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4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
    吕伟荣 施楚贤 刘锡军 胡张齐
    2012, 34(5):1-5.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1
    [摘要](2487) [HTML](0) [PDF 5.48 M](1298)
    摘要:
    针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中关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上存在的问题,在砌体剪压破坏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已有58片混凝土砌块砌体墙的剪压试验结果,提出了具有下降段的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平均值曲线公式,并推导出具有可靠度保证的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与现行规范相比,提出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不仅解决了现行规范间的不统一,而且较好的实现了剪压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剪摩、剪压和斜压3类破坏形态的模拟,避免了现行规范中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抗剪设计强度取值的不合理和不安全,可运用于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设计。
    2  多维标度法在地震动空间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英民 吴哲骞 陈辉国
    2012, 34(5):6-11.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2
    [摘要](1794) [HTML](0) [PDF 6.49 M](1234)
    摘要:
    为寻找适于工程应用的空间地震动输入合理性的判定工具,提出了一种将多维标度法(MDS)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相结合揭示空间地震动相关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可将多点地震动数据的差异转化在一个低维空间内,从而通过各点地震动在该空间内对应的位置反映空间地震动台阵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直观性且有利于挖掘地震动数据间的潜在关联,利用该方法在对某次地震的台阵记录以及相应合成人工波的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Q420双角钢组合截面偏压构件弹塑性弯曲屈曲
    俞登科 李正良 杨隆宇 余周
    2012, 34(5):12-16.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3
    [摘要](2274) [HTML](0) [PDF 5.30 M](1266)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特高压输电塔塔身主材规格为L160×12、L160×14、L160×16的3种Q420高强双角钢十字组合截面偏压构件的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构件均以整体弹塑性弯曲屈曲破坏为主。基于改进逆算单元长度法编制相应程序,计算得到了这3种角钢规格在不同长细比并考虑残余应力情况下截面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提出适用于此类截面形式的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的建议计算公式及柱子曲线。引用的非线性幂函数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此类偏压构件在等端弯矩受力作用下杆件端部弯矩与杆端转角的弯矩转角关系。
    4  LRB曲线桥震致碰撞效应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柳国环 李宏男 陆新征
    2012, 34(5):17-24.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4
    [摘要](1811) [HTML](0) [PDF 10.02 M](1355)
    摘要:
    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体元模拟联间轴向正面碰撞效应的束缚面型碰撞单元(Constraint-surface Impact Element, CIE);基于柔度法给出了不同以往文献中碰撞单元刚度的计算取值,该取值不仅理论合理且在物理角度可解释其合理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潮汕机场航站楼高架桥的震致碰撞分析。箱梁采用壳单元模拟,伸缩缝位置设有CIE,桥墩与箱梁间设置隔震单元模拟铅芯橡胶隔振支座(Lead-rubber Bearing,LRB),采用通过试验得到的双线性刚度模型模拟其物理行为。采用非线性直接积分法进行时程分析,主要考察联间的碰撞力、LRB滞回耗能、LRB位移量、基底弯矩、剪力以及碰撞力分别对这些因素的影响。
    5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及预测
    林存刚 吴世明 张忠苗 李宗良 刘冠水
    2012, 34(5):25-32.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5
    [摘要](2964) [HTML](0) [PDF 8.08 M](5116)
    摘要:
    通过对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泥水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测数据给出了地面沉降的修正双曲线预测公式。分析表明:Peck公式适用于杭州软土地层中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其中地面沉降槽宽度参数K取值0.25~0.32,地层损失率V1取值0.04%~0.33%。地面沉降主要为盾构脱离0~5 d或6 d内的盾尾沉降以及扰动土体长期固结沉降,分别约占总沉降量的57.27%和41.08%。适当提高切口泥水及同步注浆压力使地面微隆,可以抵消部分地层损失,减少地面沉降。由地层损失引起的横断面地面沉降曲线较规则,基本呈现高斯曲线分布;而地面隆起变形较无规则,会使沉降曲线偏离高斯曲线分布。引入新参数C后的修正双曲线模型可用于泥水盾构软土地层中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预测。
    6  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敬登虎 曹双寅 吴婷
