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4卷第Z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2, 34(Z2):0-3.
    [摘要](331) [HTML](0) [PDF 499.53 K](714)
    摘要:
    2  国内外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体系对比分析
    钟田力 刘猛
    2012, 34(Z2):1-3.
    [摘要](649) [HTML](0) [PDF 4.04 M](1305)
    摘要:
    随着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国内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通过将英国BREEAM工业建筑与国内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权重体系进行对比,得出BREEAM体系与国内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的共性与差异,并以此对国内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权重体系提出建议。
    3  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计算
    赵昕 方朔
    2012, 34(Z2):4-10.
    [摘要](739) [HTML](0) [PDF 9.87 M](806)
    摘要:
    近年来中国大陆掀起了超高层建筑的兴建热潮。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其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对环境有显著影响。在评估和优化超高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全生命周期模型。新模型有两大特征:首先,同时考虑了建筑材料的空间分布与时间特征;其次,把单尺度生命周期概念拓展到多尺度生命周期概念,以从更多角度来研究碳排放情况。建立了一个基准超高层建筑模型来阐释对新模型的应用。根据初步研究结果,应用新方法可以选择出更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量。
    4  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应变率效应
    许斌 唐亮 龙业平
    2012, 34(Z2):11-16.
    [摘要](1066) [HTML](0) [PDF 6.73 M](1470)
    摘要:
    混凝土是一种率敏感性材料,正确把握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强震等动力荷载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结构抗震和抗风设计至关重要。采用CEB规范建议的考虑混凝土应变率效应的动力本构关系,运用纤维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对4个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快速加载试验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纤维单元模型能够较好预测混凝土柱恢复力特性,验证了基于动力本构的纤维单元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模型,研究了不同纵向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对动力性能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5  不同热源位置下室内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常建国 薛思浩 杨琳琳
    2012, 34(Z2):17-20.
    [摘要](718) [HTML](0) [PDF 4.84 M](1111)
    摘要:
    以不同热源位置下室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容积数值方法对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研究了瑞利数Ra在10 3~10 6之间,不同热源位置情况下,室内的流体流线、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和Nu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Ra=10 3时,等温线以热源为中心向外扩散呈均匀拱形,随着Ra数的增加,等温线逐渐弯曲变形,在冷壁和热壁附近形成薄边界层;流线呈现为两个反向对称的涡,随着Ra的增大,涡的大小改变并发生运动;Ra=10 3时,D=0情况下的Nu最大;热源的位置对换热量的影响较大,D=0.5时,Nu数曲线最陡,D=0时最平缓;Nu数与Ra数呈幂数关系,拟合的线性相关性可达90%。结论为研究室内复杂传热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6  现代墓园的情感缺失与再生
    李长东
    2012, 34(Z2):21-25.
    [摘要](675) [HTML](0) [PDF 8.89 M](987)
    摘要:
    “入土为安,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死观,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死亡并不是和他人关系的终结,祭祀行为就是生者延续与死者关系的最重要方式。但现代墓园在发展中因为利益驱动,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已越来越少,使祭祀行为逐渐由主动参与转化为被动接受,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本文围绕墓园环境如何激发祭祀行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明确了墓园的情感再生是激发祭祀行为的核心因素,总结出墓园情感缺失的影响和目前现代墓园的4大情感缺失,并提出了现代墓园的5项情感再生策略。
    7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曹馨匀 刘猛 黄春雨
    2012, 34(Z2):26-28.
    [摘要](1646) [HTML](0) [PDF 3.93 M](1217)
    摘要: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回收利用等各个阶段,通过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性能优化的建筑。笔者以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标准》为例,对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并与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找出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建筑资源、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以及营造的环境水平,而低碳建筑评价标准侧重于建筑资源能源消耗的详细情况及碳排放性能。
    8  工业厂房不同高宽比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杨伟 吕亚飞 杨琳琳 薛思浩
    2012, 34(Z2):29-32.
