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7卷第Z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楼板对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周长泉
    2015, 37(Z2):1-5.
    [摘要](719) [HTML](0) [PDF 0.00 Byte](908)
    摘要:
    楼板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在结构抗连续倒塌中有重要作用。采用有限元ABAQUS非线性拟静力分析法,模拟两层2×1跨框架结构长边中柱失效以后结构连续倒塌的反应,对比分析考虑与不考虑楼板作用时,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情形,研究楼板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影响。结果表明:楼板可以显著改善结构的刚度,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并延缓梁的铰链出现,提高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
    2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试验研究
    许允志 彭有开 吴徽
    2015, 37(Z2):6-11.
    [摘要](852) [HTML](0) [PDF 0.00 Byte](848)
    摘要:
    对6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足尺构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低轴压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通过改变穿越节点核心区的梁纵筋直径、强度来研究再生混凝土节点的最小相对锚固长度,同时研究新的构造措施对节点粘结锚固性能及核心区抗剪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轴压比条件下,按照普通混凝土规范设计的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发生粘结滑移破坏,减小梁纵筋直径或在贯穿节点区的梁纵筋上焊接横向锚固钢筋均可以提高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再生混凝土节点抗剪承载力应在普通混凝土节点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折减。
    3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性能分析
    魏慧 吴涛 王洁
    2015, 37(Z2):12-16.
    [摘要](507) [HTML](0) [PDF 0.00 Byte](873)
    摘要: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冻抗渗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弹性模量低,脆性破坏显著。收集了大量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结果,通过LC40强度等级将其分为普通强度轻骨料混凝土梁和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结合各国规范建议方法和典型统计模型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低于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梁,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能力提高幅度减小,建议依据强度差异选取不同的混凝土强度折减系数用于规范设计。
    4  轴心受压钢骨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短柱承载力
    徐亚丰 金松 牟璐
    2015, 37(Z2):17-22.
    [摘要](551) [HTML](0) [PDF 0.00 Byte](680)
    摘要:
    为研究钢骨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基于合理选取钢材和混凝土本构关系以及正确定义单元类型、模型接触、加载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钢骨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心受压有限元模型,通过后处理得到组合短柱的荷载纵向应变关系曲线,并与试验的荷载纵向应变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典型试件受力全过程以及最终破坏形态,同时比对了不同类别组合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最后给出最优简化计算公式。
    5  自密实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屈服位移计算方法
    宋祥 叶燕华
    2015, 37(Z2):23-27.
    [摘要](571) [HTML](0) [PDF 0.00 Byte](843)
    摘要:
    在平截面假定的基础上,根据自密实混凝土(SCC)叠合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其顶端屈服位移的计算方法,并用5个SCC叠合剪力墙试件的屈服位移试验值进行验证。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分布钢筋的配筋率、锚固钢筋的配筋率与SCC叠合剪力墙屈服位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中选择经济合理的锚固钢筋配筋率、限制SCC叠合剪力墙的轴压比以及适当增加混凝土强度可以提高墙体在屈服状态的变形能力;提出的计算方法合理可靠,求得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6  圆钢管柱H型钢梁外加强环式节点性能有限元分析
    隋伟宁 时庆泽
    2015, 37(Z2):28-34.
    [摘要](580) [HTML](0) [PDF 0.00 Byte](599)
    摘要: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7组圆钢管柱H型钢梁外加强环式节点分析模型,建立了包含梁翼缘宽度和厚度、梁腹板厚度和高度、圆钢管柱壁厚、外环板宽度、轴压比等参数的节点承载力和刚度评价公式。利用OpenSees软件模拟一组试验试件,试验试件中的节点参数选用已有的承载力和刚度评价公式,通过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节点评价公式的正确性以及节点建模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应用到钢框架节点设计研究中。
    7  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ANSYS分析
    曹芙波 丁兵兵 王晨霞 王宇
    2015, 37(Z2):35-40.
    [摘要](720) [HTML](0) [PDF 0.00 Byte](642)
    摘要:
    通过对钢筋通电加速锈蚀的方法,对12根不同钢筋锈蚀率下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梁的三分点加载试验,分析相同强度条件下不同钢筋直径和锈蚀率的再生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筋锈蚀率小于10%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足以保证两者能够共同工作,此时试验梁发生材料强度破坏模式;当钢筋锈蚀率超过了10%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不足以保证两者共同工作,此时试验梁发生粘结失效破坏模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钢筋锈蚀率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模拟分析,并对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跨中截面的荷载应力关系曲线进行验算,通过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8  竹芯竹筋混凝土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龙勇 祝明桥 谢子荣 王瑶
    2015, 37(Z2):41-45.
