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2(1).
摘要:涉及云贵川三省的重庆经济协作区基本上代表了长江上游经济带,具有若干经济特征。本文论述了对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再认识和对重庆经济协作区再发展的若干颇具新意的观点和建议。
1996, 2(1).
摘要:国家教委于1995年12月15日颁布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教师的498项成果授予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此次评奖活动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共受理全国355所高校申报的2697项参评成果,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
1996, 2(1).
摘要:在阐述大西南三沿开放格局形成、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与区位优势、西南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大西南在三沿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引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加速其开放的对策
1996, 2(1).
摘要:对我国区域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区域工业结构全面均衡分散化趋势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开始扭转,出现转机的关键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
1996, 2(1).
摘要:股利理论对于股份公司的经营运作和各项财务政策的制订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立足于西方股利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以期为研究我国股份公司的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1996, 2(1).
摘要:分析了我国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运行情况、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1996, 2(1).
摘要: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对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其结果将为我国有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996, 2(1).
摘要:用稀缺理论分析了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用凯恩斯的需求理论阐明了货币投放与通货膨胀之间亦无对应关系;提出了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996, 2(1).
摘要:伴随着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际趋势。本文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与发展模式,并就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1996, 2(1).
摘要:本文在分析并行工程的内涵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并行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功能和实施环节,并提出一种并行方法下的新产品开发的整体规划方法,实现了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交叉处理。
1996, 2(1).
摘要:在论述建立中国西部发展经济学的必要与可能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1996, 2(1).
摘要:针对人民法院认为案件需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后,对“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的内部工作程序”有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司法实践中法院决定再审的内部程序极不统一等严重弊端,从法理上分析和批评了流行且不科学的观点和做法,并提出规范法院决定再审民事案件的内部程序的建议。
1996, 2(1).
摘要:由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南师大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教授等著述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1994年6月)经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车文博等评审,认为是一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内领先,其质量已达到国家教委博士点人
1996, 2(1).
摘要:分析了我国双语专科词典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现有双语专科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具体构想。
1996, 2(1).
摘要:高等教育事业计划对宏观调控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四川省情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高教事业合理的发展速度,以计划调整优化办学层次与专业结构,推进自费上大学以及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等问题。
1996, 2(1).
摘要:讨论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两难现象,放弃了传统的“非此即彼”二分法,认为矛盾双方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统一体”,强调英语阅读教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提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折衷法”。
1996, 2(1).
摘要:指出影响课堂气氛诸因素,着重分析教师的教态和学生的学风两因素。并提出移情、破坚冰、集体意识、信任感、鼓励积极情绪、增加参与及学会听他人发言等七项课堂活动对策。指出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学生班集体及其相互间的交际关系。教师应当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设计相应对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996, 2(1).
摘要:结合外国留学生的知识基础,揭示汉字特点和造字法则,以加强对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1996, 2(1).
摘要:由西南师范大学德育学科硕士导师宋春宏教授等任主编,四川省近十所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参编的《德育系统比较研究》于1995年11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是为适应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和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1996, 2(1).
摘要:人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然经历从自然物质世界到人和社会自身,再到人类精神的客观产物的变化过程。科学技术是人类精神的客观产物,越来越成为人类认识的主要客体,这正是客体自身否定之否定逻辑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清醒认识和主动把握认识客体向科学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6, 2(1).
摘要:在综述、评介中德两国当代写作理论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比较两国写作理论的特点,指出了两国写作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写作与写作主体关系上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1996, 2(1).
摘要:论述毛泽东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从严治党从严冶政、惩腐肃贪严厉果断、身先垂范严洁自律、以历史为鉴纳诤友之言等需发扬光大并能保证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廉政建设思想的五个特点。
1996, 2(1).
摘要:分析和探讨韩国政府要求公布官员私人财产的命令、金融领域实行真实姓名制度、税制改革动向等主要反腐措施,并认为上述举措已获初步成效。鉴于亚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共通性,韩国的廉政改革值得参考和借鉴。
1996, 2(1).
摘要: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朱新均在199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家评审会上讲话,提出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二,扎实进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和改革问题的研究,开展决策咨询服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306;023-65111861 E-mail:shekexeb@cqu.edu.cn
版权所有: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