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1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2010, 16(4):0-2. CSTR:

      摘要 (1546) HTML (0) PDF 342.79 K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区域开发
    • 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设计

      2010, 16(4):1-6. CSTR:

      摘要 (2277) HTML (0) PDF 1.19 M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为指针,综合当前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现状,文章提出建立“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并对模式构建的全员参与、明确分工、信息沟通等原则进行阐述,对诸如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组织保障、健全信息系统、健全机制和风险治理网络等模式构建着力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以更好推进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和谐移民,促进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2010, 16(4):7-10. CSTR:

      摘要 (2224) HTML (0) PDF 846.29 K (1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德国“农业经营学”研究中土地集约概念的梳理,以土地投入产出的结构性解析为切入点,比较了城市与农业土地利用的区别。文章指出,从农业土地集约拓展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造成“集约”这一概念两个不同质的内涵与理解,这有违于科学术语一致性原则。文章对集约目标泛化造成研究中和政策实施上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城市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的启示

      2010, 16(4):11-15. CSTR:

      摘要 (2506) HTML (0) PDF 1.09 M (1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总结了对中国城市中心建设和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强调在城市中心发展的规划中要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协调,未来发展和历史传承的统一。

    • >区域开发
    • 电子支付工具发展与货币乘数时效性分析

      2010, 16(4):16-23. CSTR:

      摘要 (2550) HTML (0) PDF 2.15 M (9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对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在推导电子支付体系下货币乘数公式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电子支付工具的相关样本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支付工具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支付工具扩大了货币乘数,且缩短了货币乘数实现的时滞。为此,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从而控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时效性将会加强,对此应有充分的估计。

    • WCVaR测度下企业稳健的国际贸易组合研究

      2010, 16(4):24-29. CSTR:

      摘要 (2152) HTML (0) PDF 1022.92 K (1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球性或地区性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让置身其中的企业在国际贸易收汇中产生严重的不确定性,导致国际贸易汇率风险不确定,这就要求企业国际贸易需要更稳健的贸易组合。文章对企业国际贸易稳健组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汇率风险不确定性,以WCVaR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将企业国际贸易组合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最小—最大的资产组合优化问题,并构建稳健的贸易组合优化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求解方法,最后还结合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文章的研究是稳健控制理论在企业国际贸易风险控制领域的一个拓展,并期望此研究

    • >区域开发
    • 网络融合趋势下中国电信业市场需求与集中

      2010, 16(4):30-34. CSTR:

      摘要 (1917) HTML (0) PDF 1.42 M (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民收入增加,电信需求表现出较快增长趋势,电信市翅构和企业行为,因而基于市翅构的构建和非对称规制,在维持基础电信运营商规模经济和电信业适度集中的同时,实施非对称规制,促进电信市场的可竞争性。

    • 创业研究视角及主要变量:综述与展望

      2010, 16(4):35-44. CSTR:

      摘要 (2094) HTML (0) PDF 1.55 M (1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业是一个多维度现象,跨越了多个学科边界,每一学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审视创业,得出各自的观点与结论。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创业现象是个体、机会、资源三者的联结。机会的识别与利用、资源的获取与组合是创业现象的两个本质过程。既具内在特质又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创业者是这两个过程得以实现的驱动者。文章围绕个体、机会和资源综述了引用率较高的创业研究文献,尝试勾勒创业研究的轮廓,并揭示出主要的研究变量。

    • 内容激励理论跨文化适用性探析

      2010, 16(4):45-49. CSTR:

      摘要 (2491) HTML (0) PDF 1.01 M (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容激励理论不加辨别的跨文化应用遇到了很多问题,未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理想效果。文章在前人对不同文化环境下人群需要差异性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内容激励理论文化不适应的原因,文化对人群的需要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内容激励理论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 仿生学视角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模型构建

      2010, 16(4):50-54. CSTR:

      摘要 (2413) HTML (0) PDF 1015.68 K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试图构建仿生学视角下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规范研究范式,运用企业生态理论揭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外部成长特征,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其内部成长特征,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机制模型。模型分析指出完善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应包含外部环境系统反馈回路、自身功能系统反馈回路和各子系统间交互作用反馈回路,错综复杂的交叉反馈回路形成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系统功能网络。