    [摘要](726) [HTML](0) [PDF 0.00 Byte](874)
    摘要: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日益恶劣,人们对建筑材料、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毛竹属于可再生资源、经济且环保,将毛竹代替钢筋运用于混凝土楼板,不仅减去了钢筋繁琐的加工工序,而且提高了板的空心率,从而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为研究竹芯竹筋混凝土板中的受力性能,对3块配筋率不同的竹筋板进行均布荷载下的抗弯试验性能及相关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现象及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毛竹抗拉破坏无屈服点,属于脆性材料;板破坏时,其跨中挠度可以达到以上,延性很好;竹筋板受弯过程,呈两阶段特征,即开裂前弹性阶段和开裂后带裂l0/25缝工作直至破坏;并结合试验挠度、应变、裂缝、承载力计算结果,提出了竹芯竹筋混凝土板设计的相关构造措施及建议。
    9  两类呼吸裂缝模型及其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盛程 李泽乾 罗浩恩
    2015, 37(Z2):46-50.
    [摘要](896) [HTML](0) [PDF 0.00 Byte](792)
    摘要:
    结构构件开裂产生的非线性振动响应是结构损伤识别的重要依据,而选择合理的模型对准确计算这种非线性振动响应至关重要。根据振动过程中裂缝处结构刚度的变化规律,对现有呼吸裂缝模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两种模型,以带裂缝悬臂梁受迫简谐振动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不同激励频率和不同裂缝深度下结构响应的频谱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双线型呼吸裂缝模型较曲线型呼吸裂缝模型更易出现高频分量和谐振现象,能更好地表征裂缝在振动过程中的呼吸效果。
    10  基于DIC方法的混凝土压缩试件裂纹识别
    韩依颖 刘乃盛 蔡永昌
    2015, 37(Z2):51-55.
    [摘要](1157) [HTML](0) [PDF 0.00 Byte](1041)
    摘要:
    基于特殊设计的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破坏试验,结合高分辨率CMOS采集到的逐级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图像,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以下简称DIC方法),应用由MATLAB和C++语言混合编程的开放式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平台,研究分析了混凝土试件表面受力变形直至破坏全过程位移场分布、特点,计算获得了较为准确的试件裂纹表面形态、长度、位置等数字化的基本裂纹信息,为进一步直接、准确地建立混凝土试件或构件的裂纹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及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和断裂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1  考虑材料劣化的RC剪力墙结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
    李强强 郑山锁 秦卿 左河山
    2015, 37(Z2):56-63.
    [摘要](539) [HTML](0) [PDF 0.00 Byte](750)
    摘要:
    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中的分层壳单元模型对3个剪力墙构件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不同龄期的影响下进行了Pushover分析,将最终所得Pushover曲线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拟合度较高,进而采用同样方法对某12层剪力墙结构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其层间位移角等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龄期下,其性能退化表现与实际结构的宏观性能退化表现相符。结果表明:利用分层壳单元在基于劣化的情况下对RC剪力墙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是可行的。
    12  不同抗剪模型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数值模拟分析
    张艺欣 郑山锁 甘传磊 关永莹 秦卿
    2015, 37(Z2):64-70.
    [摘要](597) [HTML](0) [PDF 0.00 Byte](781)
    摘要:
    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和扰动应力场模型分别对不同剪跨比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拟静力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相应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较之于修正斜压场理论模型,基于扰动应力场模型计算的PΔ滞回曲线与试验PΔ滞回曲线吻合更好,得到的破坏形态及裂缝分布图与试验基本相同。充分说明了基于扰动应力场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滞回特性。
    13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兰天晴 赵少楠 薛艺鹏 罗顺康
    2015, 37(Z2):71-77.
    [摘要](1053) [HTML](0) [PDF 0.00 Byte](1215)
    摘要:
    为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重点。对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相关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1)预制剪力墙结构震害情况;2)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研究成果;3)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接缝、竖向接缝、钢筋连接方式等研究进展。并对预制剪力墙结构国内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简要介绍,就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今后研究重点与待解决问题给出了建议。
    14  高烈度区联肢墙抗震优化设计方法
    杨龙 郑梓豪 付静怡 文川
    2015, 37(Z2):78-82.