    [摘要](598) [HTML](0) [PDF 4.99 M](976)
    摘要:
    以工业厂房的高宽比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Ra数在10 3~10 6之间时,不同高宽比的工业厂房内的等温线、流线的分布特征和Nu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大,房屋内的热传输形式由热传导逐渐向对流传热转换,等温线由竖直逐渐变得水平;室内的流线为环绕于模型边界的两个涡,并随Ra的增大逐渐被分裂,在B=0.5,B=1时,分裂为2个涡流,在B=3,B=2时,分裂为3个涡流,并伴有低湍动状态;Nu数随Ra数的增大而增大,二者的曲线呈幂指数关系,B=3时Nu数最大,表明此时由高温壁面向低温壁面传递的总热量最多。
    9  巫峡神女溪滑坡土体特性试验研究
    赵先涛 向杰 唐红梅 梁学战 胡君
    2012, 34(Z2):33-38.
    [摘要](647) [HTML](0) [PDF 7.87 M](1020)
    摘要:
    滑坡土体各指标参数的准确获取是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治理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重庆巫山县神女溪滑坡为例,对其不同高程的土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矿物成分分析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实施了库岸滑坡土体各指标对水位变化的敏感性试验。研究表明,滑坡土体所含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和粘土矿物,粘土矿物中亲水性矿物对滑坡稳定性具有极大影响;含水量主要通过影响土体的粘结力,来降低抗剪强度;粘结力与含水量近似成二次曲线关系急剧降低,当含水量达到约18.21%时,其变化趋于稳定,而内摩擦角与含水量近似成线性关系小幅度递减。研究成果对类似滑坡土体强度参数的合理取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  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巩玉发 张殊赫
    2012, 34(Z2):39-42.
    [摘要](625) [HTML](0) [PDF 4.72 M](826)
    摘要:
    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早强及变形小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然而,在地震地区建筑结构需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来耗能,其延性差的特点妨碍它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地配置钢筋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延性。本文应用DRAIN-2DX程序对一十二层双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它能够很好的模拟此类结构的破坏过程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此类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较好,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用于地震区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之中。
    11  超高层建筑结构生命周期多维度经济成本评估及优化方法
    赵昕 姜世鑫
    2012, 34(Z2):43-47.
    [摘要](823) [HTML](0) [PDF 5.93 M](1099)
    摘要:
    超高层建筑结构具有结构体系复杂、结构功能多样、生命周期长、投资量大、持有人固定不变等特点,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包含初始费用、维护费用、灾害失效费用以及拆除费用等多项费用。为了实现超高层结构全生命周期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用的生命周期经济评估方法通过方案对比、构件对比、费用项目等多维度对超高层结构成本费用进行管理。使用该方法能够在项目初期就对结构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与优化,同时,一个超高层建筑的实例将被引用来说明其有效性与适用性。
    12  论景观设计中的小尺度交往空间营造
    张璟
    2012, 34(Z2):48-50.
    [摘要](775) [HTML](0) [PDF 6.07 M](1478)
    摘要:
    阐述小尺度空间发展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人们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小尺度空间景观设计要点,寻找适宜交往的景观设计的组成形式,以此解决城市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为城市居民寻求合理有效的交往方式。
    13  各气候区被动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
    吴筱波 刘猛 杨巧霞 高小燕
    2012, 34(Z2):51-53.
    [摘要](895) [HTML](0) [PDF 6.19 M](1067)
    摘要:
    被动式建筑节能,是通过利用自然气候资源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赋予建筑本身节能自然特性而实现的建筑节能,因而更为绿色环保,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节能积极倡导的方向。针对中国各气候区典型城市的气候特点进行被动式太阳采暖、自然通风、蓄热墙体、诱导+夜间通风、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度这六种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各气候区的各种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对比。
    14  人体全身振动的感知阈值
    杨宜谦
    2012, 34(Z2):54-60.
    [摘要](2309) [HTML](0) [PDF 7.65 M](5600)
    摘要:
    综述了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标准和指南以及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振动感知的机理、绝对阈值、差别阈限和描述符,分析了频率、姿势、方向、持续时间、性别、年龄和噪声对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  地铁盾构隧道小净距穿越高架桥桩基数值模拟分析
    吴晓腾 李海生 贾宝新
    2012, 34(Z2):61-64.