    2012, 34(5):33-41.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6
    [摘要](2374) [HTML](0) [PDF 9.68 M](1178)
    摘要:
    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在既有砖混房屋中进行大空间改造时,组合托梁上部的墙体存在拱效应,使得托梁与上部墙体之间共同工作。为了研究此类组合墙梁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承载力、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以及变形,对5根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进行了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并考虑了上部墙体高跨比、组合托梁高跨比和钢板厚度的参数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的破坏始于加载点与支座连线部分的砌体;钢板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上部墙体的高跨比直接影响墙体的破坏形态、钢板发生空鼓时的荷载和构件的极限荷载;合理的墙体高度有利于组合作用的形成,并且过高的墙体反而会降低极限荷载。最后给出了上部墙体高跨比的合理取值范围,同时建议钢板砖砌体组合托梁的抗弯刚度相对上部墙体平面内刚度的系数应至少大于79。
    7  静力非线性方法用于桥梁高墩抗震性能分析
    李正英 党朋朋 李竟涛
    2012, 34(5):42-49.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7
    [摘要](1863) [HTML](0) [PDF 9.41 M](1228)
    摘要:
    高墩桥梁由于结构本身的特点,墩高使得高阶振型的影响更明显,笔者基于“等效振型高度”的概念对通常采用的MPA(Modal Pushover Analysis)方法提出改进,并采用几种不同侧向力分布模式的Pushover以及动力时程分析对桥梁单墩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改进的MPA法应用于桥梁高墩抗震性能分析的计算精度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强度较小时,MPA法和改进MPA法可以较好的改善计算结果;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改进MPA法的计算精度优于MPA法。
    8  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
    刘俊 吴杰 罗晓群 崔晓强 张其林
    2012, 34(5):50-56.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8
    [摘要](1919) [HTML](0) [PDF 7.96 M](1817)
    摘要:
    基于CEB-FIP MC90的混凝土时变模型,建立了按主从节点约束考虑钢管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钢管混凝土时变分析模型,提出了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某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和施工工序影响,与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对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影响很大,实际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予以考虑。
    9  滑坡概率分析中降雨的联合概率结构
    范文亮 陈朝晖 李正良 余德祥 王清
    2012, 34(5):57-63.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09
    [摘要](2058) [HTML](0) [PDF 8.02 M](1849)
    摘要:
    降雨是降雨型滑坡概率分析和预测的主要输入,以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为重庆市降雨的控制参量,建立两者的联合概率模型,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沿用滑坡分析中常用的处理方式,将日降雨量划分等级转化为离散变量,将累计降雨量视为连续随机变量。然后,导出了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联合概率模型,并发展了条件密度变换解及其Dirac δ函数序列逼近。将之用于重庆市累计降雨量的条件密度函数计算,并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由于累计降雨量条件密度函数的复杂性,引入混合分布模型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形式不太复杂且精度比较理想。最后,结合日降雨等级频度函数与累计降雨量条件概率密度模型建立了联合概率模型。
    10  混凝土中钢筋极化曲线特征分析
    许晨 金伟良 李志远 岳增国
    2012, 34(5):64-69.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0
    [摘要](2224) [HTML](0) [PDF 5.84 M](2205)
    摘要:
    为避免极化曲线测试中平衡电位发生偏移,提出了阳极极化电流方法。根据锈蚀前后钢筋极化曲线特征分析对平衡电位发生偏移做出了合理解释,明确了相关影响因素。给出了基于阳极极化电流法的钢筋锈蚀临界极化电流密度及相应的腐蚀电流密度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阳极极化电流方法能有效判别钢筋锈蚀,对应的临界极化电流密度为0.2 μA/cm 2。
    11  半刚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孙国华 顾强 何若全 方有珍
    2012, 34(5):70-76.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1
    [摘要](2232) [HTML](0) [PDF 8.29 M](1284)
    摘要:
    为研究半刚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Partially-restrained Steel Frame-Steel Plate Shear Wall)的抗震性能,利用经试验验证的双向等效拉杆模型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梁柱半刚性连接对强、弱框架SPSW结构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PSW结构的滞回曲线具有双重特征,当周边钢框架较强时,滞回曲线趋于饱满;当内填剪力墙板较强时,滞回曲线趋于捏缩。随着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增加,强、弱框架的SPSW结构的滞回性能趋于饱满,耗能能力增强,水平承载力呈增大趋势,但对强框架SPSW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弱框架SPSW结构。节点抗弯承载力对强框架SPSW结构的抗侧刚度影响较大,对弱框架SPSW结构抗侧刚度影响相对较小。