    [摘要](752) [HTML](0) [PDF 0.00 Byte](675)
    摘要:
    近年来,由于大量超高层建筑的兴建,联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被广泛采用。其中混合联肢剪力墙由于结合了钢和混凝土材料的优点,抗震性能较传统的联肢剪力墙有了明显改善,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对国内外混合联肢剪力墙的试验研究以及分析等进行了综述,详细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混合联肢墙(包括钢连梁联肢墙,可更换连梁联肢墙以及钢桁架连梁联肢墙)的发展,并对混合联肢剪力墙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做了展望。
    15  现有外墙体系的对比分析与一体化预制外墙的性能
    薛艺鹏 陈阁琳 苏义庭 赵少楠 罗顺康
    2015, 37(Z2):83-87.
    [摘要](514) [HTML](0) [PDF 0.00 Byte](579)
    摘要:
    我国现今关于保温体系的研究技术比较成熟,比较流行的几种外墙保温体系为:外保温体系,内保温体系,夹层保温体系和自保温体系。其中外保温运用最多,但是其缺点是施工比较复杂,而且不利于施工管理。本文先分析了现今的外墙保温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提出两种一体化PC外墙,一种与自保温系统相结合,一种与外保温相结合,不仅能做到节能环保,而且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施工效率。
    16  加密预制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胡晓平 李英民 曾文玲
    2015, 37(Z2):88-92.
    [摘要](629) [HTML](0) [PDF 0.00 Byte](713)
    摘要: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兴起,预制式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验证预制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其改进构造柱布置方案的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6度区与7度区两组模型的静动力弹塑性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了现浇构造柱、预制构造柱、加密预制构造柱模型的变形能、层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结构整体耗能特征。分析表明:采用加密构造柱的改进方案并未明显改变原预制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但可大幅度提高其耗能能力,使之与现浇构造柱砌体结构模型基本相当,该改进方案可作为预制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的设计规定在村镇建筑中使用。
    17  中国动漫博物馆钢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
    王仪政 李厚民 舒展 张卫
    2015, 37(Z2):93-97.
    [摘要](787) [HTML](0) [PDF 0.00 Byte](629)
    摘要:
    在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中国动漫博物馆为例,一层采用钢网格筒钢框架支撑(钢板剪力墙)结构,二层及以上采用钢框架支撑(钢板剪力墙)+跨层桁架结构,运用现行结构抗震理论和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时程和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表明:该结构整体抗侧刚度较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18  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圆管横向压缩吸能特性
    唐传茗 许默涵 王率帅 舒源 刘正阳
    2015, 37(Z2):98-102.
    [摘要](622) [HTML](0) [PDF 0.00 Byte](708)
    摘要:
    以公路护栏吸能特性为背景,对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圆管试件进行抗压吸能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下各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荷载与变形能力的关系,研究纤维掺量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变形破坏和吸能特性,选出最适合的纤维掺量与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配合比和纤维掺量使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圆管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吸能能力。
    19  不锈钢材料的高温性能与本构关系
    杨成博 胡鹰 杨波 戴国欣
    2015, 37(Z2):103-109.
    [摘要](1288) [HTML](0) [PDF 0.00 Byte](1539)
    摘要:
    不锈钢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环保耐久建筑材料。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不锈钢高温性能优于低碳钢。通过比较规范以及国内外学者所得到的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参数,指出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不锈钢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各个模型的优缺点。Quach三段式应力应变模型适用于受拉和受压情况,可直接应用于现行规范进行常温下结构设计,Gardner提出的高温下应力应变模型适用性较强,但模型不够完整,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20  某特大简支梁桥墩身开裂的事故排查
    吴波 张亮亮 高永 苏春雷 原野
    2015, 37(Z2):110-116.