    [摘要](686) [HTML](0) [PDF 5.42 M](1108)
    摘要:
    针对南京地铁3号线部分路段小净距穿越高架桥桩基问题,适当简化后建立了隧道、管片及桩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地铁盾构小净距穿越高架桥对地表和桩基的受力和变形将会带来影响,地表最大变形量大于桩基顶部变形量,隧道右帮下侧管片出现应力集中。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现场监测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建议今后施工时控制好施工参数,加强跟踪监测,必要时进行跟踪注浆加固。研究结果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参考。
    16  SNS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宋碧宏 朱蔚蔚 李茹 李殿海 朱丹
    2012, 34(Z2):65-67.
    [摘要](456) [HTML](0) [PDF 4.05 M](942)
    摘要:
    文中主要阐述了SNS系统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分析了它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前景。SNS系统具有简单易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边坡防治系统,已经在部分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以应用。
    17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降解过程
    冒丽娜 汤杨杨 刘琴 陆忆夏 王世和 乔红杰 王为进
    2012, 34(Z2):68-70.
    [摘要](740) [HTML](0) [PDF 3.48 M](903)
    摘要:
    在HRT为4 d并进行微曝气及添加除磷材料的条件下,对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除磷材料后,系统最终出水比未添加除磷材料时对TP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约8.36%;TN浓度沿流程呈下降趋势, NH +4-N浓度除在水解池出水处升高外,其余均保持与TN浓度相同的沿程下降趋势; CODCr也沿程逐渐下降,湿地第一段和第二段对CODCr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累计去除率约占系统总去除量的72.78%。
    18  非线性弹粘塑本构模型开发及应用
    潘晓明
    2012, 34(Z2):71-76.
    [摘要](956) [HTML](0) [PDF 7.56 M](1679)
    摘要:
    讨论了岩体非线性流变的复杂力学行为,基于Peirc比例因子,提出一种非线性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并推导了有限元应力返回算法及一致切线模量。根据ABAQUS的UMAT格式要求,编制了相应的接口程序,将该模型引入ABAQUS中。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弹黏塑性流变模型可以统一描述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过程,具有广泛的适用能力。采用该模型对岩石隧道进行弹粘塑蠕变数值计算,得到了隧道拱顶下沉及接触压力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和可靠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9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高陡边坡块体稳定性研究
    高剑锋 白明洲 穆树怀 杜衍庆 易迪青
    2012, 34(Z2):77-81.
    [摘要](800) [HTML](0) [PDF 8.35 M](1217)
    摘要:
    艰险山区工程建设中高陡边坡块体稳定性是安全与防灾的重要问题,对艰险山区高陡边坡岩体结构面的调查是分析该问题的关键。以澜沧江某重大工程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了远距离调查分析岩体结构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该高陡边坡的岩体结构面空间分布状况,统计分析了结构面的优势方向和岩石块体的分布状况,以此为基础,应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高陡边坡的岩石块体稳定性。
    20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能效分析
    王勇 刘清华
    2012, 34(Z2):82-88.
    [摘要](726) [HTML](0) [PDF 7.82 M](1062)
    摘要:
    间歇运行状态影响竖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利用DeST软件对某办公建筑进行了逐时负荷模拟分析,建立了地下换热器三维管群换热模型以及热泵系统各部分的能耗模型,通过对热泵系统在连续运行15年和间歇运行15年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间歇运行的LCC值相对于连续运行的LCC值降低了13.45%,间歇运行模式在热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平均节能率为17.20%。间歇运行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能效和降低LCC值。
    21  辽东湾海岸侵蚀病害模式及其等级分布
    于德海 姜谙男 宋战平
    2012, 34(Z2):89-92.
