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投稿须知

      2005, 11(6).

      摘要 (561) HTML (0) PDF 102.54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论文标题最长不超过20字;摘要应具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控制在100—300字:关键词选词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一般选3—8个。二、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均有完全对应的英文翻译。三、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应先见文字后见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内的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插图也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四、论文字数控制在6000—8000字,属课题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五、参考文献著录规范。1.期刊:[序号]文章作者.文章名[U].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5期总目录

      2005, 11(6).

      摘要 (1220) HTML (0) PDF 390.68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开发企业集群:贵州药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李景勃,云朵(1-001)我国摩托车行业海外市场恶性竞争博弈分析……………………………………刘渝琳,曹华(1-005)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后期扶持研究…………………………………钟吉鹏,刘发国等(1-010)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张文秀,李冬梅等(1-014)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及前景分析……………………………………雷亨顺,王俊娜(2-001)透视泛珠合作契机凸显贵州竞争优势……………………………………黄薇,宋菲(2-004)重…

    • >区域开发
    •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

      2005, 11(6):1-10.

      摘要 (1502) HTML (0) PDF 1.08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集群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本文认为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主要在于: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 加快重庆工业科研院所发展研究

      2005, 11(6):11-14.

      摘要 (1207) HTML (0) PDF 492.10 K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是科研单位改革的重要部分。科研单位只有深入进行科研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提升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重庆市工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引发的工业公共技术供给主体缺位和院所自主创新能力衰退等突出问题,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对重庆工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 数字咸阳的发展建设研究

      2005, 11(6):15-17.

      摘要 (1163) HTML (0) PDF 365.42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化建设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在我国尤其在西部地区受综合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阐述了建设“数字咸阳”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数字咸阳”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及对策。

    • "撤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涪陵区域空间格局研究

      2005, 11(6):18-21.

      摘要 (1274) HTML (0) PDF 421.57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1998年"撤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基本背景,分析了涪陵行政区划调整的特殊之处以及"撤市设区"之后面临的区域空间格局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研究了涪陵应该争取的区域空间格局,并且对与周边区县如何协调发展作了具体论述.

    • >城市·建筑·环境
    • 城市供水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005, 11(6):22-26.

      摘要 (1114) HTML (0) PDF 467.69 K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对重庆市主城区供水企业客户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影响供水企业客户满意的关键要素,再通过构建客户满意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为SEM)验证关键要素与客户满意度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供水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策略建议。

    • 公路交通灾害防御及其对策研究

      2005, 11(6):27-30.

      摘要 (1332) HTML (0) PDF 541.52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路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公路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路交通灾害,它已经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与治理。本文分析了陕西公路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公路交通灾害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人、车、环境和管理要素的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构筑了公路交通灾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 信息时代的环境设计--论可持续发展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2005, 11(6):31-33.

      摘要 (1347) HTML (0) PDF 380.55 K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环境设计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同时使之成为特定时代背景下评价设计作品成就的重要价值标准.

    • >和谐社会论坛
    • 和谐社会的健康型组织建设

      2005, 11(6):34-37.

      摘要 (1224) HTML (0) PDF 466.28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把关心民众的生理、心理健康作为稳定和谐的评价指标,不断调整执政者的决策行为,才能保证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本文作者认为,可以把健康型组织(Healthy Organ ization)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评价标准,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索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机制和标准度量问题。作者提出,健康型组织包括正常的心理状态、成功的胜任特征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三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但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系至关重要,系统地探索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影响机制,不仅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有助于管理科学理论自身的知识创新。为此,和谐社会的健康型组织建设可以从如下六方面来开展研究:各类健康型组织的心理行为的健康标准体系;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行为预警系统;转型时期劳工冲突的心理行为机制;企业的员工心理援助和压力管理研究;领导者执政能力模型及开发模式研究;健康型组织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 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2005, 11(6):38-40.

      摘要 (1249) HTML (0) PDF 365.99 K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与对和谐社会的深入理解,社区对人的管理、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越来越凸显出来。那么,作为社区建设最重要一环的社区文化应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呢?本文在分别阐述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旨在为和谐社会框架下发展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建构思路。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的角色困境

      2005, 11(6):41-45.

      摘要 (1242) HTML (0) PDF 629.69 K (1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个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如今明显地倾向社会的强势人群,这并不是中国的特有问题,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就表达过“新闻界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能通过新闻界表达其意见和观点的人的比例”[1]的观点。一种对所有人都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工具却并不能为所有人使用,这将大大降低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本文试图评析媒体的这种角色困境,并从媒体自律、国家扶持、传媒投资体制创新等方面思考解困之道。

    • >经济·发展
    • 基于敏捷方法的软件项目管理研究

      2005, 11(6):46-49.