    [摘要](672) [HTML](0) [PDF 0.00 Byte](742)
    摘要:
    桥梁裂缝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不符合“绿色建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文章对某特大简支梁桥桥墩开裂现象进行事故排查,为裂缝修复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桥梁施工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考虑支座中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墩、梁的约束作用,首先以Abaqus分析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支座水平剪切变形的约束作用,然后以Midas计算了3种最不利工况下桥墩墩顶处的支座反力,最后以ANSYS分析3种最不利荷载组合时墩身应力。结果表明,即使按墩顶的4个纵向活动支座临时连接被同时破坏的最不利情况考虑,墩身在3种最不利工况下的最大主拉应力也仅为0.08 MPa,远未达到C30混凝土的拉应力容许值0.73 MPa。因此,架梁完成后未及时拆除支座临时连接的限位螺栓并不是导致该桥墩身开裂的主要原因,事故调查需从其他方面入手。但该疏忽会在桥墩中引起拉应力,应尽量避免,确保桥梁建造的各个环节更为规范。
    21  高家花园大桥挠度长期监测数据分析
    王茜 张衡 梁斯榕 刘纲
    2015, 37(Z2):117-120.
    [摘要](549) [HTML](0) [PDF 0.00 Byte](935)
    摘要:
    通过对高家花园大桥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大桥挠度与温度、车辆荷载等作用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确定大桥挠度的变化规律。对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系统采集的温度、车流量及重车、挠度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重点研究了桥梁跨中处挠度变化主要与温度、车辆荷载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桥梁跨中处挠度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挠度的波动主要是由重车引起的。分析结果为高家花园大桥和类似连续刚构桥的安全状态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南昌新八一大桥健康监测预警指标计算分析
    张记东 梁力 李鑫 吴凤元
    2015, 37(Z2):121-125.
    [摘要](592) [HTML](0) [PDF 0.00 Byte](756)
    摘要:
    为了保证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给桥梁管理者提供维修及加固的依据,以南昌市新八一大桥为工程背景,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传感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指标并行预警的结构预警体系,阐述了预警指标、预警阈值和预警流程,并重点对索力、关键部位应力和挠度、疲劳车辆荷载、固有频率变化率等预警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在当前荷载作用下新八一大桥的各项预警指标的结果都正常,满足使用要求。
    23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影响参数
    王煦 董军
    2015, 37(Z2):126-129.
    [摘要](602) [HTML](0) [PDF 0.00 Byte](604)
    摘要:
    施工控制是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使连续刚构桥成桥状态的线形符合技术要求,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不可或缺的措施。针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运用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进行了悬臂施工过程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并据此来判定结构对参数的灵敏程度,为施工过程的参数调整提供相应依据,为建筑产业化提供支持。分别对比了在容重变化、混凝土预应力参数和整体升温降温等情况下,连续刚构桥主梁挠度在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最大悬臂状态下的温度梯度对挠度影响最大,变化峰值可达60 mm。容重也对挠度有显著影响,两种状态下挠度变化峰值均在10~25 mm之间。
    24  半刚性节点取值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叶凯 赵祎强 刘纲
    2015, 37(Z2):130-133.
    [摘要](696) [HTML](0) [PDF 0.00 Byte](724)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扣件式模板支架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施工缺陷扣件式模板支架的直角扣件达不到进一步相应规范要求,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严重。直角扣件是介于刚接和铰接的半刚性节点,资料表明半刚性节点的取值对其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运用特征值屈曲分析,结合数值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拧紧力矩较小时,初始转动刚度值的变化对承载力影响非常显著,性扣件式模板支撑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值随半刚性值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
    25  基于响应面法的扣件式模板支架缺陷灵敏度分析
    刘敏 叶凯 杨吉云
    2015, 37(Z2):134-138.
    [摘要](831) [HTML](0) [PDF 0.00 Byte](770)
    摘要:
    针对中国建筑施工中扣件式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采用响应面法对材料缺陷、制造误差和操作失误等多种初始缺陷进行了敏感度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典型模板支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管壁厚、弹性模量和初始偏心等对模板支架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多因素响应面分析,得出了典型扣件式模板支架对不同初始缺陷的敏感程度,为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撑。
    26  预制楼梯安装工艺
    付静怡 周庆 郑梓豪 文川
    2015, 37(Z2):139-142.
    [摘要](1347) [HTML](0) [PDF 0.00 Byte](1171)
    摘要:
    预制楼梯是产业化住宅的重要构件之一。根据预制楼梯的特点提出了从生产制作、运输存放到现场安装、后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等一整套施工工艺流程。预制楼梯构件采用工厂化生产,用平板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梯段板与楼梯中部的梯梁通过聚四氟乙烯板滑动支座实现连接,并在下梯段与梯梁间伸缩缝处安装挤塑聚苯板。浇筑楼梯板后浇带时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最后通过综合效益分析表明预制楼梯适合大规模应用和推广。
    27  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探索
    王慰佳 徐伟
    2015, 37(Z2):143-147.
