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交往的适应,了解学习处理成年人更为复杂的多重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课题之一。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现象较为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失控、家庭教育失当是其主要原因。大学教育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实施人际交往干预策略,以期根本扭转这一现状。
摘要:阐释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庆新一轮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的历史必然性,分析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矛盾,提出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九项对策建议。
摘要:阐述现代绿色城市建设思想,提出重庆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原则及其建设的实施设想。
摘要: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人口预测数字显示:截至4月1日零时,我国的人口预测数量已达12.521414亿。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认为21世纪我国人口问题有五大趋势:一、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二、前20年生产年龄人口增长更快,就业压力加大。到2020年,生产年龄人口将再增加1.7亿,劳动力过剩趋势更加严重。三、人口老龄化严重。204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8%,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将接近25%。四、人口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1999年可达29.8%。五、人口质量特别是人口教育、科技质量呈提高的趋势。人口素质低的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上升…
摘要:经济的发展不仅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更取决于科教的投入,因而科教兴市是发展和振兴重庆的必由之路,本文仅提出战略构想。
摘要: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诸多困难,当务之急是要确立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本文结合库区迁建企业实际,简要分析了各种技术创新战略的利弊,提出以合作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摘要:乡镇企业20年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为此,必须实施“制度变革”等五大改革举措。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再认识,分析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对策。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者间的正向乘数效应和负向乘数效应、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方面。二者的协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从强化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刚柔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加强生态环境的调控等方面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论述研究21世纪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的必要性,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再阐述我国孵化知识经济的条件、不足及应当着重加强的基础工作。
摘要:重庆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于4月15日在重庆大学隆重成立,标志着市高校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有了“婆家”。教育部高教司李晓明处长,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王开达及重庆大学校长吴中福、副校长唐一科到会祝贺。市高校图工委受市教委领导,在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履行对全市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协调、咨询、研究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在渝高校图书馆这一重要文献情报资源基地的功能作用,寻求馆与馆之间的合作,加强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形成有机联系的文献情报资源体系,加快我市图朴清报事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更好地为广大读…
摘要:立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归纳重庆市主办银行制试点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关对策及改进和完善主办银行制度的途径。
摘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替代变量,引入了显性形式的技术转移函数,建立了带有技术转移函数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传统的U—模型存在的缺陷,讨论了经济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模型动态特性的刻划。
摘要:在政府机构全面改革的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为国企深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公司必须抓住时机,加强对经营环境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财产组织形式;加强基础管理,以全面提高投资公司的整体素质。
摘要:本文对中日两国的税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目前税制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激活小企业,促进其发展,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重大举措。本文剖析了目前我国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小企业发展的三项具体措施。
摘要: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提出成功领导得的特征及创新素养要求。
摘要:分析罪案报道的基本特征,提出罪案报道对青少年产生的六个方面的负面心理影响。
摘要:分析国家工人员的一般含义及新《刑法》的主体范围界定,质疑新《刑法》界定“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技术,阐明村委会等组织负责人的主体资格。
摘要:对MBA考生进行心理及知识的调查,分析影响学习英语的因素,讨论MBA考前培训课程的教与学的策略,为今后MBA的英语教学打下基础。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做到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但实践中文化教学因种种原因被忽略。因此,须重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上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期望引起公共外语教师的普遍重视。
摘要:大学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国内外心理学家对自我价值感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自我价值感及特点;阐述了高、低自我价值感大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品质、认知与行为方式;提出了高、低自我价值感大学青年教师培育正面、健康自我价值感的有效方法。
摘要:科学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与特征,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对策。
摘要:本研究采用形容词问卷研究方法,科学地调查了重庆市九所高校来自全国各地的401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大体上没有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共性占主导地位。
摘要: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育人价值从不同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改革开放与“美育”的推动使公共艺术教育在中国高校形成第一个高潮。这次高潮很快退却的原因主要是观念准备不足、教师准备不足、学生准备不足和物质条件准备不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应是提升观念层次、建构教育体系、加大投入、改善管理、开展科研活动。
摘要:从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通过对近几年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提出了现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若干见解,并简述了学校教育改革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摘要: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招生制度几经变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来势汹涌的知识经济,还必须加大招生体制改革力度,适应社会发展。
摘要:建立整个教学活动(授课、实验、测验)以及多种媒体(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及声音)集成为一体的电路、电子技术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系统,并详细介绍各个子功能模块的组成。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灵活、易扩充、易维护等特点,能很好地为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服务。
摘要:分析科技进步的价值蕴涵,阐释科技进步的价值基础,提出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
摘要:《日本经济新闻》所做的1999年日本大学生求职热门企业调查表明,今年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企业为索尼。十年来大学毕业生求职热门企业排行的变化为:1990年至1991年泡沫经济时期与1995年至1997年经济小幅回升时期,学生求职偏好于商社、银行。而泡沫经济结束后的1992年至1994年以及经济衰退期的1998年,学生求职则倾向于选择制造业。十年来最受大学生青睐的行业为通信、资讯、教育、出版等四种。制造业中以电子、电机及运输机器两行业最受欢迎。特别是在1996年以后,个人电脑、网际网路普及后,经常排在前二三名之内。另外,饭店、旅游、休闲…
摘要:论述邓小平的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挖掘出其中对我国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观点,揭示邓小平的“发展阶段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
摘要:分析比较现代抒情散文的艺术构成在审美上的鲜明特征,探讨不同审美特征产生的历史渊源,由此概括出两种不同的审美共性,展示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中,现代抒情散文构筑的整体性审美图景。
摘要:一、有多少人在从事科技工作到1997年底,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88.57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56万人。而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1997年我国为8.4人,而日本1993年为79.6人,美国1993年为74.3人,德国1991年为61.5人,法国1992年为54.8人,英国为48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1/10。二、在科技上花了多少钱1997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1063.1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14.2%,我国科技经费虽有缓慢增长,但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而美国每年投入达1600—1700多亿美元,日本700多亿美元,德、法、英…
摘要:展示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发展的辉煌图景,客观分析影响重庆城市发展的三大因素,阐释刘湘军人干政对重庆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作用。
摘要:从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演变和发展,阐述了儒学对日本古代文明以及工业现代化所起的积极作用,旨在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
摘要:我国为占据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确立了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信息与自动化、能源、新材料、资源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等8大领域,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凝炼科技目标,分别从重点研究领域、战略方向和重大项目三个层次上加强布局和组织重大项目科研,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对这8大领域,我国将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突破。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现代生物学尤其是生物技术与以研究和掌握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的交融将是重要方向,并期望以此带来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此外,智能化…
摘要:简述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分析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红岩精神的时代意义。
摘要: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我国长期是低失业率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职工下岗、失业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自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从而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因此,研究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失业现状、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总体调查和实证研究不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取随机调查收集重庆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类别(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得出有关结论。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306;023-65111861 E-mail:shekexeb@cqu.edu.cn
版权所有: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