市的特色性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5  基于泛函理论分析输气管道不稳定流动
    李长俊 柏毅 赵金洲
    2005, 27(3):38-4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5
    [摘要](695) [HTML](0) [PDF 454.27 K](2)
    摘要:
    在天然气输送管网中,枝状管网是的一种常见的形式。针对天然气枝状管道系统的组成特征,采用系统分析的观点,将管道系统划分成一系列基本组成单元,建立单元中不稳定流动方程,并根据单元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相关的连接条件、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从而提出了整个系统的联立模型。然后基于泛函分析理论和算子级数法求解联立模型,得到了问题的广义解。该方法具有解析解和数值解的特点,当所划分的基本单元较大时,可以得到直观的近似解析解;当所划分的基本单元较小时,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数值解。由于管道单元和时间步长的取值可长可短,这就提高了求解的灵活性。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应用于四川某气田管网的实际模拟。通过分析和应用表明,其模型和算法具有计算方便,精度高,省时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16  “梁强于柱”、“等强梁柱”单层单跨框架试验研究
    徐诗童 黄音 陈明政 王正霖
    2005, 27(3):4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6
    [摘要](739) [HTML](0) [PDF 422.69 K](1)
    摘要:
    通过对两榀分属“梁强于柱”、“等强梁柱”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内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对“柱强于梁”、“梁强于柱”、“等强梁柱”这三类框架的相关特点做了初步对比。通过对比,证实这三类框架是客观存在的,且每类框架的内力重分布特点各有不同,并提出这三类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弹性弯矩图以及不同类型框架之间内力重分布特性的差异。
    17  重庆英利大厦表面风荷载研究
    张亮亮 潘颖 周剑波 余洋 吴云芳
    2005, 27(3):44-48.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7
    [摘要](654) [HTML](0) [PDF 420.90 K](4)
    摘要:
    针对高耸建筑物风荷载分布特征的复杂性,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环境风洞中,对缩尺比为1:300的英利大厦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本文提出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该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建筑物的风振系数和体型系数,给出了建筑物表面最大和最小(吸力)风荷载值,为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以确保该建筑物在100年重现期风速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8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应用的思考
    朱正伟 刘东燕 彭文轩
    2005, 27(3):46-5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8
    [摘要](477) [HTML](0) [PDF 433.66 K](0)
    摘要:
    自体外预应力技术产生并应用于桥梁加固以来,现已逐渐成为对既有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加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它的优缺点后,着重阐述了这种方法在应用中的发展和思考.
    19  水平加强层对超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影响
    黄怡 王元清 陈宏 温四清
    2005, 27(3):49-56.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19
    [摘要](1071) [HTML](0) [PDF 707.74 K](6)
    摘要:
    超高层钢结构体系设计中,为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通常沿高度方向设置一道或多道水平加强层,而水平加强层的设置对其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了设置水平加强层后超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地震响应。通过32层结构模型的6种不同设置加强层的方案比较,研究了加强层的数量对结构的侧向刚度、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以及内筒和外框架水平层剪力分配的影响。以68层的武汉国际证券大厦为例进行验证。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方法分析了常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对水平加强层的运用有借鉴价值。
    20  饱和软土地基弹塑性固结沉降研究
    刘占芳 杨全虎 姜乃斌
    2005, 27(3):51-5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0
    [摘要](382) [HTML](0) [PDF 347.78 K](2)
    摘要:
    软粘土孔隙比大、渗透率低、压缩性和含水量高,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变形沉降受到包括应力历史、应力路径、固结压力、软土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基于混合物理论的两相多孔介质理论描述饱和软土的弹塑性固结沉降过程。该理论具有理论推理严密和数学论证严谨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固结过程中的水土耦合作用。
    21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时域分析
    王元清 谭成冬 张勇
    2005, 27(3):56-6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1
    [摘要](396) [HTML](0) [PDF 334.96 K](0)
    摘要: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自重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问题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但是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较为显著,在设计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工具,模拟结构的风速时程曲线,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块对这种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讨论其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给出了结构风振系数的建议值,且针对风荷载提出了这种结构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2  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钟树生 勾清媛 张翼
    2005, 27(3):57-6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2
    [摘要](695) [HTML](0) [PDF 596.05 K](976)
    摘要:
    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三个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在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斜柱转换节点的受力特点、传力方式及破坏方式等结构性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ANSYS在该类钢筋混凝土异形节点非线性分析中的可靠性。
    23  不设初沉池时沉砂池的选型分析
    许劲 孙俊贻 周幸儒 罗留念
    2005, 27(3):61-6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3
    [摘要](756) [HTML](0) [PDF 348.39 K](1144)
    摘要:
    针对目前不设初沉池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特点和对沉砂池的要求,建议选用平流沉砂池或涡流沉砂池,提出沉砂池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对细小粒径砂粒的去除效率,并从沉淀理论出发,着重分析了两类沉砂池的除砂原理、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以及除排砂设备选型等,以期对沉砂池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24  大跨度桥梁结构风荷载模拟研究
    胡雪莲 李正良 晏致涛
    2005, 27(3):63-6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4
    [摘要](751) [HTML](0) [PDF 355.14 K](1444)
    摘要: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风速时程曲线在桥梁结构风振分析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基于自然风特性,通过考虑结构节点间的风速时程相关性,采用AR模型模拟节点随机脉动风速时程。利用AIC准则确定模型阶数。对模拟所得的大跨度桥梁节点风速时程统计分析表明:AR模型可有效地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的节点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精度、速度和计算稳定性均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25  一种全分布式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
    卿晓霞 龙腾锐
    2005, 27(3):65-6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5
    [摘要](477) [HTML](0) [PDF 288.67 K](861)
    摘要:
    在介绍现场总线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LonWorks技术的全分布式城市污水处理网络监控系统,并分析了该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
    26  土石坝体内土工格栅加筋机理的研究
    温淑莲 王克忠
    2005, 27(3):68-7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6
    [摘要](638) [HTML](0) [PDF 318.85 K](1101)
    摘要:
    采用大型三轴仪对粒组成分不同的两种砾料进行了固结排水试验研究,并引入了等效围压的概念,对砾石土加筋效果、加筋机理、试验围压、土料性质等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能明显提高砾石土的强度和破坏应变,对土的破坏有延滞作用,砾石土的加筋效果与围压、砾石颗粒风化程度等有关。
    27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王渝昆 谢强 张永兴
    2005, 27(3):72-7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7
    [摘要](570) [HTML](0) [PDF 333.17 K](1088)
    摘要:
    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总汇水面积331700m^2,如果在填埋过程中雨污混合,必将增大渗滤液处理量,因此,雨污分流是垃圾填埋场作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首先对雨水收集措施和雨水排放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以“抽”为主,以“排”为辅的方针,进而根据长生桥卫生填埋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雨污分流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实施,雨污分流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渗滤液处理负荷,证明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8  一种衡量供水系统能耗合理性的新指标
    王圃 陆柯 李江涛 李肖
    2005, 27(3):76-7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8
    [摘要](549) [HTML](0) [PDF 289.96 K](876)
    摘要:
    在努力降低供水系统能耗的同时,提出一个能有效衡量能耗合理性的指标是很重要的。我国现有的单位耗电量指标及综合单位耗电量指标在考核供水系统整体能耗合理性方面缺乏横向可比性。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供水系统输水所需最小能量的基础上提出功效性指标,并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证明该指标具有对不同供水系统整体能耗情况进行对比的功能。
    29  A/ASBR中PHB转化与反硝化吸磷的关系研究
    丁彩娟 吉芳英 高小平 张良金 张斌
    2005, 27(3):80-8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29
    [摘要](734) [HTML](0) [PDF 402.75 K](1246)
    摘要:
    通过COD浓度对A/ASBR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OD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系统的正常运行,当COD=220~300mg/l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发现了缺氧段残存的外碳源有机物和厌氧储存的胞内碳源PHB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PHB为碳源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PHB的消耗与反硝化除磷脱氮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且2mgNO3^--N的转化可以促进1mg PO4^3--P的吸收。
    30  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评估
    朱艳 刘方 蒲清平
    2005, 27(3):80-8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0
    [摘要](451) [HTML](0) [PDF 277.11 K](1492)
    摘要:
    根据大空间建筑特点建立了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介绍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模糊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某一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评价。
    31  热流计的发展、国际领先技术与改进方向研究
    廖亚非 张青文 何容盛
    2005, 27(3):84-8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1
    [摘要](666) [HTML](0) [PDF 357.09 K](1445)
    摘要:
    热流计是热能转移过程的量化检测仪器,国外已经大量应用在发电、炼钢、化工产品的分解与合成、建筑采暖、空调等热力过程的能耗检测与热能设施的安全保护检测,而我国还处于推广初期。研究自有知识产权的热流计是基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节能的迫切需要,创新研究要高于现有技术必须对国内、外现有的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扬其优势、改进其不足。广泛检索、消化国内、外专利成果与实用技术的基础上对热流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对已有的热流计进行了分类、归纳热流计原理和制作方法,综合比较、分析提炼出性价比和通用性最高的绕线热阻式热流计测头及核心技术热电堆,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下一步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使研究获授予中国发明专利权。
    32  冬季工况室内风冷热泵性能研究
    王勇 刘红 陈金华 张惠玲 杨愉
    2005, 27(3):85-88.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2
    [摘要](562) [HTML](0) [PDF 355.21 K](0)
    摘要:
    对在冬季状况下风冷热泵机组置于室内运行的各种条件作了详尽的分析,得到了相对应的热泵机组的运行性能,找到了室内风冷热泵在冬季稳定运行的通风条件。同时,利用实际工程的运行效果对实验结论作了验证。
    33  基于业绩的国际项目经理能力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廖奇云 任宏 陈安明
    2005, 27(3):88-9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3
    [摘要](617) [HTML](0) [PDF 281.62 K](0)
    摘要:
    项目经理能力评价具有多因素、模糊与综合特性,以重庆国际项目经理职业资格标准为项目经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经理业绩为评价依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项目经理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阐述了国际项目经理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并以实例阐述项目经理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运用。
    34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扩散性研究
    叶建雄 李晓筝 廖佳庆 杨长辉 王冲
    2005, 27(3):89-9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4
    [摘要](703) [HTML](0) [PDF 368.32 K](7)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单掺矿物掺合料(磨细粉煤灰、矿渣、硅灰)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且改善效果硅灰最佳,磨细粉煤灰其次,矿渣最差。从机理上分析,矿物掺合料的火山灰效应改善了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薄弱界面,降低孔隙率,使孔细化,同时生成更多低碱度的C-S-H凝胶增加混凝土的Cl^-固化能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35  国有建筑企业职工持股激励机制分析
    张建军 郑华
    2005, 27(3):9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5
    [摘要](656) [HTML](0) [PDF 346.06 K](1)
    摘要:
    企业员工持股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是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的需要。通过在国有建筑企业内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使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员工以产权为纽带与其他所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切度和管理的参与度,为国有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内部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
    36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零件图特征识别
    张建勋 洪沙
    2005, 27(3):93-9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6
    [摘要](616) [HTML](0) [PDF 434.10 K](0)
    摘要:
    研究用多层BP神经网络识别二维零件图的形状特征信息。利用遗传算法加快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提出零件图扩展属性矩阵的概念及求法,对AutoCADR 2000进行二次开发,完善了我们开发的二维回转类零件图特征识别和提取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37  城中村改造的几点思路
    乐建明 颜哲
    2005, 27(3):95-9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7
    [摘要](559) [HTML](0) [PDF 445.14 K](1)
    摘要:
    分析了城中村发生发展的历史成因,指出造成城中村这种现状是制度与村民和政府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征地过程中政府对农民补偿方式的简单处理、对农民的智力支持和教育培训投入不够,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源。针对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及改造的难点,提出了改造的思路与对策。
    38  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USB驱动分析
    林宝如 张帆 陈怡
    2005, 27(3):98-10013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8
    [摘要](809) [HTML](0) [PDF 354.77 K](7)
    摘要:
    近年来,基于VxWorks的USB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对VxWorks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嵌入式USB系统、USB主机协议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开发基于VxWorks的USB驱动程序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39  建设工程合同效力研究
    宋宗宇
    2005, 27(3):100-10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39
    [摘要](504) [HTML](0) [PDF 416.28 K](809)
    摘要:
    合同成立是事实判断,有效是法律判断,而生效既是事实判断也是法律判断。工程分包与工程总包、承揽分包、联合承包有密切联系,但与工程转包有本质不同。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原因表现形式多样,在处理无效建设工程合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除要求当事人以恢复原状、折价补偿、赔偿损失、收缴财产等方式承担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40  房地产开发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
    周焯华
    2005, 27(3):101-10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0
    [摘要](777) [HTML](0) [PDF 365.19 K](1376)
    摘要:
    房地产开发是高风险,其开发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如净现值法或折现现金流法常常低估了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应用实物期权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不确定性下的投资机会价值,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41  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角色的法律分析
    罗世荣 黄璐 张晓华
    2005, 27(3):105-10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1
    [摘要](628) [HTML](0) [PDF 448.38 K](895)
    摘要:
    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是开发商经济利益、被拆迁人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城市建设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本文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入手,分析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活动中的不同利益,立足于政府的适度干预手段,实现政府对开发商拆迁行为的规制,以及对被拆迁人弱势利益的保障,以寻求调和三者矛盾的途径。
    42  基于业绩的国际项目经理能力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
    廖奇云 陈安明
    2005, 27(3):106-11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2
    [摘要](696) [HTML](0) [PDF 300.37 K](991)
    摘要:
    项目经理能力评价具有多因素、模糊与综合特性,文中以重庆国际项目经理职业资格标准为项目经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经理业绩为评价依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项目经理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实例阐述了项目经理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运用。
    43  效率与公平:城市房屋拆迁的价值选择
    谢甫成 牛建平
    2005, 27(3):110-11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3
    [摘要](515) [HTML](0) [PDF 608.44 K](764)
    摘要:
    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是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效率与公正的平衡。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是否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人们对此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文中将对此展开必要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涉及房屋拆迁中如何维护效率与公平的对策。
    44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及其特征分析
    郭汉丁 刘应宗
    2005, 27(3):111-11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4
    [摘要](506) [HTML](0) [PDF 504.64 K](0)
    摘要:
    主体结构是建设工程承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价值实现的核心;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实质是各建设主体从事主体结构建设的质量行为、中间产出或最终产出达不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发性、潜在性、连锁性、严重性、责任多元性、处理困难性和高代价性八个方面的特征。
    45  集群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研究
    刘红平 唐敏
    2005, 27(3):116-11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5
    [摘要](534) [HTML](0) [PDF 376.82 K](3)
    摘要:
    集群经济下的中小企业集群是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中间体制组织,这类组织运作灵活,效率较高,但面对高度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也存在新技术开发困难等问题。文中针对集群经济的特点及缺陷,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集群经济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及综合竞争能力的对策,给出了面向集群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对集群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46  基于JAVA的GPS位置服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洪沙 李川 胡勇 王勇
    2005, 27(3):116-12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6
    [摘要](499) [HTML](0) [PDF 388.99 K](0)
    摘要:
    介绍了利用JAVA技术构建一种GPS移动定位服务系统的方法。GPS接收终端接收GPS卫星发送的定位数据,由基于J2ME的移动计算系统采用差分GPS算法进行解析,并通过无线GPRS网络向定位服务器提交位置查询,基于J2EE体系的定位服务器经过计算和数据查询。将结果返回给移动系统,由移动系统进行位置图形显示或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从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高精度移动定位服务系统。
    47  论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完善
    黄锡生 宋海鸥
    2005, 27(3):120-12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7
    [摘要](546) [HTML](0) [PDF 484.25 K](2)
    摘要:
    企业的环境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环境责任立法的不足,提出完善该项立法需从明确企业环境责任、健全资源利用法律制度以及注意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建设入手,最终促使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做到清洁生产。
    48  知识表示应用模型研究
    朱晓红 胡勇 曾龙 徐宗俊
    2005, 27(3):121-12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8
    [摘要](375) [HTML](0) [PDF 256.07 K](2)
    摘要:
    作为当今社会的关键性资源,知识管理成为研究和应用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知识表示的数学理论基础,定义了一种知识表示模型,以库所、变迁和弧等组成的有色多元组集合表示知识库系统,单个知识对象由元组表示,运用替代变迁对知识进行层次化和结构化的系统表示,以城市给水管网设备系统为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
    49  城市规划体系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志敏
    2005, 27(3):124-12713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49
    [摘要](421) [HTML](0) [PDF 442.28 K](0)
    摘要: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综合体系中战略性规划、实施性规划和规划管理三个基本层面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城市政府利用这种作用机制实现在房地产领域对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均衡发展的一些调控。
    50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土地使用权问题探析
    曾文革 杨宇静 谢甫成
    2005, 27(3):125-12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50
    [摘要](617) [HTML](0) [PDF 545.37 K](12)
    摘要:
    随着“私人财产不受侵犯”宪法保护程度的增强以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面临严峻考验。本文分析和研究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正当性、土地使用权变更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土地使用权补偿的合理性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连锁问题的有效对策,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制度参考。
    51  改进塑性铰法在钢框架高级分析中的应用
    李文岭 郝际平 王连坤 陈红英 石晶 张俊峰
    2005, 27(3):128-133.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51
    [摘要](525) [HTML](0) [PDF 474.37 K](0)
    摘要:
    改进塑性铰法是一种简化的高级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考虑结构及构件的二阶效应、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等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还可以考虑连接的半刚性性能。改进塑性铰法已可用于平面钢框架的高级分析和设计,对空间钢框架的高级分析尚有待发展。详细介绍了实用的改进塑性铰法对各种非线性因素的处理办法,及平面框架分析向空间框架分析扩展的实用方法.并讨论了当前改进塑性铰法高级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
    52  全站仪坐标差分法在高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陈子进 吴斌 梅连友
    2005, 27(3):130-13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5.03.052
    [摘要](617) [HTML](0) [PDF 340.61 K](1)
    摘要:
    常见的高边坡监测方法是在高边坡附近设立固定的观测基点对高边坡进行变形监测,但在市区内,由于通视条件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观测基点离高边坡比较近,容易受到高边坡变形的影响,从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了避免高边坡变形对固定观测基点的影响,提高观测精度,本文提出了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差分的观测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误差分析以及其在高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