    [摘要](741) [HTML](0) [PDF 0.00 Byte](790)
    摘要:
    随着中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已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打造绿色超高层建筑,除了合理利用设计及运营关键技术,还需要正确把握现行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标准规程,根据相关要求及评价标准,对应提出地下工程与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同时根据目前国情对清洁再生能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提出设想。
    28  型钢混凝土组合旋挖支护桩性能
    曾朕 陈阁琳 罗顺康 薛艺鹏 赵少楠
    2015, 37(Z2):148-153.
    [摘要](742) [HTML](0) [PDF 0.00 Byte](827)
    摘要:
    型钢混凝土组合支护桩(劲性桩)是一种在混凝土灌注桩中配置型钢的支护桩体。旋挖钻孔灌注桩是一种被誉为“绿色施工工艺”的桩体施工工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因内置型钢,桩身承载能力也得到加强,在确保基坑开挖时基坑稳定问题的同时也符合绿色环保、产业化施工。本文为研究型钢混凝土组合桩的受力性能,对3个试件分别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考察了劲性桩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并采用ABAQUS软件对3个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对比符合程度较好。再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桩与旋挖成桩工艺的组合效果以及其施工流程简要描述,结合二者分析其施工技术与应用并得出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适用性,可参考利用于相应基坑支护工程中。
    29  大轴力桩基托换中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分析
    张立 李青宁 李琳 王献伟
    2015, 37(Z2):154-158.
    [摘要](526) [HTML](0) [PDF 0.00 Byte](800)
    摘要:
    桩基托换的关键在于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连接方法和可靠性能。本文结合某城市地铁隧道穿越高架桥桩基主动托换工程,提出了一种新型连接方式:凿毛+钻孔植筋(植筋胶)+建筑胶喷面的连接形式。设计制作了3个试件,结合面每30 cm×30 cm范围内植入一根钢筋,部分试件梁部箍筋加强,进行了重复静力加载试验。试验分析表明:此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最大可达9.208×10 3 kN/m 2;提高新浇筑梁的箍筋配筋率对提高界面抗剪承载力有较大作用;植筋在新旧结合面抗剪能力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新旧混凝土交界面上植筋所受的力较大,植筋两端受力较小;此连接形式在大轴力桩基托换中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30  咸阳国际机场大轴力桥梁桩基托换技术试验研究
    李琳 李青宁 张立 岳克峰
    2015, 37(Z2):159-163.
    [摘要](732) [HTML](0) [PDF 0.00 Byte](883)
    摘要:
    西安地铁二号线下穿隧道穿越咸阳国际机场主线桥桩基,须进行桩基主动托换处理。笔者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采用连接面凿毛+钻孔植筋+界面胶+张拉预应力的新型接头形式,将托换大梁与既有墩柱承台桩基相连接,制作了托换大梁体系(大梁墩柱承台桩基)1∶6整体模型,进行了渐进式重复静力加载试验,进行了受力性能和可靠性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托换大梁体系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试件的极限荷载在对应实际尺寸托换大梁中可达9 900 t,托换大梁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试件的延性较好,安全性高,在上部大轴力桥梁荷载下变形协调,没有相对滑移,新型接头形式合理、可靠,便于施工。
    31  直立高边坡逆作法装配式锚索挡土墙施工技术
    邢民 王述红 许春兴
    2015, 37(Z2):164-167.
    [摘要](614) [HTML](0) [PDF 0.00 Byte](869)
    摘要:
    在边坡工程中,直立高边坡的施工和围护是施工的一个难点,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高边坡施工。大连沿海城市商业经济培训中心及周边地块改造项目南侧挡土墙工程,是一个土质和强风化岩的直立高边坡工程,边坡最大深度为11.2 m,部分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开挖支护过程中出现过塌方事故,文章分析了事故出现的原因,并阐述具体处理措施,并以此具体工程为背景,提出一种新型逆作法装配式锚索挡土墙的施工技术方法,以不同种类的装配块间的组装作为挡土墙,并设置预应力锚索加固,采用逆作法自上向下逐步施工,底部挡土墙和地梁一起整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提高整体稳定。该方法减少工程风险,加快施工速度,为以后直立高边坡施工提供一种借鉴的方法。
    32  潜水地区深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抽水试验及其简化计算
    吴意谦 朱彦鹏
    2015, 37(Z2):168-177.
