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2(2):97-102.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2.012
摘要: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一所研究型大学面向研究生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和研究生学术英语三门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师资背景、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课后反馈等方面对三门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系列课程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但这三门课程并未形成合力,未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本文尝试用建构主义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创新建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生态体系,为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2022, 31(6):68-77.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6.009
摘要:随着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成果的多寡和引用情况,已经成为评判一所高校乃至整个国家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判研究生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提升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对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应以需为本,只有将语言学习和学生专业学术研究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建筑学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为例,通过实例,从目的性、专业性、思辨性与合作性四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项目中的任务设置原则。其中“目的性”聚焦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三大要素,即学术语言、学术技能和学术规范;“专业性”是指语言共核知识和专业文献中语言个性特征的相互结合,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将专业学科知识融入语言学习中,主动将教师讲授的语言共核知识迁移至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中;“思辨性”关注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诸如分析、推断、评价、说明和解释等思辨能力的培养;“合作性”强调学习者能通过相互协商、沟通和协作等方式来创建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提升语言产出的质量。以上原则不仅对项目驱动下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也可对本科阶段的前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带来启示。
2020, 29(5):96-105.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0.05.014
摘要:在国际交往及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日趋重要。以建筑学科本科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及能力、英语学习目的、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期望、目标需求以及学生对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认识及看法5个方面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已有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具有多元的目标需求,渴望将英语学习和其专业研究及今后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对学术英语的呼声高涨。最后,从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多元学术英语课程构架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细化以及研究型教学法的应用4个方面对国内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