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9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领域研究——不完全竞争视角

      2013, 19(5):1-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1 CSTR:

      摘要 (2110) HTML (280) PDF 2.06 M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到传统的从完全竞争视角以单一规模或效率指标为基础分析产业集聚、区域分工和产业转移所固有的缺陷,文章从不完全竞争视角出发、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全球化和产业扩散理论为基础、结合使用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识别京津冀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这一方法表现出两项主要优点:一是可以揭示特定产业转移的动力、特征和性质,二是有助于设置产业转移中的轻重缓急。通过对相关产业进行规模分析和效率分析,导出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优化重点领域的二维分布图,其中的“优先转移区”和“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分别为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所在。

    • 东亚地区跨国公司制造业产业链重构研究

      2013, 19(5):8-1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2 CSTR:

      摘要 (1771) HTML (549) PDF 1.59 M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与域内贸易数据的计量分析,以及东亚地区与EU、NAFTA等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特点的深入比较分析,指出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以中间零部件贸易为主的域内贸易新特点以及跨国公司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跨国公司在东亚地区生产区位选择的新动向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从FDI、外包、生产分断化等各种新的国际产业组织模式方面对跨国公司的产业生产网络组织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东亚地区各国的主导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环境以及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 地方官员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

      2013, 19(5):13-2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3 CSTR:

      摘要 (1890) HTML (654) PDF 1.97 M (1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政治经济学强调以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思路理解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文章以中国的干部治理体制为切入视角,分析了中国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干部治理体制的运作遵循了一种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机理,形成了一种强力的官员政治激励,推动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热情,也导致了地区经济差距拉大。中国可以在现有的干部治理体制之下,通过优化官员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论城市矿产再生利用的法律规制

      2013, 19(5):22-2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4 CSTR:

      摘要 (1619) HTML (370) PDF 1.28 M (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资源紧张和短缺是普遍面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矿产的回收利用,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合理途径,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施新型资源战略以保障资源安全的客观要求。中国目前在城市矿产回收利用上存在的市场分散、缺乏规模企业、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不足与缺位。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法律规制层面的研究,以促进中国城市矿产回收利用行业更好地发展。

    • 气候资源的属性及权属问题研究——兼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

      2013, 19(5):28-3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5 CSTR:

      摘要 (1868) HTML (342) PDF 1.59 M (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气候资源具有动态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公共资源的社会属性,是全人类共同且平等享用的物资,中国现行法律疏漏气候资源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特点,在民法与宪法中均未区分公共自然资源与国有自然资源的归属,气候资源的权属亦无规定。因此,在共生理论背景下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保护气候资源,建议中国现行立法应该明确全人类共同享有气候资源和平等使用的权利,增强国家对气候资源的管理义务,防止气候资源国产化。

    • 土地保障功能下集体林地流转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完善

      2013, 19(5):35-3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6 CSTR:

      摘要 (1986) HTML (309) PDF 1.07 M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体林地有效流转是实现林业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受土地保障功能的制约,集体林地流转面临着流转成本高、流转意愿低和流转过程复杂等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制度根源在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能受到不当限制、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能无法充分实现。在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中国应将林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负载于林地所有权之上,通过立法保障集体林地使用权的处分权能和收益权能的充分实现,为集体林业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促进集体林地高效流转,并为农村耕地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2013, 19(5):40-4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7 CSTR:

      摘要 (1685) HTML (300) PDF 1.09 M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法治是成熟定型的制度形式,法治的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中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依法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效应与集群化效应比较——对广东和山东样本数据的分析

      2013, 19(5):45-4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8 CSTR:

      摘要 (2052) HTML (787) PDF 1.03 M (1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测算了广东和山东2000-2010年的市场化指数和产业集群度,并以萨缪尔森模型为基础,引入市场化和集群化程度变量,比较了两省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效应和集群化效应。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与市场化因素相比,广东产业集群度高于山东是广东经济增长快于山东的主要原因,集群化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远大于市场化的贡献率,而且集群化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地区市场化差异程度越来越小的今天,地方政府应加快出台产业集群政策,引导产业从集聚向集群方向发展,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产业集群多层次网络结构对集群风险扩散的影响

      2013, 19(5):50-5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09 CSTR:

      摘要 (1871) HTML (429) PDF 1.96 M (1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对集群的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机理。利用温州鞋革业集群、东莞玩具业集群、硅谷和128公路区集群等案例对该影响机理进行了论证,并运用仿真模拟方法构建了集群结构模型,刻画了在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的扩散过程中集群结构的动态演化。主要结论有:马歇尔集群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轮轴式集群网络具有接近无标度网络极限状态的结构属性;两类集群对外生性风险扩散的抗性显著高于其对内生性风险扩散的抗性;马歇尔集群对内生性风险的抵御能力优于轮轴式集群,而轮轴式集群对外生性风险抗性则相对较强。

    • 协同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 19(5):56-6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0 CSTR:

      摘要 (1894) HTML (337) PDF 1.92 M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5国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DEA-Tobit两步法对各国的国家创新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发现包括:经济危机对各国国家创新效率和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面影响,其中技术退步是引起各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国家创新效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退步现象;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协同是有效率的,三者的创新活动均显著而持续地促进了国家创新效率提高;一国宏观税率对国家创新效率具有拉弗效应,过高和过低的税率均不利于促进国家创新效率。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VaR-GARCH(1,1)模型计量

      2013, 19(5):66-7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1 CSTR:

      摘要 (2379) HTML (514) PDF 1.55 M (1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VaR-GARCH(1,1)模型,选取2003年至2009年人民币对四种外汇的交易数据度量了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组合的风险。研究发现,外汇收益率具有尖峰特征,且欧元和日元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从GARCH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来看,外汇收益率序列具有波动集聚性特点,因此GARCH(1,1)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收益率序列。在99.9%置信水平下,用VaR-GARCH(1,1)估计的欧元和日元外汇资产组合的最大潜在损失约为上一交易日市场价值的0.05%,以此度量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建设工程招标最优机制设计

      2013, 19(5):73-7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2 CSTR:

      摘要 (2123) HTML (322) PDF 1.09 M (1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建设工程交易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机制设计理论,以招标人总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将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以及技术能力、支付能力和控制价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建设工程招标机制模型;针对建设工程交易特点,借鉴Myerson的最优拍卖理论,对招标机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简化模型;根据模型的构建及分析过程,提出了建设工程招标最优机制的应用程序,并探讨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成果为建设工程招标机制设计提供了一般性框架,建设工程招标机制的详细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企业生命周期、债权人动态治理与代理成本

      2013, 19(5):79-8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3 CSTR:

      摘要 (2075) HTML (361) PDF 1.56 M (1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公司往往会表现出差异化的治理特征,因此债权人设计有针对性的动态治理机制对于实现区域金融稳定和公司治理均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划分,探讨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中债权人短期及长期借款对代理成本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在生命周期内具有显著的波动特征;债权人短期借款对代理成本具有动态抑制作用,并且对衰退期代理成本的抑制效应最强;而长期借款能够促进代理成本的提高,且促进效应具有边际递增的特征。

    • 高管团队构建及其决策模式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

      2013, 19(5):86-9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4 CSTR:

      摘要 (1587) HTML (349) PDF 1.48 M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民营集团企业必须进行自我组织和管理提升,而提升的关键就在于高管团队角色的发挥。笔者选用两家民营集团企业,采用现场访谈和双案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高管团队构建过程、决策过程及其组织绩效。研究发现,企业打造高管团队的过程特点形成不同类型的高管团队,进而影响其决策过程以及决策方式,并最终影响决策绩效以及组织绩效。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探讨

      2013, 19(5):93-9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5 CSTR:

      摘要 (1726) HTML (428) PDF 1.34 M (1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离不开相应的程序,公正的评价程序是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在分析程序公正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含义,并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的价值。公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的最低限度标准是:主体平等、实质参与、价值中立、程序理性、程序公开和程序自治。为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需要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职能,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道德自觉,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建设,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实施流程,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参与。

    • 学术期刊审稿理念及中西比较

      2013, 19(5):100-10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6 CSTR:

      摘要 (1841) HTML (516) PDF 1.32 M (1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产生260年来,人们尤其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和强调。“同行审稿”制度实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代表性实例像《科学》、《自然》,等等。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的“三审制”,三审制是学术期刊审稿的主流制度,后者是一种主要在机构内部运作、计划色彩浓郁的审稿制度。通过中西方学者对审稿理念的理解比较,可以发现:西方学者100%持同行审稿观点,中国持此理念的仅占33%。在中国,主流工具书缺乏对审稿概念和研究成果的关注;自然科学界比社会科学界更加关注、重视审稿问题,社会科学界研究者则相对稀少;中国的同行审稿论者几乎都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尽管如此,中国的同行审稿论者呈增加趋势。同行审稿是一种开放型的审稿制度,因此,应当积极借鉴和采纳西方普遍采用的同行审稿制度,改进目前的审稿制度。

