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1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2011, 17(1):0-2.

      摘要 (1397) HTML (0) PDF 301.32 K (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FDI区域性差异的MoranI指数分析

      2011, 17(1):1-8.

      摘要 (3197) HTML (0) PDF 1.56 M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非均衡分布的特征,已成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入Moran I指数,文章分析了中国FDI的区域聚集效应。在此基础上,借助邓宁的区位特定优势理论,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FDI区域差异性的动态原因,并将其归结为数量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影响。外资流入东部地区的原因是其质量因子的区位优势,并且质量因子在后期超越了数量因子成为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因素,而中西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区位优势还是其数量因子。因此,中国在外资政策导向上更应注重对“质”的把握,实现从数量型FDI到质量型FDI的转变。

    • 国内TPL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11, 17(1):9-17.

      摘要 (2048) HTML (0) PDF 1.61 M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TPL(Third Party Logistics)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TPL企业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TPL物流服务网路对财务绩效有正面影响,而对运营绩效有负面影响。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对运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企业信息化软硬件基础对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管理层经营能力对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均有正向影响。最后分析了上述结论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知识溢出与集群内领导企业分工结构的选择

      2011, 17(1):18-23.

      摘要 (1444) HTML (0) PDF 1.27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配套企业的分工协作能使领导企业享受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也可能使其创新知识因配套企业泄密而被动溢出。因此,领导企业与其配套企业的分工结构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选择哪种结构与领导企业间的创新格局有关,但关键还是在于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集群的案例说明,在各领导企业有互补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当各配套网络相互重叠时,该概率较高,领导企业选择与其配套企业实行开放式的分工结构,反之则选择封闭式。而领导企业的配套网络是否重叠受其在集群内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此外,集群内知识保护的氛围对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也有一定影响。同时,该案例也说明了不同的分工结构对企业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 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的实证检验

      2011, 17(1):24-29.

      摘要 (3015) HTML (0) PDF 1.05 M (1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Panzar-Rosse 模型研究了2000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金融业中银行市场结构和竞争状态,利用H 统计值法,测定H值在0.147 491~0.895 820之内,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业仍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并且从垄断过渡到适度竞争阶段,银行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政策,以确保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并促进其发展。

    • 中国大中城市地价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1, 17(1):30-34.

      摘要 (1888) HTML (0) PDF 1.22 M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的高房价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采用2000-2008年中国4个直辖市和西部大中城市为样本,基于Panel Data的无约束模型,并以重庆为例对比分析了地价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对各个城市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 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成品油价格风险研究

      2011, 17(1):35-41.

      摘要 (2765) HTML (0) PDF 1.77 M (1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扰动项为正态分布的GARCH模型研究了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以Kupiec的失败频率检验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刻画考察期的原油收益率波动特征,也能较好地度量上述3个原油市场的价格风险。由于中国成品油定价过程中参照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文章对3个原油市场的历史数据拟合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组合波动最小原理得出3地市场的权重比为0.238 9〖DK〗∶0.575 9〖DK〗∶0.185 2时,中国成品油用油成本的波动率达到最小值。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验证了这一结果,实证表明在75美元/桶的国际油价水平下,置信水平取95%,使用最优权重能够减少用油成本波动0.16~0.17美元/桶。

    • 促进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的制度安排与选择分析

      2011, 17(1):42-47.

      摘要 (1780) HTML (0) PDF 1.31 M (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农户是否采用环境友好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文章从分享环境友好技术进步预期收益、降低环境友好技术进步预期成本和风险两个方面分析了促进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的制度安排。并分析了中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行为的影响,指出现行制度在很多方面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不具有激励作用,应该进行改进以提高农户收益,降低采用环境友好技术的成本和风险。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制度,提高环境友好技术采用的规模经济效益;(2)实施“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政策,支持鼓励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3)促进农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为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提供组织保障;(4)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与支持体系,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环境友好技术服务。

    • 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2011, 17(1):48-53.

      摘要 (1858) HTML (0) PDF 1.32 M (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信息含量是基于决策有用的信息观对半强型市场效率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采用标准的事项研究法,选取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08年发生的103个定向增发事件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市场模型和均值调整模型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信息含量。两种价格检验模型均表明,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发布之后,样本公司获得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定向增发事件被市场和投资者视为“好消息”,说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具有信息含量。作为典型的非会计事项的信息含量研究,文章支持了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不管是时间窗口、时间点还是分行业的实证研究,其结果均表明,定向增发公告具有信息含量。

    • 联合投资网络、中心性与创投机构绩效——基于IDGVC的探索式研究

      2011, 17(1):54-61.