    [摘要](669) [HTML](0) [PDF 5.70 M](927)
    摘要:
    为查清辽东湾海岸侵蚀的发育类型及等级分布规律,选择辽东湾典型海岸段为重点研究区域,结合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对辽东湾海岸侵蚀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岸侵蚀按病害模式来分,可分为冲磨蚀型、浪坎坍塌型、块状崩落型、岩溶凹陷型、界面滑移型5种类型;按蚀淤程度划分,可分为严重侵蚀、强侵蚀、侵蚀、微侵蚀、稳定5种等级。其中,沙质海岸侵蚀模式以浪坎坍塌型为主,基岩海岸侵蚀模式主要表现为块状崩落型和岩溶凹陷型,粉沙淤泥质海岸侵蚀模式以冲磨蚀型为主。这有助于辽东湾海岸带减灾、防灾目标的实现,为海岸侵蚀灾害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2  污染物在填埋场底部非饱和土中的一维扩散解析解
    关驰 谢海建 陈云敏 唐晓武 楼章华
    2012, 34(Z2):93-98.
    [摘要](621) [HTML](0) [PDF 6.75 M](1552)
    摘要:
    为了揭示非饱和状态时污染物在填埋场底部土层中的运移规律,建立了污染物在非饱和土中的扩散模型。模型考虑了零浓度和零通量等下边界条件。在假设土层体积含水量随深度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利用分离变量法结合广义正交理论推导了该模型的解析解。解析解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4.2的计算结果符合很好,并可退化到稳态解。100年时非饱和土底端污染物通量为91 g/ha/a,是孔隙度0.3时饱和土底端通量(63 g/ha/a)的1.4倍,是孔隙度0.6时通量(126 g/ha/a)的0.7倍。当土层上下端总体积含水量一定时,同一时刻土层底部污染物相对浓度随顶端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土层底部污染物通量变化则很小。本文解析解可用于复杂数值模型的检验,实验数据的拟合和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初步设计等。
    23  ANFIS实现依据人数变化来预测建筑负荷
    涂方亮 吴静怡
    2012, 34(Z2):99-102.
    [摘要](529) [HTML](0) [PDF 4.59 M](839)
    摘要:
    为了实现依据人员的数量和逗留来预测建筑实时负荷,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模型,来研究其应用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通过平均误差和可决系数(R 2)来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应用模型,准确率达到99.8%。进而针对商场类建筑,可以实现根据人员的数量和逗留时间来调控隔间实时负荷,与传统的温湿度控制实现整个空间来适应负荷的变化相比,新方法可以迅速改变局部环境以满足顾客舒适性要求,充分实现了节能。
    24  改性炭对磺胺甲噁唑的吸附及解吸特性
    万俊力 邓慧萍
    2012, 34(Z2):103-107.
    [摘要](819) [HTML](0) [PDF 5.84 M](1047)
    摘要:
    采用商品活性炭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对磺胺甲噁唑(SMZ)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SMZ在几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SMZ的吸附均可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和改性炭对SMZ的吸附行为;铁、锰氧化物的存在对活性炭的比表面或者孔结构影响不大,并且其对活性炭吸附水中SMZ的性能影响甚微;与AC-Fe和AC-Mn相比,AC-0上吸附的SMZ更易解吸,改性炭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与SMZ的表面络合作用增强了AC-Fe和AC-Mn对SMZ的化学吸附,并且改性炭的MnOx和FeOx能氧化降解部分SMZ。
    25  基于正则化方法的不确定参数反演
    宋碧宏 邓潮铃 朱蔚蔚 袁菊 韩聪
    2012, 34(Z2):108-110.
    [摘要](544) [HTML](0) [PDF 3.45 M](771)
    摘要:
    结构识别的基本思想是结构的实际物理性态的变化将影响结构各自由度的响应数值,从而可以依据结构的动力特性逆向识别出结构的实际性态。因此,作为典型的反问题,参数反演得到广泛的研究。笔者通过结构的动力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基于正则化方法进行反演从而达到结构的参数识别。
    26  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绿色化的全局优化技术——SGB技术
    张振涛 杨鲁伟 周媛 李博
    2012, 34(Z2):111-114.