    12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三维分析
    费康 王军军 陈毅
    2012, 34(5):77-84.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2
    [摘要](2190) [HTML](0) [PDF 8.07 M](1284)
    摘要:
    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桩承式路堤中填土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对于填土高度与桩净间距之比H/s-a≤1的低路堤,填土中的破坏面为通过桩边缘的竖直面;而对于H/s-a≥1.5的高路堤,破坏面为位于桩顶以上的泡状曲面,可假设为对数螺旋曲面。基于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破坏模式,建立了土拱效应的三维简化分析方法,并与有限元和文献收集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合适的破坏面假设,该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合理。
    13  大跨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施工全过程分析
    周臻 吴京 孟少平 于琦
    2012, 34(5):85-91.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3
    [摘要](2149) [HTML](0) [PDF 8.21 M](975)
    摘要:
    以深圳大运会体育场大跨屋盖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新型“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的受力特点;基于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的矩阵力学模型,考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几何时变、约束时变、荷载时变等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时变效应的施工状态非线性求解分析方法及其步骤,并利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制了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分析程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均随之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支撑内力在卸载过程中均有较大波动,其波动幅度最大接近于初始值的2倍;施工完成时结构中的应力与设计状态存在差异,位移分布也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分析结果可为临时支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的控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14  岩土模型试验中土体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
    陈亚东 王旭东 佘跃心
    2012, 34(5):92-96.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4
    [摘要](1972) [HTML](0) [PDF 4.50 M](1188)
    摘要:
    变形量测分析在岩土模型试验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四边形等参单元概念,给出基于位移模式的土体剪应变计算方法,采用互相关的图像匹配技术,编制相应的数字图像相关变形分析程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可靠的精度。利用该技术对方形基础室内模型试验中的土体变形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的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岩土模型试验中土体位移场及剪应变场发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定量测量,为土体细观力学特性与全场变形特性定性与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5  预应力FRP筋增强RC梁受弯破坏模式研究
    朱虹 张继文
    2012, 34(5):97-101.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5
    [摘要](2063) [HTML](0) [PDF 4.69 M](1157)
    摘要:
    针对同时配有非预应力钢筋和有粘结预应力FRP筋的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分别以CFRP和AFRP作为预应力筋,研究对应于钢筋屈服和对应于FRP筋断裂的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关系的变化,进而研究FRP筋性能指标对受弯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破坏模式与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直接相关,而2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大小又受FRP筋性能指标的直接影响,采用FRP筋短期性能指标和采用考虑了环境折减系数、徐变断裂折减系数、松弛提高系数和材料系数后的FRP筋长期性能设计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存在着较大差异。4种破坏模式中,破坏模式I为设计预期的正常破坏模式,破坏模式II、III和IV应在设计时予以避免。极限延伸率相对较小的CFRP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过高,否则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先于结构中钢筋屈服发生断裂。
    16  SRC-RC转换柱型钢延伸高度的试验与研究
    伍凯 薛建阳 赵鸿铁
    2012, 34(5):102-108.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6