      摘要 (2132) HTML (0) PDF 2.52 M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创投市场,高不确定性使得创投机构依赖联合投资网络获取竞争优势。然而现有研究论证了联合投资网络对创投机构以及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时,却忽略了同一网络内创投机构网络位置的非均等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绩效分化。为此,笔者构建了联合投资网络中心性与投资绩效的关联模型,并结合IDGVC案例研究提出:在联合投资网络中,中心性越高的创投机构,机会发现能力越强,也更容易带来网络内其他成员的行动协同以及在网络外部的声誉效应,从而能够更好地发现与培育创业企业并由此获得高收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本土创投机构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 销售商激励合同的比较分析研究

      2011, 17(1):62-66.

      摘要 (1961) HTML (0) PDF 861.32 K (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制造商雇用销售商来销售产品的市场背景下,文章着重分析了制造商采取三种不同的销售激励合同时,销售商努力行为的变化情况。三种激励合同中,一种是线性合同——固定提成合同,另外两种是分段线性合同——提成递增或递减合同和保底封顶合同。通过模型的分析发现,不同的激励合同形式下,销售商的努力行为会受到合同中参数的影响,制造商可以根据不同市场运作目标——比如为了推广新产品、为了扩大产品市场份额等进行合同形式的选择。

    • 巴结领导者与老实人特征的实证研究

      2011, 17(1):67-71.

      摘要 (1813) HTML (0) PDF 1.15 M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法,深入探讨巴结领导者与老实人的特征,结果发现,巴结领导者的动机特征包括“利益驱动,满足权利需求”与“适应环境,满足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巴结领导者受重用的原因为“制度缺陷”、“领导者的权利需要”与“领导者的情感偏向”。同时研究发现,老实人应具有优良的素质结构特征:个人能力是首要因素,诚信正直、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是基本因素,善于沟通、积极主动是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消除巴结领导现象的对策建议。

    • 国家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DEA方法

      2011, 17(1):72-79.

      摘要 (2067) HTML (0) PDF 1.68 M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各行业和机构进行效率评估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提炼,结合R&D活动的特点和DEA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各主要国家科技创新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各国R&D的投入产出指标为切入点,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研究国家R&D投入产出效率的问题,构建了国家层面R&D投入产出效率的DEA评估基本模型。

    • 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机制的完善思路

      2011, 17(1):80-83.

      摘要 (2066) HTML (0) PDF 863.71 K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审是开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关键与难点所在。目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扩展评审专家来源、加大同行评审力度、推行验后授奖制度、细化专家回避制度、引入中介评审机构、明确评审专家权责、加强评审过程监督。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法制变革与重构

      2011, 17(1):84-89.

      摘要 (1715) HTML (0) PDF 1.53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尚难以准确地界定金融危机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具体时点,但后金融危机时期制度对策本身所带有的阶段性和局限性特征则清晰可辨。在承认这一客观现象的基础上,一方面应当认识到当下诸多金融法制变革大多仅具有改良属性;另一方面须看到这些改良中所蕴含的真正制度需求。因而,金融法制重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新型利益衡平机制,如何理顺部门法在金融产品规制方面的关系,如何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否则今天的改革难免陷入矫枉过正的局面。

    •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之反思与变革

      2011, 17(1):90-96.

      摘要 (1992) HTML (0) PDF 1.55 M (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各国在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纷纷强化金融监管,通过变革寻求出路。美国大力进行金融改革,通过整合与优化监管体制、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实施全面监管等措施力图摆脱危机。这些措施体现了美国当局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也显示了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基本发展趋势。中国应以人为鉴未雨绸缪,及时反思和检讨传统监管理念并对其进行更新和重塑,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强化协调与配合,在金融监管方法上侧重金融活动和金融监管的实际效果,在监管范围上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和全参与者的覆盖,以实现金融安全和市场稳定。

    • 后危机时代下对金融监管法价值的省思

      2011, 17(1):97-101.

      摘要 (1778) HTML (0) PDF 1.17 M (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展开对金融监管法基本价值的省思具有特定的意蕴。应当正本清源,明晰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其中,金融安全价值居于核心地位。同时,这些法律价值之间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采用某种程度上的调和与妥协,来减少适用这种或那种标准之间的矛盾。

    •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新探——从金融危机中“救市”需要法治化谈起

      2011, 17(1):102-109.

      摘要 (1815) HTML (0) PDF 1.62 M (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各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以“救市”。伴随此过程,一个强烈的共识逐渐清晰——宏观调控法治化是当代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对中国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主要观点进行评述之基础上,厘定中国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完善中国宏观调控法基本理论的需要,也是确认、保障与规范金融危机中诸种“救市”行为的需要。宏观调控决策集权、宏观调控权力制衡、维护受控者权利、保障宏观调控理性化运行、宏观调控手段法治化当是宏观调控法治化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规则的力量——试论约束力的契约式证明

      2011, 17(1):110-115.