    [摘要](794) [HTML](0) [PDF 4.88 M](906)
    摘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针对现有公共建筑的能耗高、污染大,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有/无线混合传感网络的建筑流态数据监控及总体优化协同控制,以实现建筑绿色化的SGB(Smart Green Building)技术;把运行中的公共服务建筑作为整体系统考虑,将采集到的数据划分为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人员流,并做分层处理,从系统级的角度,得到了复杂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既有建筑的节能、减排与高效管理的改造,满足绿色化与智能化的要求。
    27  外加剂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汪国华 于泽东
    2012, 34(Z2):115-116.
    [摘要](729) [HTML](0) [PDF 2.82 M](1024)
    摘要:
    研究了不同的外加剂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减缩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而随掺引气剂、Na2SO4及Ca(OH)2均增大碱矿渣水泥砂浆的干缩。
    28  进风口对变压器室通风效果的影响
    高学平 李伟 宋慧芳 张尚华
    2012, 34(Z2):117-122.
    [摘要](724) [HTML](0) [PDF 11.63 M](1270)
    摘要:
    通风设计是户内变电站变压器室设计的难点问题。运用CFD方法,对某变压器室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变电站变压器室为模拟对象,通过改变进风口位置和面积,设计并模拟6种通风工况,通过对比各工况温度场、速度场和特征温度值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进风口对变压器室通风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风口面积不变时,进风口应布置在散热器一侧且其中心高度宜控制在散热器中心高度或稍偏下位置,不宜高于散热器;进风口位置固定时,增大进风口面积改善通风效果时,宜选择沿高度方向增大进风口面积。所得结论可为变压器室通风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29  现役框架结构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安全性分析
    李晓峰 李芳 尹兆岩
    2012, 34(Z2):123-125.
    [摘要](565) [HTML](0) [PDF 5.58 M](988)
    摘要: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可靠性最主要的要求,对现役框架结构及时地做出安全性评定,在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结合改扩建工程实际情况,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了现役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利用有限元SAP2000对原有结构和改建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影响结构安全性的指标进行对比得出改建后的框架结构比原框架结构的安全性有一定提高。
    30  真空堆载预压法下饱和淤泥质土的实际固结时间分析
    卢书强 徐平波
    2012, 34(Z2):126-127.
    [摘要](876) [HTML](0) [PDF 2.46 M](924)
    摘要:
    真空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已成为沿海吹填土、软弱土加固的最常用的方法,该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固的时间跨度长,理论上加固时间一般为3个月。但是事实上由于土层的复杂性以及施工工艺等的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真空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弱土地基的固结度在3个月内并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就珠海某热电厂吹填土场地的实际加固情况,根据实测地基沉降数据运用指数曲线配合法(三点法)和Asaoka法对场地固结度进行计算,从而对真空堆载预压法处理饱和淤泥质土所需的时间周期作一个定量的分析,为地基处理工期和卸载时间的确定做出可靠的依据。
    31  高层建筑竖井内烟气流动特性及控制方法
    张建荣
    2012, 34(Z2):128-130.
    [摘要](769) [HTML](0) [PDF 3.42 M](1198)
    摘要:
    竖井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和控制是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紧密相关的问题。从竖井烟气流动作用因素、烟气参数分布特性与烟气上升速度3个方面论述了对于高层建筑竖井烟气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竖井烟气控制方法及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烟气控制效果的方法和思路。
    32  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巩玉发 尹兆岩 王琦琳
    2012, 34(Z2):131-134.
    [摘要](723) [HTML](0) [PDF 6.87 M](996)
    摘要: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是外框架采用钢结构,内筒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成钢框架混凝土内筒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25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得到数据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比纯钢框架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加优越。
    33  办公建筑人员工作效率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及经济分析
    兰丽 连之伟 宋沅沛
    2012, 34(Z2):135-139.