      摘要 (1137) HTML (0) PDF 434.80 K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敏捷项目管理的起源及其适应性项目框架;并论述了其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然后对适应性项目框架的计划制定对比极限项目管理作了详细的阐述。

    •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风险分析

      2005, 11(6):50-52.

      摘要 (1346) HTML (0) PDF 329.93 K (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在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了1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达到了2.5个百分点。在行业如此繁荣的情况下,作为业内骨干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呢?该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及风险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

      2005, 11(6):53-56.

      摘要 (1369) HTML (0) PDF 384.00 K (1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生态工业的有效形式,它整合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优势,在建设中涉及思想认识、技术、政策等诸多问题。论文主要从生态管理、信息平台、政策与宣传、现有模式等诸方面进行探讨思考。

    • 企业竞争情报论

      2005, 11(6):57-59.

      摘要 (1194) HTML (0) PDF 311.31 K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企业应用的角度阐述了竞争情报概念以及它包涵的具体要素,详细论述了竞争情报搜集的基本原理及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竞争情报的分析做好准备工作,使情报人员能将精力集中在关键的分析工作上,并结合当前的发展主流阐述了竞争情报的主要分析方法,文中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路。

    • >文学研究
    • 中国的契诃夫研究

      2005, 11(6):60-65.

      摘要 (1627) HTML (0) PDF 786.33 K (2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中国对契诃夫近一世纪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将其纵向地分为四个时间段,其中又或以研究的深入细分,或以研究方向详析,纵横交错,构筑了中国契诃夫研究史的全景。本文不仅注重对重要标志性文献的收集和总结,而且将其置于中国语境中来考察其源流及影响,并反思其产生的批评方法及其他氛围。叙史夹评,期留真识。

    • 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的再思考

      2005, 11(6):66-69.

      摘要 (1237) HTML (0) PDF 489.01 K (1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诗的散文美"理论是艾青诗论的核心.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是形式上的口语化和内容上的形象化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而这二者又都是为充分表现诗人的主体情思服务的.

    • "叫化"考源

      2005, 11(6):70-73.

      摘要 (1232) HTML (0) PDF 421.42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叫化"是在佛教文化语境中由"教化"表示说教劝化的意思演化而来.由于"接受供养"是佛教"教化"经常性的伴随事项,有时单说"教化"也包含了"接受供养"的意思,这个意思逐步演变为"教化"在特定语境中的构词义素.这一义素逐步显化、固化,并向主动请求施舍引申,渐渐脱离说教劝化的本义而成为一个新的义项.这一义项最终由佛家用语变为俗家语,在人们的认知中等同于乞讨,才有了"叫化"等字形的出现,并由动词用法延伸到名词:"叫花子"、"花子"成为对乞丐的俗称.

    • >政治·哲学
    • 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

      2005, 11(6):74-76.

      摘要 (1204) HTML (0) PDF 407.73 K (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扩大农民政治参与,利于解决农村的政治和经济矛盾,有助于保持全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转。本文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扩大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建议与对策。

    • 对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的解读

      2005, 11(6):77-79.

      摘要 (1100) HTML (0) PDF 396.16 K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民负担"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对农业税减免前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对策.

    • 对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的哲学反思

      2005, 11(6):80-83.

      摘要 (1493) HTML (0) PDF 495.25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由于其拥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区,不利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 >语言·艺术
    • 图式理论及阅读前期任务的设计原则

      2005, 11(6):84-87.

      摘要 (1513) HTML (0) PDF 468.21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图式理论强调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理论给予阅读教学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能够通过设计适当的阅读前期任务来帮助学生创建缺失的背景知识或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本文采用真实的大学英语课堂材料,从相关性、适宜性、有趣性、多样性四方面探讨阅读前期任务的设置原则,以期最大可能地发挥这些任务应有的作用。

    • 英语概念语法隐喻论

      2005, 11(6):88-90.

      摘要 (1648) HTML (0) PDF 298.37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的概念纯理功能,然后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及其分类,并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常见形式名词化及其功能特点。

    • 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编写的商榷

      2005, 11(6):91-95.