      摘要 (1563) HTML (0) PDF 1.15 M (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讨论“规则约束力”问题时,学界对以大卫·高蒂耶(David Gauthier)为代表的“以利益为基础的契约论”尚缺乏足够的关注。与罗尔斯主张正当优先的道义论不同,这一流派的契约论立足于人的自利理性,强调规则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工具价值,只有能够促成个人利益的规则才具有充分的约束力。然而,寻求“自利”与遵守“规则”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以利益为基础的契约论”试图通过人的效用计算理性来解决这一冲突。这一理论路径揭示了另一种考察规则力量的维度,而新颁布的《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维度的体现。

    •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研究状况及趋势评价

      2011, 17(1):116-120.

      摘要 (1672) HTML (0) PDF 933.14 K (1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对未来时间的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的概念界定、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指出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不仅架起了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并且不同目标还具有不同的动力作用。

    • 中国古典舞的系统化认识和发展启示

      2011, 17(1):121-126.

      摘要 (2230) HTML (0) PDF 1.29 M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舞蹈以它特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熟而且自信,这种独特的文化样式不同于世界任何国家,历久弥新。时至今日,在中国舞蹈的近代发展中受到全球的经济、文化强烈冲击,又加以历史断流的关系,体系建设难以定位,以至于名存实亡、迷失自我,在自我的现代构建中融入戏曲、掺杂芭蕾,还吸取了很多现代舞因素,已达到所谓的“自由”和“现代化”,创作更是一塌糊涂、茫然混沌。文章旨在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科学方法论,阐述古典舞的流变和发展,通过系统思维给予科学的整理,解析创作中的方法和定位问题,最终成为构建中国古典舞体系的理论指导,得到价值的最大体现。

    • 红岩文化与媒体传播

      2011, 17(1):127-134.

      摘要 (1783) HTML (0) PDF 1.93 M (8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媒体在红岩文化的传播及其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媒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挖掘热点新闻——大屠杀惨案,为红岩艺术作品提供展示平台,记录并参与红岩文化活动,引导广大读者认知红岩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网络媒体积极创建传播红岩文化的电子景观,集聚丰富的红岩文化信息资源,构建红岩文化的交流空间,开展互动体验活动,释放其文化传播的巨大能量。红岩文化是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媒体传播有力地推动了红岩文化的发展,影响和重塑受众的观念世界,增强了红岩文化发展的活力。

    • 1876年江北教案研究

      2011, 17(1):135-141.

      摘要 (1854) HTML (0) PDF 1.80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1876年江北教案,非“衅起教民拷掠平民”,乃平民有计划、有预谋的制造, “梁沱事件”只是借口。教案的善后,经年累月,枝节丛生,官员难辞其咎。其本身已很严重,又引发邻封一系列教案,并对以后一些反教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十七年文学研究“热”的几个问题

      2011, 17(1):142-144.

      摘要 (1840) HTML (0) PDF 730.62 K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十七年文学”研究渐成学术热点,其中原因值得深究,无论是历史演进中的心理补偿、“现代性”反思的推动还是“新左派”思维的影响以及新的文学文献的发掘和使用,都有其各自的理由,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新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应该是回到文本,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构建历史的真实景观。

    • 作品异本与作品集异本——以郭沫若后期作品为例

      2011, 17(1):145-147.

      摘要 (1644) HTML (0) PDF 560.08 K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郭沫若后期(1949-1978年)的许多诗作呈现了不同的文本形态,有的是具体作品多次修改,但没有注明;还有的是作品集就有差异很大的版本,尤其是单行本《沫若诗词选》和《郭沫若全集》中的《沫若诗词选》异本现象最为突出。

    • 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

      2011, 17(1):148-150.

      摘要 (1510) HTML (0) PDF 779.51 K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认为阿垅在17年阶段中的诗歌文学创作基本是以所谓潜在写作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梳理并归纳诸如阿垅这样在文学史中被遮蔽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就具有了实际的文学史意义。

    • 深化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2011, 17(1):151-156.

      摘要 (1582) HTML (0) PDF 1.22 M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实施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中,继续教育肩负着提高城乡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重要历史使命,文章通过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研究,提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创新改革的对策思考。

    • 城乡继续教育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初探

      2011, 17(1):157-160.

      摘要 (1862) HTML (0) PDF 969.62 K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根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城乡继续教育统筹发展的现状,分析国外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提出推进城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关键应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帮扶机制、监察机制和学生入学制度、发展城乡继续教育的政策等方面创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