    [摘要](2156) [HTML](0) [PDF 8.35 M](1105)
    摘要:
    完成了12根SRC-RC转换柱试件和1根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高度转换柱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型钢延伸高度转换柱试件的骨架曲线,分析了延性、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及强度退化率随型钢延伸高度的变化情况。转换柱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随着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型钢延伸高度达到3/5倍的柱高时位移延性系数达到最大值;型钢的延伸高度对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影响转换柱试件耗能能力的因素较多,且各因素之间尚有耦合关系,3/5倍的柱高是较为合理的型钢延伸高度,此时试件的耗能能力较好且刚度和强度均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随着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越突出,粘结裂缝的不稳定发展不但导致粘结破坏,而且使强度的稳定性越来越差,试件的强度退化率越来越小。
    17  冻融对AS型固化剂改良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王天亮 张丽玲 刘尧军 卜建清
    2012, 34(5):109-115.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7
    [摘要](2081) [HTML](0) [PDF 7.49 M](1265)
    摘要:
    通过室内动静三轴试验,研究了Aught-Set(AS)型土壤固化剂改良土的抗冻融耐久性,分析了AS型固化剂改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静强度、动模量和临界动应力与龄期、冻融次数以及冷却温度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28 d的75%;AS型固化剂改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应变软化型曲线,呈脆性破坏形式;其静强度、临界动应力以及动回弹模量均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且经历6次冻融后均趋于稳定;同一动应力水平下,冻融作用使得试样的累积塑性变形由变形稳定状态向变形破坏过渡;试样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以后,负温越低对试样的力学特性影响越小。
    18  纯滚动隔震系统位移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魏标 戴公连 于向东 曾庆元 王军文
    2012, 34(5):116-120.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8
    [摘要](1924) [HTML](0) [PDF 6.44 M](1156)
    摘要:
    针对纯滚动隔震系统,根据其地震位移反应规律,编制了数值分析程序;采用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数值分析程序和传统的刚塑性力位移曲线方法。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程序比较合理,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且偏于保守;传统的刚塑性力位移曲线方法不合理,计算结果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相对位移可能超越地面的最大绝对位移。
    19  大幅度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左金龙
    2012, 34(5):121-125.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19
    [摘要](1512) [HTML](0) [PDF 5.16 M](1128)
    摘要:
    为了研究降低大幅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SBR反应器,控制平均DO浓度 1.5 mg/L左右,考察了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温度从25 ℃大幅度降温到14 ℃时,可引发活性污泥沉降性指标恶化,SVI值明显升高并导致污泥膨胀。当系统温度恢复至常温25 ℃后,SVI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恢复到SVI的正常范围。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而对活性污泥硝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大幅度降温后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下降至20%左右。当系统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活性污泥的硝化效果可以恢复。
    20  TiO2/AC光催化剂对卡马西平的降解特性
    陈卫 赵磊 许航 杨金虎
    2012, 34(5):126-131.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0
    [摘要](2493) [HTML](0) [PDF 5.84 M](1362)
    摘要:
    以椰壳粉末活性炭(PAC)为载体,钛酸丁酯和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TiO2/AC),并研究其降解模拟废水中微量污染物卡马西平的效果。结果表明:TiO2/AC对卡马西平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粉末二氧化钛(TiO2)和活性炭,TiO2/AC对卡马西平的去除率是TiO2的1.7倍。当卡马西平初始浓度为10 mg/L时, TiO2/AC的投加量为500 mg/L、TiO2的负载量为11.2%、反应pH值为7时,卡马西平去除率达到90.6%。TiO2/AC对不同初始浓度卡马西平溶液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二级反应常数与浓度成反比。利用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可得出表观吸附平衡常数Ka= 9.215×10 3 L/mol,表面反应速率常数Kr=3.678×10 -6 mol/(L·min),微波辐照是实现催化剂再生的最佳方法。
    21  短程硝化反硝化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研究
    周露 郎建 李桥