    [摘要](703) [HTML](0) [PDF 0.00 Byte](1168)
    摘要:
    以兰州地铁1号线马滩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单井抽水试验及完整基坑降水工程,并完成了现场监测工作。得到各自的地下水位及地表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发现两者水位变化趋势、沉降量基本相同。在裘布依假定的前提下首先求出基坑降水后地下水位的降落曲线方程,忽略土体的侧向变形及群井效应对降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分层总和法分别计算水位降落曲线上下疏干土与饱和土的地面沉降量,叠加后得到最终坑周地面沉降量。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该基坑降水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及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33  多跨覆冰输电线路脱冰振动分析
    樊勇 阮少林
    2015, 37(Z2):178-182.
    [摘要](606) [HTML](0) [PDF 0.00 Byte](710)
    摘要:
    多跨输电导线系统包含绝缘子、导地线等部分,在脱冰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机制和现象均与单跨不同。本文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多跨覆冰输电线路的振动分析模型。对多跨覆冰输电线路的振动分析表明,从一跨增加到五跨,脱冰跨的跨中位移跳跃幅值随着跨数的增加而增加。耐直耐工况中耐张绝缘子的轴力幅值最大,但是脱冰后的绝缘子轴力也是随跨度增大而变大。悬垂绝缘子的轴力幅值随跨度增加而减小,但是脱冰后的轴力随跨度增大而增大。脱冰跨导线的张力也是在耐直耐工况中幅值最大,然而耐直直直直耐工况中脱冰后最大。边跨导线张力随跨数增加而降低。
    34  覆冰输电导线气动力特性模拟的合理模型
    樊勇 阮少林 陈国栋 侯阳
    2015, 37(Z2):183-188.
    [摘要](587) [HTML](0) [PDF 0.00 Byte](797)
    摘要:
    对覆冰导线风洞试验的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是获取气动参数的主要手段。进行了覆冰输电线气动参数数值模拟的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选取、湍流模型的选取、求解参数设置等分析研究。明确了加密区首层厚度、层数、厚度、形状及加密条带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网格模型。对k-ε湍流模型、k-ω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Reynolds应力湍流模型及SST k-ω湍流模型的分析,表明k-ω模型虽然能较好地模拟覆冰输电线的气动力特性,但是对参数比较敏感。k-ε湍流模型的是模拟覆冰输电线气动参数的最合理模型。
    35  覆冰输电线路塔线体系的脱冰振动
    陈国栋 阮少林
    2015, 37(Z2):189-192.
    [摘要](613) [HTML](0) [PDF 0.00 Byte](775)
    摘要:
    云南省某 500 kV交流输电线路位于滇东北,在高海拔、重覆冰等恶劣条件下,存在严重的覆冰输电线脱冰振动问题。本文以该输电线路为例建立了考虑输电塔线体系偶联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修改密度法进行了脱冰振动分析。分析表明,由于塔体吸收了振动能量,塔线体系的最大脱冰张力和位移均比线体系小,塔体还将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没有脱冰的导线和地线,引起其相应的震动。根据振型特点确定的半跨脱冰会增大导线的振动位移,而对张力影响不大。
    36  一种易修复输电单管塔结构的概念设计和试验验证
    张伟涛 戴靠山 张浩 易正翔
    2015, 37(Z2):193-198.
    [摘要](575) [HTML](0) [PDF 0.00 Byte](875)
    摘要:
    针对传统单管塔结构易发生底部截面破坏且不易修复的特点,借鉴自复位和易修复的概念,通过引入预应力技术和设定破坏装置,提出一种易修复输电单管塔结构。该单管塔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能够在保护主体结构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在设定部位发生破坏,设定损坏截面的设定破坏装置损坏后可以快速更换,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易修复性能,符合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建造的理念。首先提出易修复单管塔结构的概念设计,对影响易修复单管塔结构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单调推覆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37  纤维混杂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浩 张丽辉 刘建忠
    2015, 37(Z2):199-203.