    • 完善评优机制推进学报事业发展——潘国琪先生访谈录

      2013, 19(5):106-11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7 CSTR:

      摘要 (1614) HTML (269) PDF 1.22 M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25年时间开展了四届学报评优活动。研究会前理事长潘国琪先生曾主持首届学报评优活动并全力支持此后历届评选,他在接受采访时谈了学报评优的缘起、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这项工作的建议。他指出:推动学报事业发展是研究会的神圣使命,评优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四届学报评优活动成绩卓然,充分展示了学报的成绩,评出了导向,树立了标杆,鼓舞了士气,为名刊建设、为学报的良性竞争、为学报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优机制,修订评委聘任办法,实现动态管理,以使学报评优活动健康持续开展。

    • 中美澳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比较研究

      2013, 19(5):111-11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8 CSTR:

      摘要 (1819) HTML (505) PDF 1.44 M (1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资源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水资源的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忽视水循环的客观规律和超过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进行过度?珊屠盟隆6粤饔蛉∮盟芰拷锌蒲Ш侠淼目刂剖侨繁J迪至饔蛩试纯沙中玫墓丶苑枪こ绦源胧┲弧T诹饔蛉∮盟芰靠刂品矫妫拦拇蠛?圣劳伦斯河流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流域是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两个流域。基于对这两个外国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内容和效果的讨论,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供中国利用的外国经验,提出完善中国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若干建议。

    • 生态秩序“二元构造”的法治化模式研究——对哈耶克社会秩序观的反思

      2013, 19(5):118-12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19 CSTR:

      摘要 (1964) HTML (464) PDF 1.98 M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风险社会的现代性诊断范式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已然步入高风险、多危机的生态失序和环境危机时代,回应型和反思型生态秩序的构造提上日程。传统唯理论建构主义的“一元理性”秩序构造模式过度强调人类理性,忽视了自生自发模式的内涵性延展功能。哈耶克的社会秩序观认为秩序的生成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或建构的秩序,一种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基于此,生态秩序的构造应该对唯理论建构主义进行矫正,秉承“二元构造”的秩序生成模式。由于生态秩序超现代性的特征,传统道德、习俗惯例与宗教等自发约束手段社会控制的功效减弱。因此,现时代需要运用理性发挥法律控制的基础性工具作用,在不断试错与人类理性的累积下以法治促进生态秩序的健全和发展。

    • 亲属法伦理本质的人性之维——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发的思考

      2013, 19(5):126-13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0 CSTR:

      摘要 (2170) HTML (475) PDF 1.85 M (1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婚姻法解释(三)》出台至今,备受争议,而对亲属法的定性及其深层阐释则是解决此问题的前提。亲属法的正当性问题体现为其定性问题。无论从“形式”与“实质”这一范畴还是从亲属法的正当性这一角度来进行思考和认定其定性问题,伦理本质都是对亲属法性质的当然回答。从历时性角度研究亲属法伦理本质的关键在于厘清人性是亲属法与其伦理的共同的、原初的出发点和对象。人性涵盖“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特性”两重性,统摄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层次,这些构造因素经由道德评价机制转化为婚姻家庭伦理,再同构化为亲属法规范。

    • “情理法”的西方困境及其疗治初探——以《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为例

      2013, 19(5):135-14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1 CSTR:

      摘要 (1600) HTML (427) PDF 1.66 M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代中国的法律面临“合情合理不合法”的困境,源于近代法律变革对古代情理法统一模式的解构,以嫁接西方的法律文化成就中国法律蓝图。因而,借鉴西方经验以解决“合情合理不合法”的困境就非常必要。文章以意大利学者登特列夫用自然法解决法律实证主义所导致的“合情合理不合法”问题为例,探讨了西方自然法经验对于中国法律的当下意义。

    • 情节的萌发与建构——明清通俗小说中的赘婚

      2013, 19(5):142-1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2 CSTR:

      摘要 (1720) HTML (753) PDF 1.49 M (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赘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而小说中的赘婚又游离于真实与虚构之间,体现了超越固有观念和社会准则的某种潜力,在情节的萌发和建构方面尤其如此。小说作者从赘婚中获得了天然的便捷,可以从女性的立场营造情节、叙述故事;赘婚中存在的种种常见困顿,反而为作者提供了便利,在小说中都转化成为情节发展的若干层次;对于赘婿来说往往意味着尴尬和屈辱的婚仪、改姓以及逐婿,在小说里也成为了情节的重要来源。以至于在赘婚的基础上建构的小说不是悲剧,而是充满了谐趣以及励志色彩的喜剧或正剧。赘婚可以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劣名,变为小说中最让人兴奋的情节元素之一,并进而成为小说中“大团圆”结局的一个要素。在促使小说中的人物“发迹变泰”的同时,赘婚也完成了自我的华丽转身。

    • 论西方现代女性作家的反异化诉求——以“性别跨越者”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人物为例

      2013, 19(5):148-15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3 CSTR:

      摘要 (1860) HTML (386) PDF 1.11 M (1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方现代女性作家作为广大女性中较先觉醒的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争取男女平等和谐的反异化诉求。文章以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例,对其所塑造的“性别跨越者”进行群像研究,分析了“双性同体”或“性别跨越者”应对精神隔绝的本能诉求,在理性主义价值体系中他们追求自我的反异化诉求,以及他们的反异化诉求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主体性沦丧。

    • 论汉武三传及其传人策略的典型意义

      2013, 19(5):153-15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4 CSTR:

      摘要 (1741) HTML (853) PDF 1.89 M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汉武三传,即指《汉武故事》、《洞冥记》和《汉武内传》,三传为突出汉武帝好神仙的品性,主要采录那些带有明显虚诞性质的求道访仙之事,而通过这些虚诞之事展现出来的汉武帝形象,无疑与历史的真实有相当的距离,具有明显的虚构性特征。汉武三传的这一传人策略值得注意,在汉魏六朝杂传中具有典型意义,而正是这一传人策略的运用,造成了汉魏六朝杂传普遍的小说化倾向,导致唐人传奇生成土壤的形成和条件的成熟,并最终促成传奇小说的兴起。对汉魏六朝杂传传人策略的考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品格以及唐人传奇小说的渊源流变。

    • 宋代石窟舞蹈形象研究——大足石刻的典型性舞蹈造像

      2013, 19(5):160-16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5 CSTR:

      摘要 (1934) HTML (770) PDF 2.04 M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足石刻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代石窟艺术,它集建筑、舞蹈、美术、音乐等元素于一体,既受宗教仪规和量制的限制,又受时代精神、审美趣味和风俗礼仪等因素的影响,是宋代造型艺术的代表。深入研究大足石刻所蕴含的舞蹈造型,不仅可以挖掘重庆本土的舞蹈资源,丰富大足艺术研究舞蹈领域的薄弱,同时对研究宋代舞蹈的审美价值及史学意义大有裨益。文章以大足宋代石窟中的“六师外道谤佛不孝”、“春龙起蜇图”及“帝释天与阿修罗战”三座石窟舞蹈造型为例,运用形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挖掘大足石刻中舞蹈形象特征、语汇表达、表现形式及艺术审美取向,从艺术遗产、艺术创作的角度研究其重要价值。

    • 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面板数据分析

      2013, 19(5):166-17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6 CSTR:

      摘要 (1839) HTML (352) PDF 1.33 M (1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改进建立不同教育层次的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1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全国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各层次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是东中部地区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明显,而西部最弱;二是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中部地区中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西部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小。因此,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各地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高校教师聘任的“出身论”现象研究——对百所“985”、“211”院校的调查

      2013, 19(5):173-17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7 CSTR:

      摘要 (2423) HTML (740) PDF 1.11 M (1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业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笔者通过对百余所“985”、“211”高校教师聘任条件的调查发现,“出身论”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特例。文章通过追述此种规则带来的隐忧,进而反思其行为的本质,最后提出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思维及构建多元、科学的聘用制度的改革思路。

    • 论语言类教师胜任力特征的三个维度

      2013, 19(5):178-18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3.05.028 CSTR:

      摘要 (1754) HTML (502) PDF 1.08 M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语言类教师作为培养语言类专业人才的师资条件,必须具备较强的胜任力,而胜任力则是决定语言类教师成功实施教育教学行为并取得教育绩效的关键。文章针对语言类教师胜任力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知识维度、专业技能维度和职业道德维度进行论述,并就语言类教师胜任力培养提出了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