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3):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1 CSTR:
摘要:目前,重庆三峡库区共建有污水处理厂18座,日产污泥132.95t/d。污泥处理主要采用浓缩+机械脱水的工艺,然后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运行过程中,由于脱水污泥含水率较高(80%左右),且未经稳定化处理,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在有垃圾填埋场的情况下,通过机械脱水、石灰稳定化等处理后进行填埋,不具备卫生填埋条件的实行堆肥后资源化利用。
2007, 29(3):4-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2 CSTR:
摘要:对沿海地区2010年、2020年两个时段的经济增长、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提出了基准增长和高增长两种情景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高增长情景下的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为1056.9×10^4hm^2,2020年为1153.4×10^4hm^2。1996~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年均增量为17.45×10^4hm^2,为了确保建设用地的最大规模不突破,需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力度,使建设用地挖潜比率2010年达到3.7%、2020年达到9.3%。最后,从保障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安全的高度,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土地优化利用的具体策略。
2007, 29(3):8-1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3 CSTR:
摘要:为深入研究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与节能设计措施,选择重庆市区大型商场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调研了主要的商场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商场建筑基本模型;针对商场建筑外墙部分,从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方面制定出采用双层玻璃窗、增加外墙保温层及空气间层等四种不同的节能构造设计方案,并分别与现状外墙的能耗状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热工性与经济性指标,得出商场建筑外墙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2007, 29(3):1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4 CSTR:
摘要:以“如何有效评定大型会展中心综合安全性能”为研究目标。在解析建筑安全分级评价的难点、指标体系和技术构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以建筑学、安全科学为基础,充分借鉴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现代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试图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学科综合化特征的评价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具体运用贯穿了“质——量”结合思想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针对“重庆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进行了基于设计理论研究的安全分级评价实践。目的是为增进设计实践与安全意识的结合,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控制,以及促进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在实践中,它还是促成建筑环境安全价值实现的有效工具。
2007, 29(3):17-2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5 CSTR:
摘要:介绍了数码建筑的定义,论述了数码建筑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从三维绘图手段发展到可以辅助于方案构思、推敲的智能化设计,产生了新的设计媒介如VR技术、网络运用等。20世纪末,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手段、和新工具,使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及建筑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了新的空间概念,解放了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建构了新的数字化类型,并能进行参数化智能设计。最后,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数码建筑的发展前景。
2007, 29(3):22-26.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6 CSTR:
摘要: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2007, 29(3):27-3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7 CSTR:
摘要:提出了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双重尺度的设计方法,即形式的拓扑和深层结构的转换。双重尺度的设计方法是以地域建筑原型为基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取原则,既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又是方案地域性表达反复推敲矫正的尺度。形式的拓扑即场地、形体、平面符号等方面的拓扑,深层结构的转换即美学观念、历史文脉、行为模式等方面的转换。最后选择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工程实例——福建省龙岩火车站,进一步论证。
2007, 29(3):32-3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8 CSTR:
摘要:在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作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定量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桥东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中粗放利用类型占主体,分别达到41.25%和43.09%,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而在工业用地中适度利用类型达到61.7%,因此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2007, 29(3):36-4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09 CSTR: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在校学生规模日益扩大,使得宿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著。根据这一现象,对京津地区几所新建高校学生宿舍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一些宿舍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日渐恶劣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对目前宿舍内使用空间设计进行了总结与研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整体与局部的空间尺度,力求为以后宿舍建筑的建设提供参考。
2007, 29(3):4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0 CSTR:
摘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上世纪60年代率先出现在欧洲的规划实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不可缺少的规划环节。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公众参与在当地的实施情况,探讨公共参与的可能性,通过各种调研方式,发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实践,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某些城市的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且展望公众参与的未来。
2007, 29(3):4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1 CSTR:
摘要:固结过程中孔隙压力的计算结果对于固结度及固结系数的确定均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孔隙压力的计算还仍然采用太沙基提出的级数计算公式,对该公式分析表明,当时间因子较小时,孔隙压力的计算中会出现病态的振荡现象,针对这种病态的振荡现象,采用傅立叶变换,对该计算公式进行变换,计算结果表明,对时间因子较小时,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可有效减少太沙基提出的级数计算公式中的这种病态振荡现象,计算结果良好。
2007, 29(3):48.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2 CSTR:
摘要:应变是反映桥梁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将光纤法珀传感器埋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作为桥梁应变的智能传感元件,它与光开关、光纤应变解调仪、计算机等组成应变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桥梁应变自动监测。目前,该系统已经安装在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上,监测数据表明光纤法珀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能够用于大桥应变的长期监测。
2007, 29(3):51-56.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3 CSTR:
摘要:通过对6根RC足尺梁受弯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等级RC足尺梁采用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后的受弯性能。主要分析原构件混凝土强度和加固砂浆强度匹配对加固梁受弯承载力、刚度及抗裂性能影响。依据平截面假定和试验结果,提出梁的受弯承载力、刚度计算公式。依据建立的公式计算受弯极限承载力和挠度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07, 29(3):57-6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4 CSTR:
摘要:针对采用阻尼支撑加固的房屋结构优化问题,以所有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之和为目标函数,各层层间位移为约束条件,考虑非比例阻尼矩阵,编制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时程分析的阻尼支撑优化程序。并对一框架结构算例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表明了遗传算法是对阻尼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7, 29(3):61-6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5 CSTR:
摘要:Pushover方法是研究在强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工具。应用三维Pushover方法分析多层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侧扭耦联反应,分别以框架和框剪结构为研究对象,以相应的对称结构作为参照,对比两者在不同目标位移的顶点位移-基底剪力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和转动中心的变化规律,得到多层偏心结构弹塑性侧扭耦联反应特点。为偏心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2007, 29(3):66-6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6 CSTR:
摘要:为考虑曲梁剪心和形心分离和曲率变化对曲线箱梁的影响,针对具有竖直对称轴的矩形断面变曲率箱梁,推导了考虑曲梁剪心和形心分离情况下的平衡方程,然后通过箱梁内任一点的位移方程和内力-位移关系得到考虑曲梁剪心和形心分离的变曲率箱梁的挠曲扭转微分方程,最后得到回旋曲线箱梁的平衡微分方程及其伽辽金求解。
2007, 29(3):70-7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7 CSTR:
摘要:结合(湘)潭-邵(阳)高速公路膨胀土的判别实践,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基于客观性权重的膨胀土属性识别模型。验证和运用结果表明,属性识别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属性识别理论能很好地解决某类具有多个模糊属性的综合评价问题,其识别准则是根据某些评价类具有有序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置信度准则,且评价模型采用客观性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而评价结果更可靠。
2007, 29(3):7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8 CSTR:
摘要:为了摸清明管可靠度水平,对现行《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D144-85)》中的明管进行了可靠度水平校准分析。考虑到管内水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最大值分布为极值Ⅱ型分布,分析计算了A3和16Mn钢管在不同荷载效应比时的可靠指标β;讨论了现行规范明管的可靠度水平;结果表明厂内明管可靠指标明显偏高,建议在修订规范时宜适当降低。
2007, 29(3):78-82.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19 CSTR:
摘要:在现代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中,新奥法已经深入了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但是对于关系隧道支护质量优劣关键的支护时机问题,现在更多的还是依靠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们来估计,而由于各人经验不同,对于时机的把握也有较大的差别,由此,造成了工程质量的参差不齐。本文结合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神经模糊推理理论,建立了能够有效利用多项工程的实际经验来决策支护时机的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的准确率较高,能够用于工程实践。
2007, 29(3):83-87.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0 CSTR:
摘要:采用共旋坐标法导出了四边形平面应力单元在大转动、小应变条件下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对有解析解的例题计算表明,提出的共旋坐标法四边形平面应力单元的列式、程序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分析能力;还对单跨石拱桥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提供了对小跨度石拱桥非线性性能的更多的了解,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2007, 29(3):88-9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1 CSTR:
摘要:被动式太阳房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带有阳光间的综合式太阳房在夏季用于辅助通风时的通风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其阳光间建立传热模型,计算求解阳光间内空气的平均温度,从而求得太阳房辅助通风的通风量。结果表明,综合式太阳房的辅助通风性能可以满足一般住宅的新风要求,但对于有更高通风要求的建筑物则能力有限。文中的模拟计算,为今后对综合式太阳房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007, 29(3):91-9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2 CSTR: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工业迅速发展,产量日益增加的污泥已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地消除这种环境卫生公害,并且促进其资源化,提出了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污泥处理之建议,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该技术的三大主要优势:杀菌、除臭、提高污泥稳定性;污泥减量效果显著;促进污泥中氮、磷量的增加,有利于污泥资源化;改善污泥絮凝脱水性能。最后指出了目前国内该技术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2007, 29(3):95-98.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3 CSTR:
摘要:研究了壳聚糖/PVA微粒吸附对硝基苯酚(PNP)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获得在其吸附最适pH为8,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G^0、△H^0和△S^0,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吸阿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2007, 29(3):99-1011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4 CSTR:
摘要:2003年始,建设部利用荷兰政府赠款开展了“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适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指南制定是其子项目之一。为了开展好该项目,对西部地区云、川、陕等地若干代表性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对其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设立国家专项资金、建立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体制、编制适合我国西部小城镇特点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改革完善固体废弃物收费机制等对策建议。
2007, 29(3):102-10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5 CSTR:
摘要:提出了桂林市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内涵,即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时间上不下降所需要的最小水量。结合实地调研对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运用蒙大拿法(Montana method)等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该流域河道外生态需水量为0.149亿m^3,占流域年均径流量的4%;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为1.098亿m^3,占流域年均径流量的30%。本研究为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依据,并可为类似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提供借鉴。
2007, 29(3):106-1091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6 CSTR:
摘要:根据实测数据从流速分布的角度对增设水下推动器和弯道导流墙的一体化氧化沟弯道流态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实测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下推进器和曝气转盘的合理设置位置,阐明了弯道导流墙对弯道流态的作用并提出了导流墙的合理设置方式,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007, 29(3):110-11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7 CSTR:
摘要: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在模拟雨水、酸雨淋溶条件下重金属迁移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堆肥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化处理使重金属的不稳定形态含量降低,原污泥在酸雨淋溶下重金属已经迁移到约16厘米深的土柱中,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淋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仅有少量污泥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向土柱深层迁移。迁移量及深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原污泥。实验及理论分析均证明了堆肥化处理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使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2007, 29(3):115-11913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8 CSTR:
摘要: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适用Windows系统的用于专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分析软件MASAC。主要阐述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分析软件MASAC指标体系,并对部分指标的功能进行简单的介绍。该指标体系分成5大类,即:集料颗粒的形状、集料颗粒的排列方式、集料颗粒的接触关系、集料间孔隙以及集料的分布状态。在对细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研究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内在联系,评价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好坏。
2007, 29(3):120-12314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29 CSTR:
摘要:研究了采用简单的分段Marsh时间表征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复合灌浆材料流变性的数学模型,把分段Marsh时间测试结果通过简单的模型计算与流变仪测定的流变性能结果相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简单分段Marsh时间测试所得到的流变参数,可以与用流变仪测试所得到的流变参数建立起形式为y=ax+b的数学模型。
2007, 29(3):124-12714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0 CSTR:
摘要:福塔纤维(FORTA(r)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有机纤维,它由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和芳纶纤维(Kevkar)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首先,对福塔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次,选择了4个福塔纤维掺量(0%、0.023%、0.045%和0.068%),并针对每个掺量分别进行了马歇尔试验,确定了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油石比;最后,在最佳油石比下对四种纤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结合马歇尔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纤维掺量。
2007, 29(3):128-131.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1 CSTR:
摘要: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通过沥青再生机理的分析,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可行性和再生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进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沥青路面再生工程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再生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通过介绍不同施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实例,为沥青路面再生工程施工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有利参考,期望对我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7, 29(3):132-135.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2 CSTR:
摘要:为增强企业集成资源的能力和执行项目的效率,近年来大量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从文化、组织、项目价值链等方面探索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其中合适的项目阶段划分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在文献调研和企业观察的基础上,从项目管理角度提出了中国房地产项目的六阶段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与企业的实际部门划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50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研表明,这种阶段划分得到了认可。
2007, 29(3):136-140.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3 CSTR:
摘要: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缺乏生机,通过适度垄断来激励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失为一种较优选择。文中先假设建筑行业内,超级大企业可以全面地参与行业竞争,运用企业产出模型证明了建筑业适度垄断企业数目确定性问题。其次,以国有大型施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假设在适度垄断下建筑企业连续增加R&D费用可以提高生产力,并且在建筑企业的生产阶段均有研发(R&D)投资,运用LaGrange函数建立了适度规模下建筑业技术创新效用模型,模型解揭示我国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用不明显,同期的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性因素调查研究和1991-2004建筑业的增长率曲线支持此结论。
2007, 29(3):141-144.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4 CSTR:
摘要:论文分析了政府投资工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其信息模型,对政府投资工程委托代建主体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政府委托方、使用单位和代建单位之间的信息优势与信息劣势。建立了政府主管部门与代建单位和使用单位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政府投资工程委托代建主体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
2007, 29(3):145-149. DOI: 10.11835/j.issn.1674-4764.2007.03.035 CSTR:
摘要:建设监理作为建筑业分工协作的产物,对我国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监理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运用归纳、比较的研究方法,评析了建设监理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思想认识、理论研究、管理体制、法规建设及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11322;023-65111863 E-mail:xuebao@cqu.edu.cn
版权所有: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