    [摘要](1025) [HTML](0) [PDF 7.71 M](1267)
    摘要:
    对上海市两处代表性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主观问卷调查了建筑内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总体感觉,各项人的因素及室内环境质量因素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等,并客观调查了空调系统运行能源消耗费用及人员薪酬等支出情况,同时对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甲醛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尽管建筑室内各项物理参数都在标准范围内,接近50%的人员抱怨有病态建筑综合症,且大多数人希望增加室内新风量,(尤其是开放式办公室)降低室内噪音水平。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噪音是影响人员工作效率的主要环境质量因素。因此,办公建筑可优先考虑改善这些环境质量因素以提高人员的健康舒适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调查的两幢建筑中,人员薪酬与建筑运行能耗(电费)支出之比也达到100倍之多。这表明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办公建筑中,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有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力。
    34  桥面不平度的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易晋生 顾安邦 王小松
    2012, 34(Z2):140-144.
    [摘要](830) [HTML](0) [PDF 6.93 M](1129)
    摘要:
    桥面不平度通常被认为是影响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给定的桥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变换得到桥面不平度是一个有效、快速的途径。分别采用三角级数法和Fourier逆变换法得到各级路面的不平度及其对应的功率谱密度函数。通过比较可知:Fourier逆变换法精度较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三角级数法高。推导了四自由度车辆和桥梁的振动平衡方程,并编制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结合Fourier逆变换法得到的桥面不平度,分析了某简支梁在考虑桥面不平度下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桥面不平度对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影响很大,车速决定着车辆对桥梁作用力和车辆受到的桥梁对其反作用力的频率,从而影响到桥梁振动。
    35  微细颗粒物在过滤介质中过滤特性的CFD-DEM模拟
    于先坤 钱付平 鲁进利
    2012, 34(Z2):145-149.
    [摘要](1080) [HTML](0) [PDF 8.47 M](1794)
    摘要:
    基于CFD-DEM(离散单元法)方法模拟了微细颗粒物在纤维过滤介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模拟时,充分考虑了颗粒群组成、粒径分布、颗粒间及颗粒与纤维间的反弹作用以及颗粒团聚等因素,分析了纤维过滤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和微细颗粒的沉积形式。结果表明:采用CFD-DEM模拟过滤介质的过滤过程以及微细颗粒在介质表面沉积过程和形式的方法是方便且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在过滤过程中,表面过滤的贡献较大,大部分的颗粒在介质表面即被捕集,进入到介质内部的部分粒径较小的颗粒经深层过滤作用而被捕集;大量的颗粒捕集是由颗粒-颗粒捕集机制来实现的;不同颗粒体系的颗粒群其过滤效果也有所差别,对于本文所研究的过滤介质模型,多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比单一的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高20%左右。
    36  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31省市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
    李佳 张晨晖
    2012, 34(Z2):150-154.
    [摘要](559) [HTML](0) [PDF 5.73 M](862)
    摘要: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我国建筑业的增幅在逐年减少,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率发展缓慢。这体现了我国很多地区的建筑业还是处于比较粗狂的经营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省建筑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的现状以及差别,从而寻求提升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办法。
    37  填土含水率对挡土墙土压力影响的实验分析
    赵吉坤 温娇娇
    2012, 34(Z2):155-160.
    [摘要](805) [HTML](0) [PDF 8.42 M](1189)
    摘要:
    填土的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土压力的计算,从而影响到挡土墙的稳定性能。本文在前人研究含水率对非饱和性填土抗剪强度参数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ZJ型直剪仪对土样进行剪切试验,结合强度理论相关知识得出了抗剪强度参数C和φ,继而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含水率影响C和φ的影响系数,得出拟合优度良好的含水率粘聚力、含水率内摩擦角的关系式。在对土样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加压试验时,保持土样颗粒级配及填土的密实度基本一致,仅改变填土的含水率,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的填土对挡土墙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随着实验加压力的增大,填土的可压缩性与填土含水率呈现非线性关系。可压缩性首先随着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可压缩性又有所下降。实验最后根据朗肯理论计算填土各种含水率状态下挡土墙所受到的土压力,对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含水率主动土压力、含水率被动土压力之间的关系式。
    38  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动力分析
    王姿琦
    2012, 34(Z2):161-164.