      摘要 (1248) HTML (0) PDF 563.27 K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新视野大学英语》之音标系统是现行的国际音标系统,但是它仅标注英式发音是有失偏颇的,个别的发音甚至是错误的。本文作者对该教材的标音原则以及New W ords一栏的编写目的提出了质疑,并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少量错误。

    • 断裂还是延续--论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关联

      2005, 11(6):96-101.

      摘要 (1483) HTML (0) PDF 734.44 K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异质与同质两种看法.本文通过对西方有关理论的梳理,结合现实状况的分析,认为在两种文化的历史关系中,断裂和延续并存.断裂了的是文化语境、生产方式、具体的文化形式、消费方式以及意义的再生产方式;延续着的是人类对生命力、对自由的永恒追求,其相通之处在于相同的资源,在于不同文化主体共同的精神需求,在于享用不同产品时相似的价值取向.

    • >法学研究
    • 欧美个人信用的法律制度研究

      2005, 11(6):102-104.

      摘要 (1229) HTML (0) PDF 321.32 K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介绍了国外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并对比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以期对我国制订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提供参考。

    • 论WTO对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影响及其法律分析

      2005, 11(6):105-109.

      摘要 (1074) HTML (0) PDF 686.46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WTO多边贸易体制内的成员不仅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受到WTO各项规则的约束,在其他国内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方面也受到WTO制度的影响。就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而言,WTO将从证券市场自由化和证券市场管理定位两方面施加制度性影响,使得我国证券市场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并有助于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完成管理职能的转型。本文在界定WTO制度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WTO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影响,并就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分析

      2005, 11(6):110-113.

      摘要 (1486) HTML (0) PDF 511.24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健康负有安全关照义务,学校违反该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伤害,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主要负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还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甚至公平责任。对学校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只能是客观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某些规定有不妥之处,其中与民事法律相悖的内容应当无效。

    • 论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完善

      2005, 11(6):114-117.

      摘要 (1262) HTML (0) PDF 480.89 K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介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类型与特性的基础上,评析了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国外相关立法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构建出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框架,提出完善应急立法的有效措施。

    • >人力资源
    •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员动态管理

      2005, 11(6):118-121.

      摘要 (1129) HTML (0) PDF 415.88 K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处于并购动荡中的心理契约容易失衡,产生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进而导致并购整合的危机或失败。从心理契约的定义和基础入手,分析了并购对被并购企业内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针对心理契约的变化提出了人员动态管理模型,并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 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对企业培训满意度及相关对策研究

      2005, 11(6):122-125.

      摘要 (1274) HTML (0) PDF 479.80 K (1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的培训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满意度的三点对策。

    • 台湾外派人员无边界职业观的实证研究

      2005, 11(6):126-130.

      摘要 (1330) HTML (0) PDF 573.47 K (1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论文通过对中国台湾外派人员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Tung(1998)的结论,即无边界职业观的确成为接受国际任职外派人员的新兴职业观。为此笔者认为,组织设计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以横向型结构塑造培训组织的生命力

      2005, 11(6):131-134.

      摘要 (1424) HTML (0) PDF 428.43 K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来临,知识传递和信息传播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也对培训机构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培训组织多数建立在传统结构基础之上,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以帕森斯的组织分类理论为依托,研究培训组织的横向型结构设计,使培训组织建立在以项目为核心的基础上,具有满足顾客需求、整合资源、灵活应变、高效率的功能。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组织设计理论,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教育学·心理学
    • 中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回顾与思考

      2005, 11(6):135-138.

      摘要 (1355) HTML (0) PDF 522.54 K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教兴国”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现了“三大突破”,但尚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应抓住“一条主线”,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创造型专门人才。

    • 国外高等学校考试研究

      2005, 11(6):139-141.

      摘要 (1344) HTML (0) PDF 371.51 K (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考试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探及了现代高校考试的目的,分析了良好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着重讨论了高校考试的原则、战略、步骤以及高校考试的类型。认为良好的高校考试制度应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公正性、实用性和有益性等特点。期望对高校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 儿童对隐喻性成语认知理解的研究

      2005, 11(6):142-145.

      摘要 (1206) HTML (0) PDF 512.46 K (1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选用20则成人教育儿童时常用的隐喻性成语对儿童的隐喻认知能力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儿童隐喻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是低龄儿童对隐喻的理解局限于字面意义,到了四五年级(约10岁)之后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理解隐喻的引申意义,较好地实现隐喻的教育意义;儿童在选择题测验比在问答题测验上显示较佳的隐喻理解能力。本文还从社会、家庭、文本三个因素考察了儿童理解隐喻认知不足的原因。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