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成败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新制度将更具包容性。不仅试验区要有机会获得制度创新收益,同时这类收益也要被非试验区分享,这样的机制设计更有利于改革成果最大化。跨行政区域边界的改革路径,有利于平衡财政集权与分权成本,区域间相互开放有利于推进区域间竞争模式改善。文章给出了试验区的性质:改革综合性、特殊区域性、空间传导性。在对这类性质深刻把握基础上,可以建立或更新一系列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对重庆、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考察,论证了“成渝万金三角”构想,为512巨灾后川渝合作提出了新命题,是化不利为有利的难得契机。
摘要:文章首先对综合配套改革的含义进行界定,通过比较以往改革模式确定综合配套改革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封闭经济条件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分析其辐射效应及其极化效应。基本结论是,首先要在增长极内构建制度长效累积创新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畅通的环境以实现制度的有效扩散,通过制度变迁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模式。
摘要:从制度关联的共时性上看,在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必然成为一种外生变量加以关注。一个有区域性资本市场安排与一个没有相应安排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前者更能提高决策效率并且更能保证整体制度的稳定性。从历时性上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视为对原先制度关联方式的重新组合或者捆绑。过去在经济地理意义上相互分隔的各项制度在试验区范畴内得以进一步融合,使得局内人可以有机会更有效地进行策略的组合选择,这会使得原先各领域中的旧制度加速消失、改进或替代。
摘要: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政策法律制度是正式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政策法律逐步完善基础上的改革,和早期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政策法律保障不同,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都有明显表现。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进行解决,也需要试点区域进行推动。
摘要: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网络组织形式在企业应对动荡经营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是产业集群因其广泛的辐射力更是被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关注并培育的对象。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特点,使得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也同样存在失灵现象。不少学者对分包制的弊端以及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产业集群这一更为复杂的网络组织所存在的失灵现象关注有限。文章从网络目标明确性、网络结构化程度以及网络主体多样化3个维度比较了产业集群区别于分包制和战略联盟的网络特性,并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特有的失灵现象:产业网络规模困境、社会关系困境和支撑机构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失灵现象对集群发展政策的启示。
摘要:文章从中国中西部地区5省1市9个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将机构纳入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之下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机构的经营绩效、基本情况、业务发展等内容。研究发现:小额信贷机构作为一种金融组织创新以及自身特点体现了金融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呈现出多种组织形式、多元投资主体、多样化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政策监管、法律保障、政府扶持、自身管理以及农户自身信用意识和市场观念的培育,也是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观念文化中的意识形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共同信念,制度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共同知识,成功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使经济主体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降低了个人与社会协调和集体行动以及制度维护、执行的成本,提高了经济主体创造财富的激励,从而使经济实现长期增长。但文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厚度、强度、柔性、开放性影响着文化变革的成本,采取适当革新方式以降低成本是实现文化革新的基本条件。
摘要:在当今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已成为保证企业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资源,而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得技术也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途径。由于当前技术转移实际上多数是通过企业网络进行的,因此,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技术转移方特性、接受方特性、技术特性、技术转移方和接受方的沟通互动以及企业网络结构等因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转移的方法与对策。
摘要: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分支。文章提出知识分享存在以“技术”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研究范式。以这两种范式为框架,从沟通、工具、互动、学习、权力、市场和社会交换7个视角,对已有的知识分享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知识分享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知识分享将从独立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并将更加注重对个体层面和文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中国所有2002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1 133个A股上市公司3年间的3 399个观测值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成U型关系,国有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关系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关系显著。
摘要:“资产”是一个仅与富人或者是非贫困者相关的概念,穷人没有也不可能拥有资产是毋庸置疑的。政府以及社会给予穷人的救助也局限在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物的补贴上。然而,收入补贴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基于迈克尔·谢若登教授提出的“资产建设理论”,资产能够带来用收入难以比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穷人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账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摆脱贫困,而不仅仅是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文章通过对资产建设理论的理解以及“美国梦”示范工程的研究,提出中国反贫困政策适当应用资产建设理论的若干建议。
摘要:文章通过对185家企业的实地调研,比较了薪酬策略和公司竞争战略的两种匹配模式:中介匹配和调节匹配。否定了中介匹配模式,支持了调节匹配模式,从而解决了薪酬管理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两者到底是如何匹配的。公司竞争战略并不能自发地促生出相应的薪酬策略,而是需要相关部门较为独立地开发出相应的薪酬策略与之配套。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并提出了一些增进薪酬策略与公司竞争战略匹配度的建议。
摘要:文章回顾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1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概括了重点研究基地以国内领先和世界水平界定建设目标,以科研平台建设为重点汇聚人才队伍,以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纽带编织“伞形”网络,以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以“机构开放、人员流动”为导向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并从国际化、实体化、经费投入和配套改革等方面,探讨了重点研究基地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中国实践,加快国际化步伐,重点研究基地必将在构建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文章利用CSSCI数据对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论文还统计分析了对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