    2012, 34(5):132-135.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1
    [摘要](1706) [HTML](0) [PDF 5.14 M](1172)
    摘要:
    为了考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采用实时控制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O和pH联合实时控制,低DO条件下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快速启动。启动成功的短程硝化污泥,过度曝气对NO2 --N积累影响较大。合理控制曝气时间,应用实时控制策略,控制NH4 +-N刚刚氧化完成时停止曝气,可保证NH4 +-N完全氧化,防止NO2 --N进一步氧化。实时控制可实现短程硝化,而且可以维持短程硝化稳定运行。
    22  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的鉴定与脱氮特性研究
    张巍
    2012, 34(5):136-140.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2
    [摘要](1877) [HTML](0) [PDF 4.94 M](1318)
    摘要:
    依据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原理,以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种泥,利用15 ℃低温摇床富集并分离出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SNDB-5),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其鉴定, 以确定其分类地位;利用水浴摇床研究SNDB-5对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NO2 --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SNDB-5与 Pseudomonas mendocina同源性达99.0 %, 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与Pseudomonas mendocina最相似, 属假单胞菌属;摇床培养反应条件显示,当NO2 --N浓度加大到150 mg/L时,菌株SNDB-5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23  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特性及控制技术
    何强 彭述娟 王书敏 王振涛
    2012, 34(5):141-147.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3
    [摘要](2024) [HTML](0) [PDF 6.88 M](1232)
    摘要:
    以重庆地区5种用地类型为例,探讨了城市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总氮的场次降雨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s)以交通干道最高(10.6 mg/L),校园汇水区最低(2.4 mg/L);交通干道和商业区暴雨径流氨氮的EMCs(3.4~4.6 mg/L)明显大于水泥屋面和瓦屋面(1.2~1.6 mg/L)。尽管初期暴雨径流总氮的平均浓度(Partial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PEMC10)大于EMCs,但氮赋存形态构成并未发现明显区别;氮以溶解性总氮为主(占总氮的73%~82%),而溶解性总氮中又以无机氮为主(占总氮的63%~82%);商业区、水泥屋面、校园综合汇水区、瓦屋面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所占比例最高的均为硝酸根,分别占各自总氮浓度的39%、39%、44%和52%,而城市交通干道的总氮浓度中比重最大的组分为氨氮,占总氮的43%。改良暴雨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暴雨径流中总氮的去除率,其关键为人工创造反硝化所需要的条件,延长暴雨径流在控制系统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并选择低氮含量的填料作为控制系统的使用材料。
    24  电阻率法研究早期水泥净浆孔结构的演变过程
    刘志勇 张云升 孙国文 姜骞 张文华
    2012, 34(5):148-153.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4
    [摘要](2450) [HTML](0) [PDF 6.05 M](1812)
    摘要:
    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法原位连续监测3种水灰比(0.23、0.35和0.53)水泥净浆早期水化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全过程,同时结合等温量热仪测试的水化程度,建立水泥净浆随时间发展过程中浆体电阻率与孔结构发展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根据电阻率及其微分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把水泥水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溶解期、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水灰比越低,毛细孔隙率和收缩因子变小,曲折因子变大,致使浆体电阻率升高,而孔溶液电阻率却下降。
    25  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确定的研究
    王雨利 王卫东 周明凯 李北星 刘素霞
    2012, 34(5):154-158. DOI: 10.3969/j.issn.1674-4764.2012.05.025
    [摘要](2021) [HTML](0) [PDF 4.42 M](1296)
    摘要:
    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其含量的确定是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中低强度等级、不同流动性能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石灰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类型不同,在坍落度、抗压强度为最佳值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也不同,分别为5%、10%、20%,但对应的水粉比均为0.4。由此推断,在进行中低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时,可采用水粉比0.4来预测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