    [摘要](604) [HTML](0) [PDF 0.00 Byte](626)
    摘要:
    采用最紧密堆积理论对UHPFRC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通过应用Excel Solver Tool进行编程求解,实现了UHPFRCC符合体系的理论设计,利用石灰石粉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得到最终配合比。基于基准配合比,研究了钢纤维与合成纤维混杂对UHPFRCC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inger-Funk模型可实现自密实UHPFRCC的配合比设计;混杂纤维可增强UHPFRCC的抗压强度,但抗折强度有所降低;相比于单掺2%钢纤维的UHPFRCC,合成纤维的取代掺入均降低了UHPFRC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8  典型城市居住建筑室内设置温度对供暖供冷能耗的影响
    刘猛 薛凯 衷逸群 陈希 曹渝婧
    2015, 37(Z2):204-210.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901)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改善需求日益提升。室内设置温度对供暖供冷能耗有很大影响,通过选取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典型城市,运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使用模式下,不同室内设置温度对建筑供暖供冷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运行模式的调整,可以带来40%~60%的供暖供冷需求下降;通过适宜的室内温度设置,可以有效的延长非供暖供冷的时间,每降低要求1 ℃,可以降低能耗7%左右。
    39  重庆地区城市与村镇居民夏季室内环境调节调研
    张蕴 黄春雨 薛凯 何玥儿 周宇 李聪 刘猛
    2015, 37(Z2):211-214.
    [摘要](729) [HTML](0) [PDF 0.00 Byte](231)
    摘要:
    采用调研和实地测量,对重庆地区城市和村镇居民入户调研,分析了重庆地区城市和村镇居民夏季热环境调节行为,并讨论了年收入、空调拥有量和用电量三者之间定性关系。城市居民广泛使用空调降温,村镇居民空调使用主要集中于晚上,风扇仍是较多使用的降温方式。与村镇居民相比,城市居民年收入增加,空调拥有量和用电量明显增加。
    40  某绿色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
    李立力 张亮亮 刘纲 刘书洋 郑尚龙
    2015, 37(Z2):215-218.
    [摘要](989) [HTML](0) [PDF 0.00 Byte](992)
    摘要:
    以青岛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分析了室外风环境对人生活及环境的影响。通过查阅有关青岛地区典型气象年的参数确定了3种模拟工况,根据k-ε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及当地地形条件、基本风速和所在高度等因素,模拟出该位置的平均风速及压力差。通过对各项风环境指标的分析,得出结论:冬、夏两季建筑1.5 m高度处人行区域的风速均低于5 m/s,气流较平缓,符合行人舒适性,对于风速较高的迎风面转角和风通道处,可以通过在该区域种植植被来降低该区域的风速。建筑物表面压力差小于5 Pa,有利于夏季通风并且符合冬季防风要求。该项目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可以为今后绿色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41  泡沫混凝土外墙的热工性能测试与分析
    周静 孟曦 梁伟杰 龙恩深
    2015, 37(Z2):219-222.
    [摘要](808) [HTML](0) [PDF 0.00 Byte](857)
    摘要:
    随着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节能变得尤为迫切。外墙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泡沫混凝土因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但其在建筑外墙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介绍了新型泡沫混凝土外墙的构造及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外保温墙体、实心砖墙体和泡沫混凝土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泡沫混凝土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远优于其他两种墙体,在空调状态下,其内表面的热流值仅为外保温墙体的30.4%,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不仅如此,泡沫混凝土外墙更为轻质,其质量仅为外保温墙体的49.1%。
    42  地铁盾构应用玻璃纤维筋产生的社会效益
    金鑫 刘军 章良兵 孙田
    2015, 37(Z2):223-228.
    [摘要](568) [HTML](0) [PDF 0.00 Byte](628)
    摘要: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对玻璃纤维筋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北京地铁16号线03标为实际工程背景,在盾构始发与接收的过程中,用玻璃纤维筋局部替代钢筋,盾构直接对围护结构进行切削,免除了人工凿桩的过程,实现了盾构的无障碍始发与接收。从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生态文明、技术进步4个方面与传统始发与接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说明新工艺产生的社会效益。
    43  康复景观实践营造与启示
    邹雨岑
    2015, 37(Z2):229-232.
    [摘要](762) [HTML](0) [PDF 0.00 Byte](1171)
    摘要:
    研究表明,园林中植物的色彩、芳香以及在植物所营造的空间中开展园艺活动对于非医疗性的康复治疗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因而,用以实践园艺疗法的康复景观场所逐渐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热点,国内外均进行了多项研究和尝试。对国内外不同类型康复景观案例的对比、分析和总结,并得出启示。对如何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尚处发展阶段的国内康复花园实践产生借鉴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