    [摘要](636) [HTML](0) [PDF 5.12 M](791)
    摘要: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想要减少这种损失,需要发展抗震结构的建筑,减地震发生时带来的损失。而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就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隔震结构。它和普通的抗震结构比起来减震性能比较好,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利用ANSYS建立起普通的抗震结构以及层间隔离结构然后进行动力特性以及地震相应的分析,通过比较了解层间隔震框架结构相对于普通隔震体系的优异性。
    39  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
    谢剑 吴洪海
    2012, 34(Z2):165-168.
    [摘要](896) [HTML](0) [PDF 5.77 M](1076)
    摘要:
    混凝土结构已应用于低温、超低温环境领域,而当前对超低温下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很少,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强度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考虑循环次数、循环时的最低温度、水胶比及外界环境湿度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立方体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试验及砂浆残样的SEM扫描电镜试验,探究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损伤的微观机理。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冻融循环,超低温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有更不利的影响,且随温度的降低,水胶比的提高,损伤有加大的趋势;相应地,SEM电镜试验下混凝土砂浆孔径增大,材料变得更疏松,从机理上解释了强度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40  分体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实验研究
    陈鹏 卢军 张惠民 霍侦侦 曾潇
    2012, 34(Z2):169-172.
    [摘要](628) [HTML](0) [PDF 5.97 M](1070)
    摘要:
    针对分体空调冷凝水的浪费和无规律排放,回收冷凝水用于预冷冷凝器进风具有实际的节能潜力,笔者通过制作的一套冷凝水回收预冷装置,将该装置应用于某实验室单体空调,并进行了3种工况下的试验测试,分别为未装预冷装置、提供足够冷水预冷装置,以及空调器提供自身冷凝水预冷装置。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装有预冷装置前后,无论提供足够冷水还是自身产生的冷凝水,其性能系数COP分别提高了12.94%和9.52%。同时发现冷凝水产生量与需水量具有一定的差距,仅为需水量的56.26%。最后,结合试验现状和结果,对该预冷装置的应用和推广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41  微表处混合料室内噪声测试方法
    曹丽萍 侯相深 张冉
    2012, 34(Z2):173-176.
    [摘要](745) [HTML](0) [PDF 5.21 M](940)
    摘要:
    微表处混合料以其防水、抗滑、耐磨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路面的养护维修。但是,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微表处路面噪声较大、且缺乏有效的噪声测试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湿轮磨耗仪的微表处混合料室内噪声测试方法。其中,微表处混合料试件用以模拟微表处路面,湿轮磨耗仪用以模拟车辆荷载,噪声计用以获取轮胎与路面的噪声。进而,对9种不同级配的微表处混合料的噪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第二时段的噪声值与构造深度的相关性较好,并最终确定了微表处混合料的噪声测试方法和流程。最后,采用两种不同级配的微表处混合料对该测试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价不同微表处混合料噪声之间的区别,为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有益补充。
    42  分离刚度法测试杨木单板层积材木梁剪切模量的试验研究
    卫佩行 王泉中 周定国
    2012, 34(Z2):177-180.
    [摘要](569) [HTML](0) [PDF 4.81 M](822)
    摘要:
    目前中国杨木人造板以非结构为主,而在机电包装行业中使用大量实木作为包装材料,从经济成本、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都迫切需要以结构人造板替代实木作为机电包装材料。针对厚型单板层积材面内剪切模量测试,从理论上给予推导,并从实践上利用理论指导实际测试,以期为单板层积材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以及使用提供技术基础。
    43  多点激励下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分析
    李正英 王泽国 牟德健
    2012, 34(Z2):181-184.
    [摘要](733) [HTML](0) [PDF 5.90 M](991)
    摘要:
    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高墩大跨桥梁的弹塑性结构模型,对比分析在一致地震激励及行波输入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并对行波输入下高墩桥梁的破坏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频谱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方式对桥墩的出铰位置和破坏顺序有较大影响;高墩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弯曲破坏,单墩墩顶截面出铰或达到极限状态往往先于墩底截面,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