    • 工作特性、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高科技软件企业为例

      2010, 16(4):55-60. CSTR:

      摘要 (1874) HTML (0) PDF 1.06 M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企业拥有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对企业具有积极的作用。Hackman & Oldham认为,工作特性的改进能够激发每位工作者的工作动机,使其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但也有研究者发现,即使是相同的工作,由不同的工作者来做时,由于工作者人格特质有所差异,会导致对于这项工作的满足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以5大类人格特质(Big Five)的架构,提出个人的人格特质差异会干扰工作特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经由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发现:(1)学历变量

    • 企业家创新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0, 16(4):61-66. CSTR:

      摘要 (2299) HTML (0) PDF 1.22 M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内容分为7个方面:企业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信息搜集、支持的寻求以及创新操作。综合分析发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表现并不突出,比较而言企业文化管理方面最常出现创新行为,而搜索信息和寻求支持方面的创新行为相对较少。分类比较的结果显示51岁以上的企业家较其他年龄段的企业家更注重企业战略方面的创新行为;41~50岁的企业家较其他年龄段的企业家更注重操作方面的创新行为;民营企业家较其他性质的企业家更注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行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较非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创

    • 不同引文库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研究——以CSSCI 1998-2009图情类期刊为例

      2010, 16(4):67-72. CSTR:

      摘要 (2364) HTML (0) PDF 1.04 M (1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期刊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对评价工具——引文数据库的影响往往会忽略。事实上,选择不同的引文库对评价结果往往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文章选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这两种国内比较流行的引文库作为评价工具,以CSSCI图情领域的14种来源期刊从1998-2008年间发文量、被引量、篇均被引率、h指数等评价指标入手分析比较不同引文数据

    •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评价方向

      2010, 16(4):73-81. CSTR:

      摘要 (2139) HTML (0) PDF 2.35 M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实践中主要存在着商业化导向,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等问题。中国的学术期刊评价实践中主要存在着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等问题。期刊评价或排序的价值,在以内容为单元

    • 转承责任基本理论问题新探

      2010, 16(4):82-87. CSTR:

      摘要 (2649) HTML (0) PDF 1.05 M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转承责任是一种责任人因与他人间的特定基础关系而对他人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和法律制度,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责任人与侵权行为人相分离。转承责任不等同于替代责任,更不等同于特殊侵权责任。转承责任基础关系类别决定了转承责任可分为为行为人利益的转承责任和为责任人利益的转承责任两大类;为责任人利益的转承责任实质上就是使用人转承责任,使用人转承责任又可分为支配关系的使用人转承责任和利用关系的使用人转承责任。转承责任立法理由,众说纷纭,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转承责任法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应将它们孤立开来。

    • 法律实证主义的多重转向

      2010, 16(4):88-94. CSTR:

      摘要 (2207) HTML (0) PDF 1.38 M (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法学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重转向:从科学主义到诠释学的转向、从“坏人视点”向“好人视点”的转向以及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向。虽然法律实证主义经历了多重转向,但仍然没有自我解构。

    • 文明演进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控制——兼论通向生态文明的法律理性

      2010, 16(4):95-100. CSTR:

      摘要 (1710) HTML (0) PDF 1.44 M (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性是祛魅、日渐理性化和世俗化的过程,基于现代性基础而构建的现代文明图景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稳定的共同体秩序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法律是现代文明图式下最重要的社会控制工具,通过对作为权力基础的利益进行衡平而达此目的。当物质高尚、消费欲强的意义世界坍塌之后,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时,通向生态文明的理念整合与秩序型构也需要运用法律的理性且通过法律的利益衡平来达致。

    • 客观归责的理论实质论析 ——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

      2010, 16(4):101-108. CSTR:

      摘要 (2406) HTML (0) PDF 1.62 M (1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理论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其为弥补因果关系的缺陷发展而来。中国刑法学理论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研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聚讼众多的学说中,鲜有人对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进行剖析。客观归责及其衍生原则,都是为说明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本身就在于为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所以作为因果关系的一种判断因素,客观归责的实质也是为判断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属于中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方面的因素。

    • 整体论、以人为本与可持续——从生态维度看当代发展理论的共同旨趣

      2010, 16(4):109-113. CSTR:

      摘要 (2043) HTML (0) PDF 1.06 M (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从生态维度对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当代发展理论的基本理念和致思路径具有共性,它们都体现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基本精神。整体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是其哲学基础的共同核心,这三个观念之间也具有内在联系。

    • 反思“国民性”:儒家政治哲学与“国民性”论题的产生

      2010, 16(4):114-118. CSTR:

      摘要 (2297) HTML (0) PDF 1.12 M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民性”论题本质上是对“强国之路”的设想,是以改造“国民性”的方式通达“现代强国”、摆脱民族危机的路径规划,因而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儒家政治哲学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可以说,正是在这一古老的思想的指引下,沿着“立人”而“立国”,“新民”而“新国”的思维定式,“国民性”论题被生产出来。认真清理“国民性”论题与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关系,对我们反思百年来的“国民性”论题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 1936-1937年重庆地区“祭拜神灵”救灾述论

      2010, 16(4):119-123. CSTR:

      摘要 (1972) HTML (0) PDF 1.30 M (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36-1937年,重庆及附近的江北县和巴县爆发了特大旱灾,对城乡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和民众都进行了祭拜神灵救灾。在当时较为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祭拜神灵求雨迎合了民众盼雨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灾荒时期人们的心理动荡,对疏导民众对灾荒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有较大的作用。当然,祭拜神灵求雨浪费大量时间,耽误了科学救灾的有利时机,所浪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也大大影响了科学救灾的成效。

    • 先秦传世文献“情”考辨

      2010, 16(4):124-128. CSTR:

      摘要 (1796) HTML (0) PDF 1.10 M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先秦传世文献中的“情”,李天虹和欧阳祯人都曾作过细致论述,既有其合理内核,也有其明显不足。从先秦“性”“情”说的大背景中考察,“情”在先秦传世文献中应具有两种含义:一种与“性”相对,具有形上意味,指人或物的自然本性;一种有形下意味,又可分为两类:(1)主观的,指内心之实;(2)客观的,指事物之实。

    • 幽玄的涅磐:花的阐微——《风姿花传》的形成、意义及其转变

      2010, 16(4):129-132. CSTR:

      摘要 (2510) HTML (0) PDF 1.09 M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风姿花传》全书七篇,以“花”为喻,围绕“能”这一戏剧形式的最佳舞台效果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赋予“花”以相应的美学意义,视客观对象存在的外在事物“花”为驯化审美对象存在,并通过表演者自身努力而实现心技一体的艺术表现力。以“花”来阐明作为观赏对象的艺术美和作为表现主体的演技功夫二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同时,“花”也被定义为聚焦于时代不断深化的美学观念而存在,具有多义性与复杂性。用“花”可以解释世阿弥毕生追求的至高艺术理想。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

      2010, 16(4):133-137. CSTR:

      摘要 (2576) HTML (0) PDF 1.16 M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有效教学”为关键词,从研究文献量与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量逐年增大,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有效教学”的内涵、影响因素、策略、评价及标准4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展开了总结与反思,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责任策略

      2010, 16(4):138-143. CSTR:

      摘要 (1979) HTML (0) PDF 1.34 M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呈现出空前的压力。文章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在现阶段要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仅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转变就业观念,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社会的多角度来重视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改革,通过完善教育理念,改进培养方式,深化就业制度,界定用人标准,打破观念和地区壁垒,从而缓解人才供求诸多矛盾的压力,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 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及其预防对策探讨

      2010, 16(4):144-148. CSTR:

      摘要 (2925) HTML (0) PDF 1.14 M (1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攻击行为时有发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自我攻击是个体以自我生命有机体为代价来寻求自我解脱的情绪发泄方式。自我攻击行为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失去生命,这就是极端自我攻击。深入剖析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寻求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文章通过对2004-2008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案例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剖析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和社会根源,指出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具有阶

    •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 16(4):149-152. CSTR:

      摘要 (2721) HTML (0) PDF 962.17 K (1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防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落实到“学”、“军”、“兵”三位一体。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内涵形式应该表现为:以突破知识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的大学素质教育;以忠诚祖国、履行使命、勇于牺牲为核心价值的军政意识教育;以奉献、纪律、服从意识为内核的军人品质教育;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身心素质教育。其素质高低对国防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国防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但目前,国防生教育管理存在5大冲突,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在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提高国防生素质,增强国防生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