摘要:文章借助于2005-2006年CSSCI提供的各类数据,对中国政治学2005-2006年的发展和影响力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具体说来,从政治学论文发文和引文概况、引文语种和类型、论文类型、各种基金资助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等方面展开了分析评价,并通过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和与2000-2004年政治学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展现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点、不足和发展。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期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论述构建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和目标,然后从指标体系建设、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等关键方面探讨了构建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学界多年来最为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文章指出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利益需求,才造就了不同的法律部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立身之本。一个法律部门出于对某种利益保护的需要,往往调整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由于承载了不同的利益,也往往需要不同的法律部门共同调整,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它们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独立与融合是经济法30年发展历程中的两个主要特征。寻求独立的经济法地位是经济法学者一直努力的目标,但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融合是现代经济法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和基本途径。经济法及其学科的发展需要处理好独立与融合之间的关系。
摘要:经济法学3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然而,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各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广泛运用,我们的宏观调控法研究却仍然十分薄弱与滞后。可以说,宏观调控法治化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认真总结既往得失,寻求今后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切入路径。
摘要: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村法治信仰的形成,构架了农村经济法治的论证体系,提升了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一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平台。但是,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也存在诸如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本身重要性的认知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未能将研究与农村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对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贡献率低等问题。新时期要提升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的研究水平,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重视度,并根据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特点和任务,革新研究方法、树立问题意识。
摘要: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为背景,总结了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学研究的贡献。论文认为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确立了国家—市场的理论框架,推进了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推动了公平和有效率的市场秩序的构建,促进了宏观调控逐步走向法治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论文认为经济法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本位和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发展了传统法学的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范式,拓展了法学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空间,丰富了法律调整机制与功能的理论,创新并丰富了部门法学的构成和法的主体理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突破并丰富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律关系原理,发展和丰富了法律责任理论,促进和丰富了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摘要:中国经济法学30年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得益于包括结构性研究在内的独特研究风格。经济法学界之所以特别重视结构性研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的特殊要求。研究实践表明,结构性研究对于遵循和揭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分析和设计法律与经济的互动,具有其优越性;结构性研究应当与普适性研究相结合,且应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摘要:在承认经济法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理性地反思研究法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对于经济法学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以案例研究、社会调查为表现形式的实证研究方法在经济法学中的运用,不仅应是理论上的呼吁,更应成为学者的研究实践。在研究主题的选择、学术观点的论证方面,实证研究方法有助于关注中国问题、提升理论解释力。重视实证研究方法,有助于消弥问题与主义之争。
摘要:回顾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我们发现经济法学界在锐意创新的过程中,严重冷落了法解释学等传统的研究方法,直接导致经济法理论解释力的削弱和经济法研究法学特质的减损。作为法学的子学科,传统法学研究方法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未来经济法研究方法必定是多元的,研究手段必然是综合的、协调的,研究体系也一定是动态的、开放的,但其核心却应该是恒定的,即传统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应被动摇、更不应被抛弃。
摘要:社会文化整合是西方社会学功能论和冲突论两大研究范式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有效地实现社会文化整合,也是社会文化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当代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使信息文化形态呈现出多样化文化共同发展的态势。这在极大地丰富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又加大了社会主流文化整合的难度。因此,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促进多样化的文化发展中保障和突出社会主流文化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
摘要:重构中国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一脉相承,继承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并由此审视中国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构关键在于实现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坚持民族文化的自强、自立。
摘要: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的平台,就必须在科技成果利用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孵化企业方面提供软硬件支持。文章在对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现行大学科技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不足的原因,同时借鉴高校与政府结合较好的科技园经验,对中国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306;023-65111861 E-mail:shekexeb@cqu.edu.cn
版权所有: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